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纠正教师家访过程中的偏差

2019-12-30梁敏陈佳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上门家长学校

梁敏 陈佳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生中教育转化过178名“难教育的学生”。他的秘诀是,每周都要走访这些孩子的家,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跟孩子的家长、邻居交谈,使教育更有针对性。这个故事揭示了上门家访的重要性。本文针对教师上门家访时存在的“敷衍了事、充耳不闻、口无遮拦、点到为止”等问题进行剖析,并予以矫正。

一、敷衍了事

即家访前准备不充分,家访时随感而发,率性而为。如某班有个女孩,一再出现抄作业、考试作弊现象,被任课老师批评后上课没了心思。老师上门家访,对孩子妈妈说:“你的孩子,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回到学校抄同学的作业,考试作弊,老师一说,她还不高兴,上课也不认真听了,你们家长平时应该要抽点时间好好管教呀。”没想到的是,孩子妈妈还没说两句就失声痛哭,老师一时不知所措……后来了解到,孩子父亲前不久因为病重住院了,母亲一直处在焦虑之中,听到孩子这些事后更是心烦意乱。这样的家访,由于老师对学生家庭事先缺少了解,触及到家长痛处,导致家访难:以继续,加上老师的断定式话语,不:但达不成家访之目的,还让本来就:对生活无望的家长更是绝望,从而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为避免这种“敷衍了事”的家访,教师应以诚相待:(l)认识到位。家访可以直面学生的成长环境,感知孩子的家庭表现,了解其家庭教育的方式,有助于因材施教。家访绝不仅仅是沟通,也不止于成绩分析,还应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亲近家校合作。(2)做足功课。①家访可按学生状况分批进行。学习水平低下、道德素养欠佳、家教环境糟糕的孩子为第一批;学习水平低而道德品质佳的孩子为第二批;其余为第三批。②事前要有所了解。对孩子在本学期的表现做一个小结,仔细分析孩子的身心特点,免得家访时手足无措;要从任课老师、同学那儿全面掌握该同学近期的学习态度、日常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根据学生家长的职业类型、家庭经济情况、人口状况等预设几种受访家长的家庭指导方案,设想上门家访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③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事先须征得学生和家长同意,并约定时间。不在学生犯浑时造访,不在吃饭时登门。

二、充耳不闻

即上门家访过程中不能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建议,显得不耐烦。如家长看到某老师来访很高兴,也可借机向老师诉诉苦、告告状:“老师啊,这孩子在家一点也不听话,叫他做点事情也不愿意……”而某老师却打断家长的话,说:“我也烦了,每个学期都要家访,太累了。我们一起拍个照片,你签个名就可以了。”老师只顾把自己想讲的话说完了事,根本无心倾听家长和学生的想法。

倾听,既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又是对学生和家长尊重的基本体现。我们要放下架子、沉下心來,做到倾耳细听:(1)家长诉说。每个家长都有各自的想法和意见,他们或许对学校、教师、自己的孩子都有许多话要说。因此,教师在家访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多听他们的倾诉,让其充分地表达。对于家长的诉说,即使他们要求很苛刻、态度很蛮横、语言很粗鲁,教师也必须“洗耳恭听”,这样才能打开家长的心结。(2)学生诉说。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想法和意愿。在学校,他们或许没有机会把该说的全部说出来,家访时教师一定要给他们说话的机会。特别是我们更要认真倾听,那些平时在学校和老师眼里的所谓“后进生”,以及性格内向或对老师反感的学生,绝不能忽视他们的想法与说法。我们在认真倾听中获取相关信息,了解家长的呼声,走进孩子的内心。

三、口无遮拦

即说话做事随意,不分场合,家访中缺乏沟通艺术。在家访中,对于第一批学生,我们往往都是先数落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这个孩子学习这么差,你们家长怎么搞的?平时都不管吗?”教师在和家长交流时摆出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显然使用了强硬的语气。

可见我们有必要掌握家访中的沟通艺术。(1)要了解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家访前先明白告诉学生,老师不是去告状的,只是想认识你们的父母,看看你们的家庭。(2)说话语气亲切、自然,措辞得当。(3)先肯定对方的优点,再诚恳指出存在的问题。(4)对家长提要求时,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提出合情合理的建议。

教育过程中要充满爱和期待,只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意想不到的效果更多体现在以后而不是当下。在家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很特别的家长。如,有的会把其他原因造成的不愉快情绪转移到来访老师的身上;有的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在校或者在家表现不好、成绩不佳,家长跟孩子赌气,索性把气撒在了来访老师的身上;有的是因为对学校的某些工作不理解或者对某些老师有成见,借机对来访的教师冷面相待……此时,我们需要冷静,不可与家长争辩,要以理性对待。(1)切忌“情绪化”。如果此情绪是来自其家庭内部,则可以“和事佬”的身份,等对方消气,然后再进行沟通。如果是来自对学校或者老师的成见,那就需要在不伤害家长感情的情况下,实事求是地做出正面解释,尽量消除家长对学校及老师的误解。如果是来自家长跟自己的孩子赌气,此时我们应尽快地消除家长的火气。(2)切忌“直肠子”。教师向家长传递的信息应该是积极的。我们要客观地评价他的孩子,引导家长该怎么做。我们要变登门“告状”为“拜访”,为家长量身定制家教方式,在快乐交流中渗透方法,帮助学生全面进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3)切忌“不看对象”。对于家访,不同层次的学生抱有不同的心态。优秀生十分希望老师去家访,因为他们能在家长面前露脸,不用担心会被老师责备。而一般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他们心里也希望老师去家访,因为老师家访是说明老师“看得起自己”,自己并非是“被遗忘的角落”,但心里又害怕老师在家长面前告状。同样,这些学生家长也抱有矛盾心理,既想老师来家访,又怕到时候老师说出诸多不是而难堪。家访中,要避免“反客为主”,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四、点到为止

对于很多老师来说,学校规定的家访要拍照,还要家长签名,再填张表格,一切搞完之后,家访到此似乎就结束了。

其实,家访之后教师还应该有反思,我们不能点到为止,要反观内照,提升家访内涵。(1)问题回访:上门家访之后,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家访反思不同于课后反思,教学反思应立即着手做,家访反思最好是过一段时间再做。因为只有过一段时间才能从孩子的表现知道本次家访所涉及的问题有没有得到有效解决。(2)经验总结:如果家访效果有正面的体现,教师就可以回顾家访时家长的态度、学生的反应,做出正面的经验总结。如果家访效果还没有体现,那么教师就得反思指导家长的方法是否恰当,有没有更合适的方法,以便下次家访中进行调整。(3)成长建档: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细致的分析研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跟进方案”,给家访过的孩子“整理建档”,为下一次家访做准备。

总而言之,家访之路是永无止境的,是一条心灵之路。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和家长沟通的方式,如电话、网络(微信)或者信函等,但上门家访可能是最为亲近的,也是家长最为看重的。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我们要记住:针对各式各样的家长,教师应找到合适的切人点,只有这样才能就教育孩子与家长产生共鸣,真正走进孩子的生活世界。

参考文献

[1]杜学静.家访六忌[M卜乏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

[2]赵刚.中华家庭教育学[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7.

[3]尼尔森.正面管教[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上门家长学校
小“潮人”上门打卡,编辑部上演“T台秀”啦!
外卖与快递
家长错了
面对无孔不入的上门推销,我们已经尽力了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生意上门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