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如何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9-12-31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摘 要:自2006年我国开展村镇银行试点以来,各家村镇银行不断探索和创新,但部分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仍面临困境。本文以青岛西海岸海汇村镇银行为例,对村镇银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探讨。分析认为,村镇银行要实现稳健增长,需坚持以下两点:一是厘清发起行职责边界,委托—代理关系明晰;二是坚守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坚守三农小微市场,走“小而精”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支农支小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9)11-0031-05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19.11.006
一、引言
2006年12月20日,原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在湖北、四川、吉林等6个省(区)的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试点,全国的村镇银行试点工作从此启动。截至2018年6月,我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605家。各家村镇银行不断探索和创新,但有的村镇银行目标定位不清,经营管理机制不合理,存在较为严重的风险隐患;有的则找到了成功的商业模式,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了商业可持续。青岛西海岸海汇村镇银行(以下简称“海汇村镇银行”)①就是其中成功的典范。
在银行业风险突出和村镇银行经营状况持续分化的大背景下,海汇村镇银行始终保持稳健发展,各项监管指标持续达标,成为山东省126家村镇银行中仅有的两家央行金融机构评级为二级的机构之一,先后获得“全国十佳村镇银行”“全国十佳普惠金融村镇银行”“中国地方金融十佳竞争力银行”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获评“全国百强村镇银行”。“十佳”“百强”称号的获得并非偶然,海汇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的各项指标数据充分说明了其名副其实:自成立以来保持年均15%以上的资产规模增长,资本充足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低于全省村镇银行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连续11年实现盈利。
海汇村镇银行的实践证明,小银行不仅能发展好,而且能有大作为。那么,海汇村镇银行是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中小银行发展之路的呢?其经验可为村镇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当前村镇银行发展的痛点
村镇银行设立的初衷是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问题,有助于缓解农村金融市场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甚至正规金融机构将农村资金 “虹吸”进入城市的局面,积极为农村经济发展“输血”。同时,为了规范引导村镇银行发展,我国创新性地设立了發起人制度,要求村镇银行的发起人或出资人中至少有一家境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发起人、最大股东必须是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其目的一是借鉴发起行成熟的业务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二是督促发起行加强对村镇银行的监督和管理,三是规避村镇银行出现风险而导致的后续问题。
然而从实践来看,许多村镇银行发展却与设立的初衷相背离。有的主发起行由于对制度的路径依赖和降低成本的需要,将发起行的经营模式直接复制到村镇银行,使村镇银行成为新的支行,但与农村的特色环境和特殊服务对象格格不入;有的发起人入股村镇银行的唯一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实现资本增值,甚至将村镇银行当成自己的“提款机”,导致村镇银行经营混乱、效率低下并潜藏风险,个别村镇银行甚至发生主发起行和大股东争夺经营权的情况,导致其业务瘫痪,经营指标迅速下滑,严重影响了正常营业;有的发起行将村镇银行看作规避监管、谋求经营规模和地域范围快速扩张的工具(文学,2013),扎稳农村迈向城市,最终分割城市市场才是它们的目标。经营目标的背离导致村镇银行出现“使命漂移”,追求短平快的发展模式,偏离乃至放弃“支农支小”的初衷,无意于支持低收益、高风险、高成本的三农业务,不愿为急需资金的低收入农民发放贷款,而将目光放在贷款金额比较大的小企业主或者出口企业上,向更大规模的企业、更为富裕的群体提供更大额度的贷款。
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特质性风险高,而控制风险的契约、抵押等方法难以实施,经营成本高,贷款用途难以控制,违约率比较高等特点,导致许多村镇银行吸储困难、盈利微薄而风险高企,显然难与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大型银行类金融机构抗衡,最终失去生存空间。这从数据上可见一斑:近年来尽管村镇银行组建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量自2013年以来逐年下降,2017年较2016年的组建量增长82家,而2018年6月底较2017年底的增量仅为4家。这一问题如不能有效解决,不但现有村镇银行的作用无法发挥,还将阻碍其他有意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输血”资本,不利于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
三、海汇村镇银行的发展实践
海汇村镇银行成立于2008年12月,注册资本人民币1亿元,是潍坊银行作为主发起行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发起设立的地方性法人银行,是山东省首批成立的三家村镇银行之一。截至2019年6月末,该行内设5个管理部室,下辖10个营业网点,员工138人。从资产规模看,海汇村镇银行位居山东省第6位,从全国来看规模并不大,但其却多次入选全国“十佳”“百强”。在众多出现“使命漂移”的村镇银行中,海汇村镇银行是如何坚守“支农支小”初心,快速成长并脱颖而出的呢?
