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训德育思想的现代性启示
2020-01-02楚亚萍
楚亚萍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中华传统家训是先贤们对后世子孙进行修身、齐家、处事、为学等方面教育的范本。它萌芽于先秦,成型于秦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熟完善,兴盛繁荣于唐宋,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向民间传播的重要桥梁,明清家训之德育承载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双重任务,它将社会主流价值观凝练为极具魅力的德育内容,采用家族化、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促进个体把主流价值观内化为德行认同、外化为道德实践。面对当前存在的理想信念缺乏、极端个人主义、道德滑坡等不良社会现象,要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明清家训文化中去寻找精神资源,创新德育教育机制。在众多的德育教育中,明清家训以其极具魅力的教育模式为新时代德育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内涵,探索明清时期家训的德育思想,对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意蕴。
一、分析与阐释:明清家训德育内容述要
司马光曾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1](P8)他认为德育对促进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到了明清时期,统治者、官僚、士大夫、黎民百姓都非常重视德育,重视德育的社会教化功能。这一时期的家训作品中包含的德育内容精彩纷呈,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从“个人——家族——社会”三个层面出发,提出了以德为本的修身观、勤俭和谐的齐家观、以德交友的处世观。
(一)以德为本的修身观
同中国古代社会其他时期一样,儒家思想作为明清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德育实践和德育文化领域都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明清家训中的德育内容紧紧围绕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而展开。儒家把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大学》中提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何为修身?就是陶冶性情、涵养德行,是生命个体提升自我的道德实践活动。可见,“以德为本”是修身的起点,它倾向于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是摒除外在的强制性教化后的自我道德完善。作为家训文化发展鼎盛时期的明清家训,内容翔实、种类齐全,而“立德修身”在这一时期丰富的家训内容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明清上至统治者、官僚、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都特别重视子孙的自身道德教育,把“德”看作是修身立志的第一要义。明代王守仁用“圣贤之志”勉励其弟王守文要志存高远把圣贤之道作为立身之本。清代名臣张英认为人生在世首先要需要立身立德,认为“基德者不倾”,把“德”作为立身之本。曾国藩告诉家族子弟“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2](P12)“德”以孝悌为本,以忠信为主,以廉洁为先,以诚实为要,就是要心怀孝悌仁义之道。
(二)勤俭节约的齐家观
家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古人把“齐家”作为社会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在宗法制、家族制的封建社会里,“家国同构”的社会模式决定了家庭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中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明清家训把齐家观作为要点进行著述,把勤俭和谐作为治家关键。《春秋左传》 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与奢侈只是人在物质生活态度上的外在表现,其内在本质其实是人的品德和本性。对此,明清家训在吸收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了齐家观,围绕家庭事务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提出勤俭节约、夫妻和顺、兄友弟恭、父慈子爱等齐家思想,使“齐家观”呈现出系统化、完备化的形态。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明代开始人们的家庭消费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关于家庭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内容逐渐在明代家训中萌芽了。明代崔汲概括了“读书起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本”的齐家原则。朱伯庐在《劝言》中给后人如何勤俭持家指出了方向:“勤之为道,第一要深思远计,第二要宴眠早起,第三要耐烦吃苦。”《朱子家训》告诫后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3](P2)强调要把勤俭节约作为持家的常用之道,任何时候都要勤俭自持,不能奢侈浪费。方孝孺还提出重“礼义”轻“财利”的齐家观。明清家训的德育内容还关注到家庭管理的方式上,提出“孝亲敬长,兄友悌恭,夫义妇顺”的和谐治家观。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齐家观是明清家训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代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了文化基因。
