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学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2020-01-01刘军
刘军
(长安大学 工程机械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大学生入学人数不断地增加,但各种问题也不断出现。如今,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已经渐渐和社会脱节,不能够完全适应企业与社会发展。特别是大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实践能力不足、 无法胜任企业工作要求的情况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人才应该如何培养,学校怎么设置合理的课程帮助学生成长等,这些都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1 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有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据统计,到2020年,将有800 多万大学生毕业,比10年前多了近200 万[1]。而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才能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胜利,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所以,对高校学生进行人才培养极其重要,将人才培养计划作为高校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在为社会培养可用之才以及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等方面提供了保障。
(2)有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于人才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高校作为培养、输出人才的地方,非常重要。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评价一个学校的优秀程度,除了师资力量,学生的就业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标准。所以,高校应当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质量培养标准,置身于社会发展的潮流中,才能为国家和民族输送更多的可造之才,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及后续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意味着对于人才的质量培养在今天已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本科院校质量,就没有我国高等教育质量”[2]。
(3)有助于国家教育的发展。重视教育就是重视国家未来发展,重视教育才能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前进。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其作用不可谓不重要。无论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还是促进结构优化调整、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走向世界,都需要高端人才的支撑。而高校作为国家和社会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基地之一,承担着重要职能。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各高校如何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国家经济与文化建设,是我们一直不断探究的问题。
2 目前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和体系建设不完善。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的主要依托,也是大学生最直接、最核心、最显效的受益载体[3]。因此,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课程体系建设。但受其办学能力以及师资力量的限制,导致基础专业课力度不够,专业课过分专业化,造成学生许多知识点并未充分掌握,特别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严重不足。除此之外,学生科学素养、思辨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也都有待提高。并且,大多数高校对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不够敏感,课堂上教师所教授课程内容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跟不上时代发展,从而造成了很多学生在踏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后,无法将其所学与工作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这就导致了教学与实践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而有些高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又太过于教学内容社会化,社会目前需要什么就开什么课程,一直紧跟热门行业,却不考虑当这个行业不再发展或逐渐没落时该如何应对。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信息不相匹配也导致了就业结构性矛盾,从而造成每年许多大学生很难找到工作。所以,高校的发展应当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发展,不能过于滞后,也不能太过于倾向于热门行业。
(2)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定位不准确。许多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仅是单一以知名高校为仿照对象,并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量身打造的培养计划。只把实践教学作为理论知识,而没有让学生拥有充分的实践经验,这使得大部分的毕业生自身特色不足,导致其只会纸上谈兵,不能够充分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部分高校在对人才培养中过于偏重人才培养的专业对口性,课程开展上以职业发展为导向,注重专业性训练,这种人才培养的模式,的确可以保证人才的专业性。但是也导致学生在课程选择上具有被动性与局限性,除了专业知识之外,其他相关的学科与知识内容学生不熟悉,知识结构单一化明显。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反思。目标清晰,找准定位,才能解决人才输出的结构性矛盾[4]。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是新时代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国家发展战略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仅盲目追求招生规模的扩大,追求学校综合化的发展,并不关注对于人才的培养标准,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特色不明显、创新创业教育严重不足。现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现象成为常态。事实证明缺乏产业参与人才培养,缺乏由各行业、企业参与的协同育人的机制,很难培养出优质人才。
(4)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育。在现行的教育评价体制下,特别是对教师教书育人评价机制的不完善,部分教师面对职称评审及科研考核压力大,而缺乏对教学研究工作和大学生育人工作的付出,把科研当主业,忽略了学生授课教育的实质。同时,出于发展多学科专业综合性大学的考虑,高校在引进师资时,也往往只审核其高学历以及是否专业对口,很少从产业行业一线引进富有生产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而引进的高学历人员有些以学术理论见长,短时间内难以胜任实践教学。另外,学校在评职称时又专注于教师的学历和学术科研成果,很少关注教师在基层实践能力的锻炼经历,导致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5)高校学分管理落实不到位。自21 世纪初以来,各大高校陆续推出了新的管理制度,即学分制管理制度,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学分即可毕业。但是制度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效果并不明显。这是因为,在现行的人才培养方式下,学生按人才培养方案的进度修读学分,很难做到提前修完学分,并且有极少数学生因课程成绩不及格,而被要求重修,造成延期毕业。教学管理采用硬性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等这些制度,缺少了灵活性和弹性,这些都不利于优秀大学生的培养。
