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2020-01-02

文化学刊 2020年1期

兰 玉

一、延安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新时代中国革命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文化资源相结合的新型文化产品,其内涵深刻,价值巨大。延安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核、优良传统、经验智慧、价值追求、精神气质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表达了延安红色文化的精神追求、立场观点。

(一)延安红色文化凝练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延安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和价值体系,蕴含民族红色基因,是我国红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黄土地上奋斗了数十个春秋,延安的土地深深镌刻着革命先辈们生活战斗的痕迹,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和革命精神财富。首先,延安红色资源储存量大,内涵丰富,知名度高。延安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我国被正式批准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当前,延安市县拥有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景点数量已多达八百四十八处,其中五处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延安红色资源具备两大显著特点:一是分布广泛,二是易于应用。延安全市县各地区,现存的许多革命遗址、纪念馆、领导人旧居等保存完好,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极大,能较为直观地展现延安革命时代的奋斗历史,传递奋斗精神。其次,延安留存了许多著名的革命事迹,如成立延安大学、瓦窑堡会议、大生产运动等,包含着革命领袖们传奇的革命经历,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动教材。最后,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蕴含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折射着革命先辈们理论联系实际、开拓进取、不怕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代表着中国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能鼓舞人、感染人、教育人[1]。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延安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延安红色文化是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长期的革命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的总和[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自身内在的价值体系,就是将延安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时代文化结构和当代社会,以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要求,坚持不断创新延安红色文化的传承载体、表达形式、传播渠道,与时代文化形成有机统一,从而融入塑造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中,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如组织观看延安红色革命影片,翻阅革命资料,开展红色资源调研活动或走进延安革命圣地,参观革命遗址,感受老一辈革命家们的崇高革命理想、救国爱国情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高尚人格品质,这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创新利用延安红色文化的体现[3]。

二、延安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联系

延安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来源和培育依托,将其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有利于增进思想导引、政治引领、道德示范、心理优化和审美熏陶能力。

(一)延安红色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想方向

思想是支配身体的灵魂。当前我国处于深化改革、产业升级、战略转移的关键时期,统筹好思想格局是一个重之又重的关键。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开放性导致对这一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怎样在经济全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冲击下保证大学生坚定思想信仰和方向,紧紧依靠祖国并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延安红色资源可借助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

延安红色资源具有丰富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以及感人的革命人物、革命事迹,可让大学生亲自感受那段光辉历史的痕迹,感受那些动人心魄故事的余温,产生对革命人物的崇敬感,革命历史的敬畏感,从而产生由内而外的自豪感。延安的历史告诉我们,延安的艰难困苦不是无用功,革命先辈们在这里走出了一条战胜敌人、前往胜利、前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这说明在延安的努力开拓是科学的、进步的,引导大学生学习延安红色资源的优质性、进步性经验,能凝聚大学生人心,使大学生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途,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更坚定地维护马克思列宁主义,自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同时,延安红色资源的一系列奋斗历史、科学经验、成功历程都折射出革命先辈们顽强抗敌、积极改造恶劣生存环境的意志,能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顽强斗志,从而对大学生起到激励鼓舞作用。

(二)延安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

延安红色资源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的革命与建设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凝练着老一辈革命家们的政治追求与艰辛奋斗。新时代大学生是能坚定维护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能为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充分利用延安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精神感染或实景教学,潜移默化中引领受教育者的政治信念,提高其政治判断力、政治意识,从而提高其政治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主旋律教育,或在大学生教育中占极大比重,延安红色资源的主旋律教育将会为受教育者带来更加深刻的教育影响,达到更实际的教育效果,提升其自身政治素养[4]。

(三)延安红色文化锤炼大学生道德品格

延安红色资源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们在延安挽救中国革命的十几年的历程,这十几年无疑有着超乎想象的困难,如敌人围堵、生活条件恶劣等,但他们用艰苦奋斗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资源。延安精神里面有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拼搏精神,这些伟大的非物质文化成果是我们追寻先辈足迹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激励自己前进、提升自己的伟大精神力量。

延安有革命先辈们满怀勇气,辗转来到黄土地从零开始的艰苦奋斗;有吴玉章同志、张思德同志。白求恩同志等人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有战士们不惧咄咄逼人的四方强敌与恶劣的内部环境,克服强敌与生存危机取得最终胜利的真实历史。通过对延安时期的革命物品展示、革命事迹讲解,让学生感受学习他们的精神和高尚品德,从而培育自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品质,塑造自己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增强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延安红色文化优化大学生心理品质

