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道鲁商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探索
——以青岛海尔集团公司为例

2019-12-31张延军王佳璇青岛黄海学院

营销界 2019年25期
关键词:青岛海尔海尔集团新旧

■张延军 王佳璇(青岛黄海学院)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愈发巩固。从2012 年开始,伴随着新常态社会转型发展,国家经济的发展重心也适时偏移,即不再单纯追求量的积累,更多是注重质的提升。故此,纵观十二五、十三五近八九年的发展改革历程,国内制造业、传统工业正处于关键的转型升级阶段,尽管国际制造大国、生产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中国制造企业的知识与技术封锁变得更加严峻。换言之,自立自强,不断创新,科技兴国,产业优化重组,是各地区各行业企业共同的责任。山东省“厚道鲁商”企业,近两三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紧抓山东省委以及本地产业改革方针。

一、厚道鲁商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总趋向

(一)厚道鲁商企业

经济的高速发展,并非取决于单一的社会经济体制,更多是受到市场经济内外多层因素的共同促力。其中,包括资本、技术、人才、先进的运营管理理念等。总之,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山东细化实施举措,制定一揽子政策,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和实施体系,以前瞻性的科学发展理念提前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力保障。十二五期间倡议的“厚道鲁商”,于2017 年1 月正式启动。初期上榜企业共有110 家,覆盖省市县三级。其中,青岛海尔集团作为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龙头企业之一,更是成为了典型榜样代表。与此同时,纵观近三年海尔集团的战略规划发展以及实际运营改效来看,也的确确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切实展示出了厚道鲁商品牌企业精神,对青岛乃至整个山东省境内新旧产业企业提到了正向引导转型作用。

(二)新常态阶段新旧动能转换

所谓新旧动能转换,严格意义上讲,是指将工业发展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旧动能的比例减少,尝试着不断增加新动能。其一,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其二,贯彻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本国策。其三,协同企业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更重要的是,可持续增强本土行业企业在国际市场格局中的竞争地位。

在过去的很多年间,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旧动能主要表现为以工业、房产建筑行业为代表。然而,新常态以来,近七八年间领域内发展建设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即旧动能产能过剩,并且很多传统工业、制造业等产业出现持续亏损的局面。总之,无论是基础生活、出行、教育、医疗等,旧动能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障碍因素之一,并且还导致了我国自然资源环境状态变差。故此,从2014 年到2019 年,无论是中央办公厅还是国务院,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各行业企业,均持续明确改革发展方向,即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已是迫在眉睫。

二、新旧动能转换之路--海尔抓住时代机遇

(一)新常态以来青岛海尔集团的品牌战略转型之路

众所周知,海尔集团是一家成立于20 世纪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型企业。最初的经营业务中,主打家电产品,即国内早期的几大龙头制造企业之一。譬如像冰箱、洗衣机、电视等各类家电,从20世纪90 年代开始一直到2010 年之前,均占据着较大比重的市场份额。目前,集体公司历经35 年发展,始终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不断加大产品技术研发投入。在此期间,公司已经经历了5 次战略转型。2012 年,国际范围内评选的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榜单中,海尔集团高居全球第八位,也是中国全境唯一进入前十的中国企业。2016 年,海尔集团净利润突破200 亿大关,全球营业收入总额2020 亿元。其中,线上交易额突破2700 亿元。截止到2018 年末,海尔旗下的产品品牌价值高达1800 亿元,已经连续16 年蝉联中国品牌价值榜首。

如上所述,青岛海尔集团的成功之处恰恰源于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尤其是不断的追求与突破的运营理念。其中,战略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非技术要素的协同创新,全部依附于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海尔品牌早期形成的品牌效应,品牌价值本身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充分体现。与此同时,品牌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基于发展的视角予以延续,故此,海尔集团关于品牌产品的创新设计、业务流程优化层面,一直加大投资力度,旨在巩固行业领先水准。

首先,运营模式的适时调整。众所周知,品牌战略是海尔企业战略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当前竞争空前激烈的新时代新市场环境下,只有持续突出产品本身的价值,才能赢得长局效益,即确保产品的质量,才能积极开拓市场。故此,创新运营理念,整合业内资源。公司高层以及各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通过“资源论”“整合力”“吃休克鱼”等观点的应用,实现了公司内部管理思想的整体提升。如此一来,关于组织流程的优化可以更好的扫清障碍。对此,现阶段海尔集团内部基本实现了组织的扁平化管理。

