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柳永词作中的城市图景
2020-01-01王傲铮
王傲铮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北京 100000)
宋朝,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教育上,都属于当时世界的顶级水平。在这样空前富足的时代中,屹立起了一座座兴旺的都市城镇。这些都市大大小小地分布于大宋的版图上,无论是新是旧,都有着各自的魅力,这份魅力也使得它们不断地出现在宋代词人的作品之中,成了词人们必不可缺的创作灵感。柳永,出身于典型的官宦世家,一生壮志难酬生活坎坷。他的都市浪子形象广为人知,而其词也多为世俗风情之篇。他很多时候都游走于城市之中,而他的诗词也为城市留下最为生动的写照。“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流传至今,脍炙人口,成了自宋代以来,人们对杭州城市印象的定格,足以展现柳永词作的影响力。
在柳永的《乐章集》中包含了许多以都市风景和市井生活为对象的词。而这些词为后世对宋朝都市样貌的考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这些资料零零散散地频繁出现于柳词之中,形成一块块描绘北宋城市图景的拼图。该文将以柳词中对城市色调,城市格局和城市生活的展现为对象进行研究与分析。
1 笔墨点缀出的城市色调
在城市图景之中,色调可谓是至关重要。柳永在他的词中,有效地利用了视觉效果,展现了城市不同层次的颜色。城市的夜景和春景,成为柳永城市色调描写的主要对象。
北宋时期,虽然坊市制度没有完全瓦解,但在宋朝更为开放的经济下“夜市”成了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活动。而在柳词中“夜市”也是层出不穷。夜景不仅可以看出当时城市夜生活的色彩还能感受宋朝人民夜生活的气息。在《长相思》的“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1]中,将繁灯与月亮所映照的街景用两种不同的色彩显示出来,具有浓郁的夜生活感。柳词中,对渐变色把握得十分到位。像《玉楼春》“昭华夜醮连清曙。金殿霓旌笼瑞雾”中,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和即将结束的夜晚相融,以渐变的色彩冲击视觉,而后面的“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香抽翠缕”里烛光与星光的呼应,好像将繁密的群星与阑珊的灯火均匀地点缀在渐变色的画布之上。那是宋代通宵达夜后,黎明之际夜色即将散去之前所出现的景色。这些均可以看出柳永十分擅长将两种不同质感的色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在众多描写春景的诗中,柳词为顺应市井百姓的文化水平与兴趣需求,表达的方式简单易懂,在不失色彩感的同时,带来一种悠然的画面感。《抛球乐》的第一句“取次罗列杯盘,就芳树、绿阴红影下”很好地将那种春天的红色和绿色,简易地表现出来,衬托出“戏采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绿野。”在春天的宴会中嬉戏作乐的场面,用色彩为诗抹上了春天的快乐感。而《西平乐》中“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雅称嬉游去”将这种对红绿色的执着,带入到生活之中。《剔银灯》里的“绣画出,万红千翠”和“艳杏夭桃,垂杨芳草,各斗雨膏烟腻”一明一隐地写出了春景独有的红绿色,这几种写法将春描写的可爱又迷人,使人无不希冀向往,渴求探寻诗中美丽动人的一方乐土。
柳永对光线十分敏感,故诗作中常有对阳光的描绘,很好地展现出阳光独有的金黄的光彩,以覆盖的形式洒在建筑物表面,使得原本暗淡的建筑物显得灿烂辉煌。在《早梅芳·喜迁莺》中“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便可以看出铺洒在相互拥挤的楼房之上,一层绚烂的光辉色。不仅如此,柳永在《笛家弄》里也写到“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描绘了一幅水面波光粼粼,堤坝金色生辉的兰灿光景。可以看出柳永擅长对阳光把握,将那种只属于太阳的金色,变成自己词中的光彩。
