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间童谣游戏的教育功能与传承策略
2020-01-01廖俐
廖俐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与艺术设计系,广西南宁 530000)
1 广西民间童谣游戏溯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部,属亚热带季风区,夏长冬短,四季分明,全年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广西地貌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呈现出石山多溶洞的奇观。广西柳州发现的史前文化景观“柳江人”遗址和“白莲洞遗址”记载着广西的史前文化。广西少数民族居多,世居民族有汉、壮、瑶、毛南族等12 个民族,形成了丰富和谐的“桂文化”: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壮语、越南语、瑶语、苗语、侗语、仫佬语等都承载各自的语言文化;著名的壮族“三月三”歌圩节和歌仙“刘三姐”传承着广西的民歌文化;广西民间戏剧也十分活跃,有壮剧、彩调剧、歌舞剧等。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演变的长河中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各文化元素之间不断发生碰撞与冲突、融合与吸收、积淀与演变,不断丰富与繁盛。丰富的地域文化孕育了丰富的民间文学作品。广西民间传统童谣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与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民俗文化,与当地人民的精神需求、社会生活、文化诉求有着密切的关系[1]。
广西民间传统童谣作品内容庞杂,种类繁多,本文根据广西14 地市田野调研收集到的各地童谣作品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1 亲子互动类
儿时的童谣,给我们每一个人都留下了童年美好的回忆。尤其在家中,家人在孩子耳畔轻轻吟唱童谣,是最甜蜜温馨的亲子时刻。可以说,家人轻吟童谣手打节拍的温馨场景伴随了每个孩子的成长。这类的童谣作品有婴儿期亲子互动、 练手指灵巧以及轻度按摩的顺口溜:如南宁童谣“点虫虫,虫虫飞,飞过隔离寻婆度,婆度有只蛋,摞比我咬一啖。”桂林童谣“摇,摇,摇客外婆桥,鸡仔吃白米,鸭仔吃浮瓢,大人吃了有工做,小人吃了又来摇。”贵港童谣“前拍拍,后拍拍,阿弟洗身嘛着吓。”有增进亲子感情哄幼儿入眠的摇篮曲,这些童谣内涵深远、 意象活泼形象、语言生动有趣。在亲子童谣活动中,家长在家庭温馨融洽的氛围中与孩子共读童谣,一起感受童谣的音韵节奏,一起对其中的文字画面展开想象,一起围绕童谣做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与家人的情感得到深入交流,血亲关系更紧密。
1.2 道德说理类
家庭道德教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家庭对于儿童教育的首要课程,在广西民间传统童谣中也有着非常多的作品是针对幼儿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如南宁童谣“排排坐,分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大家都来吃果果。”强调的是要遵守社会秩序;贵港童谣《小气妹之歌》“嗲娘,炒菜炒猪肠,炒得认真香,比爹阿妈尝,阿妈打烂猫儿碗,猫儿练(滚)地哭出肠。”教育儿童要待人接物大方,不能小气;贵港童谣《廉耻歌》“嬲勿知,恨勿知,做乜喱得加厚面皮。”教育儿童要讲道德知廉耻;玉林童谣“独吃独生疮,打死冇人帮”则教育人民不能独吃,要学会分享。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到,童谣的说教功能并不是强制性的,其道德取向是用生动的故事和比喻来展现。
1.3 理趣开智类
儿童处于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年龄阶段,童谣作为儿童喜闻乐见的口头文学重要形式,自然而然就承担了一定的教化功能。童谣除了向儿童传递社会道德规范外,还向儿童传达日常生活技巧或数字类知识。如玉林童谣《数字歌》:“一二三,穿威衫;四五六,夹扣肉;七八九,饮烧酒,新人啼哭某识羞。”贵港童谣《数字歌》:“123,细子儿穿花衫,456,细子儿去灰禄,789,全屋人去饮酒。”这类数字童谣主要用顺口溜的童谣方式编制数字方便儿童识记数字和简单的数理知识。更有一些地方童谣是跟儿童讲述生活常识内容的,如北海童谣《十螺歌》:“一螺好,二螺保,三螺奔波,四螺太婆,五螺得坐金交椅,六螺得坐无得起,七螺搬超看田地,八螺去街拾马屎,九螺十螺做天子。”桂林童谣《方位歌》:“乒乓球,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咕噜咕噜锤,看谁最倒霉。”桂林童谣《地名歌》:“一(驿)门前,二江口,三里店,四(驷)洲湾,五里圩,六合路,七星岩,八角塘,九曲桥,十字街。”柳州童谣《走得快》:“快的走,走得快,好世界,走得慢,唔鼻哥。”
1.4 生活打趣类
