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甫诗歌中的教育观念及其现实意义

2020-01-02张慧敏

梧州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杜甫子女孩子

张慧敏

(南通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诗圣”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中蕴含着忠君爱国、经世济民的传统思想。杜甫生活的时代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战争的残酷和漂泊的艰辛又让杜甫的思想观念更加贴近民生。因此,虽然杜甫一生之中未曾真正施展“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1]73的政治抱负,但他的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悲天悯人的情怀都无疑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同时,杜甫虽半生漂泊,但他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的教育观念中既有着传统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又极为重视家风家学的传承,同时又不忽视教育的实用性。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他的教育观念仍有其现实意义。

一、遵循教育规律的教育观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自有其内在规律,不是千篇一律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们十分注重遵循教育规律来发展教育,孔子、孟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杜甫在教育方面既吸收了先贤的精粹,也有自己的尝试。

(一)因材施教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2]574。这就是“因材施教”。

杜甫有二子,长子宗文,次子宗武。二子资质不同,宗文淳朴憨厚,擅长处理家庭庶务,于诗文一道不甚用心。宗武却聪敏好学,自幼时便被杜甫夸为“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1]326。因此,在对待二子的教育问题上,杜甫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方法。

长子宗文不爱诗文,杜甫并未强迫他传承家学,而是多教给他一些世俗事务,重在培养他的品性。如在《催宗文树鸡栅》一诗中,杜甫就如何建造鸡栅的问题谆谆教导,教育宗文要让鸡、虫蚁、狐貉各安本分,不得互相侵扰。杜甫实际上是把儒家传统的仁爱思想融合到生活事务中,引导宗文成为一个仁厚君子。而对天资聪颖的宗武,杜甫的教育方法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在宗武十四五岁的少年时期,杜甫对其几乎是耳提面命式的进行教育。如“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1]1477。“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1]1850。这些殷殷教导,既希望宗武能传承诗文家风,熟精《文选》,又叮嘱宗武奋发少年志向,以曾参、子游、子夏等孔子的贤弟子作为学习榜样。杜甫把宗武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不仅要求宗武承继诗文传世的家风,还把传统儒家的人生志向、政治理想也灌输给了宗武。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作为孩子的父亲,杜甫同古今很多的家长一样,有着望子成龙的期许,甚至也有着那种将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后代身上的心态。但他同时也很清醒,懂得该用何种方法来教育不同的孩子,对他们有着不同的期待。对孩子来讲,这种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无疑是十分人性化的,也值得今人学习。

(二)循序渐进

《礼记·学记》云:“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大学教育成功的方法在于:防患未然,适时引导,循级教育,相互切磋。“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3]464。人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是随着身心发展而不断进步的,不超越学习者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学,谓之循序渐进。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进行教育,只会造成学生学习的混乱,结果适得其反。杜甫在教子过程中也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在子女尚且年幼时,“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宗武学语会背自己的诗,杜甫就很高兴。女儿模仿大人化妆乱涂一气,他也并不生气,“……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1]395。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子女天性烂漫的赞赏和喜爱。此时杜甫并没有系统性地对子女进行教导,更多的是任其发展他们的儿童天性。柏拉图说过,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顺应天性而为的教育,无疑要比勉为其难的强迫式教育精准且有效。

而随着孩子年龄渐长,杜甫的教子诗就陆续地出现了,先后有《宗武生日》《又示宗武》《催宗文树鸡栅》《元日示宗武》等诗,这些诗有的教给孩子学习诗文的方法,有的教给孩子为人处世的智慧,此时的杜甫努力引导孩子们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让他们知道自己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知道怎样去做,并且了解什么事情是不应该做的。

儿童在幼年时期,即便早慧也有其局限性,对过多、过深的知识和道理难以很好地领会。杜甫选择在孩子十四五岁时,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教导。这个时候,孩子身心趋向成熟,正是振翅欲飞的时候,充满了对能力的渴望、对世界的好奇,教育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三)生活化教育

“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2]378。教育不光在课堂上,也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教育要抓住时机,落在实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3]464,如果错过学习时机,即使过后勤奋苦学、劳顿不堪也很难有好的效果。杜甫对子女的教育就贯穿在生活中的多个细节里。

