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思想是水”概念隐喻的汉英比较分析
2020-01-02李健
李健
(菏泽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菏泽 274000)
1 概念隐喻
自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发表《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以来,认知隐喻研究进入如火如荼的阶段。 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使我们的语言结构化,而且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也都被结构化了,“我们的思考方式, 我们所经历的以及我们每天所做的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隐喻”(Lakoff & Johnson, 1980:3)。 概念隐喻在已知事物(源域)的基础上,经过人认知系统的跨域映射来认识未知事物(目标域),既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也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 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和思维方式。
2 水概念隐喻的研究
水,作为自然界的基本和必需的物质之一,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水不可避免地进入人的隐喻机制来表达与水的特性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现象。 东西方有关水的描述都相当丰富, 拥有许多有关水的隐喻性表达。 很多学者对有关水的概念隐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Allan Sarah (1997), 曾进行过有关“水”概念隐喻的研究,特别是对汉语中基本的概念如“德” “道”“气”等进行了相对深入的研究。 近几年对于水概念隐喻的研究多集中于一些经典子集中水隐喻的研究 (蓝纯,2012;贾冬梅,蓝纯,2012;方芳,2016;李水,2019),由此可知水隐喻自古以来就存在, 在人们的语言使用中占据一席之地并携带有汉民族的历史隐喻思维基因。该文的语料主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汉语语料库(CCL)和英语国家语料库(BNC)。所有资料的搜集均围绕着“思想”和“水”这两个主题。
3 有关“思想是水”的概念隐喻
该文主要从水的流动性、源头、清浊、深浅、可疏通可堵塞以及才思/灵感是水来考察汉英水喻的异同。
3.1 水的流动性→思想的流动性
思想也如水一样,可流动,蔓延,随情绪、心情等的变化起伏。
(1)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职工中不免引起一阵阵思想波动(CCL)。
(2)If not, just listen to your stream of thoughts or conversation for half an hour.
(BNC, NON-ACAD)
事实上,汉语中的“思路” “思绪”和“思潮”在英语中通常被翻译为“flow of thought”“stream of thought”和“wave of thought”。 特别是通过英语的翻译,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从源域“水”到目的域“思想”映射的痕迹。 他们都是基于水的流动性这一本质特征来帮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抽象事物“思想”的。
3.2 水有源头→思想有源泉
水,总是会从其发源地流向入海口。思想也如水一样,有其始源地,如我们经常说的“思想源泉”“思想起源”等。
(1)天人观作为一种思想观念起源于人类的神话思维时代(CCL)。
(2)The first of these was his heart, the source of thought and emotion and of life itself. (BNC, NON-ACAD).
3.3 水有清浊之分→思想可干净可肮脏
(1)他的思想像泉水一样,永远清澈流畅(CCL)。
(2)然后问他们,再好好想一想之后能不能从所有语言污秽、 思想污秽的嘲弄与下流描写里看出什么有趣的东西(CCL)。
(3)Her one, cl ear thought was that, whatever he said, she would not be convinced by him (BNC, FICTION).
(4)That weren’t me who thought that, it was Emma’s dirty mind (BNC, SPOKEN).
在通过水的清澈与浑浊来形容人的思想这一点上,英汉中的表达基本上是相似的,都是作为形容词来修饰“思想”(thought/ mind)这一名词。
3.4 水有深浅→思想有深度也可浅薄
俗话说,山有高低,水有深浅。 人的思想也如这水一样,随着所承载内容的多少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或深或浅。
(1)生动的语言体现了他思想的深度,可谓“诚于中而形于外”(CCL)。
(2)我并不喜欢那种思想苍白浅薄,生活空虚,缺乏真正的“货色”的东西(CCL)。
(3)A perceptive remark, showing a depth of thought rarely crystallized into a pop song (BNC, MISC).
3.5 水会被疏通,被堵塞甚至会枯竭→思想会通,会堵,会枯竭
根据水流动性的特征,水一般会有3 种状态,流动的,堵塞的和枯竭的。 人的思想就如流动的水一样,是活跃并不断变化的。 可以由通到堵,由塞到通,也可以像水一样枯竭。
(1)一般作家都有遭遇思想堵塞的苦闷;突然间思路枯竭,不能行文(CCL)。
(2)I had a pretty open mind on the subject (BNC,FICTION).
汉语中在这方面的表达比较全面, 涵盖了水的“通”“堵”和“枯竭”这三大特征。 而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比较少,只有“通”这一特征还可以勉强说得过,其他两个特征在语料库中均找不到对应项。 即使在“通”这一特征上,英语中的“open mind”只是在意思上与汉语对应,而在表达上已不再是“思想是水”这一概念隐喻了。
3.6 才思、灵感如水一样涌动
“思如泉涌” 常形容人的才思像喷涌的泉水一样,源源不绝,以此来形容一个人才思敏捷。而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1)由于满腹的话儿要滔滔述说,提起笔来就思如泉涌(CCL)。
(2)My ideas flow so rapidly that I have no time to express them (BNC, MISC).
在汉语中,“才思/灵感是水”这一概念隐喻通常都用来形容人的写作或画画技巧上。才智敏捷时是“思如泉涌”;反之,就是“才思枯竭”。而英语在此方面的表达则显得直观,不如汉语表达的形象。
4 分析与讨论
综上,汉英的表达基本是相同的,遵循着“体验—认知—隐喻表达”的顺序。人们对水这一概念的认识都是以对水的体验认知为基础的, 因此在隐喻表达上肯定带有水基本特征的映射。 也正因为思想与水的这些相似性特征,才使思想的抽象性具象化,使人们更好的认识理解思想这一概念, 正如Lakoff 所说的,“只有以这些经验为基础的隐喻,才能达到让人们了解的目的”(Lakoff, 1980:20)。
具体到汉英“思想是水”概念隐喻的差异上,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最明显的一点是在超出水基本特征的“文思/才思是水”上,首先,英语明显没有汉语生动形象,表达上汉语也更丰富灵动。 其次,在水的流动性衍生出的或疏通或堵塞特征上, 英语没有汉语表述的广泛。 这可能与水自古以来在汉语中就占据重要的地位有关,方芳(2016:57)认为,水隐喻是中国文化的根隐喻,“倾向于以水的自然属性抽象出的概念特征为衍生的基点……西方的‘水喻’衍生方式相对简单,少了一种哲理化的意蕴”。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对“思想是水”这一概念隐喻的认识上,汉英间的关系基本是:同异并存,同大于异。无论是同或是异,英汉对“思想是水”概念隐喻的认识都是基于其对水的体验认知上。但总体上,汉语“思想是水”概念隐喻的映射域比英语广。 这与汉英民族所置身的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的文化背景或价值取向有关, 所以即使对同一事物的体验认知和表达上也会不同。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汉英民族来说,水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物质概念, 它已经抽象化为人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作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以外事物的一个手段,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抽象事物。而在共性的基础上,汉英“思想是水”概念隐喻差异性特征所显示出的汉英不同的修辞表达和隐匿于汉英民族隐喻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可能更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