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的“千日领航”工程实践研究
——以潍坊职业学院为例
2020-01-02刘志艳范月华陈大雷
刘志艳,范月华,陈大雷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273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问题。他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每一个青年都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他强调,要“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落实总书记的要求,为国家培养有政治觉悟、有理想追求、有担当作为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高职院校责任在肩[1]。该文以潍坊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实施“千日领航”工程为例,探讨高职院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育人,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路径。
1 “千日领航”工程释义
“千日领航”工程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充分挖掘发挥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整合高职院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政德能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根基而实施的系统性教育规划。
“千日领航” 工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以“德育为先、学识筑基、能力塑造、技能立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以思政引领、导师引领、专业引领、能力引领为手段,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和“校企协同育人”为主线,从德、学、能、技4 个维度科学设计三年制高职生从入学到毕业约1 000 天的培养提升计划,统筹规划学生成长成才路径,引导学生抓住时代机遇,树立远大志向,高扬理想风帆,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掌握技术技能,为未来的人生和事业锤炼过硬本领、储备发展动能,勇做把个人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的新时代新人[2]。
2 实施“千日领航”工程的实践
2.1 思政“引领”启航——以德育人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思政教育为引领,推进思政育人、课程育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启大学生成才成长的健康旅程。
(1)搭建平台,打造立体化思政育人体系。
深化“五餐制”思政教育改革,配好思政教育“套餐”、做好思政教育“点心”、开好思政教育“小灶”、调制思政教育“快餐”、经营思政教育“外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组织全校学生每年按时收看《新闻联播》,发挥“两微一端”作用,占领思政教育舆论高地和网络阵地。形成了立体化思想育人体系,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打下了坚实基础[3]。
(2)围绕学生思想成长,深入开展课程思政。
一是挖掘思政素材,完善专业课、公共课思政教育“课程配方”,实行过程评价、拓展评价、结构性评价课程思政三维评价模式,努力提高课程思政课实效性。按照“小组牵头、教授引领、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原则,专业课、公共课与思政课联合备课,共同挖掘课程思政的关联点,实现了专业课、公共课教学“修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育人效果。
二是打造精品活动,拓展德育活动载体。集中打造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心理健康节、校园招聘会、勤工助学双选会、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等“三节两会一工程”节会活动和“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系列体育与文化精品活动,以及“一日规范、百日竞赛”习惯养成活动等。积极营造体现职业教育特征的校园文化氛围,凝练融合校企文化内核,打造特色文化育人品牌。
(3)开辟精品实践基地,拓展德育育人空间。
建立国防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志愿活动校外实践基地、素质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创新创业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实习实训校外实践基地等一系列大学生实践基地,引导学生积极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验思政教育的独特魅力,在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在实践中感悟人生真谛、淬炼意志品格、增长真实本领,形成正确的机制取向和人生追求[4]。
2.2 导师“引领”护航——学识育人
实施大学生“双导师制”,打造一支校内、校外结合的导师队伍,全程指导学生成长成才。
2.2.1 构建长效机制,优化导师队伍
健全“双导师”选拔、培养、考核和激励制度,构建校企互聘共培共享的导师建设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师德建设教育月”主题活动、举办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组织“师德标兵”“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在校报和学校网站开设“身边”“潍职人物”专栏,挖掘身边典型人物事迹,传递“立德树人,敬业爱生”的正能量,引领全校教师提升职业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坚实师资保障。
2.2.2 发挥名师作用,打造金牌导师
依托校内外名师,建成了省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工作室、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十佳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辅导员“十百工程”名师工作室等一批名师工作平台,打造了一品金牌导师。依托名师资源,构建了“双导、双培、双平台”学生素质“三双”培养模式,从理想信念、自我管理、综合素质、心理健康、专业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方面为学生成长引领航向。
2.2.3 吸纳能工巧匠,打造技能名师
引进行业企业知名专家、能工巧匠,依托学校专业带头人等高水平人才,建成了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特色社团指导教师工作室,培养了4 名省级青年技能名师,充分发挥名师带徒传技的作用。举办能工巧匠进校园、“大国工匠铸就辉煌”等工匠精神报告会和系列讲座,以企业文化和工匠精神教化学生。
2.2.4 发挥顶层优势,选聘干部导师
建立学校领导联系二级学院、中层干部联系班级、辅导员和学生干部联系宿舍的“三级联动”制度,实施精细化教育引导。开展“十九大精神进班级”“思想政治工作‘五进’公寓”等主题活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实现学生教育管理全覆盖,学校领导与一线教师联手全员参与育人。
2.3 专业“引领”定航——以技塑人
立足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与学生实习实训有机结合,把学生培养成实践技能强和职业素养高的准职业人。
2.3.1 德技并修,技能立业
