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2020-01-02何燕邓淀月
何燕,邓淀月
(1.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 610066;2.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南京 210024)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莘莘学子分享到,学习“要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学以致用”。 更是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广大青年提出的希望中说道,青年“要力行,知行合一。 ”在此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曾多次提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等“心学”思想及现实价值。 在此之前,习近平在河北省展开调研,并在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着重强调,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 谈到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指出青年“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2015年两会召开期间,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时有感而发:“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明朝时,王守仁(王阳明)曾经在贵州参学悟道,贵州在这方面还是很有优势, 希望在这方面继续深入探索……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寥寥几句,便勾勒出王阳明心学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同时更是发挥了其对于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 2016年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通过了,《公报》提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更是将王阳明心学精髓引入党性教育,更是突出心学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1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王阳明(王守仁)的心学缘起于儒家思想,集儒、释、道三家思想之大成,堪称中国古代哲学之经典,其主要思想内容就是为人们熟知的“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也是王阳明思想的精髓所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 王阳明的“心即理”“心外无物”观点,通常被认为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鉴于此我们该如何去正确理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呢?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为其理论做好铺垫: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他提道:“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主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如意在事亲,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仁民爱物,仁民爱物便是一物; 意在视听言动,视听言动便是一物”。在这里,“物”指的是人们从事的主要活动,在强调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同时, 还要注意把握好意识与行为的相互联系。 “心即理”的“理”一方面主要体现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原则, 包括天道范畴的自然规律以及人道范畴的社会规范; 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教育理念,好比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为人处世行为准则等。
据《传习录》记载:王守仁和他的弟子们到南镇地方游山, 一个弟子指着山中的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守仁对此答辩道:“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在这里,王阳明指出,山中的花,唯有人来看时,此花才与人心产生某种关联,这时,人心就赋予了花是一种有意义与价值的存在。由此可知,王阳明在论证“心即理”时讲“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等,并不是单单是针对外界事物是否独立于“吾心”而存在这类问题而发的,而主要是与他对“物”的特殊规定以及他的整个思想系统密切关联着的。存在是客观的,但存在是否有意义和价值,则是由人来赋予。这才是阳明所讲的“心外无物”的根本意义,也是心学体系“心即理”的根本内涵。 王阳明心学所讲的“心外无物”主要从价值论的角度强调心也即人的重要性。
2 王阳明心学在哲学中的定位
2.1 王阳明心学是价值论
如上所述,王阳明心学思想与价值论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讲,王阳明心学是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各种事物,其中也包括价值现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价值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这凸显出价值的基本特征:第一,价值具有客体性, 这是说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其一是因为主体的存在和需要是客观的,换句话讲,虽然价值不由人的需要来决定, 但离开人的需要以及不知道如何满足这种需要,就不可能有价值判断,又何谈价值;其二是因为客体的存在、属性及作用是客观的。 离开客体属性,价值就失去了客观基础和源泉。那再来看王阳明强调“心物感应”等心学思想,《传习录下》中写到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古凶灾样?”,“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等论述都是要建立这种价值关系。
2.2 王阳明心学是认识论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是理”“心外无物”等,都能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真理。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中的“知”,一方面指的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指的人们心中坚定的信念。众所周知,信念并非仅通过单纯的学习就可以通达, 只能通过切身地实践和深刻地领会才能真正实现, 这也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不谋而合。要想将“知”上升为信念,再去指导实践, 这样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所以“知行合一”必然是一个过程,也正是与认识论强调的“螺旋式上升”不谋而合。 通过实践后形成的信念会有很多种,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在实践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在不违背社会准则的前提下,选择有利自己的,将其作为信念的内涵,也就符合“致良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对善恶的认识,对善恶的态度都是一个长期的“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能更好地达到“致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对心即理的发挥,良知即是天理,也就是本心, 致也就是要去做, 王阳明曾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在这里,王阳明强调内在本心的外化, 更强调主体行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良知既然人人有之, 人人就应该将其付诸事事物物之上,使事事物物符合于理,也就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最终达成“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知行合一将心即理与致良知结合起来,在其中,知也就是本心或天理,行也就是致良知,它是王阳明心学的旨归。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朱熹的先知后行,将知行割裂为二不同,他强调知行不可分,指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2.3 王阳明心学是方法论
