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殡葬改革的影响
2020-01-01孙宇迪
孙宇迪
(黑龙江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对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过这样一段论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各种优秀的文化、观念、技艺与时代碰撞,迸发出了当代众多杰出的、璀璨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1]。
殡葬从业者,作为“人民群众生命最后尊严的守卫者”一直在饱受争议和歧视中踽踽独行。现在,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声音都在指责殡葬业的固步自封——即使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新时代大潮冲击下,也多是承袭千百年来祖先所赋予我们的丧葬文化传统,且大多遵循既往的模式化流程,忽略了创新和改革,成为了被世人诟病的“沿袭封建迷信的主阵地”,而这,对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发展无异于是一种较为消极的打击。
在我看来,这些反对的声音太过片面。试问,我们的国家不也是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没有对于传统丧葬文化的传承,又何处可寻“绿色殡葬、文明殡葬、科学殡葬”的现代殡葬改革理念的出现。仔细探究,许多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内核实际上都满载了对于丧葬、生死的深刻理解,而这对于我们的现代殡葬改革来说,无异于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一些先进的殡葬改革理念也由此酝酿而起,在时间中打磨,锻造不朽[2]。
1 儒家思想对现代殡葬改革的影响
1.1 儒家思想中对生死观、丧葬观的论述
1.1.1 先进的生死观
2020年是儒家集大成者先贤孔子逝世2499周年。在儒家学派传世巨作《论语》中,便有一段孔子与其弟子子路关于生死问题的经典对话——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用短短14个字回答了弟子的疑问,掷地有声,传递出他极具先进性的生死观念:请将追求生活的注意力放在当下,不要去侍奉鬼神,而是要好好侍奉现实生活中身边的人[3]。
1.1.2 与众不同的丧葬观
古人的丧葬观念,受政治、经济、家族等因素影响,往往都竭尽全力主张“厚葬”,风光大葬从而福荫后世子孙。在这方面,孔子却有不同的主张,在《论语》中便有这样的描述,“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如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孔子在面对亲如儿子的颜渊安葬事宜上,并不主张“厚葬”,而是希望门人依据颜渊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在孔子看来,对颜渊最好的安葬方式就是按照他平日朴素节俭的本性进行简单安葬,而孔子的这一观念在君权、氏族意识盛况空前的春秋时代,无不彰显出他的与众不同和卓尔不群[4]。
1.1.3 遵守礼制的丧仪观
“丧则哀,葬则敬,礼为用”,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儒家思想更是将这种对于礼制的遵守贯穿于整个丧葬过程,使丧葬行为既表露出深深的哀恸,又表达出对逝者的尊重。而出自《论语·学而》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更是告诫后人要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将礼与丧葬活动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1.2 儒家思想对现代殡葬改革的影响
上述儒家思想所传递出的生死观和丧葬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现代意识,从意识形态领域、方法手段变革方面对现代殡葬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2.1 推动了“厚养薄葬”的现代殡葬观念形成。现代殡葬业的发展,要经历适应时代的改革,而对于现代殡葬改革来说,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在一些不发达省份还有很多人抱着传统思想来看待丧葬问题,他们觉得逝者生前的事并不重要,葬礼的风光与否才是他们孝心的体现,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披麻戴孝的丧属集结成队,或配着哀乐,或配着唢呐,用大声痛哭来表达他们对逝者的悼念,甚至还有一些土豪丧属雇佣大量礼宾人员为逝者鸣炮、开路。而孔子在《论语·先进》所传达出来的观念内涵,恰好是与追求风光大葬的理念相反。“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引申到现在就是告诉我们对待身边人要“厚养”,主张依据人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安葬则折射出孔子“薄葬”的理念。“厚养薄葬”正是现今这个高速老龄化社会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最为需要的,也是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前就传达给我们的智慧之说,更是推动现代殡葬革新的理论基础。2020年春天席卷中国大地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于“厚养薄葬”观念的深深思考。这是一种始料未及,很多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突然失去了亲人,这种失去带给了生者巨大的遗憾,遗憾没能在逝者生前好好尽孝[5]。
