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中原语文化预设与受众定式思维考量
2020-01-02
(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语言艺术,蕴含社会群体的意识形态,传达作者的情感态度,是特定时空下的社会缩影,反映现实生活和文化背景。而文学翻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语言不通的障碍,促进各国文学思想、语言艺术、道德习俗等文化交流与传播。原语文化预设和受众定式思维是文学翻译过程常见的要点难点。原语与文化关系密切,某些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隐含于原语中,流露于字里行间,原语读者无需解释便知晓其含义及道理。但是由于译语受众对其直译内容存在与自己本地文化相应的定式思维,缺乏原语预设的文化知识,容易产生阅读障碍甚至误解,“翻译时既要注意文化差异,又要尽量传递文化信息”[1]。考虑受众定式思维对文学作品中原语文化预设的翻译帮助极大,从而更能确保翻译的信度与效度,得到译语受众认可,推动国际文化交流。本文将分析文学作品里的文化预设和定式思维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探析文化预设和定式思维在文学翻译中对语言生成和理解过程所起的作用,寻求合适的翻译策略。
一、原语文化预设与受众定式思维
(一)原语文化预设
预设指在句中真实性被认为理所当然的推论或命题,主要作为该句子适当使用的某种前提条件[2]。即说话者在说话前预先设定的内容。主要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语义预设包括存在预设、事实预设、反事实预设、词汇预设、结构预设和语音预设等,语用预设包括事实预设、信念预设、状态预设、行为预设、文化预设等[3]。文化预设指一定社会中被人们所共识但以潜在假设形式存在的信条和理念。这种潜在形式为生活在同一社会的群体所接受与共享[4]。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化预设,类属于语用预设,是利用人们的原语知识并将之作为生成和理解文本的前提。预设的文化知识体现在原语中,没有附加解释,而是作为预先假定的人们共识的内容。
文学作品中文字传达的信息除了表面的语言意思,还包括一些非语言内容,如叙述语境和背景文化等。当原语中相关文化因素为作者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所共有的,便可适当进行省略,在不影响读者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接受情况下,节省笔墨、突出重点等。
(二)受众定式思维
定式思维是一个人依据其生活习惯或以往的生活经验养成的固定的思维模式。其优点是能够利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迅速解决新问题;缺点是会将一个人的思维束缚在固定的思维模式下,继而墨守成规,遇到新问题时无法创新[5]。定式思维是社会团体共同的想法和看法,体现在翻译和阅读过程中也是有利有弊。译者和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多年以来的经验轻松地译出或解读同类的文章,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译者和读者在翻译和阅读的过程中很可能理所当然的将西方文化按中方文化的方式去理解,从而失去了原文的特色,造成翻译或理解错误。所以尤其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扬长避短,努力克服定式思维给受众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文学译本中二者的关系和作用
文学翻译时“不管怎样译者必须具备作者预先假定读者拥有的知识”[6]。且“译者须知,不仅是原语预设信息的缺失,译语文化预设的存在也可能‘主动地’影响翻译”[7]。这种作者预先假定读者拥有的知识,文学作品中表现为文字预设的信息,当然也包括原语文化预设。而存在于译语文化中的预设,可以理解为译语受众自己的背景文化,根据这种自身背景文化对某些特定表达的理解,通常比较稳定,即定式思维。换句话说,原语内容对于译语受众,或缺失或变更原语文化预设信息,其中预设信息变更的原因与译语受众的定式思维相关。
某些内容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所共知的,因此不必要详叙,预设便是节省了这一阐述的时间[7],也让行文避免冗长繁琐,更为简练流畅。原语文化预设亦是如此,能够使文章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简洁明晰,突出重要内容,更富文化底蕴。预设信息与读者背景文化相贴近,有时也起到拉近读者与作者间距离的效果。而受众定式思维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读者的思考,引导或阻碍读者理解作者原语文化预设内容与想要表达的内在涵义等。原语与译语文化趋同时,受众定式思维起积极帮助理解作用,两者文化趋异时则产生消极抑制影响。
