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九型人格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培养方法

2020-01-03琛,赵

关键词:人格类型常态人格

段 琛,赵 屾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竞争日趋激烈,但这种竞争终归还是属于人才间的竞争,因此各类企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选择标准也日益增高。在此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既要能够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精深的专业知识,也要具有良好的就业心理。对于一直身处校园环境的毕业生来说,往往对就业的严峻形势缺少全面的认识,多数处于“心理温室”的大学生没有过关于就业方面的心理素质锻炼,因此针对毕业生不同的人格特质,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培养方法,至关重要。

一、九型人格理论

九型人格是对人的性格研究的心理学理论和概念体系,美国学者唐.理查德.里索(Don Richard Riso)和拉斯.赫德森(Russ Hudson)的九型人格理论将人的性格分为:第一型—改革者;第二型—助人者;第三型—成就者;第四型—个人主义者;第五型—探索者;第六型—忠诚者;第七型—热情者;第八型—挑战者;第九型—和平者九种基本类型[1]。同时他们将这九种类型分为三组,分别是以情感为中心并由助人者、成就者和个人主义者构成的情感三元组,以思维为中心并由探索者、忠诚者和热情者构成的思维三元组,以及以本能为中心并由挑战者、和平缔造者和改革者构成的本能三元组(如图1)。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属于某一组中的某一类基本型,但是当人受到某种外界因素干扰时,人格类型会发生一定的“转化”。[2]九型人格理论凭借着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和详细而科学的调查问卷,因此九型人格理论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九型人格理论在国内高校也已被运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刘天航采用九型人格方法分析出了95后大学生的人格类型,洛阳师范学院的马锦华也同样采用九型人格方法分析了大学生的信任问题.这些都充分说明九型人格理论对于研究大学生人格特质及探究就业心理辅导方法的可行性。

图1 九型人格中的三元组

二、当前大学生人格调查现状

本文的调查问卷在唐·理查德·里索(Don Richard Riso)和拉斯·赫德森(Russ Hudson)设计的九型人格问卷基础上,对个别问题进行修改获得。由于其设计的调查问卷题目数量达到144项,包含的调查内容较为全面,其信度、效度及内容一致性方面具有较高水平。[3]参与本次调查的对象是由徐州两所全日制民办本科独立院校近600名2015级毕业生组成。最终收回有效问卷452份,并获得如下数据(如表1、图2所示)。

表1 2015级毕业生人格调查总体情况汇总表

图2 2015级毕业生人格调查总体情况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多数2015级毕业生的人格类型属于第九型、第五型、第四型和第六型,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30.97%、25.66%、15.27%和14.16%。

三、2015级毕业生主要人格类型特点分析

根据Riso和Hudson的理论,并结合2015级毕业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特点,从不同人格类型的正常态、反常态和极反常态三方面分析其人格特征。

(一)“第九型”毕业生人格特征

从正常态方面看,拥有“第九型”人格的毕业生多数能具有稳重、真诚、不做作的品质,对于在实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人或事具有较强的包容心,这也一定程度上,使得其面对新工作职位或新工作环境时,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

从反常态方面看,该型毕业生有时有着较为严重的“拖延症”,在校学习期间难以受本能驱使,遇到不易解决的困难时,易产生自暴自弃,[4]并将原因转嫁于“命运”,忽视寻求外界的帮助,通过和部分求职学生和实习学生沟通了解到,当期求职连续失败或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此种状况更为明显。当这种反常态影响到其人际交往,使得自己无法倾诉时,该型毕业生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

(二)“第五型”毕业生人格特征

“第五型”人格毕业生的正常态往往表现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充满好奇心,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该型毕业生在校园的生活中往往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够凭借自身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在实习过程中获得周围同事的认可。通过对基本信息的统计,多数“第五型”毕业生也曾有学生干部工作经历,实习报告成绩也较为优秀。

在反常态方面,该型毕业生易受兴趣度的影响,当对某项工作兴趣不高时,易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不易接受他人的建议”、“爱钻牛角尖”也是“第五型”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易产生的反常态,同时也易导致争论或嘲讽,部分该型毕业生交流中获知,甚至有时会与同事发生激烈争执,从而对工作产生厌恶。处于极反常态的“第五型”毕业生,甚至会用脱离现实的角度看待眼前的问题,有的认为自身今后的发展都变得不再重要,陷入思维的死循环中,渐渐地出现抑郁的心理状况,严重者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

(三)“第六型”毕业生人格特征

处于正常态的该型学生通常表现出较为乐观的性格,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对未来的就业有着良好的憧憬。他们善于言谈、幽默风趣的交往特点也让他们在学校生活和实习工作中拥有较为良好的人缘,也使得身边的人愿意信任该型学生。凭借自身乐观性格和善于交往的特点,“第六型”学生往往是良好的合作者。

