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疏导应用研究

2020-01-02毛娟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心理咨询民办高校

毛娟娟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

大学生的性格差异本就十分明显, 在各种各样心理障碍的影响下,他们很难突破自我,又如何自信地走向成功呢?“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明确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那么,民办高校教师就需要组织类型多样的心理疏导活动,从心理、观念、行为、方法等方面进行疏通,帮助学生更好的预防不良状态的产生,同时鼓励他们自信创造、自我管理,最终成为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材。

1 民办高校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又因为需要疏导的心理问题并不统一,所以说我们必须从多个角度、 不同层面进行疏导经验的积累[1]。 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一般表现为以下内容。

1.1 智能缺陷

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对于陌生环境还不适应,他们的角色意识、自我观念还需要一段时间重新确立,这个过程中没有来自家人的关心,朋友的鼓励,教师的引导,心理问题的产生很难避免。一些学生渴望交往新的人,踏入新的圈子,但是由于其他原因不能很好地被人接受,情绪发生变化后就会感到无所适从。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与现实差距较大, 这种落差导致学生智能方面有缺陷,这种心理障碍的疏导也是非常困难的。

1.2 厌学情绪

厌学情绪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 学生厌恶文化知识的学习, 抵触社会问题的分析,也常常感到自我需求无法满足。一些民办高校会在校园内部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出发点本是好的,但却没有尊重学生的意见,考虑他们的个人想法。有的学生自我要求不高,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他们学不好理论的知识,将来更没有可能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1.3 自我认识

大学生正处于“断乳期”,就是离开了父母的监督独立成长的过程。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情感、自我认识均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心理上存在恐惧感、不安感等,理想和现实的相互矛盾发生交替,自我认识偏差较大,非常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就是一旦情感的体验不够真实,会极度悲观和极度失望;一旦现实的情况不如人意,则会认定周围的人造成了自己的失败,学不会控制情绪,很容易放弃自己。

1.4 交往态度

著名的心理学家丁瑶教授曾指出:“人的心理适应主要来自人际关系的适应。 心理病态的产生和交往态度变化有对应的关系。”……大学生需要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交往态度不好,沟通技能掌握不熟练,在评价自己以及评价他人的时候通常带有主观倾向,自卑、愤怒、嫉妒等不良情绪影响下,大学生性格上的缺陷变得越来越明显,人际交往、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障碍必将转变为认知上的偏差。

1.5 恋爱纠葛

大学生的心理、生理都不成熟,很容易对于异性产生欣赏、喜欢的感觉。 但是由于心理不稳定,情绪不稳定,性冲动的困扰,这种心理伤害会有无限地扩大,最终造成恋爱失败,陷入了悲伤旋涡极难走出[2]。 长期的意志消沉,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方面也有问题,如不展开有效疏导后果的严重程度无法控制。

1.6 竞争行为

科技不断进步致使社会竞争愈发激烈, 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不小, 身体疲劳伴随着精神疲劳,常常引起他们竞争意识偏差、竞争行为不当。 许多学生在如何进入社会, 怎样参与社会竞争上反复思索,一直为自己的职业理想而担忧,他们不具备自信的表现,也爱嫉妒那些个人能力强、思维很活跃的人。 又在虚荣心作祟下,部分大学生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倾向,疏导工作并不到位,无法帮助他们实现健康成长的目标。

2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疏导措施的有效应用

2.1 理顺疏导关系,引导学生进步

新时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应以 “高效化”为前提,“合理性”为关键,“有序性”为目标。 首先, 教师努力的理顺好心理疏导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的关系,然后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疏导手段的科学应用,以弥补他们的智能缺陷,消除他们的厌学情绪,提升他们的自我认识。 一般来说,《教育心理学》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它包含了很多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内容, 教师在讲学过程中不妨以情感的带入方式, 疏导学生心理障碍以及智能缺陷,启发学生创新意识,或者鼓励他们认识自我,朝着正确的方向突破自我,努力做高素质、有理想、有追求的优秀人才。 学校方面应该定期组织心理疏导工作教师的专业培训,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进而优化疏导效果。 其次, 教师还要理顺心理疏导以及思想教育的关系,知道学生做出违规、违纪行为来的时候内心其实十分纠结,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可以引导他们时刻注意发现美的事物,克服“恋爱纠葛”“竞争行为”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障碍后,更好的走出思想误区。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为了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教师必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将思想教育的内容与心理疏导的措施结合在一起。 有意识地为学生灌输自我调节的方法,他们信任教师,尊重自己,促进了心理咨询服务水平的提升[3]。最后,教师应该进行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一边加强心理疏导一边排除心理障碍,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竞争心态,在课堂活动、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善于表现自己,真正成为“可塑之才”。教师并不越俎代庖,学生行为也很自觉,心理疏导工作继续推进下去,有望揭开新时代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教育联合化指导的崭新篇章。

2.2 科学组织疏导工作

科学的组织心理疏导工作是提高心理咨询服务效果的有力保证,想要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应对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后再积极采取科学的指导方法。首先,选择情境创设法,营造出一个友好的、和谐的大学生活环境,让学生慢慢改变恐惧、自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学习态度。心理咨询发挥着重要作用,疏导工作具备了科学特征[4]。其次,采用兴趣转移法,帮助学生放松自己,消除了他们的心理压力、精神负担等,鼓励大学生用心的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最后,运用精神发泄法,使学生把恋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阐述出来,放松心情后主动参与到更多类型的社会实践中去, 始终保持着自信、理性、平和的心态。 师生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心理释放功能优化了心理疏导效果,教师语言的运用以及行为的鼓励到了学生眼中成了一种特殊动力,他们诉说自己的苦恼,释放心里的压力,同学之间的关系因此改变, 以情感交流不实际为主的心理障碍彻底消除。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不仅是一个时期或者一个阶段人生有困惑, 他们经常犯错而且错误行为有大有小, 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时候,应该主动询问他们的想法,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有了这种“前车之鉴”作为保障,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更有信心,他们还懂得了这样一个道路,那就是人的一生会面临着许多困难,家人、教师、朋友始终在我们的身边,如果感到人生迷茫,可以试着和身边人诉说一下,他们的看法虽不能够改变我们的人生,但是终将转化为情感动力,支持着我们完善自我、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服务越到位,大学生学习及生活的自信感越强大。

2.3 提升心理疏导实效

在大学生心理疏导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意疏导的方法,疏导的技巧,疏导能力的提高。 心理疏导语言艺术发生转移,必须集中在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建议选择准确的、真实的、可理解的疏导语言达到心理咨询的目的[5]。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心理障碍,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是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一位教师有职业道德、职业操守, 那么他们开展的咨询服务就有存在的意义,否则,不仅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起不到促进的作用,还将给民办高校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带去极大的阻力。心理疏导教师严格的控制个人行为,大学生自信生活、快乐学习,心理疏导工作实效性很高,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才有希望创造奇迹。

3 结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疏导至关重要,多方力量集中起来, 更好地引导他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己的话,远比直接灌输指导的效果好得多。大学生善于自我调节,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他们进入社会以后主体优势巨大, 最终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那么高校教育事业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加快也更令人期待了。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心理咨询民办高校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