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雀》教学设计

2019-12-31黄平化农贵英许惠萍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11期
关键词:习作单元教学目标麻雀

黄平化 农贵英 许惠萍

[摘要]《麻雀》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教师要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正确选择教学内容,通过整体感知、学习表达等途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老麻雀的护犊之情,掌握作者如何写清楚事件发展的整个过程,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习作表达能力,为单元写作做好铺垫。

[关键词]习作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1—0006—0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

2.理解课文是如何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学习作者把小麻雀弱小可怜、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猎狗如何从凶猛后到退却的经过写清楚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学习作者通过神态、动作等描写,写清楚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过程以及猎狗从攻击到退缩的过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课文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我们将学习作者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一篇课文《麻雀》。

(二)板书课题

在板书时,提示注意“雀”字的写法。(出示“雀”字的演变过程)《说文解字》这样解释“雀”“隹”两个字。“雀:依人小鸟也。”“隹,鸟之短尾总名也。”提示“隹”的书写,注意长撇的变化以及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三)介绍麻雀

出示麻雀图片,引导学生有顺序地口述麻雀的外形。出示关于麻雀的资料:

麻雀的脑袋很小,只有栗子那么大;它的眼睛虽小却非常有神;它的身体小巧,呈蛋状流线型,放在手上只占手掌的一半。它浑身长着灰褐色的羽毛,和树皮色相似,是一种保护色;它颈部和腹部的毛发白,显得很匀称。它的尾巴像半张开的小扇子。

过渡:“麻雀很小,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却要跟强大、凶猛的猎狗对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来了解发生了什么事。麻雀为什么要跟猎狗对抗?弱小的麻雀如何跟强大的猎狗对抗?它能够战胜凶猛的猎狗吗?

二、整体感知,梳理过程

(出示学习任务单1)

(一)同桌交流,填写表格

(二)班级交流,梳理内容

根据表格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抓住关键,学习表达

(一)学习作者如何写出小麻雀的弱小

过渡:“这个充满爱的故事,起因是一只小麻雀遇到了危险。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呢?它遭遇了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清楚的。”

1.找

请学生朗读课文1~3自然段,找出描写小麻雀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

预设:学生说到小麻雀神态的句子——“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2.析

(1)小麻雀为什么会掉下来?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学生默读课文,找句子。

预设:引导学生理解“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体会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板书:环境描写)

小结:环境描写能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

(2)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可怜、无助)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呆呆地、无可奈何)

引导学生结合上文理解“无可奈何”,总结写法。(板书:神态动作外形)

3.读

指导朗读句子。

4.练

咱们也来尝试一下。以“当试卷发下来后”为开头,描述不同的同学的心情、动作、神态。

小练笔后,学生进行总结交流。

小结:“找—析—读—练的方法。”

(二)学习作者如何写出猎狗的凶猛

师:可怜的小麻雀遇到危险了。一只猎狗慢慢地靠近了它。运用上面学到的“找—析—练—读”的方法学习作者如何写清楚猎狗的凶猛。

(学生学习,教师相机点评。最后,创设情境引读)

师:它慢慢走近小麻雀,这只小麻雀——(生)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师:它是那么幼小——(生)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师:此时,真是祸不单行,它遭遇了猎狗。猎狗——(生)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三)学习作者如何写清楚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过程

过渡:“这时候,老麻雀出现了。它是怎样保护小麻雀呢?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请大家按上面学到的方法继续学习这个部分内容。”

1.找

默读课文的4~5自然段,画出描写老麻雀的句子。

2.析

小组分析、讨论、交流,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预设:

句子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

句子二:“突然,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查字典理解“绝望”一词中“绝”字的意思,联系上下文体会这是一次力量悬殊的较量。

引导学生抓住“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着不动”这些描写动作的语句,体会作者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老麻雀為救小麻雀不顾一切、毫不犹豫的心里,理解用动作、外形去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

引导学生想象:“①假如老麻雀会说话,它‘尖叫‘发出嘶哑的声音时会喊些什么话呢?②当它发现猎狗靠近小麻雀了,要咬小麻雀时,它内心想:______③当它感受到猎狗是个庞大的怪物时,心里又想:____ 。”

3.读

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读好“像石头似的”“落”“扎煞”“绝望地”等词语。

小结:“当老麻雀遇到危险的时候,作者采用了动作、神态描写等方法,把它保护小麻雀的过程写清楚。”

4.练

(1)出示学习任务单2。

(2)分组进行练习。

(3)展示讲评。重点指导写清楚过程。

四、总结升华,深化拓展

(一)总结升华

师:爱是伟大的,往往会创造奇迹,就算是动物也不例外!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

由于大风,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正好一只猎狗走过来,想要吃了它。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对老麻雀来说,猎狗是个庞然大物啊!即使是这样——它仍然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这是一次多么无望的较量啊,即使这样——老麻雀仍然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拯救自己的孩子。

这是什么力量?(爱的力量)

(二)拓展延伸

师:本文选自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可怜无助的小麻雀、凶猛的猎狗、不顾一切的老麻雀,作者用了神态、动作等描写,具体而生动地写清楚了自己所看见、所闻、所感,完整而具体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在原文的结尾,还有这样一段话(出示):

是的,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我想,爱比死,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

你体验过类似爱的力量吗?听到过类似的感人故事吗?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注意讲述的时候要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并且试着加上自己的感受,把故事说得生动。

课后,大家还可以找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来读读,里面还有很多动人的故事。

(责编 韦雄)

猜你喜欢

习作单元教学目标麻雀
拯救受伤的小麻雀
1958年的麻雀
聚焦“观察”,学习表达
“依标扣本” 精准教学
麻雀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