(一)主发起行的职责边界
潍坊银行看到,如何理顺村镇银行和主发起行之间的关系,做到主发起行“不缺位、不越位”是村镇银行发展中亟须解决的一个难点。因此,潍坊银行作为海汇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充分尊重海汇村镇银行独立法人地位,公司治理方面,只要求重大事项事先沟通报告,不干涉其公司治理机制运行;人员任用方面,仅履行择优推荐高管义务,不干涉高管选举程序,不参与中层及以下人员选任;业务经营方面,仅下发年度指导意见,充分赋予自主经营权;在运营管理方面,采取单线条方式,由潍坊银行董事会直接负责村镇银行的管理协调,把握战略方向不走偏。强化高管管理,每年对村镇银行董事长、监事长、高管人员考核评价两次,结果向村镇银行董事会通报,作为其内部考评重要参考。加大重大事项沟通力度,村镇银行重大资产处置,如不良资产核销方案、单宗损失超过100万元的抵债资产处置等事项,要求与主发起行取得共识。加强审计监督,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审计,2018年派出审计人员36人次,对村镇银行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授信管理及柜台业务进行全面审计。
潍坊银行还强化流动性支持,通过给予海汇村镇银行专项授信额度、同业存放等方式实现资金有效调拨。强化科技支持,在系统更新及研发方面充分考虑其需求,仅软硬件投入方面就为海汇村镇银行节省460余万元。强化人才支持,累计选派高管人员和业务骨干近30人次,在通过“传、帮、带”方式支持村镇银行完善经营管理体系后逐步撤出。从培训情况看,僅2018年主发起行就以现场或视频形式为村镇银行员工提供培训达20余次。
另外,为防范关联交易,海汇村镇银行从理顺股权关系入手,注重与股东加强沟通交流,主发起行和其他9个法人及自然人股东严格执行监管部门有关规定,坚持不从海汇村镇银行获取贷款等融资便利,入股10年来在该行均无任何贷款业务,避免村镇银行成为股东的“提款机”。
(二)村镇银行的特定机制安排
在主发起行清晰的职责边界基础上,海汇村镇银行坚持深耕三农小微金融业务,需要围绕“支农支小”进行特定的机制安排:
1. 坚守“支农支小”定位。从设立的初衷来看,海汇村镇银行定位为“支农支小”,实现农村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有针对性地布局一线网点,积极搭建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坚持下沉网点。该行10家现有营业网点中有9家设置在乡镇和街道,覆盖本地区9个乡镇和500多个自然村,为村民办理业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该行客户经理共55人,占员工总数4成,较高的一线业务人员占比确保了金融服务质效与当地农户和小微企业数量相匹配。
在此基础上,坚持“不拼额度、不垒大户”原则和小额分散的发展模式,“眼光坚持向下”,全力对接当地农户和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积极搭建“银行+政府+合作社+贫困户”“银行+乡镇农业龙头企业+贫困户”等扶贫平台,先后推出“红果果成长计划”富民扶贫贷、“家庭发电厂”养老扶贫贷、“滴滴车主创业贷”等贷款品种,充分发挥扶贫贷款“造血”功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2019年6月末,该行贷款户数达2049户,户均贷款余额79.49万元,单户500万元(含)以下贷款占比80.41%;涉农贷款余额15.83亿元,占比97.2%;支小贷款余额15.32亿元,占比94.04%。精准的差异化定位使海汇村镇银行在众多农村金融机构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在经济下行、市场低迷时期,海汇村镇银行理性看待信贷风险,对于主营业务正常经营的企业做到不抽贷断贷,扶持企业共度时艰。坚持立足长远审视客户关系,推行阳光办贷,在与客户业务交流中注重以情感为纽带实现良好互动,赢得了广大客户的好感和信任,有的客户甚至在手头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优先偿还该行贷款。正如某海产品养殖企业负责人所说,我们和海汇的关系实现了“由陌生人到客户、由客户到朋友、由朋友到亲人”的转变。
2. 形成同业比较优势。与大中型银行相比,村镇银行在利率、技术上没有优势。面对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环境,村镇银行必须“扬长避短”。村镇银行是独立法人,结构扁平,决策链条短,审批机制灵活,使得经营决策更为快捷,与三农小微“短、频、快”的资金需求相适应,这应当是其“扬长避短”的切入点。
海汇村镇银行充分发挥了机制高效、审批快捷、产品灵活的特点,全力对接当地农户和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推出适合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产品。为进一步了解客户,切实提升客户黏性和忠诚度,客户经理以2—3个月为一个周期对村两委、妇代会、治保会、重点户等轮访一遍,做客户的身边人、知情人。海汇村镇银行客户经理在存款营销过程中发现,乡镇和农村地区许多客户,尤其是年龄较大客户偏爱存单、存折类实物感强的传统产品,在每次存款后看到数字方可安心。此类客户虽然存款金额较小,但客户黏性好,忠诚度高,该行据此充分发掘传统产品在农村和乡镇中的优势。截至2019年6月末,全行存折、存单类储蓄存款累计开户52448户,占储蓄存款开户总数的42.51%;余额5.98亿元,占储蓄存款总额的46.75%。
