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2020-01-01李晓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高素质学习效果学业

李晓

(南京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1167)

我国社会人才的主要来源渠道就是高等教育机构,其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面的作用非常关键。而面临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生产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要求现代社会人才不仅要具有超高的文化素质,还要同时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当前高等人才培训院校中,正在建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业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选拔和培训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业绩效体系

1.1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前社会急需的人才类型,是根据社会知识技术产业的变动而对高校人才培养方向的变革,是诠释当下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为高校育人与教学指明了方向。而什么样的人才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呢? 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及认知的,只有在认知与了解这类人才特质与内涵后,才可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对应的教育和教学。以下是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含义阐述,当前我国企业家马云在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行定义中指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超高的综合素质是主要方面,与以往对人才的单方面需求和要求截然相反,当前社会工作中,对知识的要求,对技能的要求非常重要,从事某项工作必须具有基础技能以及理论知识,才能够良好地完成工作和服务,知识和技能缺一不可,这是基础部分,也是必要部分。另一个方面,便是人才的适应性能力,外部环境瞬息万变,如果不能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那么,无疑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新型人才,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人才身上适应性能力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影响人才工作的因素包括很多,企业工作因素、企业环境因素、人员心理因素等,都会对人才的工作能力和处理事务的能力造成影响,不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很容易被各类因素影响,不利于个人价值与能力的充分展现,会逐渐降低个人的竞争力和优越性。所以,对人才适应性的要求非常关键,要求现代人才应该具有超强的心理素质,对工作的变化具有临场应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1-2]。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两面性,决定了高素质人才在当前社会中的价值,现代我国企业正在经历发展的黄金时期,企业人才应用改革也势在必行。而我国高等院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对人才培养负有重大的责任。而高校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便是建立起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业绩效评价体系。

1.2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业绩效体系

1.2.1 学业绩效评价体系

学业绩效评价体系具体是采用系统的方法对学生个体通过知识学习和训练之后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来体现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以及个人综合素养能力,可让高校教育工作者及高层领导认识与看清学生学习状况,可及时掌握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本进度。总而言之,绩效评价体系反应的是学生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情况以及个人能力提高情况。我国教育改革经历了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以及核心素养教学等多次改革,每次教育改革相关的学业绩效评价体系也都不相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我国的学业绩效评价体系相对比较简单,其依据理论主要是学生客观数据方面的掌握,其中包括学生的知识学习成绩、 学生课堂表现评分以及其他任务的完成情况,通过直观的考试检测出来的学生表现客观数据是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内容[3]。这样的绩效评价,无疑是比较简单且不够客观的,因为在评价体系中没有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虑进来,从而导致绩效评价体系有失公正性。而经过了素质教育改革之后,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所以学业绩效评价体系也发生改变,相关教育专家意识到,单凭学生的客观数据表现是无法全面判断学生是不是人才,也有很多学习中等的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发挥出更好的才能。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催动下,学业绩效体系更注重学生主观指标衡量。其中包括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的个人品质以及学生的智力潜力等。素质教育背景下,学业绩效评价体系更趋向于学生主观因素和学业因素方面综合衡量。而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再加上我国社会经济出现转向,对知识性人才以及适应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再一次促进了我国教育体系中学业绩效评价体系改革。

1.2.2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业绩效体系

教育改革深入,我国教育机构对人才的培养又有了新的要求,并且教育机构针对社会人才要求进行了学业绩效体系改革,采取多项手段和行动来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也是在这个阶段中构建了当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业绩效评价体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业绩效体系可视为新背景下的新兴产物,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4]。在高素质应用型学业绩效体系中,包含多项内容,囊括了学生学业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人物绩效以及周边绩效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内容再进行综合性的细分。其中任务绩效主要指的是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客观表现,是一种客观性的记录和记载。而周边绩效则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或者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其他关联因素表现,则可完善绩效系统,弥补任务绩效中的不足。与任务绩效相比,周边绩效的衡量评价体系更加抽象化,不如任务绩效的衡量评价直白明了,但是也是学生个人能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周边绩效中学生的适应性能力以及随时应变的能力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所以任务绩效加上周边绩效模式是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训评价而量身定做的体系。

