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对中国传统忠伦理的溯流穷源之旅
——评孔祥安、何雪芹的《中国传统忠伦理研究》
2020-01-01桑东辉
桑东辉
(1.黑龙江大学 哲学学院/国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2.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来不乏研究者。但不同的学者所选取的角度不同,王子今立足于忠观念,王成立足于忠文化,而孔祥安、何雪芹的《中国传统忠伦理研究》青岛出版社2018年12月版)则从忠伦理的角度,对忠进行了穷源溯流、辨义析理的贯通性研究。
一、溯流穷源:寻找忠的原初内涵
凡事都要寻个源头,对忠的研究也概莫能外。《中国传统忠伦理研究》的作者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将“忠君”等同于“忠”的狭隘偏见以及谈“忠”色变的怪现象,通过翔实的考证,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寻找忠的源头的寻根溯源之旅,做了一次抽丝剥茧的知识考古。
在开始溯源之旅前,作者先是厘清了长期以来存在的观念与概念混淆不清的问题,明确了先有忠的观念、然后再有忠的概念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研究路径。基于这一认识,作者认为尽管忠字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典籍中,但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忠的出现应该较之要早。至于早到什么时候,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在五帝时代,即伴随着父系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忠的意识。忠这一意识、观念在出现后又经过漫长的发展、变化,大约在尧舜时代或原始社会末期发展成一种比较成型的忠观念。《中国传统忠伦理研究》综罗了学界关于忠起源的十二种说法和观点,探赜索隐,采取古文字学、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学、神话学等多重证据法,最终厘定了忠观念起源的大致时代。
进而,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作者在浮光掠影中追蹑夏、商、西周三代之忠的蛛丝马迹。如通过分析孔子所谓的“夏道尊命”以及司马迁《史记》的“夏之政忠”、刘向《说苑》的“夏后氏教以忠”等文化内涵,稽考出“夏政尚忠”的结论。对于“殷人尊神”文化,作者主张拂去这层宗教面纱,从政治和社会角度去探讨忠的史迹。至于“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的西周,作者更是通过论证《尚书·洪范》之“建用皇极”乃立中之谓,以及《左传》多以忠来阐析西周之《诗》等来力证西周忠观念之存在。尽管从史料上看,有关夏、商、西周的传世文献和甲骨文、钟鼎文等出土文献中尚没有发现“忠”字,但在春秋以前,忠观念应该是早就已经出现了。关于这点,从作者丝丝入扣、言之有据的论证中,读者还是能发现忠观念的早期踪迹。
二、顺流而下:寻绎忠的发展脉络
读《中国传统忠伦理研究》如同跟着作者进行一场有关忠的知识学考古之旅。先是围绕寻找忠的源头,进行了溯源寻根之旅。然后是顺着忠的发展脉络,进行漂流体验之旅。
如果以春秋时期为界,则春秋以前是对忠的寻根溯源,而春秋之后则开始了忠伦理的曲折发展历程。忠伦理的这个过程就如同在河流中漂流,忽而波峰,忽而谷底,忽而受阻,忽而奔泻。如果说春秋时期,忠伦理成为“令德”,正式开始参与到政治伦理和社会道德中,那么,战国和秦汉时期则使得春秋时期广义的忠伦理逐渐窄化和狭隘化为忠君道德,并借助“三纲”的确立而达到一个历史性的巅峰。魏晋南北朝时期忠德陷入低谷,虽经隋唐复振,但五代十国再度将忠德带入到一个道德洼地。宋明理学重又将忠伦理请上神坛,并且通过理学的论证,将忠君道德固化为绝对天理,并最终走向愚忠的死路。近代道德革命对传统忠伦理进行了批判和清算。忠伦理这一波三折、曲曲折折的艰辛历程,实际上是伴随着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
诚如作者所指出的,忠伦理虽然走过了这样复杂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起起伏伏的荣辱兴衰,但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一个重要范畴,忠伦理中所蕴含的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以待人、忠于职守、公正无私、竭尽全力等内容和原则要求,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并不会随时代发展而褪色。在作者看来,忠伦理的当代价值主要有四:一曰忠于国家和人民的社会公德;二曰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三曰忠于家庭的家庭美德;四曰忠于他人的个人品德。这四个方面的忠伦理精华作为传统忠伦理超越时代和阶级局限的永恒价值,不仅是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因,而且是对传统忠伦理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三、研精覃思:践行忠的基本精神