海汇村镇银行充分发挥层级扁平、决策灵活的优势,通过层级授权,缩短审批半径,不断简化材料、优化流程,贷款审批时效远高于同业。同时,摒弃以产品为中心的客户定向机制,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量身定制产品的解决方案。例如,青岛某进出口公司从事蓝莓种植销售,种植规模3000余亩,年销售额达2000余万,但跑了多家银行均只问客户有几套房产,无一家银行有贷款意向。海汇村镇银行针对企业拥有一处苗圃地并已经办理林权证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做林权抵押贷款500万元,及时解决了该企业融资难题。以此为理念,该行通过积极创新抵质押形式、信用贷款类别、扶贫贷款模式,在当地先后推出3类9种“首单贷”业务,对接实际需求。
3. 从源头防控风险。村镇银行往往规模较小、市场范围有限、股东之间知根知底、客户群体和经营范围相对较小,有利于对风险的精细管理。
在风险管控方面,海汇村镇银行从源头上注重考察客户软信息,严把新增准入。例如,王某是本地海产品养殖户,业务发展亟须信贷资金支持,但因个人年纪轻、养殖规模小、缺乏抵押物等原因被多家银行拒之门外。海汇村镇银行在核对客户水电税费等经营硬指标的同时,要求客户经理实地考察摸清经营规模,深入村委乡邻了解诚信状况,抽查交易对手,核实交易流水,联络行业管理部门把握政策走向和市场动态。经综合评定认为客户海产品养殖区位优势明显、政策扶植度高、市场前景广阔,同时王某个人养殖行业经验丰富并且技术水平过硬、为人吃苦耐劳、经营讲究诚信。在上述“软信息”支撑下,及时快速为王某提供了信贷资金支持,王某也抓住机遇逐渐成长为养殖大户,并与该行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此类业务在客户群体中形成了良好口碑,海汇村镇银行也成为当地海产品养殖户贷款时的首选银行,其他银行在选取客户时也以在海汇村镇银行有无授信额度作为重要参考。此外,在授信审批完成后,业务申请出账时,海汇村镇银行还要选择客户进行现场尽调,落实借款人经营变化情况和业务风险情况,形成出账建议,经行长审批方可放款。“既重授信、更重用信”,双审批机制有效降低了客户信用风险和客户经理道德风险。
4. 充分发挥激励约束机制作用。为吸引、留住人才,海汇村镇银行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1)畅通员工晋升渠道,突出正向激励机制。目前该行成立时的42名员工中,除高级管理人员外,有15人成长为中层以上干部,其中1人为行长助理,12人为支行行长及部门负责人,其余2人分别为营业室主任及客户部主任。该行10家支行中,除1位支行行长系外部招聘引进外,其他9位支行行长均源于内部员工培养提拔。(2)实现基层员工本地化,发挥地缘营销优势。在招聘员工时适当降低本地人员录用标准,目前全行本地员工占比达95%以上。通过员工本地化实现了业务推广知乡情、客户管理底数清的营销目标。如灵山卫支行存款余额达3.9亿元,300多笔存量贷款中仅有1笔10万元贷款纳入不良。该行现有员工11人,其中7人来自灵山卫街道,在辖区30个自然村中多达26个村在该支行开立村民各类政府补助金发放代理账户。(3)保障员工福利待遇,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海汇村镇银行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视队伍建设,加强人文关怀,员工薪酬水平一直居于青岛8家村镇银行前列,并实现年均10%左右增长。绩效考核推行“三年成长期”:对新进员工,注重业务技能的训练和企业文化的传承,在三年内不采取末位淘汰机制;对新设支行,三年内减少存贷款规模等硬指标的考核,留足成长空间。正是由于上述举措,该行培养打造出了一支适应市场变化、业务水平过硬的员工队伍,这是海汇村镇银行在发展中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在清晰的主发起行职责边界和特定的“支农支小”制度安排下,海汇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保持年均15%以上的资产规模增长;资本充足率18.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177.8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17.8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仅0.24%,低于全省村镇银行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2.05%,高于全省村镇银行平均水平1.66个百分点;连续11年持续盈利,累计分红基本覆盖股东初始投资额。
