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分析

2020-01-02姚莉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视域载体时期

姚莉欢

(莆田学院管理学院,莆田 351100)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经济得到了持续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随着政治民主和思想领域的解放,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最近几年,社会文化多元化形势的发展,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理念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时期,以“95后”“00后”为主体的高校大学生由于受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重新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不但能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质,而且还能使其更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才[1]。

1 新时期传统文化对高校教育管理载体构建的作用

在传统文化思想领域内,针对高校教育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开展各种积极向上、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和演讲、谈心得体会等各种会议为主的教育模式。这种管理载体和教育模式在上个世纪的教育管理体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效地构建出了良好的教育载体。

但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大学生的构成上,“95后”和“00后”成了主力军,他们是在大量信息的包围下,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氛围中成熟起来的。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在大量的信息侵染下,其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对社会、环境和传统文化的认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三观形成了误区,这种误区导致对社会认知出现了危机,使他们在对价值观的追求上更趋向以自我为主、以自身利益为主,在人生观的取向上产生了向功利化发展的趋势。所以,为了纠正偏差,消除误区,在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下,重新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不仅仅是内容的变革,更是思想内涵和政治意义的提升,是在融入各种新式传播媒介和红色基因以及传统思想内涵上的整体构建,这种构建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认知、理解和信任,从而打破当前大学生对政治思想教育的认知危机局面,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发挥出重要的作用[2]。

2 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理论概述

思想教育管理载体从理论上论述主要是指在思想教育框架内,将管理活动、管理手段以及教育内容相互辅助、相互配合,最终达到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意识和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为目标的一种教育载体[3]。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目标是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运用性基础上,不断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思想理念的目标下,以传统教育为基础,以开拓创新为目标,在不断地合理运用、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框架内,有效地运营新的资源和条件,从而使高校思想教育的载体符合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正处于变革时代和多元化文化的侵染,高校思想教育管理载体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也是多元化文化影响的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所以,新形势下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融入新的内容,因势而变、因时而变,不断加强和提升、巩固高校教育的管理载体,才能完善、适应和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求。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概念的具体论述,当前学术界还没有给出明确界定。但按照高校思想教育管理载体的具体体现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教育管理载体主要是为高校师生实施的一种管理形式和管理体系,这种形式和体系的构成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不同形式的发展为目标,从而达到一种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基准的理论框架。

3 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下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载体已经很难适应和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求。所以,为了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只有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才能让高校教育管理在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提高其思想品德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3.1 必要性

高等院校作为我国培养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不但被赋予了传播科技知识的使命,还具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因此,在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下科学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构建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要求,适合当前形势需要的教育管理载体,才能有效地针对学生进行优质化管理,为构建和谐、发展的教育事业发挥出重要的作用[4]。

新时期,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不仅是为了满足高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有效推动大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延伸,从而在满足师生教育和被教育需求的前提下,推动高校教育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从这方面而言,在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下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是十分必要的。

3.2 重要性

目前,高等院校教育管理载体无论在传播的途径上,还是构建的内容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也很难适应新形势发展的环境。在当前社会多元化文化发展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要秉承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多元化文化为框架的目标,重新构建教育管理载体。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习的愿景达成,高校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运用,从而显示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在新时期下,其在高校教育、人才培养以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社会文化向多元化发展的力度会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相对高校教育管理载体而言,它的重新构建既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又是有效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思想水平和道德意识的基础,更是高校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需要。所以,在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下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5]。

4 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下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途径

