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的三个维度

2020-01-04陈彦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9期
关键词:创新性中华文化创造性

陈彦华

[摘           要]  没有文化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和社会现代化。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文化现代化。推动传统优秀文化创新性转化成为国家现代化转型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需要从三个维度去实现,即不忘本来的继承与发展,吸收外来的吸纳与借鉴,面向未来的创造与创新发展。

[关    键   詞]  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文化自觉;三个维度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9-0101-03

任何一种文明唯有不断继承与弘扬、创新与发展,才会生生不息,否则必然会在封闭保守中枯萎、凋零。中华文明之所以是人类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文明总是以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要求,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吸收接纳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继承和弘扬、创新与发展中自我调适、自我更新,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1]的文化创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不忘本来:以高度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坚实的文化土壤

任何伟大的文明都有其源头,源远方能流长。古人有言:“欲求木茂者必固其根本,欲求流长者必浚其泉源。”[2]“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3]不忘本来,就是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自身汲取营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护中华文化的根基,为中华文化现代化引来源头活水。

(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文化根脉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4]中华民族是基于文化的认同而结成的民族共同体,对民族文化的继承是中华民族繁衍和文化创新的逻辑起点。中华文化“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5]中华文化起源于三皇五帝,历经夏商开拓,上承周秦汉唐,下启宋元明清,一脉相承沿袭农牧业文明的脉络。近代以来由于外来文化的侵入,异质文明遭遇后的交锋与冲突,加速了中华文化由传统农牧业文化全面向现代工商业信息文化的转变。这种前所未有的文化转型,自然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母版,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正是基于此,中华文明成为人类诸多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循环中历经五千年波折而生生不息,凝聚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其核心在于多元一体高度统一的中华文化。其根本则在于中华民族在发展繁衍中不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始终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要求。

(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土壤

近代以来,在人类文明全面转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由衰落到复兴的发展历程。五四运动以来,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反思与自省中,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嫁接与移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在接纳与拒斥、模仿与创造的艰难历程中探索中华文化再造与民族精神重构。外来文化在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交锋与碰撞中,在中华文化土壤上成长起来,创造性转化形成中国现代先进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双重力量。这种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一刻也不曾离开中华文化土壤和中华文化的母体。

(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遗传密码

中华民族不是一个族群概念,而是一个以文化为核心凝聚而成的民族共同体,历经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循环。虽经近代以来外来文化侵入的冲击而陷入困境,但在应对民族危亡的历史中凝聚成更为团结的中华民族,经历近代数百年衰落之后从中华文明土壤上重新崛起,经过170多年再次走向复兴,其核心动力就是中华文化这个强大的遗传密码。从三皇五帝到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在近代中西方异质文明遭遇的交锋冲突中实现前所未有的现代转型,其不竭的动力就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自我创造力和接受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特质。中华优秀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遗传密码。

二、吸收外来:以高度文化自信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通过促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永不衰竭的内生动力

强调继承性,并不是排斥外来文化,相反更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要求。”[6]

(一)开放包容借鉴吸收优秀文明成果是优秀文化的根本特质

优秀文化具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品质。任何伟大的文明都是开放包容的文明,既具有兼收并蓄、包容接纳的胸怀,又具有海纳百川、借鉴吸收的品质。既不是全盘异化,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借鉴吸收中既保持民族特色,又推陈出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进步性。

优秀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吸纳借鉴的品格。自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的“结胎期”(胡适语)始,在诸子百家的论辩中各种文化思潮交互融合,形成蔚为大观的文化盛宴。外来思想文化以各种方式引进中国并与中华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文化融合与繁荣的几个高峰,两汉神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无不是各自时代的文化主流,引导着文化前进的方向,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到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如潮水般涌入,与中华传统文化在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中“狭路相逢”。经历冲突与交锋、碰撞与交流、借鉴与吸收的融合之后,形成兼容中西马、贯通儒释道,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近现代红色革命文化、西方外来文化在内的现代新文化。

优秀文化具有自我革新、自洽自适的品格。中华民族具有自我革命、自我发展的能力,其核心则在于中华文明高度自觉自省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始终在自我革新、自洽自适中应时而化、与时俱进,呈现出自我革新的活力。“周虽旧邦,其命维新。”[7]就是这种创新思维的最好诠释。

优秀文化从来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在开放包容中对一切外来优秀文明成果兼收并蓄,加以吸收,把外来思想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在自我实践中成功实现本土化。近代以来西方各种思潮、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在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最终本土化为中国化的现代先进文化,就是最好的例证,就是中华文化开放包容、自我革新、与时俱进、自洽自适的最好诠释。

(二)自觉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明成果是优秀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其根本就在于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创新性和对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吸收,在于其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更在于其不断自我革新的创造。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能够创造灿烂辉煌,正是因其多元一体、高度统一的特性。中华文化最早发端于中国中原地带的农耕区域,其向外传播的过程就是对外来文化吸收转化的过程。东夷、南蛮、北狄、西戎,这些早期农耕世界之外的文化,最终都在相互冲突与交锋、交流与互鉴中融入中原文化肌体,形成今天开放包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清朝入关后的汉化,无不是多元文化相互吸收融合的结果。近代西方异质文化大规模侵入,与中华传统文化高度融合,更是如此。

中华文化的“和合”思想,使其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接受一切外来文明成果,和不同成大同,最终造就了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孤阴不生,独阳不长。”[8]任何优秀文化都不是自我封闭的,都离不开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借鉴。

