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检时腹部彩超常见的四大良性肝胆疾病

2020-01-01羊春林

幸福家庭 2020年18期
关键词:局灶弥漫性脂肪肝

■文/羊春林

随着我国国民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每年例行体检的习惯。但许多人在看到自己体检报告单上的一些异常情况后,就会产生异常的恐慌,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过分担忧,寝食不安。因此,本文给大家科普体检时腹部彩超常见的四大良性肝胆疾病,以供大家参考。

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脂肪肝在超声检查中可表现为三种不同类型,分别为弥漫性均匀性脂肪肝、弥漫性非均匀性脂肪肝以及局灶性脂肪肝。

(一)弥漫性均匀性脂肪肝

弥漫性均匀性脂肪肝轻度以及中度患者在超声检查中的表现为实质回声细密、均匀且轻度增强。不同的是轻度脂肪肝患者在超声检查中可显示出清晰的肝内管道结构;而中度脂肪肝患者在超声检查中则呈现出稍微模糊的肝内管道结构,并会显示出深面膈肌,后方回声会轻度衰减。若患者为重度脂肪肝,其在超声检查中会表现出形态饱满、体积增大的肝脏,同时会具有细密、均匀、增强明显的肝回声以及模糊不清的肝内管道结构,深面的膈肌显示不清,后方回声明显衰减。

(二)弥漫性非均匀性脂肪肝

弥漫性非均匀性脂肪肝是脂肪肝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在超声检查中的表现为患者肝内的低回声区以及周边高回声区域出现不同脂肪含量的脂肪浸润情况。

(三)局灶性脂肪肝

局灶性脂肪肝是患者肝脏内出现区域局部脂肪增多。局灶性脂肪肝在超声检查中的表现为患者肝脏内局限性高回声区具有细密、均匀的内部回声,不会对周边脏器产生压迫。患者的门静脉肝内分支周围、肝尾状叶内、胆囊窝旁以及肝包膜下是最容易出现局灶性脂肪肝的位置。

肝囊肿

肝囊肿是一个完全良性的疾病。肝囊肿在腹部彩超中的表现呈多发或单发,具有清晰边界的影像。一般在体检时检测出来的肝囊肿是无须处理的,但是当体内出现特别大的囊肿,或是在进餐后常感到饱胀不适时,则表明囊肿已经大到压迫周围的脏器了,此时应该采取微创手术处理肝囊肿。

肝血管瘤

血管瘤是源于血管先天发育畸形的一种疾病,可发生在人体的全身多处,而发生在肝上的血管瘤就是肝血管瘤。肝血管瘤同肝囊肿一样是完全良性的疾病。肝血管瘤在腹部彩超中的表现为高回声或是多伴随有网状结构的低回声,具有均匀密度、规则的形态、清晰的界限。患者在检测出肝血管瘤后,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监测,考虑是否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切除。

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囊息肉样病变在腹部彩超中的表现为不随患者体位移动,附着于患者胆囊壁的异常回声,通常体积小于1cm,可呈强回声,亦可呈弱回声,声影一般无。胆固醇息肉、腺瘤样增生、腺瘤以及腺癌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常见的几种类型。

(一)胆固醇息肉

若患者的胆囊息肉样病变为胆固醇息肉,多表现为多发,体积大多小于1cm,呈带蒂结节形态或是窄基底形态,可能会呈现轻微的囊壁改变,无病变血供或是限于基底的病变血供。

(二)腺瘤样增生

若患者的胆囊息肉样病变为腺瘤样增生,多表现为单发,体积多介于1~2cm间,呈基底宽的团块形态,可呈现明显增厚、黏膜连续的囊壁改变,病变血供极少。

(三)腺瘤

若患者的胆囊息肉样病变为腺瘤,多表现为单发,体积多介于一至两厘米间,可呈结节状的宽基底形态,无明显囊壁改变,病变血供少。

(四)腺癌

若患者的胆囊息肉样病变为腺癌,多表现为单发,体积多介于1.5~2cm间,呈基底宽的团块形态,可呈中断、增厚的囊壁改变,病变血供较丰富。

针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目前临床上并不建议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但是当机体内单个胆囊息肉样病变超过1cm时,建议患者采取外科手术的方式切除胆囊息肉。

猜你喜欢

局灶弥漫性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造影诊断表现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如何快速消除脂肪肝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MSCT鉴别诊断分析
支气管镜技术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依达拉奉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