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高校工会理论研究工作的研究
2020-01-01张妮娜
张妮娜
(山东管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山东济南 250357)
引言
2018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中,强调我国工运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要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团结动员亿万职工积极建功新时代,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加大对职工群众的维权服务力度,深入推进工会改革创新,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积极作为、真抓实干,开创新时代我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他在领导党的工运事业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我们党的工运理论最新成果,回答了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工会理论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基于此,高校在工会建设与发展中,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新时期高校工会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积极推进工会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为工会在新时期的实践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
1 新时期加强高校工会理论研究工作的必然性
首先,加强高校工会理论研究工作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中,强调我国工运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要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团结动员亿万职工积极建功新时代,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加大对职工群众的维权服务力度,深入推进工会改革创新,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积极作为、真抓实干,开创新时代我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工运事业的论述,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我国工运事业的指导,体现了我国工运学说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情况,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工运事业的发展,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高校工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发展中的现实情况,结合教职工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推出新的理论内容,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做出具体阐释,进而将新时期的工运学说贯彻到教育教学领域中来[2]。
其次,加强高校工会理论研究工作是履行工会职能的必然要求。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是我国工运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应保持全局思想,从服务大局的角度出发,明确工会工作的主要职能,并将高校工会工作融入到时代发展中来。在新时期工运事业发展趋势下,高校具备工会理论研究的良好环境,丰富的学者资源,浓厚的学术环境,科学严谨的学术研究体系等等,都为工会理论研究做好了铺垫。基于此,高校突出理论研究,能够实现科研资源的有效利用,履行教育研究工作的基本职能。同时,高校还能够根据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结合学校发展特点,从战略的高度分析广大教职工在工人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现状,探究教职工参与工人运行发展的规律,并明确工会的工作定位,构建高校工人运动的主战场,在党的领导下,落实工会的基本职责,夯实高校工人运动的群众基础[3]。
第三,加强高校工会理论研究工作是推进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在维护教职工基本权益,夯实工人运动基础,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的作用逐渐凸显。但与此同时,高校工会工作不到位,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逐渐凸显,例如由于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高校工会更多的是依附于其他组织机构存在,这就导致工会在参与高校管理、向高校中心工作渗透的过程中受到诸多掣肘,出现工会职能虚位、缺位现象;工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工作人员的大局意识不足,工作能力欠缺,难以真正做到为教职工发展,为学校长远发展负责;“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工会转型面临着诸多阻碍等等。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工会改革工作已十分迫切。实践创新需要理论创新为基础,因此,高校应加强理论研究,针对工会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展开经常、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探索新时期,尤其是“互联网+”背景下,工会发展新规律、新路径,这样才能确保高校管理者更加深刻而全面地掌握工会理论,促进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2]。
2 新时期加强高校工会理论研究工作的研究方向
首先,明确政治方向,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展开研究工作。高校工会理论研究应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任务进行分析,从理论层面坚定道路自信;坚持党的领导,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高校在工人运动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剖析,结合广大教职工的工作要求,完善工会学说以及相关理论;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目标对工会工作的科学内涵做出理论分析,探究理论与实践的内在逻辑关系,指导高校工会工作的有序开展,实现对工会工作的宏观指导。