2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合情合理的,是顺应当下育人标准、育人需求而延展出来的重要举措,各所高校都应在加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注与重视的同时,加大力度筹建应用型人才学业评价体系,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和协助,以此来顺应当前形势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5]。

2.1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结构建立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包括任务绩效以及周边绩效两个方面,而在具体的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两方面绩效是通过学生学习不同的影响产生的。其中学生的任务绩效受到学生学习的直接影响,可以具体展现为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学生的周边绩效则是由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间接影响形成,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可以转化为对学生学习效益的评价,所以当前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业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实际的评价结构包括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效益的评价,以下是对评价体系各方面分析。

首先,是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业绩效体系中学习效果的评价,学习效果总结而言,就是学生通过学习直接产生的效果,对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换言之也是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而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中,能够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指标就是学习成绩以及在学习中的科研成绩。而学生的科研成果非常好评价,主要就是查看学生的个人履历,在学校或者实习期间,是否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或者精彩表现,这是学生学习效果最为明显的表现。而相比于科研成果,学生的成绩评价内容更多,其主要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进行评价,其中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评价、 学科基础知识评价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到其他衍生专业的基础知识掌握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非常直接地展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学业评价中比较简单的基础部分。

其次,相比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效益的评价更加复杂,也是学生高素质应用型的主体展现,需要倾注较多心力和精力去做好。学习效益从字面上理解可以是通过学习给学生带来的效益,效益与效果不同,有着本质性差别,效益相较于效果而言,更加客观也比较间接,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各方面的效益,包括身体、心理以及精神等方面的获益[6]。而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业评价体系中,对学习效益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期间表现、 学生个人能提升、学生的心态以及对学业和职业的规划等多方面,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效益评价更加复杂,也更加全面,这是它的优势,也是它的亮点,也由此使得学习效益评价更具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学习的间接影响,也是学生对学生高素质的评价,在素质评价模块中包括思想文化素质评价以及身心修炼评价,这两项评价内容都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表现啦完成评价,包括学生上课期间、实训期间以及在校期间的表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2)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升。也是对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学习到最后都要转化为能力,不同的学生学习转化过程也不相同,所以在评价体系中根据学生学习转化能力的多少来评价学生的能力提升。(3)学习效益评价。包括对学生心态的评价,做到了由外到内的评价,可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心态评价以及学生的个人心理评价,通过这两面的评价表现出学生的心理综合素质。(4)对学习以及职业的预期评价,可以说是对学生的适应性进行评价,每个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都有对本专业的看法,良好的学习规划和职业预期说明学生对专业学习和社会工作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并且在侧面上反映了学生个体更具有适应性。

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业评价体系建立中,包括任务评价和周边评价两个部分,而在具体的评价体系中,两个模块转化为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益的评价。

2.2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业绩效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评价结构的建立主要是让评价实施者明白“以什么评价”,而想要具体地进行学业绩效评价,就要了解“怎样去评价”,也就是绩效评价的方式和指标,当前根据评价结构为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益,其对应性的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学习效果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成绩,学生在学校期间所有记录的考试成绩、包括专业课考试成绩、其他证书考试成绩等内容。(2)科研成果指标,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得竞赛得奖成绩、取得相关专业学术研究成果等。(3)学生的实践学习成绩,主要包括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成绩,也包括实践活动中的得分记录。

其次,学习效益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学习能力提升评价设计;评价过程中要求学习个体要具备思想能力,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 应用能力、 创新能力以及沟通合作能力。(2)学生学习态度方面的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学生的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学生对职业期望的热忱,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以及其他任务的心态、 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学生对学习和工作的责任意识等多方面,通过这几方面的评价可以良好地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质[3]。(3)学生职业预期评价指标设计,学生对职业理想预期,学生对工作稳定性的预期、学生对工作待遇的预期、学生对工作主观的认可、学生对工作的感兴趣程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标准与需求较与往日有了较大提升,给教育行业带去了较大的压力和负担,也为教育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该文笔者对高素质应用型学业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学习效果评价和学习效益评价两方面内容。在实际的学业绩效评价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还包括很多,人才的培育和鉴定也要考虑到时间的因素。希望该文能够对高素质应用型学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合理构建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高素质学习效果学业
2022年山西将培训高素质农民6.6万人
艰苦的学业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陕西2021年将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莲心宝宝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