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企业开展预算管理的核心价值分析及实践
2020-01-03应洁芳
应洁芳
[摘 要]结合文章的高科技企业类型,从以下三方面对预算管理的构建实践路径进行分析:基于工资构成原理降低预算管理风险、内外环境共同驱动强化预算管理效能、立足企业发展实际统筹预算管理项目。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预算管理;核心价值
在分析高科技企业预算管理的核心价值时,需要从企业的资本结构特征、社会分工状态、经营战略目标等方面入手,防止出现不顾企业发展实际的预算管理核心价值的问题。就当前笔者调研的大多数高科技企业而言,其资本结构特征一般为知识密集型,这就意味着这类企业属于轻资产类的高科技企业。在现有的经营模式下,主要以承接外包研发任务为主,决定了企业的社会分工状态和企业所处价值链的生态位。经营战略目标不仅需植根于同业发展环境之中,还需在全产业链视角下去考察内外经济环境。当前的高科技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可以确定为:提升项目研发水平、增强产品客户黏性。从该类型企业发展实际出发,便能在预算管理活动中提炼出指导今后预算管理实践的核心价值。
1 核心价值分析
1.1 预算管理应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
知识密集型成为笔者所在高科技企业的资本结构特征,这里的“资本”指人力资本。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不仅能在同业竞争中获得核心竞争力,还能在现有社会分工状态下获得持续的盈利能力。因此,高科技企业预算管理的核心价值之一便是,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员工的职业发展包括:员工专业能力的发展、员工对职业发展愿景的满足。在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中,需要充分把握高科技人才的职业心理和工作行为偏好,赋予他们更为弹性和自由的岗位工作空间,在自组织学习系统中助推他们的职业发展。
1.2 预算管理应增强利润资本化能力
在社会网络化分工体系下,笔者所在的高科技企业承担着价值链核心企业的业务外包任务,并由此而获得主营业务收入。在双方合作中,核心企业处于较高的议价地位,这不仅归因于核心企业是价值链中利润的提供者,也归因于笔者所在企业的同业竞争环境使然。因此,预算管理的核心价值还在于增强企业的利润资本化能力,不断提升其在价值链中的生态位,最终形成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利润资本化的过程,也是对企业利润进行分配、划分的过程,怎样科学地将企业利润分解为积累基金、发展基金、福利基金,则是预算管理践行核心价值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1.3 预算管理应助力专项资金的配置
提升项目研发水平、增强客户产品黏性,构成了笔者所在高科技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其本质在于对客户(价值链核心企业)形成有力的技术锁定效应。在激烈的同业竞争环境下,技术锁定效应的有力程度,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技术存量,还取决于企业自身技术的发展潜力。为此,预算管理在这里的核心价值便体现为,助力企业专项资金的配置。高科技企业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探究性的技术革新和创新工作,配置这部分资金必然会产生风险,所以,预算管理在践行该核心价值时,需要建立起有效的风控手段。
2 面临的挑战
2.1 员工的游离状态制约预算管理的开展
高科技企业中的员工,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而且在同业竞争态势下,造成员工游离度较高。这就为预算管理带来了挑战:①员工岗位培训构成了助推员工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员工的游离度较高,所以在精准配置岗位培训经费时面临着挑战。②由员工离职所形成的游离度也意味着,原高科技企业所提供的岗位培训资源被同业公司所无偿分享,这势必会降低预算管理在这里的资金配置效益。所有这些,都会制约预算管理核心价值的实现。
2.2 决策层主观偏好抑制预算管理的开展
由高科技企业的产权结构所决定,企业决策层(总经理)具有极强的话语权,这就可能因决策层的主观偏好而弱化对发展基金的配置和划分,进而使预算管理无法充分践行此时的核心价值。经验表明,企业利润在被分解时,存在着向积累基金和福利基金转移的趋势,这不仅由资产人格化代表的获利意愿所决定,也由保障核心员工的稳定性所驱动。
2.3 企业内部的竞争约束预算管理的开展
高科技企业在开展探究性的技术革新和创新工作时,时常存在着方向和路径的争论,这便形成了企业内部项目组之间、核心员工之间的竞争关系。在人际关系影响力和“非理性”的影响下,决策层在选择技术革新、创新方向和路径时,存在着逆向选择的可能,并在权威式管理模式下,又会导致预算管理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3 实践路径
3.1 基于工资构成原理降低预算管理风险
根据政治经济学原理可知,工资主要由: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费用、抚养子女的费用、工人接受培训的费用、社会道德因素等决定。笔者建议:优化员工薪酬结构,按比例提取员工的自筹培训经费,高科技企业再按照员工的职级和岗位培训内容进一步匹配,可以大大降低预算管理的风险。在实施上述预算管理办法时,应做到信息公开,让全体员工知晓,并从人力资本所有权的角度使员工明确,员工作为自己人力资本所有权的拥有者,理应为提升人力资本存量付费。为使这里的预算管理核心价值能够转换为员工职业發展与企业发展相容的催化剂,决策层可在激励机制中设置业务能力提升贡献奖,进而增强员工的岗位忠诚度。
3.2 内外环境共同驱动强化预算管理效能
决策层的非理性行为和主观偏好的驱使,最终必将让位于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现实。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这就为处于产业链上游的高科技企业的生存敲响了警钟。笔者建议,高科技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应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在该制度的保障下,提升财务部门的职能地位,财务部门为决策提供财务分析和预算管理方案,并能够对高风险的项目融资决策行使“一票否决权”。这样一来,才能为高科技企业的利润资本化进程创造出稳定的预算管理环境,也才能为技术革新和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3.3 立足企业发展实际统筹预算管理项目
在支撑高科技企业的技术革新和创新活动中,追求满意的“产出/投入”关系,仍是开展预算管理的重要原则。然而,技术革新和创新本身所蕴含的高风险性,必然会约束预算管理的实施效能。笔者建议:高科技企业决策层应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技术革新和创新方向,并在实施中引入招投标机制,选择优秀的技术团队。在预算管理中应采取滚动计划法,即根据技术革新和创新计划,对阶段性成果进行经济价值评价,再根据评价结果,向决策层提出继续注资或终止注资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曾祥飞,陈良华,祖雅菲.管理会计能力观下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业绩效应研究——来自长三角地区高科技企业的问卷调查[J].会计研究,2019(2):79-86.
[2]张文娟.中小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中国商论,2019(9):207-208.
[3]余光瑞.从战略预算的视角浅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19(1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