(三)以德交友的处世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社会的人,就必然要参与社会交际活动并与他人相处。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古人对邻居的重视,中国历代家训都将处世观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明清更是将以德交友、仁义处世之道进行了系统性论述,概括起来就是“以德交友,近善远佞”的处世观。具体而言,在待人接物上要做到谦和诚实,在选择朋友上要近善远佞,在处理各种事情上要换位思考。袁黄在《了凡四训》中提出了交友的评判标准是:“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规》中告诫后人“处世故以谦退为贵”,明清家训还把“严己宽人”作为交友之德,强调与人相处要知礼懂礼,与他们有冲突时“皆当反躬自省”。要做到以德会友,选择朋友时首先考虑对方是否有良好的品德,对朋友要宽容以待,只取其长,弗计其短。纪晓岚也告诫儿子要多结交端方君子,远离奸诈狡猾的虚伪之徒。这样的为人处世之道历经岁月的沉淀,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要善于从中汲取营养,为新时代德育工作提供文化驱动力。
诚然,受到社会发展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明清家训的德育教育在内容上有其历史局限和不足之处,但从整体上而言,它有着历久弥新的文化内涵。故而,需要辩证的分析、正向的阐释其德育内容,继承精华、去其糟粕。
二、继承与挖掘:明清家训德育方法归纳
科学的德育方法直接影响着教育对象的学习接受程度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家训源自于家庭成员内部的价值共识和规范认同,在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社会模式中,家训的德育方法高度符合社会、国家道德发展需要。明清家训经过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实践验证,很多家训都形成了富有成效的德育方法,集中体现为认知层面注重养正于蒙、实践层面强调言传身教、情感层面关注严慈相济,继承并挖掘优秀的德育方法为新时代德育工作提供了文化原动力。
(一)养正于蒙,注重启蒙式引导
中国历代家训、家规都非常重视启蒙教育。教育可以说是品德习惯的培养,儿童时期的习惯根深蒂固存在于人的天性中,《汉书·贾谊传》中就有“少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的论断。因为童年最初的记忆是其整个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基础,童年的道德认同也会伴随着幼儿的成长而更深层次的刻画进人的自我意识中去,并最终无意识地外化于个体实践中。明清家训中通过蒙学读本和家规家训对家庭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整个启蒙教育也都围绕着品德培养进行。明朝的许相卿在《许云邨贻谋》中说“古者教道贵预,今来教子宜自胎教始”非常赞同养正于蒙的教育之道,注重在幼儿时期就教育其孝悌、仁爱、谨信之道。明清时代蒙训读本的价值导向和潜在语义都与儒家教育目标相一致,蒙学读本经过历代发展,到了明清时代可借鉴的蒙学资源本就丰富,诸如以前的《童蒙须知》《童蒙训》等著名读本都为明清启蒙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清朝名幕汪辉祖撰写的《双节堂庸训》中提到“孩提之时,天性未满,当先固其真性”,他认为孩童天性质朴,所以家长要正面引导巩固其纯真、善良的真性情,随时随事进行教育以培养其道德认知和礼仪规范,使良好的德行修养成为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的内在品质。明清家训养正于蒙的教育方法对于新时代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德育工作应从幼儿抓起,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共育中完善道德培养。
(二)言传身教,强化榜样性示范
所谓“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4](P41)教育本就离不开榜样示范效应,孟母三迁、曾子杀彘都是为了给孩子树立道德榜样,我国古人很早就归纳出了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好方法,看到了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清代大学士张英家人因扩建院墙同邻居发生争执,身为宰相的张英没有利用职务之便为家人强出头,而是通过家书劝勉家人“千里送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用自己的言行为家人示范宽恕、睦邻之道,让“六尺巷”的美谈成为德育实践典型。朱柏庐也认为教育要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才能启迪孩子,认为父母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为孩子做好表率。《朱子治家格言》用生活化、日常化的语言向后人传递了道德品质要义,而且他本人在生活中也是按照其家训要求后人那样去规范自己言行的,他通过自己的言论和实际行动为后世传递了言传身教的价值内涵。曾国藩用自己“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的躬身实践为家族后代树立勤俭榜样,在其家书中时常和家人交流自己的亲身体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开展家庭德育。家族长辈的榜样行为和高尚品格是晚辈积极学习和效仿的对象,长辈的言传身教能激发孩童的情感共鸣,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明清时代家训里贯穿着言传身教的德育方法,注重在教化实践中发挥长辈榜样示范效应。
(三)因材施教,重视分类化教育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在明清德育中到广泛应用,它根据教育对象的性格、兴趣、才智上面的差异,扬长避短进行分类、分层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最好的发展。王守仁强调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如此便可以事半功倍。曾国藩在家书中说:“泽儿天资聪颖,但偶嫌过于玲珑剔透,宜从‘浑’字上用些工夫,鸿儿则从‘勤’字上用些工夫。”[5](P152)对性格不同的孩子,他提出了不同的道德要求,虽然曾纪泽和曾纪鸿都适用于“八德”标准,但因为两人性格特点不同,曾纪泽的天资聪颖,对他的要求是不要自以为是,对曾纪鸿的要求则是勤奋刻苦,他还告诫其四弟要应戒骄戒躁,告诫三弟“徒谦亦不好”。他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子女进行德育引导,子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对不同的子女也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德育方法在明清家训中非常重要,都是强调在教育子女时不能因循守旧局限于自己的德育方法,而应根据要子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年龄特点因材施教,灵活变化德育目标和德育手段,促进道德品质的不断内化生成。明清家训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蕴藏着先贤们的教育智慧,对新时代德育工作拓展了思路、丰富了内涵。
