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打开幼儿创造之门
2020-01-01朱昕朦
■文/朱昕朦
陶行知先生在幼儿教育领域中提出了创造教育理念,他指出:“每个幼儿都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其创造潜能是无穷尽的,我们要努力解放幼儿的创造力。”在幼儿教育中,幼儿的学习和思维都处于萌芽阶段,对事物的认识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时,应通过知行合一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
提供充足的艺术条件,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在探究事物本质的过程中往往会充满好奇心,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创造艺术条件,给幼儿提供发展的机会,促进幼儿能在活动中表现自我、发散思维,让幼儿充分体现出自身的创造力。
例如,在一次美术活动中,教学重点是让幼儿制作百宝袋。首先,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探险者猜身份”的游戏,然后分三次出示百宝袋,并将百宝袋放在桌上,让幼儿能够近距离观察。在所有的幼儿都观察和认识了百宝袋后,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百宝袋的基本结构,教师对百宝袋进行了介绍:“这个百宝袋是由卡纸组成,然后在袋子上绘制了小动物,现在请大家观察一下,动物是怎么藏在袋子上的?”教师分发材料,让幼儿自己探索,并引导幼儿将发现记录下来。幼儿开始尝试自己动手操作,制作不同的百宝袋,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展示,并对自己制作的百宝袋进行讲解。通过制作百宝袋和讲解百宝袋的过程,让幼儿自主地探索百宝袋的结构和组成形式,并自主制作和绘画,能有效地解放幼儿的双手和大脑,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增强幼儿的表现能力
幼儿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表现得到他人的认可。教师作为幼儿认知的重要影响人物,在教学中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大胆表现自我。
例如,在科学探究活动“动物过冬”中,教师首先让幼儿收集资料,了解小动物到底是怎样过冬的,然后通过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探讨:“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知道的小朋友举手说一说。”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并让幼儿分享和体验小动物过冬的过程,如迁徙、储备粮食等。接着教师带领幼儿主动探讨、总结哪些动物是需要冬眠、哪些动物是不需要冬眠的。在说到乌龟需要冬眠的时候,有幼儿提出问题:“我家的乌龟为什么就不冬眠呢?”教师借问引导:“为什么书上说乌龟需要冬眠,你说乌龟不需要冬眠呢?小朋友们一起展开讨论,乌龟到底需不需要冬眠呢?”最后教师拿出《百科全书》,通过翻阅书籍得出结论:乌龟是需要冬眠的,并且乌龟的冬眠主要受环境和空间的影响,解决了幼儿们心中的疑惑。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特点,正确看待幼儿提出的问题,并调动所有幼儿进行互动、合作和探讨,共同发掘问题、解答疑惑,由此锻炼和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营造创新的学习氛围,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力是幼儿的一种天性,幼儿不受习惯约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他们潜在的能力,而幼儿的创造力强调了自身发展的个体价值,反映了自我表现和自我完善的心理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抓住幼儿这一鲜明特点,营造创新的学习氛围,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幼儿园数学活动“认识梯形”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等腰梯形,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幼儿:“你们知道哪些图形可以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梯形吗”接着让幼儿自主思考并展开小组探讨。有的幼儿说:“一个长方形,两个三角形;还有的幼儿说全部都用三角形。”面对幼儿不同的猜想,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操作教具:“你们的想法都很不错,但到底对不对呢,还需要你们自己探索,这里有一些图形,大家一起来动手试一试吧!”教师拿出了等腰梯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多种教具,让幼儿大胆摆弄,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在所有幼儿都拼完后,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在这个数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使用教具自主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解放了幼儿的双手,提高了幼儿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让幼儿能在活动中大胆的操作和表现,有利于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幼儿阶段是幼儿创造性思维萌芽的开端,教师正确地看待幼儿的发展特点,尊重幼儿的行为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创造教育,不仅能帮助幼儿正确认识事物,形成良好的认知,还能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激发出自身潜在的创造力,打开幼儿的创造之门,促进幼儿全面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