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尔维尔《白鲸》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评析
2020-01-02孟朦
孟 朦
麦尔维尔的一生极富浪漫和冒险色彩。他出生于纽约富裕商人家庭,童年生活优渥安逸。11岁时,父亲生意失败,家道开始中落,他被迫辍学谋生,先后从事过信差、推销员、教员、服务员、工人、捕鲸水手等职业。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拥有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写作素材。1841年,他成为一名捕鲸水手,这段经历成为他文学创作的源泉,由此诞生了《白鲸》这一伟大作品。《白鲸》描写的是亚哈船长带领“裴廓德”号捕鲸船与白鲸斗争的故事,作品中有丰富翔实的海洋知识,生动描写了捕鲸船上的人们的艰苦劳动和悲惨境遇。全书格调悲壮,惊心动魄,具有史诗般的宏伟气势。《白鲸》不仅是一本捕鲸百科全书,也不仅是一本曲折离奇的历险小说,作品中始终贯穿着对人类命运的忧患与对人性的忧思,闪耀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
一、对人类命运的忧患
在《白鲸》中,麦尔维尔通过描写捕鲸故事,对人类的狂妄自大本性进行了剖析,对人类的悲惨命运进行警醒,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一)对人类自负贪婪本性的警醒
亚哈船长带领船员追杀白鲸,体现了其个人坚定的意志,更彰显了人类的狂妄和野蛮残忍。白鲸是人们敬畏的海洋霸主,亚哈船长的行为则是代表人类中心主义的霸权行径。
麦尔维尔用了大量笔墨描写海洋的诗情画意。海洋时而宁静肃穆,时而汹涌奔腾,孕育着万千生命,拥有无穷壮美的魅力。书中写道:“唯有汪洋大海才富有最高的真理,它像上帝一样无垠无涯,无穷无尽。”有思想的人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而书中描写的船长和船员们对海洋生命的残暴行为体现了人类身为万物之首的膨胀和残暴。他们在“神圣使命”驱使下渐行渐远,人类肆无忌惮的扩张使海洋和海洋生物面临着生存的危机,最终将带给人类以灾难和毁灭[1]。亚哈船长在与白鲸的较量中走上了自我毁灭之路,作者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出质疑和反思。大自然孕育生命,也可以摧毁生命,如果人类以万物的主宰、大自然的征服者身份自居,不懂得敬畏生命,尊重海洋、尊重自然,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无法走向辉煌的明天。
(二)对人类悲剧性命运的恐惧
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常常描写冥冥中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摆布着人们,第一章中以实玛利讲述出海捕鲸是“老天爷好久以前就拟好的伟大节目单的一部分”。书中多次强化人类未知命运的恐怖力量,比如船员们投宿的大鲸客店让人有坠入鲸腹的恐惧之感。给客人倒酒的约拿,其名字来自于《圣经》中因违抗上帝旨意被吞入鱼腹之人,似乎预示着他们难以逃脱的悲剧性命运。
很多评论家认为,捕鲸这一活动象征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捕鲸船实质上是一座流动的工厂,是君主制与企业制结合的产物[2]。作品中突出描写人对未知的悲惨命运的无能为力,体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恐惧和不安以及对时代更迭中人类命运的担忧和同情。
二、对人类个体的同情和尊重
麦尔维尔不仅对人类的命运感到忧患,更对活生生的人类个体抱有深切的怜悯之情。他们挣扎于生活的海洋中,贫困不堪,无依无靠,却又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一)对船员艰辛生活的深切同情
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十分详细地描写了航海捕鲸的生活细节,由于作者本人有过类似经历,他用了大量笔墨生动细致地描述了船员的艰辛生活,让读者得以看到一幅巨大的航海生活画卷。
捕鲸是一项繁重的体力活,水手需要轮流爬上桅顶侦查信息。发现鲸鱼后,疯狂地追赶,并用标枪掷击,面临着船翻人亡的危险,这类不幸时常发生。当捕鲸成功后,他们还需要通宵达旦忙碌,剖腹、剥皮、割脂等。这边还没有忙完,可能又要投入新的战斗。捕鲸船上的人们从事着极端艰苦的工作,需要用性命去拼搏,很多人因此而深眠于大海。作者对他们无限同情与怜悯,虽然他们的辛苦工作为老板带来巨大的财富,却过着乞丐一样的生活。鲸鱼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而船员们穿得破破烂烂,每天要忍受海风的侵扰,到冬天连火都生不起。可以说,船员们过着劳动繁重、生活贫困、充满生命危险的生活,而且备受屈辱。在作品中,麦尔维尔以以实玛利之口指出,水手必须忍气吞声,毫无自尊可言,必须遵守森严等级下的层层盘剥。在用餐时,船员们都屏气敛息不敢随意说话。当船长亚哈夹给大副斯达巴克牛肉时,大副“像接受施舍物般把那块肉接了过来”,还生怕切肉发出一丁点声音,而三副无法享用好菜,桌上的牛油“显然不是给他这样一个最卑贱的下属享受的”,更不用说底层的水手们。
(二)对有色人种的尊重和同情
捕鲸是一项艰苦、高危的工作,因而从事该工作的多是饱受压迫与歧视的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和印第安人,如标枪手塔斯蒂哥是印第安人、勇敢镇定的斯塔布是科德角人。作品中描写了他们的勤劳、勇敢、机智、坚强,用最美的词语讴歌他们发光的人性,将他们称为“英雄”[3]。比如:描写黑人大个儿时说他是“合乎帝王身份的黑人”,“一个白种人站在他面前,仿佛就是一面去向要塞投降的白旗”。
在对船员的描写中,标枪手魁魁格着墨最多,寄予的情感也最多。魁魁格是以实玛利最早结识的水手,以实玛利开始认为他是“魔鬼般的危险人物”,逐渐却发现他身上无法掩饰的光辉。以实玛利留意到魁魁格那深沉的大眼睛和开阔的脑门,觉得“魁魁格就是野化了的乔治·华盛顿”,注意到魁魁格“恬静而泰然自若的神气”,认为他自有一种“高雅”和“崇高”。魁魁格为人慷慨侠义,为了营救遇难水手一次次奋不顾身。在众人的惊慌失措中,魁魁格一次次扭转局面。他救下嘲笑他的旅客,然后无事人一样擦干身子,点起烟斗。
在麦尔维尔创作这部作品的时期,美国南部仍保存黑奴制度,他将魁魁格和美国总统、俄国沙皇相提并论,当时能够这样描写有色人种是相当难得的,更能体现作者人人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他对有色人种的尊重和同情。
三、结语
麦尔维尔在《白鲸》中描写了一个关于“看”的场景,每个人看到的那枚“金币”都是完全不同的。不同读者对这部作品的解读各有差异,然而麦尔维尔在作品中蕴藏的深切人文主义关怀是每个读者的共同感受。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需要深刻自我反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扬人性中的闪光点,以和谐、平等、有爱等理念为人处世,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