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新闻教育
——成舍我新闻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01-02姚道武
姚道武
(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成舍我先生出生于1898年,逝世于1991年,九十三年的人生长河中,他在新闻战线就奋斗了七十七年。他自十五岁开始就为各级各类报刊写稿,七十七年的新闻事业中,他的成绩表现在办报和办学两大方面。而且,办报与办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他对新闻事业的贡献,为后人所敬仰。
就办报而言,创办报业“托拉斯”是他的理想。为此,他创办了“世界”报系,即用“世界”命名的三报:《世界日报》《世界晚报》《世界画报》),除此之外,他还创办了《民生报》《立报》等。虽由于时局变幻,创办报业“托拉斯”未能如愿,但他的系列报业实践及其成绩,奠定了他在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中的地位,是近代报业实业家中的佼佼者。
就办学而言,作为报业佼佼者的成舍我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方汉奇先生称他是“以个人力量从事新闻教育,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成绩最突出的卓越的新闻教育家”[1](P251)。为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紧缺新闻人才,他立志办学,起初创办“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于北京,后随着局势的变化,辗转到桂林、台湾等地区继续办学,从不轻言放弃。同时,还根据报社需要,举办“报业管理特班”“电讯特班”,创办报童工读学校,招聘练习生、侍应生等的短平快特训班,通过多渠道办学,践行他的新闻教育理想。
成舍我的办报与办学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他的报业理想与实践,呼唤实用的新闻人才,从而促使他思考新闻教育,推动他创办新闻学校。应用性的新闻教育又为他的报社乃至整个社会的报业输送了实干人才,从而推动了报业的发展。可以说实用的新闻教育是成舍我报业走向辉煌的强力支撑。
一、改革中国新闻事业的尝试
成舍我改革中国新闻事业的尝试主要体现在其报业改革上,而他报业改革的主要方针就是坚持大众化办报,他经营的《世界日报》《世界晚报》《民生报》《立报》等都坚持这样的办报理念。为什么要坚持报纸的大众化改革呢?成舍我先生于1933年在北京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开学典礼上的致辞讲得很清楚。致辞中,他针对当时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中国报纸有两点亟待改革。
在他看来,当时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表现在每一报纸所载的消息,大都偏于政治方面,与民众关系不大,这就把民众拒之于千里之外,再说报纸的价格也远远超出一般民众的承受力,民众只能望而却步;另外一个突出问题是劳资对立越来越尖锐,这使得中国新闻业蕴藏着极大的危机。针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成舍我提出了改革报纸的设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将只能有特殊阶层享用的报纸改变为面向一般民众;2)报馆的劳资对立必须消除,报馆应该成为合作的集团[2](P69-71)。换句话说,他的改革方向是“报纸向民间去”“工作者有其报”。
成舍我为了落实报纸大众化这个新的理念,适时提出了富有特色的办报主张:1)用良心说话;2)凭事实报道;3)坚守最低价(1元钱可看报3个月);4)确保整年不歇刊,包括节假日[3](P152-153)。
抗战爆发后,成舍我针对国民素质不高,尤其是国家意识淡薄的状况,提出报界应承担起救国救民的责任,主张对报纸进行“大众化”改造,报纸不仅“确能代表多数的勤劳民族、替多数人说话”,而且还要“人人买得起”“人人看得懂”。这一点,他在上海创办的《立报》表现得最为明显。成舍我在去欧美考察后,便坚定了要学习“便士报”和“报纸大众化”的思想,《立报》就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思想。《立报》在发刊词中明确定位该报是“大众乐园”和“大众学校”,为此,在内容上,它力求做到与广大民众没有密切关系的,或广大民众不感兴趣的,“虽一字亦不浪费,否则搜本求源,不厌求详”[4]。同时,《立报》还正告民众“少吸一支烟”,准能看得起报、“五分钱”便能了解天下大事。
1945年,《世界日报》《世界晚报》复刊时有个复刊词,题为《我们这一代报人》。成舍我在这个发刊词中明确提出了报人不仅要在政治上发挥作用,更要在社会上发挥作用,他说:“以真正超然的立场,代表最大多数人民说话……转变社会风气,改造国民心理。”[3](P161)实际上,早在1924年,创办《世界日报》的时候,他就明确说出了自己办报的心愿,即不仅要用报纸表达自己要表达的话,还要用报纸替民众说话。
成舍我一系列报业改革尝试,表明了他不仅有发展中国新闻事业的理想,也体现了他改变落后的报业现状的决心。当然,要实现他的理想,完成他的心愿,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才。他深知,要想使得报业改革走向成功,必然离不开适应时代发展,能够推动改革的实用人才。于是,他就想到了创办新闻学校,按照自己的设计,培养新闻人才。
二、新闻教育的理想