(三)在异质文化交锋碰撞中寻求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异质文化的交流借鉴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在自我封闭中独活,在封闭保守中独自发展。“和实生物,同则不继。”[9]和,在于包容接纳,同则近亲繁殖,必然衰竭。古人“同姓不繁”,人类、生物遗传如此,文明传承也是如此。异质文明的交流融合,为主体文明繁衍注入新的动力,推动自身文明不断地向前发展,生物学上的远缘杂交的优势正是基于此。中华文明在和而不同的包容交流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成为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也成为人类辉煌灿烂的文明,其根本就在于对不同文明成果吸收融合中,自我创造性发展。

不同文化遭遇必然引发冲突,文化冲突必然引起社会动荡。而社会大动荡时期也就是社会深刻变革的转型期,也正是多元文化激烈交锋与冲突时期。异质文化在频繁冲突与碰撞、交锋与交流中,彼此促进、相互浸润,促进文化发展繁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内涵的文化彼此交流、相互融合,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逻辑。魏晋南北朝360多年的冲突与交流,开创了隋唐数百年文化全面繁荣。而五代十国的冲突与交锋、交流与融合,又造就了两宋文化的高度繁荣。元明清三代,游牧文化与中华农耕文化的深度融合,最终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近代以来西方现代工商业文化的入侵,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异质文化遭遇的激烈交锋与冲突,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强大的冲击,也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现代文明活力,从外部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

三、面向未来:以高度文化自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现代文化支撑

任何伟大的文明也必然是不断创新发展的文明,否则就必然会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因自我枯竭而中断。这种自我革新、自我发展源自文化自身的高度自觉,即在文化发展中通过对文化的批判与反思不断推陈出新,创造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要求的新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就在于中华文化自身的高度自觉。因为高度的文化自觉既反思民族文化本身,同时又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兼收并蓄,吸收人类一切外来优秀文明成果,内因与外力结合共同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文化创新发展首先必须以高度文化自觉牢牢立足于中华文化土壤

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首先必须立足于中华文化自身,完成现代文化的本土性建构,而不是简单照搬西方或是顽固不化。这就必须“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10]。从深厚的中华优秀文化土壤中汲取丰富的养分。离开这个文化母体,文化创新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中华文化土壤必然导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11],南辕北辙,事与愿违。

近代以来,中国追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富裕的探索实践所走过的路程,就是由眼睛向外追寻的简单模仿,到眼睛向内的自我反思与认知,再到立足本土实践的自我创新,所走的是一条“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中国道路,这是植根于中华本土文化土壤上的。事实雄辩地证明,唯有牢牢立足于中国本土实践,扎根于中华文化深厚土壤,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这种先进文化没有现成的模板,不是简单套用中华文化的母版,也不是西方现代文化的翻版,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升级版。

(二)文化创新发展必须以高度文化自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民族复兴最根本的在于文化的復兴,文化复兴必须“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12]但文化的复兴又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利用,而是在继承与弘扬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中国正在全面由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国家转型的根本在于文化的现代转型。面向未来,就是以穿透历史的深邃眼光审视中华文化发展的未来走向,用文化的创新发展塑造国家民族未来的形态,以永不停滞的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在于文化的现代化。近代以来,中国实现国家现代化实践探索的历程,最根本的就是通过经济社会制度现代化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为国家现代化转型注入更深沉、更持久的动力。再用现代文化塑造社会和民族心理,建构适应现代工商业信息社会需要的价值体系、道德体系,培育有利于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先进文化。

(三)文化创新发展必须以高度文化自觉培育符合现代工商业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转型。这种转型必然要求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而要实现这种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即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而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又必须以高度文化自觉培育适应现代工商业信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现代先进文化。而以高度文化自觉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无疑成为这个时代文化发展最宏大而又最迫切的现实命题。

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任何优秀的文化都具有自我革新的自觉性,文化自觉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文化自觉就是文化自身为顺应时代发展而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创造的过程,这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14]“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些浸透着中华智慧的名言警句,无疑是高度文化自觉的最好诠释。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最为深刻的变化莫过于由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的转型。这种转型发端于近代西方文化的输入之后中华文化高度自觉的自我革新。近代以来伴随西方近代商业资本的输入,西方现代文化一并输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交锋与碰撞。这种交锋与冲突不仅打碎了中国传统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也打碎了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与农耕文化。伴随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也发生着深刻转型。

但是,文化转型总是滞后于经济社会转型。经历近代以来170多年,新中国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首次转化之后,提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时代命题。国家现代化根本在于文化的现代化,没有文化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这就需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5]通过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通过不同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培育适应现代工商业信息社会需要的新文化。

这种新文化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新的先进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又是对一切外来优秀文化的借鉴和吸收,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种先进文化是以“立足中国、借鉴外国、挖掘历史、把握当下、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16],培育出来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中国现代先进文化。这种现代新文化应当是兼容“中西马”、贯通“儒释道”,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西方现代优秀文化与中国近代以来红色革命文化之大成,多元文化水乳交融、相互融合的先进文化。

参考文献:

[1][3][4][5][6][10][12][15][1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05-21.

[2][唐]魏徵.全唐文·谏太宗十思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7]诗经·大雅·文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

[8][清]程允升.幼学琼林·夫妇[M].北京:中华书局,2013.

[9]国语·郑语[M].北京:中華书局,2014.

[11]晏子春秋·杂下之十[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3]周易·乾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

[14]大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7.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创新性中华文化创造性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