(6)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缺乏统一的指导与规划。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大高校都成立了网络中心,但是部分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与指导,导致高校各个部门之间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例如,在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采用的是一套应用系统,在高校的教学科研部门采用的是另一套应用系统,虽然这两套应用系统都具有良好的专业性,可以为该部门的工作提供便利满足其业务需求。但是学校整体发展并不突出,作为学校的一部分各个部门之间应当加强联系与沟通才能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工作服务,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应用平台,信息孤岛情况越来越严重[5]。高校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的来源不统一,数据类型各异,导致一些原本可以共享的数据信息,重复录入,影响了工作效率。还有部分应用的登陆窗口不一,认证方式各异,用户需要多次操作用户名与密码,这些也使得高校信息系统的维护成本较高。这一切都是由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总体规划,没有站在高校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这一情况不利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发展。
3 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1)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方案。不同类型的高校有着不同专业领域、 不同的社会服务方式、不同的人才培养水平。在遵循教育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应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审时度势,及时更新教学计划,提高新型人才的教育质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学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各高校人才培养任务、定位和思路应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
(2)关注时代发展趋势,改革教学模式。高校培养新型人才必须把握好社会的需求和时代发展的趋势,才能更有助于培养新型人才。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核心,各专业应根据各自专业特点选择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材。同时,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应该合理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处理好知识学习与实践创新的关系[6]。高校要时刻关注时代发展的趋势,建设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特色专业,才能促进其不断生存、发展。高校应当积极进行课程体系重构,提升选修课程的比例,给学生们学习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满足不学生生的需求,也促使人才培养的方案更加具有弹性。此外,还应当回归教育的本源,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从知识的专业性向多学科融合性发展的方向转变,构建以专业课程为主,多学科知识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
(3)深化产学研,强化实践教学。一是在实践教学中改革项目,推动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学校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为目标,可以拨出专项经费设立与生产教学实践紧密相关课题,鼓励教师对原先实践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调整、补充和创新,进而推进实践实训课程建设。二是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此外,高校应坚持“开放、共享、主动、创新”服务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力推动相关专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学校和企业、 学科和行业、 专业与企业3 个层次互相支撑的“三位一体联合培养体制”。
(4)改革教学评价机制,推动科学发展。高校教师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在高校重视科研成果,轻视学生教育的整体环境下,高校教师忙于科研,忙于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而将教书育人工作仅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致使高校教师不能够专心研究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考核也未能充分考虑学科和岗位特点,导致一些教师不能安心教学科研“坐冷板凳”,造成“兼职当主业,授课当副业”的一些问题。所以,高校要构建多重评价机制,拓宽教师评价维度,使教学能力突出、育人工作得当的教师得到合理的回报。
(5)实施灵活学分管理,促进人才培养。学分制是学生通过学习、参加考试,达到及格及以上成绩而获得相应学分的一种管理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现行高校都是采用学分制管理模式,学生在规定的年限获得一定量的学分即可毕业。高校在制定学分制管理的同时,应当做好相应的学籍管理措施,满足学生自主选课、自主修学分的途径,比如,保证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承认网络学分的有效性等。同时,应当做好没有修完学分学生的退出机制,而不是一味地采取“重补修”等方式来完成学业[7]。
(6)加强高校的信息资源建设。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开展:第一,链接。在网络上实际有很多的免费教育教学资源,这些都是人才培养的良好资源并且几乎不需要花费成本,可以将学校的服务器与相关教育资源网站进行链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这一类链接可以由专家进行介绍或直接进在引擎上进行搜索,然后学校网络的维护人员还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更新与维护[8]。
第二,镜像,可以将网上一些高水平与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建立全部或部分镜像,如此可以获得更加专业性、最新的教育资源[9]。
第三,二次开发与自主制作,这一工作往往需要教师与全体学生一起完成,尤其是学科专业教师是这一工作的主力军。高校信息技术教师接受过专业的理论教学与技术培训,拥有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同时还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检验,制作出其教学工作需要的素材。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切实了解所在区域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做到实时调整,以培养优秀学生为核心,最终增强学生的发展和就业能力,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以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筑牢学生基础,因材施教,使每个人都能获得进步。同时,不断扩展学生思维,面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