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戏剧游戏活动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0-01-02费祎
费祎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1 幼儿园戏剧游戏活动概述
戏剧游戏是儿童以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和情境为基础,运用戏剧表演的形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表达对角色或情境的理解并从中获得愉悦性满足的游戏活动。 戏剧游戏具有戏剧性、 游戏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对于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肢体表演能力等有很大帮助。 这一教育形式很早就在国外推广,但国内还在起步阶段,发展尚不成熟。
2 幼儿园戏剧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这一教育活动被逐渐引入幼儿园实践中,幼儿园戏剧游戏的活动开展越来越多, 但由于戏剧游戏这一教育形式出现时间尚短,相关研究仍有不足,导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加以反思改进。
2.1 对戏剧游戏的活动目标认识有不足,制定不规范
设定活动目标是引领活动开展, 保证活动质量的重要因素。有些教师在进行戏剧游戏活动时,常常会忽视对活动目标的设定。有些教师认为,戏剧游戏的过程是不断变化的,教育目标也会不断变化,因此提前设定好好活动目标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也有的教师选择先进行教学活动,再根据活动过程来制定活动目标,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违背了活动目标制定的原则。此外,还存在活动目标表述不规范,目标内容模糊不具体等问题。 戏剧游戏这一形式虽然不同于普通的集体教学活动,完全按照教学目标执行,但也需要活动目标的框架支撑。 教师这样对活动目标制定的忽视会导致活动过程混乱等问题, 以至于最终不能实现戏剧游戏活动应有的效用。
2.2 幼儿园戏剧游戏活动实施空间时间不足
现如今, 幼儿园的戏剧游戏大多是以集体教学活动为实施途径。 但是,戏剧游戏对于服装、场景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宜戏剧游戏。在幼儿园,很多教师在开展戏剧游戏活动时,仍选择用教室作为活动场地, 但大部分的教室空间都被区域游戏等占据,真正可供幼儿自由活动的区域很小,这就导致了戏剧游戏在活动的发挥空间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如今幼儿数量普遍较多,在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容易出现幼儿肢体动作发挥不充分,扮演的角色表演不到位,教学场面混乱等问题。 而戏剧游戏所最重要的就是角色扮演时的肢体动作,道具的制作和安排等,显然,狭窄的教学场地并不能满足戏剧游戏活动开展的需要。 在安排戏剧游戏活动的时间上, 很多幼儿园都忽视了前期准备的教学活动, 只把重点放在最终表演时的成果展现上。但像剧本编辑和道具制作等,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也是戏剧游戏活动的重要方面, 可以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等,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2.3 教师对戏剧游戏的专业知识和实施理念的认知亟待提高
第一,很多教师不理解戏剧游戏这一概念。戏剧游戏不同于一般的角色扮演游戏, 戏剧游戏的剧本通常来源于著名的童话故事或文学作品, 与幼儿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戏剧游戏的开展大多需要依托于剧本。而角色扮演游戏大多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对角色的扮演也是模仿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也没有固定的剧本。戏剧游戏也不完全等同于表演游戏。 戏剧游戏是表演游戏的更高阶段, 对幼儿创造力和合作能力的要求更高。 戏剧游戏也是多幕的,有更加复杂的情节,不仅人物,场景也需要幼儿来进行扮演,在道具的设计上需要更多的想象力。
第二,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过于突出。如在安排道具时,教师总是以自己的刻板印象来进行道具的安排,而忽视了幼儿自己的创造性,很多幼儿有想自己改动道具的想法都被教师拦住了, 但这些想法却是让戏剧变得有独特性的重要来源。
第三,戏剧游戏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戏剧策略单一。在戏剧游戏活动中,教师通常只能使用到为数不多的常见戏剧策略,如“教师入戏”,由教师亲自加入戏剧的表演中来推动戏剧的进行, 这是在实践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戏剧策略。 单一的戏剧策略会使戏剧的表演变得单调冗长,缺乏新意和创造性。
第四,在戏剧表演中,教师的指导方式不合理。 在幼儿园的实际观察中可以发现,首先,大多数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偏向使用言语指导,其次才是动作指导。在发现幼儿表演过程中的问题时, 言语指导是最快最便捷的,能够快速达到教师所想要的效果。但是在对幼儿教师教学活动的研究中,得斯福基斯和科考本(1998)曾指出,教师在活动中使用的语言更多是为了控制幼儿,而不是用于教学。 所以,教师在指导幼儿的过程中,应积极转变指导方式。
2.4 戏剧游戏活动的评价体系不完善,内容不全面