忠的研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传统忠伦理研究》几乎涵盖了忠观念、忠德等概念内涵,并梳理分析了从先秦直至近代忠伦理的发展变化轨迹,可谓是忠研究之集大成者。
一是视野宏阔,不拘一格。忠虽然是一种伦理道德,是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德目,但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早已内化为国人骨子里的一种民族精神基因。因此,研究忠固然离不开伦理学的理论支撑,但同时,忠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社会意识,广泛而深刻影响到世风民俗和文学艺术。《中国传统忠伦理研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高屋建瓴,综罗百家,研究视野非常宏阔,尤善于采摭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丰富了对忠伦理的研究。譬如,作者从文学史的角度,深入探研汉赋、唐诗、元杂剧、散曲、明清小说中所反映出的忠观念。为了说明汉代忠德的实际状况,作者分析了汉代的碑刻和画像砖,在其中撷取和分析相关忠的文化元素和价值导向。像这样以他山之石攻忠伦理研究之玉的地方,在《中国传统忠伦理研究》一书中还有不少。
二是资料宏富,信手拈来。作为贯穿整个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的重要道德范畴,忠的相关资料非常丰富,几乎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而且散见于几乎所有的古代文献和大量近现代史料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做有关忠的研究,实际上拼的就是史料功夫。从这点看,《中国传统忠伦理研究》的作者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举凡忠之所涉,无论是经、史、子、集,还是资政类书,也无论是稗官野史,还是钟鼎碑刻,抑或是戏曲小说,作者均有涉猎和搜罗。而且作者能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地自如引用史料,亦足见其对史料掌握之熟稔,运用之精当。
三是论证严谨,持论公允。作者以丝丝入扣、令人信服的严密逻辑,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其论证之周详,持论之公允,体现了一个治学者的科学严谨态度。譬如,围绕嵇绍忠否的争论,作者列举了晋、唐、宋、明、清等不同时期对嵇绍荡阴忠君死难的评价,寻绎出忠伦理在中国历史上的变迁轨迹和导向变化。又如,作者分析了钱大昕等乾嘉学者考据著作中的忠观念,指出:“受制于清代思想文化高压政策及皇权对真理诠释权力的侵占,清代的考据学者无法像前代士人一样直抒胸臆,直接对当时的政治伦理提出异议,只能通过对儒家经典关键字词的考证对主流的政治意识形态进行迂回的挑战。”(见该书第425页)这也堪称不刊之论。除此之外,作者围绕忠的起源问题、北朝及隋唐等法律规定中对不忠的刑罚规定、房玄龄《晋书·忠义传》中选择传主的史识、欧阳修治《新五代史》时对忠臣死节入传拣选之苛刻,以及元代散曲对忠伦理的看淡和质疑等等,所做的论述和判断都是不乏史家慧眼的中肯评判。读罢不禁启人深思,令人回味。
四是学风严正,自律规范。忠作为一种伦理道德,其本意就是对人、对事的尽心尽意。体现在职业道德上,就是要忠于职守,勤于所事,踏实认真,一丝不苟。因此,从事忠伦理研究的学者首先就要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做践行忠德的楷模和典范,绝不能知行不一。这点在《中国传统忠伦理研究》一书中就有很好的体现。通读全书,随处可见作者学风之严正朴实,以及其谨守学术规范的忠厚老实。在整部著作中,作者虽出入古今,旁征博引,纵横捭阖,然时刻不忘标注出处,不掠人之美。同时,作者在辨证析理过程中,敢于坚持己见,忠直不阿,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即便对一些名家、大家的观点,也不随声附和,而是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
总的看来,孔祥安研究员和何雪芹博士所著的《中国传统忠伦理研究》不啻为忠伦理领域的一部有心、用力之作,是当下和未来研究忠伦理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