成舍我十分清楚,尽管报纸大众化是世界趋势,但在当时的中国境况下,要想取得进展,谈何容易?这里面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其中适应社会与时代需要的新闻人才是关键所在。他深刻认识到,“要实验我们的理想,非有根本彻底的办法不可。而人才的准备尤为重要”[5](P71)。人才从哪来?当然离不开新闻学校的培养。显然,成舍我的报业改革思想促使他思考新闻教育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他通过考察和思考,提出了自己新闻教育的最高理想——培养“德智兼修”“手脑并用”的新型新闻学子。这个最高理想在创办北平新闻专科学校的时候,就被立为校训,后来,成舍我及其所办的新闻学校一直沿用、贯彻这种校训。
(一)德智兼修
关于“德智兼修”,成舍我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一定尽量充实学校的设备,聘请最好的老师,加强国文、英文、数学的教学,使你们能升学;加强新闻技能的实习,使你们能就业,尤其品德陶冶,绝不忽视……”[6](P110)显然,成舍我不仅特别重视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还十分重视道德品质的养成。
在记者品德问题的认识上,成舍我有相当深入的观察和深刻的认知。在他看来,当时的外勤记者容易出现的最坏毛病是做不到“忠于职守”。有些外勤记者缺少“忍耐性”,他们往往急于交差,根本不去一线调查了解事实,而是凭空编造,自欺欺人。成舍我对这种现象很是失望,认为不少记者,甚至印刷工人,素质低,品德差,不敬业,且积重难返。
为此,成舍我特别重视新闻道德教育,重视品德陶冶。在招生时,他就严格规定考生需“无不良嗜好、能吃苦耐劳、无纨绔习气”。入学后,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他优先考虑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力图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懂得,作为记者,应该恪守职业道德,敢说话,说实话,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此外,人品教育也是成舍我一直特别重视的。在他看来,一个人品差、人格低的新闻记者,对新闻传播事业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想象的。他甚至在给毕业生留言时说,新闻记者接受采访对象的红包,其罪恶超过贪官污吏。学生毕业之际,成舍我也不忘对学生进行道德警示。
在“智”育方面,成舍我强调所培养的学员除了要熟悉各项新闻业务、经营管理,掌握现代新闻理论和科学知识外,还要特别注重通识教育,主张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还要认真修学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以建构更加宽泛的知识体系。
加强对学生进行文字基本功的训练也是成舍我特别重视的,他认为文字基本功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养。为此,他除了请张友渔、萨空了等报界名人给学生授课外,自己也亲力亲为,抽时间给学生教授国文课,指导学生苦练内功。
(二)手脑并用
面对报纸越来越趋向大众化的形势,成舍我十分清楚解决劳资对立问题,培养“手脑并用”的新闻人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关于“手脑并用”,成舍我曾经形象地说,他所训练出来的学生一方面具有“穿上长衫,做经理,当编辑”的技能,一方面还具有“换上短衣,到印刷工厂中,去排字铸版,管机器”的技能[5](P62)。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成舍我的所谓“手脑并用”,从微观上讲,就是指既能做体力劳动,侧重于动手,比如打字、排字、铸版、印刷等,又能做脑力劳动,比如经营、管理、写作、编辑等。
从宏观上说,他认为新闻教育既有“职业教育”的特性,又有“文化教育”的特性,“技术的训练和学理的研究,都应该同样重视”[5](P68)。这一论述意在强调新闻教育中职业技能训练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万万不可放松对学员有关学理研学上的要求。他特别强调应该研究“新闻道德对社会有哪些影响”,“公共舆论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合理引导群众心理”,“各国报纸与其国内政治文化演变的关系如何”等[5](P68)。因此,成舍我在创办北平新闻专科学校时,设计出三个培养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比较偏重技术训练,而第三阶段多数课程的学习,则以学理研究为主。
那个时代,轻视新闻教育的人士不在少数,很多人认为新闻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职业教育,就是培育一技之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动手能力。但成舍我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新闻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又是文化教育。他认为,新闻记者应具备通识之“学”。从民族主义视角出发,成舍我主张报纸应承担引领文化、改造社会的职能,因此,新闻教育必定具有文化教育的属性。
三、理想新闻教育的试验田——北平新闻专科学校
成舍我不尚空谈,他清醒地认识到,要践行新闻改革的理想,必须探索一套根本的办法,其中“人才的准备,尤为必要”,“最好先办一新闻学校……”[2](P71)于是,他尝试办学,1933年,“北平新闻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新专”)便应时而生了。成舍我把“新专”当作新闻教育的试验田,探索理想的新闻教育。通过创办学校来进行新闻教育事业改革的实验,逐步向自己的理想迈进,这就是成舍我创办“新专”的初衷。“新专”这块试验田,尽管由于历史的原因,屡遭坎坷,但这块试验田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当时新闻教育的进步。那么,“新专”为践行理想的新闻教育,做了哪些创新与实践呢?