杜甫寓居成都期间,生活比较安定。有诗云:“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1]746。“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1]819。可见,在孩子还小时,杜甫便引导孩子在玩乐中掌握垂钓、游泳等生活技能。后来到了夔州生活,杜甫有《催宗文树鸡栅》一诗,教宗文学习怎样树栅织笼,并细细叮嘱:“笼栅念有修,近身见损益。明明领处分,一一当剖析。不昧风雨晨,乱离减忧戚”[1]1311。吩咐宗文一定要认真查看鸡栅,注意区分鸡群,并且要做好善后工作。又有《课伐木》一诗,教育宗武如何监督僮仆伐木。诗中谈道:“清晨饭其腹,持斧入白谷。……尔曹轻执热,为我忍烦促。……报之以微寒,共给酒一斛”[1]1639。以身作则教育宗武要对奴仆一视同仁,体谅他们的辛苦,并不忘犒劳他们,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杜甫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劝勉指导。可见,他乐意让孩子掌握常用的、必备的生活技能,而不是仅仅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正如陶行知所说:“脑与手联合起来才能产生力量”[2]367,这种生活化教育把抽象的道理融入到实际生活当中,更容易让孩子理解和接受,是一种特别实用的教育方法。

杜甫的教育观念并未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但他在颠沛流离的人生中,在教育子女的实际生活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虽然书也是求知之一种工具,但生活中随处是工具,都是教育”[2]375。他坦然接受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并且根据其各自的资质兴趣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他没有急着用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来教给孩子各种知识,而是顺应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过程来循序渐进地教导;他并不拘泥于书本知识,而是将知识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去教导孩子。反观当下,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步步加快,在教育子女方面,往往流于急躁和功利,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更难以抽出时间寓教于生活。因此,杜甫的这种遵循教育规律的教育方法对当今的教育而言,也是十分可贵的。

二、仁爱养成的教育观念

(一)对子女的爱

教育植根于爱。“儿童的世界,首先就是童年期间环绕他们的自然界,是父母对他们的关怀,是童话和歌谣”[4]179。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应当就是对他们的爱了。杜甫就是这样一位慈父。

在杜诗中,杜甫对子女的怜爱之情处处可见。如《百忧集行》:“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1]842。《彭衙行》:“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1]413。女因为饥饿,忍不住对父亲“叫怒”,甚至饿到咬自己的父亲。作为父亲的杜甫害怕哭声招来虎狼,赶紧把孩子抱在怀中“掩其口”,对食不果腹的子女只有怜爱和心疼,并未苛责,甚而自责,爱子之心可见一斑。

又如《北征》中“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1]395,乱离之后见到骨肉至亲的喜悦欣慰,让杜甫似乎忘记了远道归来的饥渴;《元日示宗武》中“汝啼吾手战,吾笑汝身长”[1]1849,儿子为父亲的衰老而伤心哭泣,父亲却为儿子长了个子而欣慰微笑。杜甫的子女虽然跟着父母辗转漂泊,尝遍人生艰辛,但他们从来都不缺少父母的爱。

(二)推己及人的爱

杜甫之所以被后世称为“诗圣”,除了他的诗歌艺术水平之外,还因为他的人格魅力。杜甫是一个特别善良的人,他不仅爱自己的家人,同时也怜悯着天下的芸芸众生。《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说:“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1]264。此时杜甫正经历了巨大的悲痛,由于安史之乱的爆发,民不聊生,他的小儿子被饿死了。而在这种情况下,杜甫却想到,自己并不是最悲惨的,还有很多诸如“失业徒”“远戍卒”的人,他们的苦难更看不到尽头。杜甫这种善良的品质让他总是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苦难和不幸,因此才能发出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831的呼声,向后世展现了他开阔的胸襟和高远的眼界。