但在反常态的下的该型毕业生,会因为不能按照预期的计划完成工作时,往往会产生过度焦虑的状态,并伴随着难以排解的压力,脾气开始变得原来越差,甚至对今后的就业产生厌倦。当这种反常态状态日益严重,转化为极反常态时,该型毕业生会有极度自卑、迫害妄想的倾向,甚至导致精神分类,无法再进行工作。

(四)“第四型”毕业生人格特征

该型毕业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够自我反省,是易受情感影响群体。对于身边遇到困难的同学会表现出较强的同情心,实习期间也经常为同期生提供帮助使得该型毕业生易受到别人的尊重。生活中也容易受周围环境的感动。工作中的该型学生表现出富有个性、善于展现自我的一面,拥有这较强的表现能力。

而反常态的“第四型”学生也是因为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导致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并积极取悦他人。当无法合理处理负面环境影响时,该型学生会易于表现出过分的敏感和暴躁的情绪特征。极反常态下的该型学生甚至从此自暴自弃,并对人生产生绝望。

四、针对主要人格类型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建议

(一)“第九型”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建议

对于该型毕业生,辅导员在日常的就业心理培养中,应善于鼓励,让处于反常态阶段的毕业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尤其是当其在职业选择或者实习阶段遇到迷茫或困难阶段时,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方法倾诉、排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帮助学生能够充分的、客观的进行自我分析,为其找到合适的解决求职及实习过程遇到的困难。同时积极建立与该型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鼓励学生勇于将自己的想法向辅导员表述,避免该型毕业生将困难独自承受。该型学生也会因为刚刚入职时,为了尽快的融入新的工作环境,过分的讨好同事,使得自己陷入烦躁、焦虑,因此培养该型学生拥有理性的包容能力,不能单纯为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过分与人为善,放弃自己的为人原则,进而迷失自我。

(二)“第五型”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建议

针对该型学生在就业初期易出现的“三分钟热度”,工作热情和效率逐渐下降的情况,辅导员应注重关心和培养其对于工作的专注度、意志力。在教育过程中尽量避免“大道理”的灌输,而应结合对该生专注度对其职业生涯的有利面为起点,切合实际的和其交流。同时以其身边拥有较好就业经历的学生为案例,对其进行引导和鼓励,使其能够更形象的体会和增强自身的意志力。

针对“善于挑衅”的状况,应当帮助该型学生学会如何在实习期间,在新的环境中和同事建立良好的信任,提醒其在日常的工作中学会善于倾听他人合理的建议。在刚入职期间,不要过高的预估自身的能力,勤学善问,学会与同事在工作中互助合作,避免因高估自己而独自面对难以完成的工作任务。同时要嘱咐学生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参见同事之间举办的集体活动,这往往是将自己融入新集体的良好机会,也为同事之间的互相了解、建立信任,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第六型”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建议

从该型毕业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状况来看,“焦虑”是他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为此,首先提醒该型毕业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引导学生冷静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与其一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从根源上化解学生的焦虑,并将其焦虑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其次,对于其因焦虑导致的愤怒的情绪,辅导员应帮助毕业生找到合理的排解情绪的途径。引导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尝试依靠可以信赖的朋友,并与其多交流,舒缓自己焦虑的状态,提醒其不要在职场中为了迎合新环境而过分的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毫无原则的讨好同事,而放弃自我。

(三)“第四型”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建议

该型毕业生较易收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甚至在刚入职期间,会因为同事或领导的批评、评价变得自暴自弃。而导致该型毕业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其对自身严重缺乏自信。但对于“第四型”毕业生的自信培养,应提前至其求学期间开展,鼓励其在这段时间积极参加有关演讲的竞赛或者讲座、表演类活动,逐渐引导其将注意力从“他人的目光、评价”转移到自身上来。其次,对于已经达到“自暴自弃”状态的毕业生,辅导员应在其实习期间要及时对其思想状态有所记录,将其列为心理重点关注对象。在此期间,主动引导学生学会暂时的远离矛盾点,适当的回避会引发自身消极状态的外部因素,帮助其制定科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的计划,以及适合自己的阶段性目标,以逐步帮助其建立自信,走出“自暴自弃”的状态。

五、结语

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在就业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易被忽视,这些刚从“温室”中走出的学生,在适应职场环境的过程中,往往会在心理上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考验的学生将对自身今后的职场道路有促进作用,但如果自己不能以合理的方式调节,将陷入因消极心理转态导致的就业困境与恐惧的状态。通过“九型人格理论”细分毕业生的人格类型,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心理指导,帮助毕业生将人格特质维持在良好的正常态下,从而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人格类型常态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大学生职业人格类型的相关因素
——以A学院为例
浅析高职学生人格类型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MBTI的军校学员人格类型调查及性别因素分析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军校学员人格类型与学习动机强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