原语文化预设之于文学不可或缺,却也是翻译领域一个棘手的问题,某些信息转换到另一种民族文化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预设信息缺失或因受众定式思维而变更的窘境。倘若目标受众无法领略到原语文化预设信息,不知所云,翻译时理应寻找合适的渠道,克服受众定式思维的消极抑制作用,解释和传达文学作品原意,提高译本的信度与效度。
二、文学翻译实例及相应策略
文学翻译中出现的文化预设,含有作者和读者共有的知识、信念、思想态度、价值观、道德习俗等,这些与译语受众的定式思维不尽相符,所以在什么情况下选用哪种翻译策略是文学翻译需要考虑的要点。翻译策略主要包括音译、直译、意译和注释,其中注释可以分别搭配音译、直译和意译等方式进行翻译。根据受众的具体情况(包括重视其情感、认识、信念、好恶、价值取向等)决定说些什么话以及应该怎么说[8]。原语文化预设与受众定式思维趋同时,可采取音译或直译的方式,若两者趋异时,则最好采取意译或注释等方式翻译。
(一)原语文化预设与受众定式思维趋同
1.音译
音译指用发音近似的原语翻译外来语,而这种用于译音的文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一些词汇背后预设着丰富的背景文化,极具原语国家、文化及语言特色,或在某种方面有代表性,又或者是其预设文化信息对受众来说已经清楚明白时,那么翻译时若想要保留原文的这些特色,就需要用到音译的方法。比如“饺子”译为“jiaozi”,“功夫”译为“kungfu”,“豆腐”译为“toufu”,“拼音”译为“pinyin”,“chocolate”译为“巧克力”,“coffee”译为“咖啡”,“jazz”译为“爵士”,“humor”译为“幽默”等,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富含地方特色的词语已经被国际受众接受,其中的背景文化也逐渐为受众熟知,属于原语文化预设与受众定式思维一致的情况,因此音译这类词汇即可。
例1.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庄子:大宗师》)
译文:The relationship of yin and yang to a man is no less important than that of parents to a child.(Mair译)
在这个例子中“阴阳”是中国文化与外国相比较为特别的一词。《荀子·礼记》中说:“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其中“阴阳”代表天地,是阴阳五行学说里的核心概念,包含中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这个词本属于译语受众缺失原语预设文化的一种情况,但由于全球化的扩大、文化交流的加深,在一些场合下如果确定受众知道这个词,则可以采用音译,否则从受众中心出发,还是要译出预设信息。
2.直译
直译是按照字面的顺序或意思进行翻译,既保留原文内容也保留原文形式,在文学翻译中能够较大地保留原语语言文化的本来特色。在文中原语文化预设符合译语受众定式思维时,可采取直译方法。比如“调虎离山”译为“to lure the tiger away from the mountain”(Wee&Lan译),虽然国外受众在同样的语境下可能不是这样表述,但是直译的内容道理浅显,受众的定式思维不会影响对译文的逻辑推理和内容理解,所以对于这个短语直译是可行的。以下例子也是同样的道理。
例2.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
译文:Possessed of courage but devoid of morality,small man will be a brigand.(于丹 译)
例3.像这样的小人你能让他去谋国家大事吗?(《论语心得》)
译文:Can you let this kind of petty individual plan great matters of state?(于丹 译)
“小人”一词在于丹翻译的英文版《论语心得》中被直译为“small man”“petty individual”,后文中还出现了类似的表达,如“petty person”“the petty”等。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对于中国人来说,儒家中“小人”一词预设着喜欢做搬弄是非、挑拨离间、隔岸观火或是落井下石的人,与“君子”和“贵人”相反。而小人的概念外国也有,“petty individual”“petty person”和“the petty”除了卑鄙的人的含义之外,也有普通人之意,“small man”还有矮个子的意思,所以首次出现“small man”的时候,为了避免歧义,译者在其后补充了“small-minded”和“second-rate people”等词解释说明,在作品其他处则基本都是直译。一方面是因为首次出现“小人”一词时译者有稍作解释;另一方面受众由这个词的直译内容产生的定式思维,对理解文中词语预设的内在涵义和文化的负面影响比较小,该词在英文中有相似表达,因此该作品后文中对这一个词的直译对于受众来说很好理解。
(二)原语文化预设与受众定式思维趋异
1.意译
