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12-30杨越
杨越
【摘 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及干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FAC评分、ADL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及治疗效果,对提高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NIHSS评分;ADL评分
脑梗死是以神经功能缺损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主要因脑血管阻塞使局部神经组织坏死所致,大多幸存者进入康复期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理及心理应激,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康复训练来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减少偏瘫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以本院60例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60例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病情不稳定者、精神异常、痴呆、颅脑损伤、伴有其他后遗症、严重的躯体障碍性疾病及中途退出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4~73岁,平均(60.43±3.35)岁;病程18~92d,平均(51.35±3.76)d,根据就诊顺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定期翻身,保持舒适体位,预防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研究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復护理,具体为:1)心理康复护理:强化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使其从内心接受肢体康复属于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具备足够的信心坚持功能锻炼,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2)肢体锻炼:卧床期间以被动运动为主,包括上下肢的屈伸、内旋、外展等训练,训练幅度及强度应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为宜,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指导患者健侧主动运动,自行上下左右移动身体、手指转动关节等[2]。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先抬高床头30°,依次进行半坐位、直立坐位训练,再行床边坐起训练。之后指导患者抬臀自行站立,再行扶站、独立站立训练。对于自行站立20min以上者可指导其进行膝关节弯曲,身躯挺直,重心前移,开始步行训练,步行距离及时间应循序渐进。鼓励患者在自身能力范围内独立完成洗漱、穿衣、入厕、进食日常生活动作,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前后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1.3 评价标准
1)疗效评价标准[3]:以NIHSS减分率进行评价,痊愈:NIHSS减分率95%以上;显效:NIHSS减分率70%~95%;有效:NIHSS减分率30%~69%;无效:NIHSS减分率在30%以内;总有效为痊愈与显效、有效之和。2)NIHSS评分标准[4]:分值范围0~45分,分值越低表示神经功能恢复越好。3)肢体功能:采用行走功能(FAC)评分与FuglMeyer评分进行评价,FAC分值范围0~10分,分值越高越好。4)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功能水平量表(ADL)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各观察指标变化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FAC评分、ADL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脑梗死起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在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为主,使得大多患者进入康复期后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致残率居高不下。临床实践证实,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及减轻肌肉萎缩,保持关节功能及肌力,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FAC评分、ADL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侧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及治疗效果,对提高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福玲.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23(03):165166.
[2] 李淑清.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1):148.
[3] 郭先娥.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1):101102.
[4] 贲红颖.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