柳永以最简洁的方式,抓住视觉上色彩的变化,再加上对景物细致的观察向我们展现了北宋都城鲜活的景色。
2 言语所构建的城市空间
古往今来,文人们都喜欢用建筑物来衬托自己的作品,柳永这位市井词人也不例外。在柳永的词中,频频出现楼、巷、园、阁等建筑物。在北宋时代,这些建筑物都具有娱乐和观赏性,它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城市生活,也构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柳永通过自己的词作中的建筑物描写,勾勒了一幅形象的城市画面。
首先是城市布局。柳永经常以多方面的视角来写出所想描绘的城市图景。像《望海潮》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种从上到下的视角,并以横向移动来俯瞰城市。这幅画面可以看出杭州的城市楼群十分的不整齐,不像是唐朝城市那种整齐划一的布局形态。而“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则伴随着视角的移动,画面中不断拂过众多商贩的摊铺,这也证明了居民区与市场的相互结合,这是在唐后坊市制度被打破后所形成的城市格局。而种分布形态使得建筑无杂乱无章。《长相思》中用“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和“巷陌纵横”很好地表现了不同功能的建筑物相互“摩肩接踵”,小路街巷纵横交错的景象。这些不断变换的视角让词中的城市呈现出一幅幅立体的景观。
北宋建筑物的功能样式有很多,在柳词中出现的大部分以娱乐性质为主。比如,为满足市民生活情趣的而设立秦楼楚馆,是市井生活必不可缺的。在《西平乐》中便有“秦楼凤吹,楚馆云约”之景。欲把世间繁华唱遍的歌台舞榭,则在此时于市井之中大量分布。正如柳词《一寸金》所述“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般使人眼花缭乱。对此,哪怕是儒家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的时代,人的欲望还是无法被磨灭的,而这些建筑的出现便是最好的证明。在北宋嘈杂的市井中,就是要有着“笑筵歌席连昏昼”的能力。当然,在北宋的社会中,不同阶级有着不太相同的享乐方式,像宋代的皇室宗亲,名门望族都以修建园林,凸显出自身风雅高贵的气势,想借此找到一种愉悦之感。词人柳永对园林又多次提及。像《凤归云》里“恋帝里,金谷园林”中那种以眷恋园林而抒发的帝京情怀。像桥,堤坝这些与水域配套建筑也被详细的写入了柳永的词作当中。在《望海潮》中,就有“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这种烟笼柳林,浮桥玉砌的缥缈的景象,以此来展现城市之中那种自然典雅的美。像这种对桥的描写的还有像《早芳梅·喜迁莺》“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那种印象色彩般令人留恋追忆的景色。而柳词中,堤坝总是以金灿灿的样子出现,如《破阵乐》中“绕金堤”和《笛家弄》的“金堤如绣”。带着北宋黄金时代的瑰丽与柳永生活转瞬即逝的奢华。正所谓是无论是舞谢楼台还是浮桥堤坝,都是时代所独有的,柳永凭借对它们的感情,用词来开创出他那别具一格的市井文化。
3 词句中所展现的市民生活
柳永的词不仅是城市建筑的写照,也对都市的节日与日常有着不少描写,他的词中无不充斥着北宋人民生活的情调与方式。在北宋这个繁华的时代,以其无与伦比的经济繁荣构筑起了一种独有的社会情调。
北宋的社会虽然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但是却以一个及其开放的状态运作的。各个阶层的人们的兴趣爱好有很多重叠的地方,因此使得在日常娱乐中生成这种等级观念模糊,不论尊卑官民同乐的社会局势,也被称为狂欢式的市民情调[2]。在柳词中,无论是《破阵乐》与《早芳梅》中君臣和百姓一起共同游览与园林之中的和睦欢愉,还是像《笛家弄》和《玉蝴蝶》中对官民妓女在湖畔旁享受春景,都毫不忌惮地表达了比较真实的一面。