意译指翻译原文的大意,与直译不同。在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差别比较大的时候,直译某个词或句子可能会因受众的定式思维而传达不了文化预设信息甚至产生语义变化,这时意译便能够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在不改变文章意思和不产生误解的前提下,用译语受众所熟悉的表达方式重新组织语言。比如“confidence man”应译为“骗子”而不是“信得过的人”,“eleventh hour”译为“最后时刻”,“smell a rat”译为“怀疑”而不是“嗅到了老鼠”等,这些属于英汉语言翻译中的假朋友,直译容易因为受众的定式思维产生歧义,最好意译。
例4.My maternal grandfather,it is true,was cut off in the flower of his youth at the age of sixty-seven,but my other three grandparents all lived to be over eighty.(Bertrand Russell,How to Grow Old)
译文:我外祖父虽然是风华正茂之年就弃世了,当时他只有六十七岁,但是我的祖父、祖母和外祖母却都活到八十以上。(庄绎传 译)
在这个例子中,根据上下文可知“my other three grandparents”指的是在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了外祖父之外的其他三个人,但是由于称谓语的文化不同,英文“grandparents”既可以表示祖父母也可以表示外祖父母,只要在前面加上数字或放在某些语境下,就能知道具体是表示什么意思。而中文比较重视伦理关系、辈分等,所以称呼语分的比较细,“祖父母和外祖母”相对于英文来说无法用一个简短的词来表示,如果直译成“三个祖父母”或“三个外祖父母”不仅违反受众定式思维,而且在逻辑上也行不通,这时意译的效果更好,清晰明了地表示出了文中的人物关系。
2.注释
注释可以有音译加注释,直译加注释,以及意译加注释等方法。
例5.君子……(《论语》)
译文:junzi…(于丹 译)
Note:The word junzi,which appears more often than any other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describes Confucius’s ideal person,who anyone of us,rich or poor,has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小人和君子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两个词,前面提到了“小人”一词直译的英文表达与受众定式思维趋同,在一些语境下可以直译,也容易理解,而“君子”则不适合只是直译。不少人把“君子”译为“gentleman”,但是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君子”的文化预设是人格高尚或地位崇高或学识渊博,而“gentleman”指的是绅士,有礼貌、举止得体、待人友善,两者的涵义差别比较大,若这样译受众会错误地把自己对于“gentleman”这个词的理解当作“君子”,也就没办法深入了解这个词了。再者,辜鸿铭将这个词译作“a wise man”也不够准确,可译为“a man of superior virtue”“a man of high rank”“a man of wisdom”,这样才能较完整地表达出“君子”的意思。或者就像译例一样,将这个预设文化内容丰富的词语音译,并添加注释予以说明,既能保留原语的语言特色,又能更加准确地传达该词含有的文化。
例6.Everything except the wings around my face is red:the colour of blood,which defines us.(Atwood,The Handmaid’s Tail)
译文:除了包裹着脸的双翼头巾外,我全身上下都是红色,如同鲜血一般的红色,那是区别我们的标志。(陈小慰 译)
注释:故事中的使女被要求过修女般清心寡欲的生活,担当的任务却是为上层人物繁衍子嗣。她们的服装标记不是普通修女肃穆、素净的黑色或白色,而是象征性与生育的红色,在此极具讽刺意味。
句中“the colour of blood”指的是“如同鲜血一般的红色”,但是居住不同区域、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对颜色的认识存在些许差异。英文中红色常与“血”“火”联系在一起,表示残酷、激进;而中文中对红色的印象大都表示喜庆吉利。此时,中文受众可能会受其定式思维的影响,误解作者想传达的意思,难以获取原语文化预设内容。因而英文直译为中文时,译者添加了注释,指出红色代表的涵义,并非褒义,而是性与生育,点明了使女的任务和身份特征。
三、结语
文学作品中常使用文化预设,能够使文章表达生动形象、简洁明晰,不仅突出重点,更富文化底蕴,同时拉近读者与作者的间距离。而文学翻译过程的一个难点是文化预设信息的转换,可能发生信息缺失或因受众定式思维而变更。倘若目标受众无法领略到原语文化预设信息,不知所云,翻译时理应寻找合适的渠道,克服受众定式思维的消极抑制作用,解释和传达文学作品原意,提高译本的信度与效度。翻译策略主要有音译、直译、意译和注释,包括注释分别搭配音译、直译和意译等方式。笔者认为,通过考虑受众,结合具体语境,可采取以下的方法:当原语文化预设与受众定式思维趋同时,可采取音译或直译的方式;若两者趋异时,可采取意译或注释等方法;当然若预设信息没用或某些词语没有实际意义,也可删减不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