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生成的引发与处理
2019-12-30谭鑫之李大森
谭鑫之 李大森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動态生成式教学成为改革的重要方向,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从“圈养式”课程到“游牧式”课程的嬗变,关键在于课程资源的生成和对课程资源的处理。前者称之为“教学生成”,后者称之为“生成教学”[1]。教学生成的质量决定生成教学的质量。但就实践操作而言,不管是教学生成,还是生成教学,都应该建立资源生成的分类坐标。如此,才能对应展开教学过程。笔者认为,在实践层面可从教学目标的生成、教学过程的生成、教学方法的生成三个维度关注资源的生成[2]。那么,如何引发教学生成,如何展开生成教学呢?
一、教学生成的引发
1.氛围牵动,引发教学生成
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引发学生喜欢学、主动学的内驱力,使他们的心灵自由伸展。课堂上,教师要巧抓时机,引导学生求新求异,让学生从不同维度观察、思考、感悟。一是捕捉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引导他们深度参与,营造一个强大的思维动力场,让知识的建构高效地完成。二是捕捉学生思维的求异点。构建灵动活泼、开放自由的课堂,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尝试解答心中的疑惑,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2.问题驱动,引发教学生成
教学是一门问的艺术,教师要充分把握好问题驱动,让课堂教学的进程由问题来引领,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让问题成为教学环节推进的主线,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3]。备课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同时,问题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学生用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方向拨动,引发教学生成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跳跃性,因而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过程中,教师要时时把握住学生思维的“方向盘”,恰到好处地点拨,实现“导”与“学”的最佳结合,始终保证学生的思维与课堂教学的中心目标不发生大的偏离,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效果。
4.高效互动,引发教学生成
高效互动是指课堂上针对有意义的内容进行互动,是一种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有意义的内容生成”两个方面都表现出显著效果的互动。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策略,让互动真实、有效,避免小组合作的表面“热闹”。
二、教学生成的处理
教师不但要促成教学生成的有效发生,更要及时捕捉生成性资源,进行生成教学,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生长。
1.顺水推舟,在思辨中加深理解
课堂上,学生常常会就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这些不同见解往往是教学的生长点。此时,教师要把握机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或学习经验各抒己见,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争论中彼此交锋、碰撞、融合。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烟台的海》的教学,教师抛出问题:“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烟台的海的?”学生自然明白是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但这时,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课文先写冬季的海,而不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介绍烟台的海呢?”这时,教师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于是及时引导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辩论。有的认为,按照冬、春、夏、秋也是有顺序的,不一定非要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或介绍;有的认为,可能是作者比较喜欢冬天的海吧;还有的认为,先写烟台冬天的海景,是因为冬天海景壮丽、独特,是一年四季中最为突出的。所以作者才打破春、夏、秋、冬的常规顺序。
教学中,教师敏锐地抓住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及时引导,鼓励学生发展“存异”思维,让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真实而丰富的学生成长发展的生命过程。
2.借题发挥,在探究中生长智慧
备课时,教师常常会预测学生的思维走向,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教学预案。但是,学生是活泼善变的,在课堂上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也会听到一些很有新意的想法。对此,我们要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表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重组教学思路,让教学过程在曲径中获得更美的风景。如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鹿柴》的教学,学生质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两句写得有问题,他们认为既然看不见人,说明人很远,怎么还能听到说话的声音呢?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是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契机。这时,教师及时点拨同学回忆“凌寒独自开”中对“凌寒”“独自”的理解。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明白了:虽然看不见人,但并不是一片寂静;偶来传来人说话的声音,却又看不见人影,那更显得环境很寂静。这时,教师进一步总结“人语响”打破了大山的寂静,是用衬托的方法表现大山的长久空寂。用“有声”来写“无声”更突出了周边的寂静。
上述教学,教师借学生的“问题”,进一步发挥,并通过“曲径通幽”式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地运用所学知识,对古诗句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在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中产生了豁然开朗的自我感悟,轻松地掌握了反衬这种写作方法,并体会出其中的妙处,达成教学目标。
3.刨根问底,在追问中达成目标
在课堂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会生成一些比较简单却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不同学生对问:题的敏锐程度不一样,他们的经:验和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使所有学生能对这些即时生成的:问题产生兴趣,并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就要不断地追问。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三次命令”时,为了引起大家的思考,可以设问:“彭德怀每次下的命令内容分别是什么?他为什么要下令杀掉牲口?为什么要杀掉自己心爱的大黑骡子?”在逐步深入的提问中,学生不仅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感受到了彭德怀艰难选择时内心的痛苦,体会到了彭德怀对战士的热爱之情。
4.将错就错,在论证中形成解释
小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强,对文本的理解有时候会发生偏离。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不必急于扭转过来,可以采取“将错就错”的策略,让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提取信息,在论证“错误”中形成解释,如在学习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时,设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有的说:“这是一个懂事的女孩。”有的说:“这是一个孝顺的女孩。”有的说:“这是一个可爱的女孩。”……但也有不同的声音响起:“这是一个不爱护花草的女孩。”面对学生的这一错误理解,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同学们认为他说得对吗?大家先不要急于下结论,让我们再读课文,用文中的语句来证明自己的说法。”这样就将学生的目光再次拉到了文本中,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如“小心地摘”“一片”“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词句的品读,知道小女孩舍不得摘花,她只是为了让生病的妈妈开心,才轻轻地摘了一片花瓣,从而感受到小女孩的孝顺以及对花草的爱护。
在这个“出错一纠错”的过程中,教师巧借其中可利用的因素,让学生抓住文中的语句,来辨析小女孩摘花这一行为的对错,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小女孩纯真的心灵和美好的品行。
5.推波助澜,在拓展中提升素养
随着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断加深,往往对文本会有更多的理解。此时,教师应引领学生适度拓展,把目光延展到文本之外。在文本之外的拓展学习中开阔视野、加深理解、提升素养。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孔子游春》教学中,关于水的美德的理解,有的同学认为不止书上描写的四个方面,否则孔子不会这么喜欢水?对这一见解,学生表示认同。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提炼课文中的表达句式“水 ____ ,好像____。”加深他们对水的理解。
在这个片段中,教师通过填空题的仿写练习,以想象促进生成,促进学生多元解读文本,有效拓展了学生对水的理解。如此—来,学生不仅掌握了文本知识,而且在拓展迁移中将学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可谓收获满满。
参考文献
[1]马玉琪.教学生成与生成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2(10).
[2]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生成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胡庆芳.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