四、海汇村镇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
海汇村镇银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得益于其与主发起行之间清晰合理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坚持“支农支小”定位基础上的特定机制安排。
(一)清晰合理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村镇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发起行与村镇银行之间的关系,可以视作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只有作为委托人的主发起行把握好村镇银行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村镇银行才能在此基础上制定发展策略并展开运营。
通常意义上,发起行作为出资人,获取利润是其最终的目标,这无可厚非。也是在这一目标要求下,许多发起行急于让村镇银行实现盈利,促使村镇银行对接更大规模的企业、更为富裕的群体,提供更大额度的贷款,而不愿深耕三农小微这片回报慢、风险较高的市场,甚至将村镇银行作为规模扩张和获取牌照的捷径。但正如发起行制度设立的初衷,发起行作为委托人,主要任务有三:一是借鉴发起行成熟的业务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在高管人员选派、制度建设、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方面为村镇银行提供支持与保障,实现“引资”与“引智”相结合,鼓励村镇银行创新经营模式,逐步形成服务三农并具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二是督促发起行加强对村镇银行的监督和管理,积极引导村镇银行做好市场定位,控制风险、稳健经营;三是规避村镇银行出现风险而导致的后续问题。这三大任务意味着,发起行不能将村镇银行作为规模扩张的通道,也不能将其作为获取牌照的捷径,更不能将其作为自己的分支机构来管理。
在村镇银行面临可持续发展困境的当下,海汇村镇银行实现稳健增长,清晰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前提和基础。潍坊银行作为主发起行,在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就合理界定了自己委托人的角色和权限,并不是想在青岛西海岸设立一家支行,也不是为了规避监管扩张规模,其初衷就是深耕三农小微金融业务,在这一领域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秉持这一理念,潍坊银行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履行自己委托人的职责。
首先,在村镇银行初设阶段“不缺位”,在人员、科技、经验和制度方面及时为村镇银行提供支撑。选派高管和业务骨干帮助村镇银行完善经营管理,结合村镇银行需求进行软硬件支持和系统研发,通过专项授信等增强流动性支持,都显示了潍坊银行作为委托人,在初设阶段依托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帮助村镇银行因地制宜地建立职责明确、制衡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和内控机制的尽职尽责,实现了村镇银行自主经营,为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其次,在村镇银行步入正常发展轨道后,及时退出“不越位”,确保了村镇银行作为一级法人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村镇银行经营中,潍坊银行在把握战略方向不走偏的基础上,不干涉公司治理、不干涉人員选任、不干涉业务经营。为避免村镇银行成为股东的“提款机”,要求股东不能从村镇银行获取融资便利,有效防范容易导致村镇银行潜在风险的关联交易。
第三,在业务指导上“巧补位”,为村镇银行经营发展提供后盾。通过加强对高管的考核、加大重大事项沟通、加强审计监督,及时发现村镇银行运行中的潜在风险。
海汇村镇银行的实践证明,现有政策对于村镇银行的定位设计是合理的、可持续的,与股东追求利润的目标并不矛盾。潍坊银行通过上述做法引导并支持海汇村镇银行坚持深耕三农小微市场定位,委托人的方向明确了,村镇银行才能摒弃冲规模、快速做大做强的目标,树立适度、稳健发展的经营理念,最终实现商业可持续。
