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的治疗作用研究
2020-01-01赵艳
赵艳
乙肝是一种常见肝炎,是指乙肝病毒阳性患者。与此同时,少数乙肝患者患有肝硬化。常规治疗预后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且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严重预后[1]。目前,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和抗纤维化治疗等,但单一用药效果不佳。本次研究分析了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的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 年1 月~2018 年1 月本院收治的96 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和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各48 例。恩替卡韦组患者男29 例,女19 例;年龄42~72 岁,平均年龄(52.68±6.68)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2.35±0.89)年。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患者男30 例,女18 例;年龄42~73 岁,平均年龄(52.61±6.80)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2.36±0.8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恩替卡韦组患者采取恩替卡韦治疗,口服,0.5 mg/次,1 次/d,治疗48 周。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患者在恩替卡韦组基础上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将150 mg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混合于250 ml 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 次/d,治疗48 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病情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乙型肝炎e 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症状体征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肝功能、HBeAg 血清学转换等改善>50%;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肝功能指标包括TBIL、AST、ALT。
AD9833可将DAC数据的最高有效位输出。通过对OPBITEN(D5)控制位置1,可将VOUT引脚输出DAC数据的最高有效位。这可以作为粗调时钟源。这个方波还可在输出之前进行2分频。控制寄存器的DIV2(D3)bit控制VOUT引脚提供的此输出的频率。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恩替卡韦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中国是乙肝的高危地区,其中患者发病和进展主要原因为病毒活性复制[3]。乙肝病毒在肝细胞中复制,引起一系列病理损害,这是导致肝炎肝硬化的起始因素。积极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少肝脏炎症损伤和预防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作为一线抗乙型肝炎病毒核苷酸,恩替卡韦具有抗病毒能力强、耐药性低、不良反应小的优点[4,5],对肝细胞损伤无直接影响。恩替卡韦是一种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抑制肝细胞炎症反应,修复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恩替卡韦可抑制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复制,从而降低肝细胞炎症的临床反应,从而对促进肝功能起到积极作用,在临床上延缓肝硬化发挥重要作用[6]。甘草酸镁是目前预防肝损伤的主要保肝剂,具有抑制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力和稳定肝细胞膜的作用,其使用可促使肝肾功能改善,保护肝功能[7-9]。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于入室后常规面罩吸氧 (2 L/min),于手术操作开始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生产批号:,规格1 mL:5 mg)5 mg,并于手术开始前5 min静脉注射丙泊酚(生产批号:H20030115,规格 20 mL:0.2 g)2 mg/kg。患者入睡后,持续泵注丙泊酚 4~6 mg/(kg·h),瑞芬太尼0.1~0.2 μg/(kg·min)。 手术仪器采用德国 Wolf宫腔镜电切系统术,术中注入5%葡萄糖溶液膨宫,膨宫压力为80 mmHg,进液速度为200 mL/min。
2.3 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患者病情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0.46±1.21)、(11.21±0.14)d,均明显短于恩替卡韦组的(13.13±2.78)、(16.89±1.2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TBIL、AST、AL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TBIL、AST、ALT 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明显优于恩替卡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恩替卡韦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恩替卡韦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3 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d)
表3 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d)
注:与恩替卡韦组比较,aP<0.05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是常见的骨伤科疾病之一,主要发病原因是因为人体长时间处于重体力劳动或者腰部受力不当等等。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都有一定的影响。轻者腰椎疼痛,影响活动能力,重者腰椎间盘变形可导致活动能力丧失[1]。因此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是至关重要的[2]。临床常见的诊断方式有磁共振成像(MRI)、CT。
本研究中,恩替卡韦组采取恩替卡韦治疗,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在恩替卡韦组基础上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结果显示,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恩替卡韦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TBIL、AST、AL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TBIL、AST、ALT 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明显优于恩替卡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患者病情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0.46±1.21)、(11.21±0.14)d,均明显短于恩替卡韦组的(13.13±2.78)、(16.89±1.2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恩替卡韦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PIKN是一个加权网络,本文利用协同成员节点权重与加权最短路径对无权网络的介数定义进行修正,得到协同成员节点的加权介数
综上所述,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