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
2019-12-31徐梅
徐梅
[摘要]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教师要通过创设诵读情境、传授鉴赏技巧、拓宽阅读维度等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感知的机会,让学生理解、感悟、体验古诗词的文字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只有学生体悟到古诗词的美,他们才能热爱并自觉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美的教育;诵读情境;阅读维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1—0020—02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到古诗词的内涵之中,让学生在诵读、鉴赏中领悟古诗词的文字美、意境美和情感美,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古诗词学习图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洗礼,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巧设诵读情境,领悟古诗词的文字美
(一)示范展示
在古诗词教学时,教師要进行诵读示范,让学生自然进入古诗词的情境中。古诗词都讲究韵律节奏、平仄押韵等。学生虽然大多能够背诵一些古诗词,但对古诗词缺少基本的了解,因此难以走进古诗词的核心,感受其文字的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范读,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专家配乐诵读,让学生仿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师示范诵读古诗词时,可借助辅助手段进行气氛渲染,以创设具有诗情画意的情境,激活学生的诵读情感。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给生字注音,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为学生进行诵读示范:“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厝。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因为有音乐的衬托,诵读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教师反复多次诵读,给学生提供仿读学习机会,学生随即跟着诵读。教师诵读节奏、韵脚鲜明,学生自觉仿读感知,其学习积极性很高。当学生熟读成诵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诵读展示活动。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起来。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诵读进行评价,让学生逐渐找到了诵读的方法、技巧。
(二)个性训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诵读也是这样。在学生诵读时,教师既要给他们以方法的指导,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追求。在诵读展示时,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展开诵读,教师要给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古诗词有内在的音韵要求。教师要把相关的内容讲清楚,对节奏、韵律等方法进行专业引导,并通过反复对比,给学生以更直观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对古诗词产生阅读探究的欲望。
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七言绝句,韵律特征明显。教学时,教师先进行示范诵读,然后让学生自由诵读。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课堂内书声琅琅。为让学生形成清晰的诵读思路,教师先让学生画出诗句的节奏,标记出韵脚,并对诗歌描绘的美景进行感知体验。学生依据教师的引导,根据自身的理解展开实践。为提升诵读水平,教师要求学生同桌两个人合作学习,进行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学生开始轮读、研读、赏读,课堂学习氛围逐渐浓厚起来。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对学生的个性诵读给予肯定评价,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古诗词的丰富内涵。
二、传授鉴赏技巧,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一)厘清思路
在古诗词鉴赏教学时,教师要深潜古诗词的核心,以发掘诗词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诗词的意境美。古诗词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其意境深邃、隐晦,学生很难体会到其中的奥秘。在具体引导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作出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在不断体验中形成感知。古诗词鉴赏的思路虽然多样,但是“分析诗句运用的方法一方法运用的效果一联系具体语境解析一感悟古诗词情感”是基本的路径。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操作路线,学生才能对古诗词的意境形成深刻的感知。
如,学习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三衢道中》一诗,教师先让学生结合教辅材料梳理诗歌内容,并尝试译成现代汉语;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译文,体会诗歌描写的精妙。学生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作者开首两句描写情境非常美妙。我们都知道,江南的梅雨季节常常是阴雨绵绵。这里,作者却写了‘日日晴,自然是难得的好天气,到处都是盛景,值得游人观赏。人们在小河里划船,然后进入山里,踏进了‘世外桃源,这样意境堪称绝美。”
(二)多元联想
古诗词描写意境极为优美。要感悟意境,就要启迪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中,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在诗外”,是诗词学习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古诗词作者大多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写法,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因此,教师要对古诗词的内涵进行深度发掘,引导学生展开多种想象和联想,从不同的维度展开思考,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在教学《元日》这首古诗时,教师先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梳理解析,然后提出思考问题:“‘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即将到来,你会联想到什么呢?”学生开始阅读,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想象。一个学生说:“春节是一年之始。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要有更多的期待和希望。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见识也要不断提高。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都能快乐和健康。”教师继续结合内容进行引导:“爆竹、春联、桃符,这些是以前过年的代表性特征。从这些过年的特征中,你联想到什么呢?”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展开了讨论。
三、拓宽阅读维度,发掘古诗词情感美
(一)延伸阅读
古诗词的教学,不仅要强化学生的诵读记忆,更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结合古诗词的意境,体验作者的情感,感受古诗词的情感之美。新课程理念强调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读读背背,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特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鉴赏,理解、体会它的情感美。在课堂上,教师不妨引导学生积极搜集古诗词的相关材料,并进行延伸性阅读,从而使学生感悟古诗词的情感美。
如,教学杜牧的《清明》一诗,学生早已熟读成诵。为此,教师提出对比阅读的任务:“《清明》写的是春景。而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描写秋色。请大家对比阅读,说说其异同点。”于是,学生开始了深度的阅读讨论。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教师进行这样的引导:“写景抒情是这两首诗的共同特征。它们都借什么景呢?又抒什么情呢?”学生开始思考,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创新体验
深度挖掘古诗词的情感美,这是古诗词教学的延伸性训练。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力基础,为学生准备适合度更高的训练内容,让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对比学习,感悟古诗词的情感美。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已经成为表达思念亲人的代名词。教师对此展开训练:“思念是一种最美的情感。在古诗词中,思念主题的诗句也非常多。请大家广泛搜集,将表达思念之情的古诗名句找出来,并整合阅读,体会其真挚的情感。”于是,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展开搜集。“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名句不断地涌现。教师让学生对这些名句进行鉴赏,深刻体会古诗词的情感美。
总之,对古诗词的教学,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给予适当的干预,通过示范诵读、鉴赏引导、实践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中,感受古诗词的文字美、意境美、情感美,逐渐形成完整的阅读认知图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责编 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