(二)特定的机制安排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潍坊银行和海汇村镇银行都意识到,要实现村镇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除了清晰、良好的委托—代理关系,还需要围绕三农小微的特点精准定位、精细管理,进行特定的机制安排。为此,海汇村镇银行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准确把握企业痛点、农户难点和政府关注点,贴近市场、贴近需求,将自身的发展战略与三农小微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全力对接当地农户和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巩固了三农小微与银行互助发展的良好关系,切实增强了客户的黏性和忠诚度。(2)充分发挥作为法人机构机制高效、审批快捷、产品灵活的特点,通过扬长避短形成自身独有的产品逻辑和服务模式,通过精细管理形成自身独有的风险管控机制,从而使得原先得不到或不能完全得到金融服务的三农小微得到便捷充足的金融服务,体现了海汇村镇银行的同业比较优势和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初衷。(3)坚持以人为本,重视队伍建设,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培育和谐共赢的团队文化,通过畅通晋级渠道、实现基层员工本地化、保障员工福利待遇、加大员工培训力度等,建立良好的正向激励机制。成立10余年来员工离职率仅为3%,其中高级管理人员任职基本均在5年以上。
海匯村镇银行的实践证明,现有政策对于村镇银行的定位设计是合理的、可持续的,但其前提是在清晰的委托—代理关系下,主发起行明确自身职责边界,不缺位、不越位、巧补位,全力支持村镇银行坚守三农小微市场定位,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通过精准定位、精细管理,最终实现三农小微、村镇银行和发起行共赢的局面。
五、结论及启示
为三农小微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的主要目标,其发展前景广阔,就看哪家银行能“俯下身子”做实做深做细。海汇村镇银行的实践显示,支持三农小微并非没有前途,关键是态度、理念和担当作为。纵观海汇村镇银行的发展历程,结合山东省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凡资产质量好、规模稳健增长的村镇银行,无一不是坚持了以下两点:一是厘清发起行职责边界,委托—代理关系明晰;二是摒弃规模求大、发展求快的情结,坚守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坚守三农小微市场,坚持“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走”。村镇银行,尤其是不良贷款暴露多、贷款集中度高的村镇银行,应尽快厘清发起行与村镇银行的职能边界,进一步明晰定位,深刻认识到三农市场、民营小微的市场潜力,树立做精做优理念,精耕细作,扎根基层,深入挖掘农村金融市场的活力,走“小而精”的差异化发展道路。长此以往,村镇银行不仅能够实现与大中型商业银行的错位竞争,还可以吸纳成长型的客户资源,获得长远的战略发展和广泛的社会效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注:
①原名为青岛胶南海汇村镇银行,2019年4月更名为青岛西海岸海汇村镇银行。
How do the Village Banks Realiz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 of PBC Jinan Branch
(PBC Jinan Branch,Shandong Jinan 250021)
Abstract:Village bank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hina has launched its village bank pilots since 2006,and various village banks continuously explored and made innovations. But some of them failed to position correctly and had a bad management,thus having risk at a high level. While some found successful business model and realiz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king Haihui Village Bank in Qingdao as an example,through summarizing its developing reality,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its internal logic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xplores the feasible path of sustainabl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village banks .
Key Words:village bank,sustainable development,management mechanism,support agri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