这类童谣以情感表达为目的,尽情释放自己的想象,儿童往往会在假象的情境中达到忘我的境界,心理得到极大的快乐与满足。生活打趣类童谣往往是以儿童“自我中心思维”,其特征是作者不自觉地以主体“我”本身的思维图式去解释客体,它是一种想象的矛盾冲突,是主体“我”与自己假象敌人——“假象物”之间的矛盾,然后在想象里完成对立冲突,目的是释放自己堆积的情感,获得放松的快乐。如南宁童谣“囤囤转,菊花园,阿妈带我去睇龙船,龙船某好睇,返黎睇鸡仔,鸡仔大,抓去卖,卖得三百六十蚊。”“我坐高高山,你坐低低山,我吃糯米饭,你吃鸭蛋。”梧州童谣“我有一对烂拖鞋,日日拖出街,三只和尚娄我卖,我唔舍得卖。”在无聊的岁月里,在沉闷的生活中,念唱一首童谣,不仅能冲淡生活的寂寞感,还能为单调的生活添上一抹轻松的亮色,是民间常常采用的自我娱乐方式。
1.5 文化风俗类
一定的文化孕育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之中,童谣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文学产物,其歌唱的内容自然离不开对周围自然景观、地方文化风俗的描述。在这类描述地方自然景物、地方特产的童谣作品中,我们不仅读到了童谣作品文学自身所带来的艺术审美,更强烈地感受到了各地文化特征。如描绘广西农耕文化与居民生活场景的童谣作品:南宁童谣《下雨歌一》:“落雨咪咪,水浸田基,田基有戏唱,阿婆落蚊帐,蚊帐有木虱,嗫得阿婆打虱。”《下雨歌二》:“落雨大,水斟街。阿哥担柴上街买,阿嫂系屋绣花鞋,花鞋花袜花腰带,好天罗来晒,落鱼执拾埋。”桂林物产类童谣作品:《卖菜歌》“洗韭菜,洗白菜,洗克街街卖,丑的拿来吃,好的拿来卖。”《芋头歌一》:“光板头擂酱油,擂给妈妈煮芋头。”《芋头歌二》“排排坐,起落落,落落香,请姑靓。姑靓来得早,吃碗芋头饱。姑靓来得暗,吃碗芋头饭。”又如《月亮光》:“月亮光,照四方,照到鲤鱼塘。鲤鱼鲤鱼你也好,你有一身鳞,可怜螺蛳夜夜行。螺蛳螺蛳你也好,你有一层阔,可怜妈拐(青蛙)打赤膊。妈拐妈拐你也好,你有一双的跳跳,可怜公鸡早早叫。公鸡公鸡你也好,你有一层冠,可怜耗子夜夜钻,钻到竹筒古,挨猫咬屁股! ”再如梧州物产童谣《呈沉剪》:“呈沉剪,呈沉包,呈沉糯米叉烧包,老鼠唔食香口胶,要食豆沙包。”和《 氹氹转》:“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糍,亚公带我睇龙船,我唔睇,睇鸡仔,鸡仔大,捉去卖,卖得钱来买花戴。”等。这类内容丰富、语言幽默诙谐、形象生动有趣的地域文化类童谣作品为我们展现了广西人民生活的丰富民俗生活画卷。
2 童谣游戏的社会功能及其教育作用
作为地方文化传承载体的民间传统童谣,它根植于广西这片“桂文化”的热土中。广西是汉族人民与壮、侗、瑶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历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洗礼,逐渐从传统封闭走向现代化进程。当前,众多的广西民间传统童谣依然保留在田间地头、街巷胡同的居民社会中,并依然承载着地方性传统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广西“桂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与教育传播的主要形式,童谣对于人道德素质的培养、 对个体的社会化与文化的传承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民间传统童谣的主要习得者为儿童,在信息化日益推进的当下,他们在习得家乡童谣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习得了地方性文化。
童谣中民族语言的自然学习。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用于记录一个族群的思维方式,并作为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条件将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民间文化记录下来。童谣作为一种口头民间文化,其产生依赖于一定的地方语言生成,也反作用于地方语言的传承。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语言的活动。人的“语言性”本质意味着儿童步入人类社会生活开始,就被抛入了“语言之网”,在于语言的模仿、接近与解读中,儿童逐渐成为语言的使用者而存在,渐渐融入语言生活中,从一个自然人进入社会人。而童谣对于儿童语言习得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儿童在跟随家人或同伴念唱童谣的过程中慢慢地建构自己与世界、 语言和自身之间的联系。在这些过程的影响下,儿童改变自己的位置而进入语言符号世界的结构和力量的关系之中[2]。同时,童谣这个庞大的语言文化宝库为儿童蕴藏着丰富的方言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知识,为提升儿童语言感官形式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1)发展语音感知。
语音与儿童的生命息息相关。在儿童尚未能够驾驭文字之前,语音是儿童获得语言感知的唯一的语言存在物。儿童对于语言世界的感受能力、情感反应与自我感官的形成都首先来自对语音的模仿。童谣作为一种特殊的诗歌体裁,具有“二重性”的文学特征:一方面,它是一种语言艺术,是儿童最早接触并喜爱的“诗者”,它句式简短、节奏明快、韵律和谐、方音缭绕;另一方面,童谣是一种音响艺术,有韵有律,使人甚感愉悦。
