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效果的方法
2020-01-04迟荣华
迟荣华
[摘 要] 高职院校“3+2”理科专业,本科阶段学校要求学生具备大学物理基础。但是高职院校学生一般物理基础薄弱,甚至有的学生高中阶段选修文科课程,没有高中物理基础。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将大学物理教学中难以理解的公式、微积分运算及物理原理等深入浅出地讲解清楚,非常困难。针对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学特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包括增加师生互动、引入物理学史介绍、结合生活中物理科学的方法来讲解大学物理,开展简单物理实验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高职院校物理课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 键 词] 大学物理;高职院校;教学效果;物理学史;物理实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9-0094-02
大学物理作为理工科大学生的基础必修课,除了要为后续专业基础课打好理论基础,还需要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培养科学素养。
但是,在高职院校大学物理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弊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如教师利用现有教案和PPT,注重公式推导和计算,不断强调定理定律的重要性,却忽视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此外,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由于高中物理没有打好基础,当开始学习大学物理的时候,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后果是课堂不听讲,作业敷衍对付甚至抄袭,导致期末考试失败。另外,大学物理中包含的重难点太多,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多,计算量大,如果上课形式过于单一或者教学形式仅以讲述书本知识、概念为主,容易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丧失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教学效果差。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效果的方法。教师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上课热情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
一、增加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兴趣
(一)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中包含很多公式,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如果出现听不懂、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情况,就会导致不想听、不想学的结果。为此在讲解力学课程前,教师可以用一定时间带领学生将高中物理的力学相关知识按照一定的脉络进行梳理,其中与大学物理衔接的相关知识,尤其注意讲解,这样方便学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物理是从力学开始的,为了防止学生跟不上节奏进而失去兴趣的现象发生,教师需要适当放慢节奏,带领学生逐渐进入大学物理教学中,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对于重要知识点,教师可以先设置几个有意思的问题,在上课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而是注意在讨论过程中训练学生主动思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引起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将要讲述的物理内容引申出来,对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效果至关重要。通过趣味问题的设置,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在老师传递知识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师生互换角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理论公式较多、学生容易失去兴趣或者走神的情况,一方面教师需要增加板书的数量,带领学生逐步地将重要的物理公式推导出来。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偶尔进行师生互换角色。教师提前将问题留给学生,学生经过查阅资料、讨论等得到一定答案。在课堂上,让学生走上讲台,以“老师”的身份向其他同学讲授自己所理解的内容,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自己有机会讲述自己的理解,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重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通过互相讨论提升学生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其他学生在听同学“讲课”的过程中也可以提高兴趣,更多地思考自己的理解是否与他人有不同之处,在老师的进一步引导和讲解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引入物理学史,提高教学效果
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很多时间都是花在对重要知识点的讲解上,而忽略了对物理学史的介绍。物理学史尤其是近现代物理学家的一些科研趣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力学知识之前,用1节课的时间,帮助学生梳理文艺复兴以来近代物理学史从伽利略开始,哥白尼、第谷、开普勒到牛顿等大科学家对天文学和近代物理学的贡献。将物理学史[1,2]像历史一样串起来的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力学的发展脉络。相比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地接收新知识,死记硬背,学生更愿意了解物理学家作为普通人的生活和科研过程。
大学物理作为理工科大学生的基础必修课,涵盖了众多其他学科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给学生介绍基础知识、公式外,将物理学史尤其是近代物理学史引入课堂中,通过教师对物理学史的介绍,学生能够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真实过程,加深学生对物理学概念的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了解物理学工作者为物理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入物理学史,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合高职教育实际情况,开展物理教学
高职“3+2”学生由于学制短和学时少等原因,其大学物理课程不能像本科院校一样采用物理理论课和实验课并重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需要结合高职院校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物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一)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时特点和专业制订教学计划
不同专业对物理知识要求不一样,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专业相结合,改变教学方法,如教师在讲解重难点之前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分析和举例一些和专业相关的例子,引入新的知识点,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在具体讲解过程中,要重视理论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连接,将所学新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例中,让学生了解知识点的重要性,结合实例,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
(二)根据所学知识点,适当设计一些小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原理,增添学习兴趣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物理教学实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物理教学效果。
1.用心准备随堂实验
随堂实验是结合课本相应章节,配合辅助教具,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一些实验。教师需要开动脑筋,在备课阶段,通过仔细研讀教学大纲,结合每章节的重点、难点,准备一些生动有趣的随堂实验。通过随堂实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不仅掌握和实验相关的知识点和物理规律,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形成实践第一的观点。如演示一些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观察鲜明生动的物理现象,从而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高中刚毕业的学生往往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经常需要直观的感性经验支持,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选择与抽象概念和规律相关的直观形象作为辅助,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大学物理的概念和规律。
2.课后分组实验
根据学校的设备资源情况,适度开展分组实验。充分展示实验的趣味性,高职学生对直观的东西兴趣浓厚,而对一些抽象的内容畏难情绪严重。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进行实际操作的分组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分组实验教学,创造动手的机会,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开展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己进行设计和动手操作的实验。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物理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出机械能守恒、对重力加速度的测定方法等各种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和引导。
四、结语
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相关的物理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创新的能力。本文针对高职院校“3+2”学生大学物理实际教学情况面临的问题,提出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开展特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参与环节,讲课过程中引入物理学史,同时多举一些和学生专业相关的例子,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实验与设计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热情和兴趣,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美]威尔逊.威尔逊讲大科学家[M].王敏,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2]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