在表现城市生活方面,没有比节日这个题材更具有浓郁深厚的意蕴与内涵。柳永常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视角来描写他对节日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以美景开头委婉地为我们展现出各种景象,像《笛家弄》“花发西园,草薰南陌”一派生机勃勃的美景,或是感官的能动性充分发挥的《西平乐》“时节轻寒乍暖,天气才晴又雨” 的清冷幽美,这些都是柳永对清明的不同的描绘,在春天,人们既有对新生生命萌发的喜悦,也有对已逝去故人们的悼亡的忧伤,这是从个人的角度上去看待清明节。而后的“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则是表现出一幅清明时节人们踏青游玩的景象,还有“占断五陵游,奏脆管、繁弦声和雅。” 《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 这种伴随着节日的气氛人们载歌载舞的场面。柳永以第三人称视角,简洁明了地展现了北宋人民的城市生活,也表达了北宋人民对节日发自身心的依赖和享受。
柳词之中,在节日里畅游也是必不可缺的一项。在他众多节日的词作里就可以看出,“灯月阑珊嬉游处,游人尽,厌欢尽”(《归去来》)的场景中便是人民在元宵佳节里畅游都市。而“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玉蝴蝶》)则是在重阳节里与朋友兄弟们一起携手同游。游乐或许是历朝人民度过节日的最好的方式,在都市与大自然中自由踱步,去感受一种不断延伸的文化气息,这种方式也为柳词提供了材料,丰富了柳永笔下市井人民的生活基调。
在柳词之中,人们的生活总是被看似不经意地涵盖在其中,有时是为了描写都市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如“羌管弄晴,渔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望海潮》)中的其乐融融,也有像“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定风波·伫立长堤》)地感叹人们为名利而奔波的疲惫。人们的生活拥有着各种形态,无论是身体还是内心,都融于这一座座北宋都市之中。而柳永也是这城市的一员,因此从心底对他们的生活有着深深的认同感,“万家竞奏新声”(《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便是那这个时代所独有的人民的共同点,每个人都活出自己的色彩。因此柳永愿意为他们服务,愿意将他们刹那间转瞬即逝的动作永远地刻画在词中。
对于每一时代的帝京文化来讲,人们的追求也会影响它的文化底蕴,人的希冀与欲望不仅能表现出他们的真情实感,更能凸显出一个首都的真正样貌。通过对《乐章集》的文本梳理,便可发现其中直接提及京都的作品就有30 多首[3],它们不单单想要表现的是帝京的繁华强盛。更是要表达自己对帝京的回忆和对功名利禄的向往。
北宋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像苏轼、柳永、欧阳修这样的旷世奇才登上了文学的舞台。而身处其中的市井词人便是以最自然最真实的方式,来展示自己与恋人的相思情愁,记述繁华都市中的千姿百态和平凡的日常生活。但是无论怎样,这一切都是以市民为主导因素的。人们的狂欢式的生活使得城市的精神文化得到了充足的体现。词中表现出: “凤阁祥烟,龙城佳气,明禋恭谢时丰”的华丽至尊的皇都之风与“遍锦街香陌,钧天歌吹,阆苑神仙”的浮华奢靡之气都无不在散发着北宋都市的繁荣之感。也正是因此,灵感来源于现世的词才如此完美地融入了北宋城市的文化。如刘易斯·芒福德所说:“人类文化的重要表征,一个是语言文字,另一个就是城市。”[4]宋词与城市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4 结语
词人柳永用笔墨将颜色的深浅,渐变和光亮运用的十分流畅,出色地将北宋都城图景的色彩感展现出来。而他的词中又含括了像歌台舞榭、秦楼楚馆与园林等各种城市建筑,并通过对城市布局的描写显现出北宋独特的城市布局恰到好处,柳永又将他在都城游荡的所见所闻写入词中,节日、活动无不纳入,将人民的生活和情调表现得生动具体。他所描绘的一幅幅众生百态的城市图景被后人研究与继承,并将词发展到一个崭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