(2)丰富语言词汇。
文学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一方面,童谣是人民群众在自身实践的社会生活中创作产生,其文学作品本身就蕴涵着百姓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用词和方言词汇;另一方面,童谣作为百姓娱乐活动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其表达形式上则以一种轻松愉快、幽默自然的游戏方式为儿童呈现了一个适合儿童年龄发展特征的词汇库。童谣丰富儿童语言词汇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童谣可以扩充儿童的词汇量[3]。大部分的民间传统童谣的词汇都来自日常生活的常用词汇,在很大程度上契合儿童的语言经验和生活场景,儿童通过诵念童谣能够听懂并熟练掌握这些常用词汇的语法特征与语用特征;二是童谣可以扩充儿童的词汇种类。民间传统童谣的词汇系统非常丰富,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词类,实词中的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用量较多,虚词如连词、介词、助词等较为少见。
(3)感知语言美感。
童谣是朴素的文字,是优美的旋律,是活泼的故事,是妈妈小时候的记忆,是代代相传的美好和欢乐。童谣可以为孩子开启另一个世界,这里有可爱俏皮的小动物,有郁江河边的花树枝,有春姑姑冬公公,有外婆桥城门高,有南山寺流米洞,还有各地方的民风和各时节的习俗……童谣把概念变成形象的东西,变成感情体验,对孩子方言语感的获得,乃至中华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都有着潜移默化、 无可替代的作用[4]。
3 广西民间童谣游戏的发展困境及其传承策略
由于时代的变迁,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与居住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全球化”与“信息化”等外界文化猛烈地冲击着各地固有的文化模式,民间传统童谣存在的文化生态已发生变化,传统民间童谣的走向值得关注。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教育传承包括3 方面内容: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传承。该文认为,整合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方力量,形成教育传承合力并实现功能互补,将有助于民间传统童谣民俗场的移植再建。
3.1 社会教育传承
社会教育传承是指有目的地培养民间文化传承人而进行的有益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在当今社会环境中,社会教育传承可以通过社区群体之间的传承和师徒之间传承等方式进行。一是可以在社区群体中宣传民间传统童谣,在社区聚会、赶集、年会等重要时节进行民间传统童谣作品的展述、教授、学习创编等活动,使当地民间传统童谣文化进社区、进乡屯,人们可以在这样群体聚会的场合传递民间口头文化、习得当地民俗文化[5]。二是可以在师徒制中培养专门的民间传统童谣传承人,通过专门习得的方式培养传承人,延续地方文化。
3.2 家庭教育传承
民间传统童谣最初产生并流传于家庭成员之间,因此家庭是童谣演述的重要场域。通过社会宣传方式,鼓励年轻父母多用方言与自己的孩子进行家庭童谣念唱亲子活动。孩子在与父母一起诵读童谣,借助童谣做亲子游戏的互动中,体验亲情与互动,学习传递与分享,体会语言的形式美与生活的充实幸福;与此同时,父母也借助亲子童谣活动,表达与传递对孩子的关爱和支持,为孩子展现与描绘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场景。家庭是童谣教育活动的重要场域,而童谣也是亲子互动的幸福源泉,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
3.3 学校教育传承
学校是儿童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方面应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间童谣与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的融合路径。如幼儿园课程童谣引导活动开发、家校合传、数字兴谣。设计地方童谣与幼儿园课程融合的实施方案,完成“民间童谣进幼儿园”活动,包括活动策划、民间童谣创编比赛、民间童谣朗诵比赛等项目。最终实现学校民间传统童谣演述场域的再建[6]。
民间传统童谣是民间文学的活态形式,离不开其演述的民俗场。各级文化部门应考虑着力培养新的民俗场,让民间传统童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获得新的生命力,继续丰富民间文化这一伟大的民族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