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基础 读出精彩

2019-12-31周燕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朗读指导夯实基础低年级语文

周燕

[摘要]一年级学生正处于朗读课文的起始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以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逐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应做到创造条件,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多样朗读,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分层次朗读,促进学生朗读的个性发展;读悟结合,提升学生的朗读品质。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朗读指导;夯实基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1—0065—02

朗读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它是阅读的起点,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最佳途径,因此,朗读训练应从低年级抓起。《小蜗牛》是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科学童话。这篇童话主要从小蜗牛的视角,为读者展现了一年四季的特点及变化。文章中,个别字有注音,多数汉字没有拼音,这对于刚升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呢?

一、创造条件,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要想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首先就要注重对学生朗读兴趣的激发,而创设情境就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一)谜语激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蜗牛》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从课文题目人手,并以谜语激趣的方法导入:“小小一头牛,样子像纽扣,别看力气小,背着房子走。”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被激发。然后,教师再把小蜗牛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小蜗牛的可爱,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基。

(二)插图激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在《小蜗牛》这篇课文中,教材配备了春夏秋冬四幅插图。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先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再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朗读指导。这篇童话故事的主要人物有蜗牛妈妈和小蜗牛,教师可以借助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想象一下蜗牛妈妈和小蜗牛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它们的表情、神态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就会显得容易多了。

(三)跳出角色激趣,丰富学生朗读认知

在《小蜗牛》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朗读品质,教师还应跳出角色来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在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想象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鼓励他们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画出来。有的学生会在“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下面画上横线。这时,教师就可以及时进行追问:“这句话好在什么地方?你能把这种美好的情感读出来吗?”教师边引领学生阅读,边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这就使整节课都处在一种浓浓的阅读氛围之中,学生们乐读、乐思,彰显出了童话教学的无限活力。

二、多样朗读,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朗读课文,如引读、齐读、自由读、赛读等。对于《小蜗牛》这篇课文的教学,由于课文中的汉字大部分都没有注音,本来学生朗读时就比较困难,如果教师硬性地把朗读方法塞给学生,那么,学生不仅把握不好节奏,还会影响正常朗读水平的发挥。因此,教师要能够从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恰当的朗读指导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基于这些特点,结合本课实际,教师可以采用范读、领读、自由读、分角色读、比较读等形式展开教学。

由于这一课的内容主要以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对话展开,教师就可以分角色朗读为主,以自由读、范读、比较读为辅来指导学生朗读。对于文中相似的句式,如:“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个草莓回来。”“‘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这些属于童话中典型的反复结构的内容,教师可引领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较朗读、有感情朗读,使学生能够真正读出童话的魅力,并获得快乐的享受。

三、分层次朗读,促进学生朗读的个性发展

于永正老师在《我怎样教语文》中写道:“教师在教学中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人人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這句话充分表明了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在低年段语文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家庭背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等参差不齐,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感受体验不同,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效果也自然不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个性化朗读,以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

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他们朗读课文的主要依据就是课文中的注音,以及自己认识的汉字。在《小蜗牛》一课的教学中,虽然课文没有完全注音,作为教师也不要一开始就范读,而应首先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进行自由朗读,碰到那些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语,可以结合上下文猜读或者跳读;然后,教师带领学生集体交流识字情况,重点交流他们不认识的字应该读什么音;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学习交流后的结果把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一遍;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配乐范读,并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聆听要求,明确的朗读要领;最后,教师再根据这篇童话的特点与学生实际,采取多样化朗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这样教学,多管齐下,可以使学生逐步达到读熟、读懂的教学目标,真正理解课文内容。

在低年段朗读教学中,采取分层次朗读指导的方法符合学生接受与认知事物的规律,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逐渐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真正使学生达到与文本内容相融共通、悟情悟理的境界,真正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四、读悟结合,提升学生的朗读品质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起到促进学生思维和语言发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感等作用。在《小蜗牛》一课的教学中,以多样化朗读为主要形式,并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的分层次指导,在此基础上再就文中的句子引领学生品读感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真正的理解与感悟。

在教学中,当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了四季的特点后,教师可以这样引领学生朗读:“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了什么?”“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第二次,蜗牛妈妈又对小蜗牛说了什么?”……最后,教师再问学生:“蜗牛妈妈每一次对小蜗牛提出的要求,它都做到了吗?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就这样,通过教师的问题引领,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深入思考,而且在有问有答的引读中,学生真正感悟到了一年四季的特点。这样教学,读悟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低年段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可以结合文本内容的特点,提出恰当的问题,引领学生边读边悟。这样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低年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多样的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学,能使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中感受到文本的语言美,增强学习的动力,夯实阅读基础,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朗读指导夯实基础低年级语文
提升初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思考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
绘本应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低年级语文课堂应当重视信息媒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