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 儒学的方法论叫“格物”,理学大师朱熹说“格物”就是探究万事万物,心学的方法论也叫格物。 然而, 和朱熹的解释截然不同。王阳明认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去心外的万事万物上探究道理、真理。 于是,他的“格物”就是:格,是“正”的意思;物,是“事”的意思。所谓“格物”,就是在任何事情上正念头。 如你要吃饭,在吃饭这件事上端正你的念头, 这个念头就是细嚼慢咽,而不是狼吞虎咽。 你要看美色,在看美色这件事上端正你的念头,这个念头就是只可观赏不可亵玩。你要发家致富,在发家致富这件事上端正你的念头,这个念头就是要凭良知去赚钱,不能为了赚钱而害人。王阳明的格物来自《大学》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阳明认为这八目是一回事,只是一个“格物”。 格物就是在事情上正念头,这些念头肯定是良知判定为“是”的,是“善”的。 1527年,王阳明在浙江他的伯爵府里创建了四句教心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最后一句就是他的方法论的总结——为善去恶是格物。 由此可知,“格物”分为两种,一种是为善,一种是去恶,要恩怨分明。 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所以格物致知必须要致良知,为善去恶,这也是我们做人做事需要掌握的方法论之一。
“知行合一” 也是一种“方法论” 以及思维工具。“知”是指“认知”,“认知”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印象”或“记忆印象”;“行”是指“行为”、“行动”;知行合一框架的逻辑是:当我们有了一定的客观事实认知之后,会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和一些原则的遵循, 在动机成形并具备行动条件后,行即产生。 知行的深入过程中,会继续用到各种方法、具体实践或工具等内容。
3 王阳明心学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反思,改进相关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让其真正成为“精华”,走进国人心中,从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1 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王阳明心学的思想精髓
(1)将知行合一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结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虽然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实践观有一定的差别,但二者也有共同之处。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植根于中国知行合一的思想沃土中, 试图找到一条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知行观, 这既是对传统知性观的创造性改造,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 我们就要更加明确指出知行合一所强调的人们内在的超越性, 就是要尽可能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导学生提高自主创新意识,锻造强大的心灵,自信自立自强的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思想来解释“价值”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强调的主体是人,是事物对于主体(人)的积极意义。 根据上文分析,心外无物并不否认事物的自身价值,而是说在人类社会的角度,若不去观察,不去利用,不去与事物建立某些联系,那么事物的自身价值对于人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故为“心外无物”。
(3)王阳明“良知”的结合就是要发挥、拓展和实现“真诚慈悲”的仁爱来处理一切事物,使一切事物都处于适当的位置,符合各自的内容,并教会学生从人性出发反思自己,反思人的贪婪、占有欲和人对自然界万物权利和价值的不尊重, 以及由此导致的过度使用和发展,强调天地万物是一个生命整体,需要和谐共处、绿色可持续发展。
(4)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结合阳明学的知行合一思想,教导学生在日常伦理之间,在礼乐刑政之间,天人合一的仁爱体现在尊老爱亲、修身养性、家庭责任等方面。如果你做到了一点,你就会意识到一点良心;如果你意识到一点良心,你就会意识到这个真理的一点。
3.2 在教学方法上吸收王阳明心学的思想精华
3.2.1 更加注重实践教学
“知”和“行”,一个是表示的是求知行为,一个是体现的是实践行为,两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在教学中强调把“知”和“行”两者相统一,并将其融合于教学方法的使用过程中。 换句话说就是“知”和“行”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同行的关系,共知共行,知行相伴。理论的学习不代表就真正地掌握了知识,因为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但是间接学习也是认识的一种途径, 如果再结合后天不断的实践努力,在“行”上多下功夫,让“知”“行”互动,相互促进,最终获得真知。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旨归是知行合一,它强调知行不可分,与朱熹的先知后行相比,王阳明更加侧重行的作用。 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有重要启发。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达到做与学的互通,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本身就是真理,是经过实践的长期检验的真理,不仅可以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 还可以鼓励大学生敢于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勇敢尝试,养成实践的习惯,在实践中探索真知。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所说,“学到的东西, 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永恒的道理。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实干。”实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与笃行的有机统一。
3.2.2 思政教师应具备亲和力和吸引力
根据王阳明心学思想,人人都有良知,也都可以致良知,教师也不例外。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更要内外兼修,向内“反求诸心”,向外要“知行合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孜孜不倦追求“真知”,在认知中践行,在践行中反省, 通过反省获得更高一层次的认知, 不断循环往复,完善认知,提高素养,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而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不断完善自身的结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知行统一,也是师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唯有如此,对于学生的教育才能达到内在精神和道德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目标,即立德树人,才能培育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3.2.3 尊重学生主体性,因材施教
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是具备良知的, 所需做的向内就是内省求良知,向外就是对物致良知。 基于此,我们也可以将学生看作是知识本身的探求者, 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加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对象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 不同的专业背景和知识储备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别教学,例如,针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需要发挥学生的特长,或“自求自得”,或“教师点化,自我消化”,或“得之于己”。 所以我们强调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因材施教,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具有实效性。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内涵丰富, 我们应当在正确理解其思想的基础上, 大力提倡学习王阳明心学的现实意义, 并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直观地说,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 论文常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文章。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