(一)“新专”的指导思想
1.构建报业新体制,培育新型新闻人才
成舍我理想中的未来的中国报纸,其主权归“知识劳动或筋肉劳动者所共有”,它的编辑应该是绝对独立的,“不受商业化任何丝毫的影响”[5](P65)。显然,成舍我设想未来中国报业的体制不仅应该消弭资产阶级和劳动阶级的对立,而且要消除劳心者和劳力者之间的界限。
为此,成舍我认为,一方面要在原有的劳力者身上下功夫,设法帮助他们提高基本知识,不断加强他们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要花大力气培养造就新型的新闻人才。这些新型的新闻人才在思想意识里,根本没有劳心和劳力的差别,他们既可以充当一般的劳力工人,也可以充当经理或编辑等劳心者。成舍我开办“新专”的初衷,无疑是想培育出一些新型的新闻人才,以适应新的报业体制。尽管有些设想未免有点理想化,不过对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新闻人才不无启发。
2.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多技能人才
从报馆的技术层面看,成舍我以为劳心与劳力应该融会贯通。换句话说,就是不应该把劳心与劳力截然分开。报馆中的每个工作人员,都既能劳力,也能劳心,不存在劳力与劳心的分工,没有等级上的区别。也就是说,在报馆里工作的人“一方面应该有专门的技术,一方面对报馆全部工作,也应该有普遍的了解”[5](P66)。成舍我主张编辑就是工人,工人就是编辑,即报馆里的工作人员都具有工人和编辑的双重角色。他坚信一个具备印刷常识的编辑,由于对印刷的了解,大可在编辑时使报纸的形式更加生动美观。而一个具备一定编辑能力的印刷工作者,无疑会减少印刷错误,甚至可以随时校补编辑在匆忙中的失误或疏漏,提高印刷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成舍我设想“新专”培养的学生穿上短衫,可以当一线工人,一旦换上长衫便能做一个合格的经理、当一个称职的编辑。换句话说,就是搞管理的可随时干一线的技术活,当工人的也不会对采访、编辑以及其他报业技术一点不懂。他是这么设想的,也是这么实践的。北平“新专”的办学模式,就是学生一边在课堂学习,一边在世界报系做事,践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后来的桂林“新专”,因当时的特殊环境,办报已不现实,学校就另想他法,主动和当时的桂林商务印书馆合作,确保学生有实习场所。到了台湾,成舍我创办的世新新闻学校,为了让学生能有场所实习,积极筹建了广播电台、闭路电视实习台、电影摄影棚、《小世界》周报、彩色印刷厂、铅印工厂等。
(二)“新专”的特色
1.前坊后堂,学做结合,产学一体
成舍我1933年创办北平“新专”伊始,就强调学科教育与专业实习同等重要。于是,他干脆把学校办到报馆里,以自己创办的“世界”报系为实习场所。学生除了在后面的校舍学习文化课、技术课外,还定期到前面的报馆服务,当学徒,他们一边干,一边学。譬如《世界日报》就是每天用一半的时间“叫他们用手(印刷)”,用一半的时间“叫他们用脑(学习采访或报业管理)”[5](P64),而采访或报业管理的学习,主要也侧重于实践。这样,他们就有了两种学习形式,一种是建制化的学校教育,主要学习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一种是在报社里的学徒式教育,主要学习技术,比如排字、铸版、印刷等。
1935年,成舍我开始招收高级班学员,在高级班,学员同样是边干边学,学做结合。为了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成舍我索性把《世界日报》的《北平增刊》以及《世界画报》放手给那些实习生排版印刷。时间一长,等学生有了一定基础,报社里的许多事务都交由他们去做,他们就逐渐成为报社的主要力量。
2.分级设计,阶段培养,循序渐进
“新专”以实用为原则,强调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注重因材施教,才尽其用。为此,成舍我提倡灵活学制。“新专”探索分级设计、分段培养的办学模式,即设计三个等级、分三个阶段教育训练学生,不同等级、不同阶段,其教育目标和内容不同。第一阶段为初级职业班,主要学习印刷,比如排字、铸版、管机器等;第二阶段为高级职业班,主要学习事务,比如广告、发行、簿记、会计、印刷技能、助理编辑及报业管理等;第三阶段为本科班,主要学习政治、经济、法律以及相关社会科学等。
