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让·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解读电影《新天龙八部》的文化消费意义

2020-01-02程墨芳

文化学刊 2020年1期

程墨芳

金庸的经典武侠剧《新天龙八部》曾经多次被改编为电视剧和电影,备受人们喜爱,尤其是更受年轻人喜爱。在这部电影中,一个最吸引人的情节描述的是揭秘主人公乔峰的身世。乔峰作为一代英雄,他的侠义之举传遍江湖,他也因此被江湖人称“北乔峰”。他的这一英雄形象迎合了当代年轻人在繁忙、紧张的生活中通过看电影来追寻他们自己身份的需要,因而更深受他们的喜爱。现代的大众媒介给我们提供并有选择性地构建了社会知识和公众形象,也构建我们的世界观。在电影中,无论是英雄还是恶魔,都有着令人不解的身世之谜。在电影中,所有爱上段誉的女孩最终都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或姐姐。然而,观众很喜欢观看这一情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只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规避现实,很有可能他们认为自己是其中的英雄,或是把自己想象为其中的角色之一,这样就能找到一种归属感和存在感。

一、电影及其主要情节

电影《新天龙八部》是由金庸经典同名武侠小说改编而来,由著名导演萧笙执导,在当时轰动一时,引领了功夫武侠电影的发展,后来这部电影又被陆续翻拍。这部电影由汤镇业、徐少强、黄日华和陈玉莲等主演,集结了当时电影界的优秀演员,为观众带来了空前的震撼感和真实体验,也激起了观众迫不及待地观看的欲望。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吐蕃国国师鸠摩智到天龙寺索要六脉神剑剑谱,住持私下将秘籍讲给段誉,段誉逃脱后遭到鸠摩智追杀,后段誉得以逃脱。丐帮帮主乔峰被马夫人设计陷害,并查出乔峰乃契丹人后裔,乔峰被迫脱离丐帮,之后又被江湖中人追杀,虚竹碰巧救了他,之后乔峰、段誉、虚竹这三人结拜为兄弟。后来契丹想要入侵中原,乔峰曾发誓终生不与汉人为敌,因此,他没有帮助契丹攻打大宋、祸害大宋子民,最后只得了断自己的性命,以死来换取契丹和大宋的和平。

二、消费社会理论及其在电影《新天龙八部》中的表现

要解读电影《新天龙八部》的文化消费意义,我们就不得不先了解和分析让·鲍德里亚以及他的消费社会理论。鲍德里亚认为,消费者能够以消费这种方式来最终建立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沟通方式,使自己同时能够有一个新的身份和建构意义。消费者就是通过消费把个体、物体世界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鲍德里亚提倡“消费社会是一个彻底异化的社会,消费逻辑不仅支配着物质产品,而且支配着整个文化、性欲、人际关系……甚至不同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结构都不再壁垒森严”[1]。鲍德里亚是非常权威的、有影响力的法国社会学家、后现代大师和哲学家。他修学期间主要研究社会学,后提出了轰动学术界的消费社会理论。鲍德里亚所推崇的消费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就是符号经济学原理,他认为所有由制造商生产出来的商品或者被消费的物品都可以通过符号来进行解读和分析。

在《消费社会》中,鲍德里亚明确地指出:“消费是受到符号制约的一系列行为。”[2]例如:消费者买了一块劳力士手表,而没有去买飞亚达,这就表明了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差异。消费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两种品牌符号给消费者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同样的,消费能够让消费者通过消费获得一种新的身份,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以及不同的个体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如果消费者在消费时都保持一种理性的消费观,那么消费者在消费时就可以最大化地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需求是由消费创造出来的。不同的物品会吸引不同的人去消费。在制造商生产商品时,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超乎人们需要的,但同样还是会有很多人去购买。奢侈品都是超乎人们需要的,但同样会有很多人去购买。由于社会各种因素的促使,因此现在人们买包大多不会考虑包的实用性,而是看重包的品牌符号。在鲍德里亚看来,所有的商品都是一种符号,都是有编码的,比如LV就是高端奢侈品包的代名词,这从根本上反映和揭露了制造商们通过生产出来的产品对消费社会的符号渗透和控制,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观。