三、反思与创新:明清家训德育的现代性转换
明清家训虽然受封建社会的影响存在着一些消极封建思想,有一定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但其丰富的德育内容、科学的德育方法,对我们开展现代德育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新时代高等教育德育工作质量,我们要结合国民文化心理和中华历史传统,根据当前德育工作状况,在对明清家训德育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现代性转化,使优秀的德育文化资源涵养新时代德育工作。
(一)立足时代语境,丰富德育内容,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
明清家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向民间传递的过程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其德育价值导向符合时代需求,但因受到封建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本体发展的制约,它自身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在对明清家训的分析和阐释上要坚持辩证的分析和正向的阐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丰富的德育内容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明清家训文献中所呈现出来的德育内容基本都是围绕封建儒家核心价值观而展开的,依据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在个人、家庭、社会层面,把修身养性、睦亲齐家、勤俭节约、中庸仁义等思想融入德育内容中。这些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家庭、社会层面的要求是一致的,在新时代发展的今天依然值得被广泛学习和发扬。但是明清家中也包含一些家族制、宗法制社会的毒瘤,例如男尊女卑、愚忠愚孝、家长专制等内容,则与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倡导的内容背道而驰。故而,在对明清德育内容分析和阐释时,要注重辩证分析和正向阐释明清家训德育内容,将其符合时代道德诉求和价值导向的内容进行创造性转化。
(二)结合学生特点,拓展德育方法,促进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合发展
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强调要认真吸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明清家训作为传统文化之瑰宝,继承和挖掘其优秀德育方法,促进新时代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是德育工作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思想政治政治旨在全方位促进学生道德水平提升,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明清家训德育通过养正于蒙、因材施教、言传身教等方法把修身、齐家、治世之道传递给家族成员。在价值取向多元化、学生个性特点突出的今天,家庭、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应结合学生特点,分层次、分类别把德育工作从小抓起,家长和老师深入领会并践行良好道德规范,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将德育工作日常化、生活化、情感化开展。构建个人、家庭、学校协同培育的德育体系,在德育的全过程综合运用多种德育方式,理性继承和合理挖掘明清家训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使优秀家训文化涵养新时代德育工作,促进思政教育融合发展,进而实现明清家训优秀德育思想的现代性转化。
四、结语
家训源自于家庭成员内部的价值共识和规范认同,在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社会模式里,家训的德育理念高度符合社会、国家道德发展需要。明清家训非常重视德育的社会教化功能,围绕着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从“个人——家族——社会”三个层面出发,提出了以德为本的修身观、勤俭和谐的齐家观、以德交友的处世观。在对明清德育内容进行辩证分析和正向阐释的同时,要继承和挖掘其富有成效的德育方法。明清家训德育方法集中体现为认知层面的养正于蒙,注重启蒙式引导;实践层面的言传身教,强化榜样性示范;情感层面的因材施教,重视孩子特点,进行分类化教育。它采用家族化、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促进个体把主流价值观内化为德行认同、外化为道德实践,通过养正于蒙、因材施教、言传身教的方法把修身、齐家、治世之道传递给家族成员。明清家训德育思想虽然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但其丰富的德育内容、科学的德育方法,对我们开展现代德育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为了实现明清家训优秀德育思想的现代性转化,一方面要立足时代语境,丰富德育内容,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另一方面应结合学生特点,拓展德育方法,促进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合发展。我们应根据当前德育工作实况,在对明清家训德育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促进其现代性转化,使优秀的德育文化资源涵养新时代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