红色资源中所包含的坚定理想信念、无私品德意志,对生理和心理都正在发生变化的大学生有一定激励作用,利用这些红色资源来影响他们,可以对大学生起到心理调适作用。革命先辈们在延安内忧外患的生存战斗环境中,不仅没有灰心丧气,而且共同抗敌,军民和谐,积极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其乐融融,流传下来许多红色歌曲舞蹈、军民故事。我们要学习这种自娱自乐的调节方式,时刻不忘对自身进行精神建设。即使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与军事力量的悬殊对比,依然以坚毅顽强的态度积极斗争,相信中国革命一定会有光明的前途,为中国革命流血牺牲;我们还要学习他们这种顽强战斗的精神,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延安时期,红军战士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一些革命歌谣至今传唱,“红米饭,南瓜汤”,唱出了战士们基本生活物资缺乏、吃不饱穿不暖的境况,但他们没有抱怨苦累,始终以一种健康乐观的心态靠实践克服生存危机。我们要学习这种生活态度,不自怜自哀抱怨社会,乐观面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想办法解决困难。

(五)延安红色文化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

延安时期流传了一批红色歌曲、红色故事,根据延安历史改编的一些红色电影、红色歌舞、小品话剧等展现了深厚的艺术价值,不仅给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以美的感受,还能熏陶人们的审美能力。另外,延安当地保存的一些革命遗址、建筑会址、革命纪念物也具有相当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延安时期,红军战士们的生活战斗环境虽然异常艰苦,但是对爱情、友情、亲情的追求永不停歇,对向真、向善、向美的美好情感的追求永不泯灭。革命战士留下的家书,互帮互助的革命友情,因共同理想信念而产生的革命爱情,蕴含了对战友、亲人浓烈的眷恋与爱,这些情感美对大学生而言,不仅有美的熏陶,也能激发其对真善美的感悟。再者,延安红色资源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美,如延安的枣园革命旧址,院内树木葱郁,绿草如茵,幸福渠横穿园林而过,体现了环境美、陈列美、形式美、内容美、布局美、力量美,能激发参观者对美的感受和认识美的热情,激发人们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审美情趣。

三、延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

讲好延安红色故事,用好延安红色文化,面对大学生对延安红色资源缺乏热情、延安红色资源与校园文化交融少、开展红色资源教育活动时经验不足、运用不到位等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优化延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

(一)科学开发延安红色资源,创新延安文化依托载体

随着红色旅游的升温,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对红色资源开发进行规范引导。响应国家的号召,合理科学开发延安红色资源,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加强延安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首先,要对延安红色资源的内容进行整合。延安红色资源存量大,但种类繁杂,挖掘难度大,故须先对其物质资源与非物质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在不破坏延安红色纪念地原貌的基础上开发建设,以物质资源为依托,挖掘其精神资源,加强延安红色资源的理论研究工作,让延安精神有更多的传播渠道,让更多更远的人听说延安,想要了解延安,亲自到访延安。其次,对延安红色资源形式进行创新。避免游览景点单调同质化,避免游览项目过于市场娱乐化,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建设区域旅游项目,如通过红色影视、红色网站等新形式展现延安红色资源,游览与舞蹈、歌剧等深度体验相结合。最后,加强延安景区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对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专业素质培养、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一批能维护发扬延安红色资源的人才。

(二)建立延安实践教育基地,挖掘延安红色文化价值

当前,延安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仍然存在脱节,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对延安红色资源兴趣不足,了解程度不够。提高大学生对延安红色资源的重视度,必须加强延安革命老区与高校的联系,建设延安革命老区大学生实习实践教育基地。如在延安革命老区打造大学生实习实践教育平台,给大学生提供导游、整理资料等简单的工作岗位。或由政府牵头,完善高校与延安老区的长期友好合作机制。对大学生而言,有了完善的机制保障以及实践平台,大学生不仅能亲自到革命老区参观学习,也能在实习实践岗位上锻炼自己的能力,在将来的工作中运用到实习期间积累的经验;同时,大学生可以通过亲身走访获取第一手红色资源的调研资料,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对延安革命老区而言,大学生文化水平高,思想先进,与高校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践教育基地能给延安老区的建设带来新的思路,为延安老区引进优秀人才,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

(三)延安红色资源进校园,传承延安红色文化

高校要充分利用好延安红色文化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通过将延安红色资源带入校园,创新延安红色资源教育形式。首先,提炼延安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进行理论教育。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它的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以此精神丰富高校思政理论课。其次,建设校园红色文化。将具有鲜明红色特征的延安红色资源在校园中进行复制,如利用建筑、雕塑、喷塑、刻画等复制红色景观。最后,开展校园延安红色文化主题活动。举办以延安事迹为主题的歌舞表演、诗歌朗诵、志愿者活动,以“双微”平台、新媒体进行网络宣传,用延安精神充实大学生的课余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