同样,在现在这个充斥着幻想和虚拟的世界中,人们开始追求经典。每当人们一提到《新天龙八部》这部电影,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由汤镇业、徐少强、黄日华和陈玉莲主演的这部经典之作,不仅因为这是所有对《天龙八部》翻拍的电影中最经典的一部,而且也由于它已经如同一个深深的“符号”烙印在人们的心底。人们在观看和消费这部电影的同时不只是欣赏,更重要的是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正如鲍德里亚所一直提倡的,所有的消费品传递的都是一种符号,消费者追求并消费这种被制造商符号化的商品,这样他们才会通过消费而得到满足。因此,经由消费者消费了的消费品就变成了一种符号,而不是商品本身。问题的关键就是它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无论消费的话语权是自己学习获得的还是对此不理解……一个有需求的人会暗示他去购买能够让他获得满足感的商品。”[3]因此,在观看《新天龙八部》的过程中,消费者通过对电影中展现出来的美感画面和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大大地削弱了大众文化,这正契合了消费者们当下想要通过消费经典来得到暂时的慰藉和放松的需求。

三、电影中的文化消费意义

《新天龙八部》自上映以来,便受到大家一致好评和认可,被认为是当时不可超越的经典之作。显而易见,观众们非常喜欢观看《新天龙八部》这部电影,也非常欣赏里面所阐述的文化,这一现象可用鲍德里亚提出的需求、消费和娱乐的关系来解读。他指出:“所有的事物和需求都是处于异常兴奋之中。正如人体的器官和功能很快转换成一个巨大的范式。”[4]消费的目的不是让消费者体验娱乐,而是让消费者理性消费,而文化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转变,从整体到片段,契合了人们的视觉享受。《新天龙八部》这部电影就是把中国经典的武侠巨作呈现在观众的面前,给观众带来一次视觉盛宴。

从消费的视角来看,文化冲突这一主题从始至终贯穿了《新天龙八部》这部电影,给观众既留下了悬念,又让观众对其有很大的期待。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消费意义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值得我们去深思和考量。

对于影片中乔峰这一英雄人物身世的追踪,激起了人们对人物身份重新认识的激情。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一项文化功能就是构建社会知识和社会表征,这体现在可以通过影片来建构和想象他们在影片中的生活,从而对影片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在这部影片中,所有的英雄,无论是侠义的还是邪恶的,他们的身世始终是个谜。他们也因此感到困惑,也担忧他们的真实身份。从表面上看,《新天龙八部》只是一部武侠剧,影片中英雄都会受到各种不公平的对待,大多数美好的爱情最终只是兄妹之情。换句话说,它让观众可以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对影片中人物的身份进行重新认识,使观众从影片中重拾信心和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这部电影重新点燃了人们都想成为英雄的梦想,然而,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这也反映了电影所表现出来的娱乐和消费这一主题。消费者通过消费不仅带来了虚拟和虚幻的快乐,而且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艺术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人们才有可能逃避现实,从影片中找寻和自己相似的身份。在逃避现实和寻找身份认同的同时,观众也被灌输了一些特定的消费观念。

所有的动作武侠影片或警匪片似乎都在暗示着人们应该更多关注社会,关注人类以及世界的未来。但相反,《新天龙八部》这部电影是以轻松、娱乐的方式来将这一严肃的话题消解,更能让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在充满风险的当今世界,《新天龙八部》如同代表着全球化的本质,而所有的武侠电影就好比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这种“技术”能够保护自己,但同时又会带来极大的麻烦,然而,从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符号经济学观念来看,消费者已经完全不能接受或认同那种传递严肃主题、刻骨铭心、积极肯定的价值观等,因为消费者和观众也会担忧自己被他人当成一个“秀”,让他人来消费、评价,同时会担忧来自他人的冷嘲热讽和讥笑谩骂。在当代社会,正如所有的商品所具备的符号功能和价值而言,要么是有价值,要么是毫无价值。但就《新天龙八部》而言,它不提供价值或意义,而是提供了一种消费。在这种文化消费中,人们可以不遗余力地让自己置身其中,放下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不幸、苦难或是压力。

四、结语

从消费社会意义上来看,《新天龙八部》不仅契合了当下观众对于经典回归的要求和对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种不幸、高压紧张等,他们需要以某种形式得以放松或解脱,这就是这部电影所追求的,那就是把当下一些看似严肃的问题简单化,这种视觉形象的处理方式正是意识形态最终演变为娱乐化的体现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