其次,把握新时期教育工作特点,结合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展开研究工作。工会是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重要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工人阶级应依托工会组织,释放发展潜力,展现时代创造者的价值。基于此,高校在工会理论研究中,应结合时代背景,对广大教职工在时代发展中的定位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激发其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工作热情的方法与途径,例如高校可以围绕“职工代表发挥好参政议政作用调查与思考”、“高校工会组织在高教改革与发展中应当怎样准确定位和充分发挥作用”、“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怎样履行好工会的维护和服务职责”、“高校工会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保障机制中作用研究”等课题进行研究,并积累理论经验,指导工会工作不断完善。通过课题研究,高校能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推动工会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第三,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根据广大教职工的发展需要展开研究工作。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得广大教职工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而高校工会应以服务广大教职工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理论研究,例如2019年上海市教育工会和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工会,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工会在工会理论研究中确定“加强职工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服务”、“关于高校工会与教师工作部合作助力教师发展研究”等课题任务,并通过理论研究指导实践探索,以满足广大教职工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此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规划呈现出多元化的方向,而也必然会促使广大教职工对自身发展产生差异化诉求,针对此,高校在工会理论研究中应坚持开放性与全面性的原则,拓宽课题研究范围,并坚持与时俱进,以提高工会理论研究与教职工多元化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第四,围绕社会治理工作要求,结合新时期劳动关系展开研究工作。在“双创”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承担着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而结合社会治理中面临的新情况,高校在理论研究上也应不断拓展,根据创新、创业时代背景,探索中国特色劳动关系。目前我国的社会治理工作面临着诸多困境,而突破社会治理困境的关键在基层。高校工会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团体,本身具有的职责与功能特点和依托高校教育科研资源形成的优势,决定了其能够为社区及民间组织搭建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参与社会服务的水平。基于此,高校工会应把握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并通过理论研究为其更好地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发挥效用提供指导。例如加强对“大学科技园区工会服务双创企业研究”、“高校工会与人力部门合作助力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路径研究”、“女职工劳动权益地方立法比较研究”等课题研究,以推动劳动关系逐渐趋于和谐,保证社会治理工作有序进行[2]。
第五,结合新时期工会工作创新趋势,围绕信息化工会发展展开研究工作。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工会工作面临着创新发展的新机遇。根据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在智慧工会发展的推动下,许多高校纷纷开启了“互联网+工会”模式的建设,而在这一实践探索中,理论研究也应及时跟进,如加强“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怎样履行好工会的维护和服务职责”、“学校教职工参与管理的载体与途径研究”等课题研究,探索智慧工会建设的理论依据,进而为完善教职工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提升精准服务教职工的能力水平,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手段提供理论指导,推进高校工会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依托自身教育科研创新优势,实施“互联网+智慧工会”工程,打造教职工网络服务平台,形成网上网下深度融合、互联互动的工作格局。
3 新时期加强高校工会理论研究工作的实践路径
3.1 强化组织管理,指导工会理论研究工作有序实施
系统的理论研究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因此,高校应结合新时期工会工作要求,完善组织建设,为工会理论研究奠定坚实基础。高校应健全组织结构,明确各环节的工作职责,并结合理论研究需要,完善工作流程,明确课题申报过程,结合研究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评比奖励机制等等,推进工会理论研究的常态化发展。例如在课题研究中,高校工会应通过组织管理,提前发布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部门工会针对课题积极申报,提交课题申报表,并经过专家投票评审,校工会常委会审议,确定了立项课题。而只有通过完善的组织管理,与环环相扣的工作步骤,才能够保证理论研究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研究工作水平[4]。
3.2 保证经费投入,加强对理论研究工作的综合支持
工会理论研究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因此,相关部门在经费投入上应加强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高校应完善经费预算管理,根据工会发展需要,完善预算编制方案,提高动态管理效果;结合课题研究的难度适当增加劳务费比重,奖励研究人员的智力付出,激励其深入理论研究;结合成本核算机制,划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实施独立核算,明确研究经费的支出细节;畅通经费下拨渠道,调整划拨方式,保证研究经费及时到账;加强研究成果评价与监督,确保经费投入能够获得预期的研究成果[5]。
3.3 组织调查研究,推进工会理论与实践工作的有机融合
毛泽东同志《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工作中也不断强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性。高校工会在理论研究中应紧紧围绕实践调研展开,切实了解新时期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收集、整合实践调研资料,深入到广大教职工的实际工作中过来,深入对社会基层的调查研究,从而深入理性分析,确保理论研究的真实、可靠[6]。
3.4 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工会平台
高校工会应利用网络平台,借助微课、微信以及专门的智慧工会APP的优势,展开网络调查研究,推进理论研究发展。例如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研究”中借助网络平台加强对工会干部的在线培训,并结合系统平台深入挖掘大数据,构建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培养模型,明确工会干部发展方向,丰富教育培训资源,提升信息化职工培训水平。
3.5 推进成果转化,在实践中验证并完善工会理论
高校工会加强理论研究,形成的优秀成果,不仅要指导自身实践探索,还应拓宽实践,即加强研究成果上报,保证研究成果的含金量,实现工会工作与理论研究工作的顺利对接,完善共享借鉴机制,强化对内牵引与对外拓展,检验理论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为党和政府领导支持工会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为高校工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6]。
4 结语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高校工会做好理论研究工作则是履行工会职责,促进教职工发展,提升工会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基于此,高校应积极面对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深入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面对教职工工作、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做好实践调查与研究,不断深入理论研究,完善理论体系,为高校工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