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

2020-01-01尤晓丽

幸福家庭 2020年18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绘画幼儿

■文/尤晓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语言领域鼓励教师应不断拓展幼儿语言教育的视域,努力开发并利用好幼儿语言教育的资源。幼儿园语言教育涉及的范围较广,既涉及让幼儿听故事、唱儿歌、看图讲述等系统的语言教育活动,又涉及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如何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为引领,以幼儿的发展为重点,把握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科学、合理、灵活地引导幼儿的语言活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以不断地提升幼儿的语言综合素养呢?

构建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

为幼儿构建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基本前提条件。有学者认为语言是思维的特殊表现方式,而思维的基础是幼儿的感知,幼儿只有借助于多看、多感受,才能获得各种感觉的刺激,以激发幼儿的思维活力,不断地丰富幼儿自身的感性知识,有了想要表达的内容,幼儿才会产生用语言表达的强烈欲望。

如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教师可以结合语言教育的内容,将语言教育的相关图片在班级的恰当区域张贴或悬挂起来,幼儿会好奇地观察、欣赏,自主或与同伴一起展开讨论、交流、探索,表达自己对图片的独特看法,这样既扩大了幼儿的视域,同时,又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为幼儿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之前,教师可以先将青蛙的生长过程图张贴在班级相关区域,并用拼音注明青蛙生长各时期的名称,幼儿会兴致勃勃地观察并展开议论,这种教学方式更便于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语言教育的条件与场所。

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常会出现语言表达不清晰的情况,这是由于幼儿平时缺少语言锻炼。为了培养幼儿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基本能力,教师每天在给幼儿上故事课之前可以先组织一个“小小故事会”的活动,选择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为大家讲自己感兴趣、自己喜欢的故事,在幼儿讲述结束后,教师应给予幼儿表扬、鼓励,并让其他幼儿把掌声送给讲故事的幼儿,发挥榜样的力量。刚开始时,幼儿可能会紧张得说不出话,教师可以抚摸幼儿的小手或头,用语言鼓励、启发、引导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可以勇敢地在大家面前讲述不少小故事。这种训练方式为幼儿构建了语言表达的平台,能让幼儿感到自豪,进一步地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自信心,让幼儿体验、感悟到成功的快乐,进一步增强了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动手动脑相结合,大胆进行语言实践

学前阶段的幼儿具有其独特的思维逻辑方法与许多奇特的想法,这就需要教师努力为幼儿构建发表奇特想法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语言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奇特想法,从而不断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绘画活动引导幼儿进行大胆的表达,幼儿在绘画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能有效地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六大解放”,幼儿的创造、创新精神能得到有效地培养。在这样的绘画活动中,幼儿的头脑中会出现多种与绘画活动主题相关联的故事情节,并且十分乐意将故事分享给他人听。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挑选几位幼儿画想象画,在此基础上再引领、点拨、指导幼儿向同伴大胆地介绍想象画的主题,也可以让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所画想象画的构思等。不少幼儿刚开始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想象画的内容,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语言训练后,不少幼儿能够创编出完整的故事。诸如此类的语言教育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同时,又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幼儿的自信,让幼儿能从中获得语言表达成功的愉悦。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利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环节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语言教育。比如,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逛商场、逛超市,把握时机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家长可以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食品或玩具。又比如,睡前家长也可以让幼儿讲一讲自己特别喜欢的故事或让幼儿说一说白天发生的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等,以不断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必须努力探究幼儿语言教育的方式、方法、策略,丰富语言教育的形式,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语言教育,以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幼儿的语言综合素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绘画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