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逻辑·实践: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三维探析
2020-01-02
(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就文化自信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把握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和实践向度,是新时代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一、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文化自信不是一个抽象的一般的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现实的、科学性的认知。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把握好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自信本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描述人在适应社会过程中的一种自然心态。自信不是自傲、自大,而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是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度。在《当代汉语词典》中,自信解释为“相信自己,信任自己。”[1]在英语语境中,自信释义是对自己已具备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没有质疑。[2]通过中西两种文化对自信释义的对比,二者都是承认人对所持观点和所具备能力的肯定性评价。当自信的对象指向文化,就构成了文化自信。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3]文化自信不是文化与自信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文化自觉的前提下,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自身文化。
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推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步发展的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而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价值观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内容,因此,文化自信的核心就是价值观自信。
(二)文化自信的本质特征
文化自信不是依仗传统文化优势,倡导文化复古的盲目自大;也不是凭借国家实力,奉行文化霸权主义;而是在文化自觉地基础上用理性心态看待自身文化,要正视自身文化的优势与不足。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出了文化自信的本质特征。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这三种文化一脉相承、生生不息,贯穿于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精神上的万里长城,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简单并列,而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实现三者的有机合一,为文化自信支撑起雄伟大厦,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二、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源于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扬,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懈追求。因此,形成了极具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
(一)历史逻辑: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延绵至今且从未中断的文化,在世界发展史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两汉时期,长安城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唐朝时期,唐三藏西天取经、鉴真东渡;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中国茶叶、瓷器和丝绸等特产通过古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运往西方。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高峰,独特的哲学思想、价值追求、道德操守和人文精神不仅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许多国家也深受其思想的影响。1840年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梦想,一直是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我们又创造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6]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形成了红船精神、抗日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等宝贵的民族精神,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丰厚的精神滋养。
不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地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深厚底蕴和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
(二)理论逻辑: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扬
世界上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是有其理论逻辑的。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关于文化的能动性理论、人是文化的核心和主体理论以及世界贸易带来世界文化理论等相关论述,是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逻辑。
1.文化的能动性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物史观,论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之后,又强调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以及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能动作用。这就告诉我们不仅要重视经济建设,更不能忽视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体系中的协调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中尤其强调文化建设。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7]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论述,深刻阐明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是对文化的能动性理论继承和发展。
2.人是文化的核心和主体理论
人民群众是文化的核心和主体,人类社会的文化无论如何发展,最终的落脚点和价值旨归还是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像恩格斯所言:“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8]文化能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从而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对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解放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习近平在人是文化的核心和主体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文化自信。
3.世界贸易带来世界文化理论
马克思依据唯物史观,深刻阐述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必然带来世界文化,科学预测出了文化发展方向和趋势。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9]交流互鉴的文明观是对马克思世界文化理论在当代最好诠释。
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扬,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中文化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现实逻辑: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0]道路自信是保证,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实现途径,能够“定标”。理论自信是基础,是坚定“四个自信”的行动指南,能够“定向”。制度自信是关键,是坚定“四个自信”根本保障”,能够“定心”。文化自信是支撑,是坚定“四个自信”的精神力量,能够“定魂”。文化的思想是最深邃的、意蕴是最厚重的,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就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是新时代激励我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是我们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世界前列,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提高,中国也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和人民需求也发生转变,新问题也随之开始出现;随着中国逐步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思想文化领域面临诸多的挑战。一方面,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价值观的多元化,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碰撞,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最好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重点,“中国威胁论”“文明冲突观”等论调粉墨登场,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此起彼伏,给我国文化安全建设带来巨大挑战。
文化自信,就是在这样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词。
三、文化自信的实践向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11]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深刻阐释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三重向度,即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的努力方向。
(一)不忘本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所不能或缺的。中华文化对所有中华儿女都具有规范、协调和凝聚的作用,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更是我们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压舱石。新时代,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弘扬和继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
1.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须要用好这门看家本领。新时代,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方针必须是马克思主义,要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区别文化精华与糟粕的标准。守护好马克思主义的学脉,批判对马克思主义存在的一些误解,做好发掘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厚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滋养,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础。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进去”,将中华优秀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人文精神融入每一个中华儿女血液中去,成为中国人文化基因的重要一部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立场和拓宽“走出去”渠道,利用好“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平台,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3.传承中国红色文化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我们要推动红色文物“亮出来”,保护好红色文物,做好发掘、展示、讲述、弘扬红色文物的工作。推动红色资源“活起来”,要做到对红色资源情况“心中有数”“井然有序”“推陈出新”。让红色文化成为坚定文化自信最亮丽的底色。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使命感,坚守中华立场,立足中国实际,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吸收外来:坚持平等包容、交流互鉴的新文明观
习近平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12]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能够完全封闭、与世隔绝,都需要从别人文化中汲取营养。
1.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家、民族和文明间,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世界日益发展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顺应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和潮流,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和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积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优秀成果。依托“一带一路”合作平台,积极参与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对话,紧紧依托平台主动设置议题,更好引领舆论,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听到并听清楚中国声音,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创造良好氛围和环境。
2.要有辩证取舍的态度
开放包容并不是全盘西化、崇洋媚外,更不是盲目地学,一切照搬和机械搬运。外来文化也是良莠不齐、五花八门的,甚至会存在一些低俗、反动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必须要有分析、有批判、有比较、有鉴别。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进行去伪存真和去粗取精,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和好的东西。中国在艺术形式上也应当“标新立异”,但在“标新立异”时,最重要的是中国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文化要在交流互鉴中才能繁荣发展,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以我为主、科学对待、批判吸收。
3.要有转化再创造的能力
与不同文化进行交流互鉴,最终目的还是为丰富我们自己的文化。吸收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重要的是实现中国化。一是要把优秀外来文化与中华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华文化要素,打上中华文化烙印;二是要优秀外来文化与中国实际需要结合起来,解决我们现实问题,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三是要把外来文化与中国人接受习惯结合起来,创造符合中国人思维方式、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的表现形式。
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既需要不忘本来、植根铸魂,也需要吸收外来、交流互鉴。
(三)面向未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
当今中国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重要支撑。面对未来,坚定文化自信,必须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1.坚持以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
当今中国,文化的灵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文化建设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牛鼻子”。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渗透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去,坚持全民参与、共同行动,从每一个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为每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外化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
2.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文化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及充分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生活需要文化,文化发展更需要人民群众。要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为人民群众文化创造搭建舞台,让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充分展现。另一方面,加强文艺工作者队伍建设,把文化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为文艺工作者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文化生态。
3.为文化建设插上腾飞的强劲翅膀
当今社会,科技和市场在文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技和市场就好像是鸟的一双翅膀,是文化飞的更高更远的强劲力量。一是要借助科技的手段,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和表现形式,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作用,推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和移动优先策略,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版图。二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既要把握好国内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律,又要关注国外文化市场的发展动态,统筹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培育民族文化品牌,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同时也需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始终坚持社会效益首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