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生产力观及其当代启示

2020-01-02

武夷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产力发展

郜 芮

(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41 年成效进展以及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的到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离不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生产力发展的突出贡献。同时,邓小平的生产力观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值此特殊时间点,总结历史经验、结合实际展望未来将是我们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的不竭动力。

一、邓小平生产力观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者历来就重视发展生产力的作用,“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1]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矛盾,随后,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强调无产阶级在夺取资产阶级的政权与资本后应当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总量这一历史使命。

列宁高度重视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2]要求要通过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十月革命胜利后,还多次强调要通过加大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战胜资本主义,加快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作为提出“生产力标准”的第一人,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形态发展的“可靠的根据”,进而明确提出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3]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发展。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4]结合中国实际,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就衡量中国政党政策以及政策的作用是好是坏,归根结底取决于政党的政策是否有助于生产力的发展:不论是被他人认为有罪的共产党,还是以正统自居的国民党,只有能够促进生产力解放的政党才是对人民起到好作用的政党。也正是在毛泽东这一“生产力标准”的启发下,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发展状况最终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的生产力标准论。

邓小平生产力思想不仅有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也来源于对非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1978 年1 月至1979 年2 月的一年间,邓小平相继访问了缅甸、尼泊尔、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一系列的出访,特别是在较为发达的美国与日本的交流,帮助邓小平完成了中国立于世界之林的高度站位,以及积极对外开放的战略把握。在1979 年1 月的整个访美行程中,邓小平积极会见来自美国各界的重要人士,了解到了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认识到了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强调我们也要“创建大型先进汽车生产工厂”。同时,在日本乘坐新干线、在新加坡学习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解决公共住房等方面的经验等等,这些正是邓小平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

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不是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生搬硬套,不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孤立继承,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中得出的。

二、邓小平生产力观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生产力标准论

1.从“社会主义优越性”出发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早在新中国建立初期,邓小平就指出:“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5]作为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正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关系问题上展开的,邓小平在《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中明确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6]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最根本的问题,1957 年开始,政治上的“左”的错误带动了1958 年经济的“大跃进”活动,生产力遭到很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逐渐下降,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应该消灭贫穷。正是在20 年历史的经验总结下,邓小平提出了科学的生产力观,改革开放41 年后的一切成绩正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性的体现。

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邓小平多次提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党的任务并且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站在人民的立场、站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角度上提出来的。

2.“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主的生产力标准论

邓小平在论述“生产力”观点中多次提到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正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我们党政策错误的判断,从而放下生产力的发展,这也使我们国家发展一度停滞。1978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重点。

邓小平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因此必须调动一切社会活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多次将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作为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准,明确指出贫穷的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只有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促进社会发展的制度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1992 年在南方谈话中更是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的标准。邓小平多次提出并强调了要发展生产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积极性。正是站在了人民的立场角度看问题,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决定力量,邓小平的一切生产力发展理论都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之上,邓小平的生产力观才有利于人民自由全面的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的进步。

从“根本标准”到“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邓小平生产力标准论正是在领悟了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这一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二)邓小平生产力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新中国建设初期作为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下,充分调动市场的一切活力,到底是“计划”还是“市场”,如何发展生产力,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1.“对内搞活,对外开放”

邓小平及时总结历史经验,剖析历史错误倾向,摆正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左”的错误,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需要很长的时间,要对内搞活,对外开放,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在总结中国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基础上,邓小平深刻认识到,照搬别国模式造成思想僵化是不行的,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不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有弊端的,要利用经济体制充分调动工农业的积极性,于是提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从公有制经济占全体,到公有制经济占主体,从“人民公社”到“包产到户”,没有改革,就没有社会主义的今天。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开放。邓小平总结中外历史现实,强调学习科学的技术水平,引进科学的管理手段,吸收国外资金,借鉴国际经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平等互利为前提的开放交流是我们搞活经济的重要手段。对内改革,发展工农业促进现代化,对外开放交流借鉴是邓小平发展生产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7]邓小平充分重视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作用,随后更是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这一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观的正大飞跃,更是邓小平理论的重大飞跃。把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第一位,正是邓小平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科技发展经验,在处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问题上才有了突破性认识,它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更是提升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

3.“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力,同时,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则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要依靠教育来培育和发展生产力。首先,国家国力的强弱、生产力的进步依靠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但经济发展的后劲大小,是否能够继续健康持续的发展,则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面对教育问题,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8]充分鼓励国家和人民积极参与教育,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由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改革与开放,发展科技与教育,促进开放这些观点与措施共同组成邓小平的生产力发展观。教育人才是发展科技的基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改革与开放解放生产力,“实行改革,发展科技,依靠教育是立足内因的必须选择,而对外开放则是利用外因的现实运用。”[9]

三、邓小平生产力观的影响及启示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10]重温邓小平的生产力观对于今天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的我们有重要意义。

(一)要开放交流,不要故步自封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国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就没有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就没有人民生活不断改善。”[11]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开放利于进步,选择封闭尽管可以保护自己、限制他人,但长远来看,则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和交流。中美贸易之战的结果正是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借用手段对中国进行限制从而减少贸易沟通,但美国的商人、资本家产业则遭到了很大影响,这也最终导致了美国的失利。相反,越南、缅甸在借鉴中国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国家状况,分别提出的“革新开放”和全方位改革政策,今天,缅甸和越南的发展与进步也正是改革开放政策正确性的有利证据。改革开放41 年,中国取得的变化翻天覆地,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不应止步,改革开放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了世界和人民的肯定。独行快,众行远,面对世界经济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坚持新时代习近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开放、绿色、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我们经济的内涵式增长,主动加强交流与沟通,与世界各国一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鼓励创新,发展经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回首改革开放41 年,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创新体制明显改善,人民创新意识不断增强,扫码支付、共享单车、AI 智能,5G 网络,这些科技手段使我们逐渐走入世界前列。在十九大会议上,以及在其之后的多次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着科技创新的作用,“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12]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各国科技实力“新陈代谢”的抗争也在分秒中竞争,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地位高低的重要因素,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现在,这些高科技产品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快捷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新的挑战。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促进创新不断发展。第一,我们要强化扶持与激励政策,尊重人才,尊重成果,科学技术水平的关键在于教育,要完善创新环境,为一切创新发展提供条件便利,鼓励人民不断创新,建立人才优势;第二,要继续完善法律法规,通过法制层面保护创新人才的优秀成果;第三,要增强法治宣传手段,不断提高人民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不断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

(三)提高人民积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谈到如何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是“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二是“普遍交往”的产生,即: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世界的普遍交往,才能逐渐消灭分工的固定化,解决人的发展的单一化。邓小平首先站在了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了共同富裕,提出了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的观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转化为美好生活需要,人民拥有足够的幸福感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国家稳定人民幸福才有利于经济的进步。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加快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关注民生。习近平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13]这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改变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错误观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提升人民积极性更有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邓小平的生产力观是在毛泽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中提出来的,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中提出来的,是以开放的眼光,在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趋势中提出来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以开放的眼光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猜你喜欢

生产力发展
马克思生产力系统理论探析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措施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