其次,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注重新技术、新型人才的挖掘。对此,从2011 年开始,近八年间,海尔基于业内外的发展驱动、行业压力,积极寻求与国内外资本力量确立合作伙伴关系,旨在提升企业文化,打造新一代的海尔品牌。通过加速研发,实现产品换代升级。如此一来,所谓的品牌效应、企业影响力,才得以真正施展,继而扩充光环效应、区域经济与品牌产品带动效应。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厚道鲁商”海尔集团率先引爆物联网

传统商业经济时代,企业与行业间的竞争很直观,即名牌与名牌的竞争。通俗讲,就是指企业形象与企业形象的竞争、企业产品品牌彼此间的竞争。如今不同,进入到十二五期间之后,国民经济发展放缓,更多追求质的提升。这一时期,互联网全面普及,各类网络产业如泉涌喷发。严格意义上讲,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崛起,本质依然是科学技术的全面竞争。总之,当前互联网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与企业单向的竞争早已变成平台与平台的竞争,更直接理解,即新型产业生态圈的竞争。与传统工业商业时代不同,新时期新环境下,青岛海尔集团更注重产品的核心技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借助此,持续巩固产业链条及生态圈,让用户和利益方都参与其中,即共创共赢的互联网知识经济产业链。如下述图1 所示

图1 青岛海尔集团产品研发设计与生存“新旧动能转换”方略

总的来评价,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全面布局下,集中呈现为空间聚焦,借此寻求产业创新与产业空间、资源环境协同保障的预期。对此,现阶段包括青岛地区在内的山东省全境,特别是山东省中东部地区,尽管三大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但暴露的问题依然偏多。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恰恰就是体现在发展速度与产业规模空间的协同矛盾,即规模与质量效益无从兼顾。尽管各类新资本、高素质人力以及大量的新资源技术不断投入,但在实际生产与经济发展中,依然过多依赖于传统生产要素,即产业专业化配套不完善,产业协作与产业链条环节衔接不够紧密。最终,导致企业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三)青岛海尔新旧动能转换的深层策略

首先,创新驱动发展。正如开篇所言,目前最主要的一大要素就是人力资本,即新型人力资源。创新手段的推动,创新理念的贯彻,要想切实达成新旧动能的转化,现阶段最有力的手段就是企业自身完善经营模式,引入必要的产业经济人才。正因如此,近两三年,无论是南京、杭州、深圳、珠海等大城市,还是天津、武汉、重庆、太原等二三线城市,当地政府部门、大型集团企业无一例外,推出了各类住房、医疗、教育等优惠补贴政策,旨在吸引真正有助于本地区经济变革发展的新型人才,最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对此,青岛海尔集团进一步完善了其内部用人机制,并增强了人才引进与聘用的整体监控质量。特别是在价值创造层面,更为显现。因为只有让整个产业链条内的小微企业、合作伙伴、社会机构、教育部门、高校以及社会人才,真正感受到价值的吸引,才能真正保证高质量人才、先进技术等资源的不断挖掘,增强科技与新能源新能量的自下而上整合。

其次,产业结构重组与升级改造。如前文所述,近七八年间,互联网产业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等,之所以能够迅猛崛起并快速发展,恰恰是源于产业结构的内质革新。换言之,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各行业企业,必须紧随时代脚步,加快传统产业创新升级改造。在此之前,海尔集团与2010 年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在家电领域,被国内外同行竞争对手不断挤压。对此,海尔集团加快产业的升级改造。与此同时,紧随时代脚步、立足国情实际,围绕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既定事实,发展具有潜力的新兴产业。以海尔品牌旗下的冰箱、电视、空调等产品为例,目前环保、低碳成为了主流。与此同时,消费者最关注的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性能、电量耗费等。由此再次凸显出海尔集团连续十多年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的前瞻性眼光。

猜你喜欢

青岛海尔海尔集团新旧
耕读事 新旧人
企业并购前后经营业绩对比分析
新旧全球化
看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怎么干
提升家电业财务管理水平手段探讨
——以海尔集团为例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
格力电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提升策略研究
海尔集团股利分配政策问题的探讨
杜邦分析法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环境责任践行的公司内部管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