前两个阶段各为两年,后一个阶段为三年。假设学生能从初级班循序渐进学到本科班,完成系统的专业学习,总共需要7年时间。这里要强调的是,三个阶段除了由低到高的连贯性外,还具有彼此的独立性,不同阶段(级别)的培养目标不同,初级班意在“造就印刷工人”,高级班则是要造就“发行、广告及事务上管理人员”,本科更是为造就“一方既常识充足,一方且学有专长,而对新闻事业又已得到深刻了解的编辑采访和报业指导者”[5](P63)。因此,分级设计的主旨是根据家庭经济、个人兴趣的实际情况,为便利学习,“可以有先后时间的分划”,倘若不能一次读完7年,那么,在每一个级别的终了,都能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也就是说,每一个阶段结束,如果不再继续深造,就可以走向职场,从事相应的工作。
3.学用一体,按需培养,自产自销
成舍我创办“新专”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世界”报系培养“手脑并用”的多面手,三个阶段培养出来的不同层级、不同规格的人才在报馆里都有用武之地,学生凭借在“新专”里学到的报业知识和技能随时为报馆服务。他们不仅在学业结束后走向报社的不同岗位为报社服务,就是学习期间,也依据个人能力,为报社做事,而且随着学业的长进,为报社做的事也越来越多,比如学生由一开始的从事《世界画报》的排印,到后来负责《世界日报》的不少版面(大众公仆版、学生生活版、周刊)的校对、组版、送报社、印制等。
“新专”除了按常规的三阶段进行教育培养外,还尝试实施了“订单式”培养,以满足报社人才之急需。同时,“新专”还灵活举办各种临时性培训班。比如,在办初级职业班的同时,还先后于1933年和1934年举办了“报业管理特班”和“电讯特班”。前者主要应当时世界日报改用复式簿记的需要,以“夜校”的形式,为期半年,结业后全部被分到《世界日报》或《民生报》去服务,后者主要用于电报翻译,以及收听国内或国外广播电报,为期三个月,结业后全部被《世界日报》录用[5](P64-65)。
(三)“新专”的效果
由于时代的原因,“新专”只办了初级班,但从初级班的情况看,取得了预期效果。1933年4月12日开班的初级班共招收学生40人。通过两年的学习,最基本的印刷技术,比如排字、制版、开机器等,学员均已熟练掌握。在训练基本技术的同时,他们还十分爱好编辑、采访等课程,虽然这些并不是他们的主干课程。但学习和训练两年后,他们基本可访可编。他们能够利用校办实习工厂,自行编印小型日刊,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排版和印刷北平《世界日报》的“北平增刊”及“世界画报”,甚至还能承担其中的一些采编任务,比如有时外出采写《世界日报》中的“社会”“教育”“妇女”等版的新闻,并能进行编辑。对这些办学效果,成舍我曾有自己的评价:“他们编访的能力,固然还谈不到十分满意,但就他们的学程说来,实已出乎我们预算之外。”[5](P63)
初级班的学生不仅具有初步的业务能力,而且还学会了“忠于职守”。他们对实习都能认真对待,都相当努力,原意付出。每次被派出采访时,他们都是不得结果,誓不回巢。
成舍我先生倾其一生探索报业改革,实践新闻教育创新,办报与办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无论是在报纸大众化的探索上,还是在理想的新闻教育的创新实践上,他都孜孜以求,毫不懈怠,最终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所以成舍我先生不愧是我国民国时期成绩卓著的报业实业家,也是卓越的新闻教育家。成舍我先生的报业改革理论和新闻教育思想无疑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对当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不无启发,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