1.2.2 促进了现代殡葬活动中的仪礼创新。儒家学说注重对仪礼的要求和传承,“生”要“事之以礼”;“死”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礼”应贯穿于一个人的生与死。“礼以饰情”是儒家礼仪思想最好的注解。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社会的变革,殡葬活动只具备满足逝者及其家属基本需求的最表层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使得现代殡葬行业也开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创新。“创新礼制,体悟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开始在各地殡葬活动中出现,而我们也在大大小小的葬礼中越来越多地看到了充满仪礼的开光仪式、起灵仪式、鸣炮开路仪式以及各种安葬祭奠仪式……丧亲者通过举行各种悼念仪式,找寻到与逝者之间的情感联结,从而产生更深的情感共鸣。但是,从利于现代殡葬发展角度来看,现代殡葬活动的仪礼创新还需要把握好一个度,即应在“薄葬”理念的基础上,将“仪礼”的体面感带给每一位逝者及其家属,使殡葬活动呈现出“有礼而又有节”的面貌[6]。
1.2.3 延伸了祭奠哀悼的方法和形式。前文的儒家思想主张“慎终追远”,提出要隆重的哀悼去世的亲人。借由此理念的衍化,现代殡葬活动中延伸出了多种不同的哀悼方法和形式,如黄丝带哀悼、网络祭奠、追思会哀悼、烛光祭奠、音乐祭奠等等,这些方式虽然在物质层面让人看着不一定富足,但在精神层面绝对实现了对逝者的“隆重”悼念。同时,在追求绿色、科学、人文殡葬的当下,这些具备环保意义的祭奠哀悼方式也得到了众多丧亲者的广泛支持。尤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对身在异乡难以在清明节回家祭奠的人们来说,这些延伸出来的祭奠哀悼方式更加具备一种慰藉功能。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今年清明节期间很多墓园都进行了封闭管理,为使丧亲者能够缅怀逝者,众多墓园推出了微信预约直播代祭的服务。手机直播代祭,虽然无法亲临现场表达哀思,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段里,却实现了人们在清明节里的情感慰藉。
2 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对现代殡葬改革的影响
古往今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许多名家大儒都曾经在自己的论著中探索二者的关系,“天人合一”成为了二者关系定调中备受推崇的理论,而这也成为了我们推动现代殡葬改革最好的借鉴。
《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述;《庄子·齐物论》中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论述;《中庸》中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论述;汉代思想家董仲舒更有“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不可一无也”的论述。这些论述无一不是在强调人和自然息息相关,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做到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要相互依附,如果一味破坏、豪取自然,可能会物极必反。其实,这正是现代殡葬提出“绿色殡葬、文明殡葬、科学殡葬”的原因所在。曾几何时,为了扩大公墓面积,人们砍伐林木,占用耕地、林地,甚至有的人还在风景名胜区修建陵园,只因为那里是风水宝地,可以保佑后代子孙;为了给已逝亲人“送钱”,人们争抢着霸占路口,划地为营,烧得浓烟滚滚,漫天黑屑;为了遵循“入土为安”的传统,人们私挖私埋,视火葬为无物,大兴土葬,污染土地。大气污染、土地受损,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被打破,雾霾、沙尘暴在反噬着人们的健康,粮食减产、重金属超标在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人与自然平衡被破坏的后果开始让人们反思,现代殡葬从业者也开始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结合“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规律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开始对安葬方法、祭奠方式进行革新,为现代殡葬向生态型殡葬转型奠定了基础,也对现代殡葬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一,激发了生态葬法的产生。“天人合一”讲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要任意挖埋破坏现有生态环境,而中国的传统殡葬文化又讲求“入土为安”,在两种看起来略有矛盾的观点激发下,现代殡葬人利用科技手段解决了其中的问题,制作出了一系列可降解的安葬用品,既保护了环境,又实现了逝者的“入土为安”。近年兴起的生态葬,便是一种既环保又节地的安葬方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逝者的骨灰坛被安置在青青草地下,时光荏苒,骨灰将会随着可降解的骨灰坛融入泥土中,真正实现新时代的“入土为安”[7]。