(三)对万物的爱

杜甫的仁爱观念不光局限在世人,还囊括了万物生灵。究其根源,源于儒家仁民爱物的思想。这在他的《缚鸡行》一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1]1566。蝼蚁是生灵,鸡也是生灵。到底是任由鸡啄食虫蚁,还是把鸡卖掉却遭人烹煮?杜甫对此事的反复纠结,正说明了在他眼中鸡与虫的性命是一样重要的。对生命的尊重,正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

“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3]112。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影响很大。杜甫对子女的爱,推己及人的善良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也同样会影响自己的子女,让他们向着正直善良的方向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中去学习和效仿的。

三、培养责任感的教育观念

(一)家风传承教育

古有《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近有《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古往今来,世家往往都十分重视家训、家风的传承。家风教育使人自日常生活的细微点滴中产生普世的价值观念,而从中累积出的优秀品质如孝顺、勤劳、诚信、理智等,更能够让人们树立对自我、对家庭的责任感,从而积极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杜甫十分重视家风的传承。杜氏家风最突出的部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杜氏家族历来奉守“奉儒守官”的传统。儒家的关注点在于人生和社会,讲求积极入世。从十五世祖杜畿以下,杜氏子孙皆出仕为官。受家族影响,杜甫是传统儒家思想一名坚定的继承者和实践者。清代刘熙载《艺概》卷二中评论其:“少陵一生却只在儒家界内”。杜甫自称“儒生”“老儒”“腐儒”,以“奉儒守官”为家族之“素业”,在贯彻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之余,对子女提出“应须饱经术”——认真学习儒家经典的要求,以达到“达者得升堂”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杜氏家族一向有着良好的经文传统。杜甫的十三世祖杜预为晋时大将军,封当阳侯。杜预武能安邦,文能传世,贯通政治、文学、律法等,有“杜武库”之称,其撰写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至今仍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在文坛上拥有崇高的地位。杜甫极为崇羡二位先祖,常以先祖的功业来鼓励自己。因此,杜甫自幼便熟读经典,诗文功底深厚。杜甫说“诗是吾家事”,诗文是杜氏的家事,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继承自家的诗文传统。

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传统,从中适当地选取优良因素对子女进行教育,有助于让孩子形成家族自豪感。因为他们肩负着要把这些优良传统继续传授给后代的责任,所以随着时间的流转,这种自豪感也会随之演变为家族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也会更好地促使他们去完善自我,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二)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是顾炎武在清朝初期才提出的观点,但在此千年前的杜甫就已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点。“不过各人所处地位不同,爱国的方法也不能尽同”[2]125。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杜甫关心朝堂动向,关心民生疾苦,关心是非善恶。他在致力于出仕以济天下的同时,用诗歌表达了对当时朝野民生的关切:在《兵车行》中感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1]113,批评玄宗的好大喜功导致民不聊生;在《白丝行》中叹息“君不见才士汲引难,恐惧弃捐忍羁旅”[1]144,为不得重用的有才之人掬一把辛酸泪;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中痛惜郑虔“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1]424,为他的暮年遭贬深鸣不平。杜甫一生,真正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体现。

杜甫有着自觉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他希望做一个匡正帝王得失的能臣,让天下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他希望有才之人得到重用,专横弄权的奸臣、外戚得到惩罚,政治清明;他希望百姓不再遭受战乱之苦,帝王体恤臣民。这样的价值取向和是非观念成就了千古不朽的诗圣杜甫,也令他的子女耳濡目染,受益终生。真正的教育者,“学生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引导他们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从他的话里听出他在号召他们成为忠于信念、对邪恶毫不妥协的人”[4]271。现今,我们要培养的不光是有能力的人才,还需要是正直善良、有原则有立场的人才。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杜甫诗歌中透露出的教育观念恰好吻合了十八大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首先,杜甫的教育过程符合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其次,杜甫在教育过程中始终渗透着爱的教育,这种爱的教育如同春雨一般润物无声,滋润着孩子的心灵。最后,他还特别注重对孩子的责任感教育,培养孩子的家国意识,让孩子成为有志向、有原则的人。教育最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我们也应该学习杜甫的教育方法,让孩子能享受到真正的教育,让国家拥有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猜你喜欢

杜甫子女孩子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杜甫改诗
绝句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