4.1 提升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实力和内涵

提升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实力和内涵是其基础途径之一。在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中,其具有的实践性和理论性是最基本的构建框架,因此,根据新时期发展的形势需要,在开展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加强教育和管理的统一和系统的融合,才能真实有效地提升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实力和内涵,使管理载体的内涵和实力与新形势发展趋向统一,有目的地将教育信息和管理载体的内涵进行有效结合,以此促进管理载体中教育和管理的融洽度。在高校教育管理载体中,最主要的行为人和实施者是教师,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度的自觉性,真实有效地让高校教育载体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和德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运用,才能让高校教育的育人氛围形成良好的循环,让教育管理载体的内涵和实力得到提升。总之,在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内,构建教育管理载体的目标是让教育符合新时期发展的特点,适合学生受教育的诉求,从而确立起以德树人、以德育人的理论载体和育人体系。让高校教育管理载体在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和德育发展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6]。

4.2 提高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指导作用

高校教育管理载体在实施过程中,是通过“以水为柔”或者“以强为刚”等不同的管理手段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让教育管理载体形成高校教育和管理中一种具有稳定性、计划性和持久性的关键力量。因此,在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内,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首先要加强管理载体的指导作用。要加强管理载体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教师对管理载体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教师育人、树人的教育意识和教师的德育综合素养以及其最基本的教学能力。只有打造出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才能使教育载体的构建得到真正地完善和落实。在重新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方面,除了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为本的基础上,还必须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制度促落实,以制度保障高校教育管理框架的基本构建。在新时期传统视域内,根据每个高校不同的状态和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校情形的制度,是保障高校教育管理载体重新构建的重要途径之一。制定制度的目的是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构建的开展提供一个支撑的框架和运作的平台,让管理载体的构建更加合理和切合实际地运用到高校教育模式和管理活动中,以此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管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育管理载体重新构建的管理效能,使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指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7]。

4.3 注入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内容履新

在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内,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要在融合新时期传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构建。根据马列哲学原理,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人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变化。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即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所以,管理载体的内容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变化[8]。根据高校教育管理的特点,重新构建教育管理载体就要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以时代特征为框架,以传统文化为基准,不断履新、赋予其新的内容,激发出教育管理新的活力。只有在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内容时让其不断履新和完善,并根据时代变化随时补充,才能让管理载体的生命力不断提升,渗透力不断得到加强。所以,注入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内容履新是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下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途径之一。

4.4 优化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教育功能

在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内,影响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以制度环境、文化环境、物质环境、教育对象、教育者、载体目标、载体结构以及载体内容等为主,所以,优化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教育功能是重新构建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重要途径。在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内,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教育功能受环境因素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其功能已经和新时期的发展有些脱节,因此,需要对教育管理载体中的内容和教育、管理环节进行优化、提升,达到育人效果最佳的目标。

4.5 改善高校教育管理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作为教育管理载体的主要构成基础,它不但可以影响到管理载体的教育能力,还能促进和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所以,在构建教育管理载体的框架时,对文化环境所具有的活力和传播力不但要注重挖掘其潜力,还要注重发挥其广泛的影响力。在有效运用文化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要提高对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能力。高校文化环境的建设不但有利于让学生认同高校教育管理载体的功能,还能有效地促进和推动管理载体在高校教育中发挥出良好的作用。在广义上,和谐、优良的文化环境相对高校教育载体的构建而言也是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种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但能够促使教育管理载体更符合学校教育的发展,还能促使教育管理载体的内容更加完善,增加学生对其的认知、认可和信任度。并且,构建高校管理载体时深挖文化资源,是在认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时代发展为主流,以指导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理念为框架,而构建出的能够提高学生爱国意识、民族精神等方面能力的优质教育体系。

5 结 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管理载体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理论构成和体系,必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尤其是在当前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内,高校文化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必须紧贴时代发展的特征,以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为基础,在紧抓学生身心特点的基准上时更时新,只有如此,高校教育管理载体才能发挥出最佳功效。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育管理载体在管理育人、教育育人理念不变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符合时代特征的途径对教育管理载体的内容、目标、结构、教育对象等元素进行构建,在最大程度发挥教育管理教人、育人、树人作用的前提下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更多、更优异的栋梁之才,发挥其最佳功效。

猜你喜欢

视域载体时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