其二,提升了新式葬法使用的比例。人们的殡葬观念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也在发生着变化,尤其以中青年为主力军,很多人在考虑身后事问题上都提出了要从简、环保。植树葬、花坛葬、骨灰海撒等新式葬法使用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哈尔滨为例,2009年首次进行骨灰海撒时仅有5份,而截止到2019年清明已有1367位逝者枕浪而息,安眠于深海之中。
其三,带动了祭奠方式的环保化。往日一到清明时节城市里便烟尘满天,污染指数爆表,为城市的环境卫生带来了巨大的忧患。随着各地开始推行文明祭祀,杜绝烧纸等现象,现如今多地已难觅烟尘和灰烬,更多人开始选择摆放鲜花、擦拭墓碑、回顾旧照来寄托对故人的哀思,回归“以人为本”,虽然少了一分烟火气,但却多了几分人情味,“人文殡葬”的现代殡葬理念正逐渐得到世人的认可在各地广泛推行。
3 工匠精神对现代殡葬改革的影响
工匠精神诠释的是人们如何看待自身职业,关乎到职业精神状态、职业品质、职业特质和职业能力。国之匠人凭借着他们的爱岗敬业、全神贯注、精益求精和开拓创新锻造了一个又一个国之重器。娴熟如鲁班,奠定了中国建筑的崇高地位;专注如欧阳子,开创了冷兵器的先河;求精如商高,使勾股定理先行于世;创新如綦毋怀文,让中国冶金在世界占得先机。这样的品质、这样的态度对于任何行业都是难能可贵的,对于殡葬行业改革的影响更是极为深远的,不仅能够提升殡葬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更能够将殡葬设备工艺水平提升一个档次。
工匠精神是殡葬技艺提升的推进器。执着、坚持、专注、无畏,千万次的重复,只为还原逝者生前的安详,让他们带着尊严告别家人。工匠精神的影响力正在于此,殡葬技艺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因为不是人人都能忍受得了腐败的遗体、破碎的肢体和血迹斑斑的容颜,想要成为许康飞、成为余廷、成为王刚,成为行业大师,需要的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钻研、磨练和改进,更是需要怀揣着“还逝者生命完整”的敬畏之心,耐得住打磨,守得住寂寞,方能将技艺浇铸成利刃,扬我权威。
工匠精神是殡葬设备进步的提速器。人口高速老龄化、生态环境污染等原因使我们在改变安葬和祭奠方式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对殡葬设备的创新。近期,英国科学家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开发出了一套为逝者进行冰葬的设备。遗体通过机器被液氮急速上冻,随后被震动碎成细小颗粒,烘干、进行金属分离,后葬于泥土中,完成人们“尘归尘,土归土”的归宿。为此,我们的殡葬从业者也应多向外国同行吸取经验,继续发扬大国匠人精神,结合我国国情,在火化机、遗物焚烧炉、祭奠设备研发等方面进一步实现技术革新,使现代殡葬改革向“科学殡葬”方向有序前进。
工匠精神是摘掉人们有色眼镜的扭转器。长时间以来,因为对死亡的讳莫如深,对灵魂的畏惧之心,人们始终都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殡葬从业者,殡葬从业者在婚姻家庭、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歧视。但随着人们通过各种媒介手段揭开了“入殓师”的面纱后,他们都惊讶于这个默默无闻却又技艺高超的群体带给社会、带给普通家庭的宽慰和奉献。玉树地震、温州动车事故、海地救援、天津滨海爆炸,是技艺高超的殡葬从业者让逝者体面回家,让钢铁英灵驻颜归国。工匠精神,让殡葬匠人帮助逝者重塑形象,也让大众扭转歧视真诚以待,所以说,工匠精神的传承在殡葬改革过程中对于宣传普及殡葬,改变社会歧视方面具有极强的扭转作用[8]。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它们中的每一个精华都应该被铭记;每一门技艺都应该被传承;每一次成功都应该被借鉴;每一次创新都应该被吸取。而现代殡葬改革,因为民族、地域、信仰、风俗习惯的不同,可能还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磨合期,但新时代赋予了殡葬事业新的使命,也需要它在不断地挑战中去实现变革,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创新,这无疑是为现代殡葬改革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使其从思想观念、殡葬手段、殡葬技艺等多方面发生巨变,从而真正朝着践行“厚养薄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文明、科学、节约”的现代殡葬观念大踏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