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
——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
2020-01-01吉桃花
吉桃花
(临洮县椒山初级中学,甘肃 定西 730500)
近年来,我国的多媒体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因此,多媒体技术也得以在社会各行各业崭露头角,而初中历史教学便是多媒体技术应用后的受益对象之一。就教学的情况来看,不同于许多初中课程门类,历史学科本身则较为抽象,而正处在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实际上很难理解过于抽象的历史知识,这就使得初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效率,始终维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初中历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依托于教学实践,因时制宜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初中教学的质量,便成为当前历史教学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
1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1.1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对于大多数刚接触历史的学生来讲,历史课程本身是枯燥且乏味的。所以学生自身若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教学活动往往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死记硬背的困局之中。而现代多媒体技术,则可以通过视频、音频以及画面等形式,向学生形象的展现抽象化较强的历史事实。并且,众多历史事件本身便是错综复杂的,借助多媒体技术,往往可以更为全面地展现历史课程的内容,这样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使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得到充分发展。
1.2 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在初中历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每堂课中掌握一些重点的知识,而这些重点知识通常也都是难点知识。不同于其他课程,历史课程的时间跨度是难以想象的,数千年的沧海桑田仅凭借教师简单的讲述传授,教学效果实际上是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并且,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是无法直接体验历史的,这就使得学生很难理解历史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后,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通过视频、图文等途径,增强学生多历史的感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历史课程本身。久而久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则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学会对历史内容的分析、总结以及归纳整理,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历史学习能力,继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历史课程。
1.3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读史使人明智”换言之,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可以从中获得启发。所以说,保障历史教学的效率,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同时还能给予学生以一定的启发。但就传统课堂教学的方法来看,枯燥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无法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而在多媒体技术得以有效应用之后,教师则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多个感官的参与。这样的优势在于,有助于消化、吸收所学的历史知识,并且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还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日后的人生发展。
1.4 帮助陶冶学生的情操
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识,同时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初中历史教学开展后,教师则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延伸。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发挥历史教育的附加功能。并且相较于传统的德育渗透,依托于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则能够使学生感同身受,并可以使学生更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继而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更好的发展。
2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的措施
2.1 充分结合历史学科特点,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学生对教育活动是否有足够的兴趣,通常会决定学生历史学习的效果。因此,在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应致力于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中间,多媒体技术属于一种手段、方法,要使多媒体技术的效力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历史教师便需要将历史学科的特点同多媒体技术融合,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历史教师可以尝试制作或分享历史微课程视频,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历史微课程视频本身还不会受空间、时间的限制,这样就可以要求居家自行观看。
如在学习“盛唐气象”前,笔者便通过分享历史微课程视频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唐朝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元和中兴”都发生在这个朝代。并且,当时的唐朝不论是在经济还是文化的发展上,均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但上述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讲是完全未知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需要让学生对课程进行预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因此,笔者向学生分享了《中国通史》中讲述盛唐时期历史故事的视频。此种视频的好处在于,通过形象化的方式反映了盛唐时期的景象,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的感知历史。
2.2 通过多媒体解决教学难点,推动教学活动更好发展
历史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决定了其必然会有难以理解的地方存在。教学实践表明,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若仅依靠宏观叙事,实际上很难使学生理解教学中存在着的难点问题。所以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多媒体技术本身,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难点、重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历史知识,将历史难点、重点同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推动教学活动更好的发展。
如在历史教材“太平天国运动”中,便有一个十分不好理解的难点,即“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这一知识难点。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系统性的还原这两个历史事件的联系。这中间,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先列出了这两个历史事件背后的历史背景,之后在通过展现多媒体图片的方式向学生阐述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接着在通过已经阐述的历史背景,向学生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便能由表及里的向学生讲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难点。此外,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应该灵活多变,进而使学生对历史课程中的教学难点与重点有更好地了解。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部分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展现博物馆文物、历史名胜图片的方式,向学生讲述过往的沧海桑田。而在学习近现代历史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多运用真实的历史影像资料进行历史课程的教学,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历史。
2.3 借助多媒体技术延伸教学,提高学习效率陶冶学生情操
教学实践表明,在历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致力于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还要借助历史教学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使历史教学能够起到“正衣冠”的作用。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若只是依靠教材进行宏观叙事,实际上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前,可尝试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保证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这样便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中间,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就。期间,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关于史蒂芬孙发明火车的视频,同时也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学生科普“珍妮纺纱机”的诞生等,从而通过调动感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样的是,在学习关于工业革命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一些发明家历尽艰辛发明创造的故事。而在介绍完这些发明家后,教师便可以在学生历史学习逐渐深入后,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鼓励学生向那些发明家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从而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思想层次。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其同时也能启发学生。因此,当代初中历史教师应以教学实践为出发点,在初中历史教学开展后,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断促进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以此来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并借助历史教学充分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使初中生能够更全面的学习历史课程,继而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