第一, 现在戏剧游戏的评价系统主要包括对幼儿的评价,对戏剧游戏活动本身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而在对戏剧活动本身的评价中, 忽略了对戏剧游戏目标的评价和对前期准备活动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中忽视了对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评价,其中包括了戏剧策略的使用和指导方式的评价。
第二,经观察,很多幼儿园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完戏剧游戏活动后, 并没有制定好完善的评价系统。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主要是采用观察法和叙述的方法。在戏剧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很好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记录,仅仅是凭借对幼儿的随意观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也没有很好地反思。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对进行的戏剧游戏活动的评价主观随意性太强,缺乏严谨性和系统性。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戏剧游戏实施在活动的目标制定、活动的实施条件、教师的专业理念、活动的评价系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足, 在幼儿园戏剧游戏实施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实践反思,不断优化戏剧游戏实施环节, 充分发挥戏剧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功能。
3 幼儿园戏剧游戏活动的创新对策
3.1 教师提高对戏剧游戏活动的专业知识和实施理念的认知
首先,教师要明确戏剧游戏活动的定义,和其他的表演类活动区分开来, 更有针对性的研究戏剧游戏活动的特性和实施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将主导地位让位于幼儿,让幼儿自主思考,自主讨论,自主实施。在必要的时候给予一些适当的建议来引导幼儿, 启发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在指导过程中,更多的用肢体动作指导代替言语指导, 更大程度地将活动的主体交给幼儿。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和伙计思维能力等。 其次,教师还要注重丰富自己的戏剧策略, 在进行戏剧游戏活动之前丰富戏剧相关的表演知识, 从而在戏剧的创作过程中更好地帮助幼儿建构戏剧游戏的相关经验, 使呈现出来的作品更有创造性和独特性。
3.2 为幼儿园戏剧游戏活动制定系统的活动目标
在进行戏剧游戏之前, 教师应把握好目标生成和预设之间的关系, 根据所选的表演内容及戏剧游戏这一活动的特征, 制定一些符合幼儿年龄发展阶段的目标,多总结自己或他人实践的经验,完善一套属于戏剧游戏的目标体系。且在戏剧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根据制定的目标调整戏剧游戏活动的进行。 只有在遵循活动目标的大框架下, 戏剧游戏活动的进行才不会出现活动过程混乱,活动目标不明,导致戏剧游戏不能很好发挥其原有教育作用的现象。
3.3 为幼儿园戏剧游戏活动提供充足的实施时间和空间
教师在决定开展戏剧游戏活动之前, 教师可以先组织几次集体教学活动来专门进行前期准备活动,让整个戏剧游戏活动成为一个系统的教育活动体系。 在场地上, 幼儿园应专门安排几间教室提供给戏剧游戏这一类型的活动,在进行戏剧游戏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协商来借用教室,使活动实施的空间得到充分的保证。最终的表演形式上,可以采用公开表演的形式,给幼儿的表演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 这样相对宽裕自由的环境,才能使戏剧游戏活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
3.4 完善戏剧游戏活动的评价系统
应该重视和完善戏剧游戏的评价系统, 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时应考虑到剧本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幼儿现阶段的心理水平, 道具的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 而戏剧游戏活动目标的设定是戏剧游戏进行的基础,起到了指向性的作用,所以对教学目标的评价和完善十分重要。 教育目标的设计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更多的摸索, 在实践和反思中处理好目标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发现科学、可行的活动目标,以促进戏剧游戏活动目标系统的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是有效实施戏剧游戏活动的重要方面,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方式能够促进幼儿更好地获得有益经验。 在评价过程中应包括对教师指导策略和指导方式的评价, 让教师通过反思来提高指导戏剧游戏活动的水平。制定完评价系统之后,也需要教师切实的坚持实施。教师应该严格指导评价系统并执行,才能在实践和反思中了解幼儿对戏剧游戏活动相关经验认知的掌握程度,获得更多组织戏剧游戏活动的心得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