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教学法的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2020-01-04侯凤兰
侯凤兰
[摘 要] 在分析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授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案例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过程设计、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机结合、课程考核策略优化四方面阐述了基于积极教学法的教学改革主要过程及要点,以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 键 词] 积极教学法;教学改革;环境监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9-0063-0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技术工匠、创新型应用人才等高层次、多样化人才培养规格逐渐发展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与新目标,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来说更是一个新的挑战。2015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教育质量。”这些新要求的提出、新举措和新理念的推出,使高职院校课程与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积极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学习效率[1]。将积极教学法运用到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对改变当前教学现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及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在剖析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积极教学法进行授课的主要过程及要点,以期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案例。
一、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环境监测技术是高职院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扎实的环境监测基础知识和过硬监测技能的学生,不仅能够胜任环境监测岗位工作,还对提升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2]。因此,该门课程在专业培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从近几年的社会用人单位反馈意见来看,存在工作主动性差、学习能力不强、更换工作频繁、离职率高等问题,难以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这说明该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可能存在不足,经认真反思总结出如下几点:
(一)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忽略教学过程的设计
环境监测工作程序复杂、监测对象广泛,涉及的监测内容较多,监测方法综合性强、监测质量要求高,导致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因此,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下,许多教师过于追求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而忽略了任务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评价等教学过程的设计,导致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既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也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二)教学方式与学生特点不相符
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个性张扬、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挫折承受力差、学习能力不强等特点,以讲授和教师演示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使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以听讲为主,很少有师生互动、动手练习、独立思考、展示个性、团队合作的机会,因此存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机会少、学习积极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不浓厚、技能学习效果不佳等现象。
(三)忽视技能教育中的人文素质培养
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传统的教学更注重知识目标和职业能力目标的培养,而在教学环节设计中缺乏充足的人文素质培养教学活动,导致人文素质培养与职业技能培养相容性较差,学生不能全面适应社会需求。
二、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针对上述在“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参加世行项目资助的“积极教学法”培训后,结合自身特点和授课对象,大胆尝试采用积极教学法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积极教学法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许多教学方法的集合。该教学法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协助学生学习,是一种能夠在课堂上最大限度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注重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培养的方法。采用积极教学法进行授课的主要过程及要点如下: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教学方法的确定
在进行课程顶层设计时,教师应根据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材[3],充分挖掘内容资源,按照环境监测任务重新构建教学模块作为教学内容,实施项目化教学(见上图)。授课前,教师应该根据授课对象的学习情况,结合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来确定每个教学环节所要采取的具体教学方法,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例如,对简单的基础知识可采取设计一份任务单让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课堂上分享学习成果并答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方式来完成;对复杂的数据处理方法可采取教师讲解与同伴互教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对实验课可采取教师演示与小组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将一堂课设计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每一部分设计都要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所需的教学资源等。然后教师再根据各知识点,设计出不同时长、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见表1)。如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有效提问、同伴互教、绘制思维导图、操作演示等。需要指出的是,一堂课中,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类型不宜太多[4],且要严格把控每项活动的时间,既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各项活动任务,还要保证按时完成每堂课的教学任务。
(三)線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机结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引发了学习方式的转变[5],即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的方式更受新时代大学生的青睐。因此,需将传统的线下学习方式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云课堂是一款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形式,主要包括颗粒化教学资源、题库、在线讨论、在线考试、在线评价、师生互动等。它将课前、课中、课后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推动教学改革。课前,可利用云课堂发布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帮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课中,可利用云课堂进行签到、有效提问、教学评价、随堂测试、投票等活动,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可利用云课堂翻看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复习巩固,同时还可以在线提交作业,真正实现随时随地个性化学习。
(四)优化总评成绩考核评价方式
环境监测技术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课程考核评价应强调过程考核和技能考核,并将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相结合作为总评成绩,这样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将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具体的考核标准见表2。
三、结语
经过一学期的课堂实践和学生反馈,基于积极教学法的课程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职业素质等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它不仅让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还实现了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课堂。但这种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知识及创新性的教学能力,还需具有较好的学生管理能力、课堂掌控能力及熟练应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能力。新的教学方式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应注重各个环节的有效实施,并在实践的反馈中不断调整改进,力求更加科学、有效、合理[6]。总之,该教学改革方式不仅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参与度,还可以大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胡晓娟.积极教学法在职业院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7.
[2]孙自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下《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125-126.
[3]徐旭宁,崔秀娟.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路径探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35(2):107-110.
[4]武家玉,耿振香,李镇镇,等.基于参与式教学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J].山东化工,2018,47(23):136-138.
[5]汪金丽,张兰青.“互联网+”时代下内科护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9):103-104.
[6]康晓明,沈庆磊,杨艺萌.面向“线上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4):87-92.
◎编辑 郑晓燕
Teaching Reform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Based on Active Teaching Method
HOU Feng-lan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status of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course us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he main process and key points of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active teaching method were discussed in teaching content selection, teaching process design, online learning and offline learning,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strategy optimization through actual cases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can ful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that meet social needs.
Keywords:Active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