强化专业文化建设,完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行的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建设具有专业特点的文化长廊,营造实习实训文化环境,打造企业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引入行业标准、企业规范和岗位准则,提升学生职业素养[5]。开设企业文化课程,编写一体化特色教材,推进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构建三级职业技能大赛体系,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月”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3.2 校企联姻,协同育人
借势职教集团,开展校企协同育人“三引三育”实践;引专家人才,助力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育技能人才;引资金设备,助力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育创新人才;引管理理念,设立“企业班主任”,开创校企学生共管新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2.3.3 学岗融通,实践育人
以打造工匠精神和培养准职业人为目标,实施“产教结合、学岗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车间与教室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教具与工具合一,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根据企业生产岗位需求,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将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实现了实践育人。
2.4 能力“引领”远航——以能渡人
坚持“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能出彩”的人才培养观,引导学生描绘“有就业能力、有生活品质、有发展潜能”成才愿景,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扶上马再送一程”。
2.4.1 优化育人机制,保障创新育人
建立“校院结合、双轨并行”的创新教育机制,学校负责创新教育顶层设计,创业教育学院和二级学院负责推进落实,二级学院重点实施“专业+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学院重点实施“专业+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双轨同步推进,有力提高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4.2 依托精品社团,促进全面发展
依托专业构建政治理论型、专业学习型、科技创新型、公益服务型等学生社团体系,为学生成才发展提供平台。开展精品社团和“十佳(示范)”学生社团创建活动,发挥先进社团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学生参加理论普及宣讲、国情社情观察、科技支农扶农、教育关爱、文化艺术、助力扶贫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2.4.3 实施“三三三”工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育人机制为重点,以一流师资为支撑,实施以建设三层次课程体系、搭建三级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三级大赛引领体系为内容的创新创业教育“三三三”工程,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
3 实施“千日领航”工程的成效
3.1 思想政治引领发挥巨大威力
“千日领航”工程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优势和先导作用,增强了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把握和认同。学生正确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逐渐成熟,理想信念模糊、精神追求匮乏、学习动力不足等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普遍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2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千日领航”工程促进了学生爱岗敬业、勇担责任、创新创造、自信乐观等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形成,使学生展示出强烈的时代精神。“千日领航”工程实施以来,先后有10 000 多名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活动,3 支社会实践团队获团中央表彰,9 支社会实践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服务团队;有4 名学生荣获“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称号,有120 多名学生被评为升市级优秀青年、城市好人。
3.3 学生就业创业质量连创新高
“千日领航”工程促进了学生技术技能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实现了学生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基础、发展有空间。“千日领航”工程实施以来,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成绩连续两年居山东省高职院校首位。麦可思数据公司的跟踪调查数据显示,近3 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9%以上,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超过85%,用人单位满意度95%以上,毕业生工作半年后就业现状满意度、自主创业率明显高于同期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
4 对实施“千日领航”工程的几点思考
“千日领航” 工程创新实践了高职院校育人模式,使“三全育人”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具体:统筹三年学制,有效实现了“全过程育人”;科学为学生量身定制培养目标,构建了学生千日成长素质教育机制和路径,规范教育内容,有效实现了“全方位育人”;教师的“引路人”角色,实施校企“双导师”育人,有效拓展了“全员育人”[6]。“千日领航”工程将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综合素质培养和技术技能培养融为一体,使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千日领航” 工程是整合高职院校内外教育资源,打造“大育人平台”的有效创新。“千日领航”工程搭建了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整合融通的“大育人平台”,构建了全方位联动育人工作机制,学校牵头统筹各类资源,各方力量充分发挥优势,形成了“大思政”“大平台”育人的合力,激发了最大育人动能,使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实效。
“千日领航”工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突出学生在成长成才中的主体地位。无论是规划学生成长成才愿景、构建学生成长机制和路径,还是实施各种教育措施,都必须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一切工作以学生的需求和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把握准确学生的思想脉络和多元化需求,不断创新“引领”方式和载体,是实现“千日领航”工程目的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