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孕激素联合疗法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2019-12-30马洪珍
马洪珍
【摘 要】 目的:探讨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采用雌孕激素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入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所收治的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为40例。参照组行雌激素治疗,研究组行雌孕激素联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止血效果及月经量控制,出血的时间和完全止血的时间,产生不良发应的概率。结果:1)研究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87.5%,月经调整总有效率100.0%高于参照组的止血总有效率52.5%,月经调整总有效率82.5%,两组患者对比存在差异(P<0.05)。2)研究组控制出血的时间和完全止血的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3)参照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昏头痛等胃肠道反应4例,肝酶变高2例,不良反应率为15.0%;研究组患者肝酶变高1例,不良反应率为2.5%,两组间存在差异(χ2=3.9139,P<0.05)。结论:雌孕激素联合疗法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显著,有效提升患者的止血效果,改善月经量调整情况,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
【关键词】 雌孕激素联合疗法;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
13~18岁女性在青春期多患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1],常见表现为阴道不规律出血,出血时间长等。因青春期卵巢功能和排卵系统发育不完整[2],营养失调,剧烈运动等会出现阴道不规律出血。常见的治疗手段是应用性激素促进神经内分泌恢复正常,但效果并不理想,采用雌孕激素联合疗法能够很好地改善病症。本文作者通过对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分析,评定雌孕激素联合疗法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n=40)和参照组(n=40)。其中所有患者均未婚,无性生活史,参照组年龄为13~18岁,平均年龄为(14.75±2.38)岁,初潮时间11~15岁,阴道不规律出血的时间为11~56d;研究组年龄为12~17岁,平均年龄为(14.22±2.58)岁,初潮时间10~13岁,阴道不规律出血的时间为12~55d。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行雌激素治疗,即每日6~8h口服4mg的戊酸雌二醇(DELPHARMLille S.A.S,国药准字H20160682)[3],出血控制后,将药量控减少至2mgd,并维持该药量到止血后的20d。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行服用黄体酮软胶囊(浙江爱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99),每日服用3次,每次8mg,出血控制后减少药量至6mgd直至止血后的20d。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 20.0軟件处理80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数据,计量资料依据正态分布检验,以(±s)的形式记录两组患者控制出血的时间和完全止血的时间,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进行表示,并采用χ2检验,组间对比P<0.05证实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止血效果及月经调整情况对比
由表1、2数据可知,研究组患者止血、月经调整总有效率分别为87.5%、100.0%高于参照组的止血总有效率52.5%,月经调整总有效率82.5%,两组患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控制出血的时间和完全止血的时间对比
通过表3数据可知,研究组控制出血的时间和完全止血的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产生不良发应的概率
参照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昏头痛等胃肠道反应4例,肝酶变高2例,不良反应率为15.0%;研究组患者肝酶变高1例,不良反应率为2.5%,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3.9139,P<0.05)。
3 讨论
出现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意味着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之间的反应调整并未成熟[4],稳定成熟的周期性调整和反应都未建立,大脑中枢雌激素正反馈能力存在问题,卵巢不能正常排卵等。因卵巢无法排卵,孕激素不足,过量的雌激素长期影响子宫内膜,没有孕激素的拮抗和保护,促使子宫内膜不断增生,若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没办法提供子宫内膜增生的元素,就会有雌激素消失或出血[5]。因此在临床上,为了更好的治疗,常采用雌孕激素联合疗法,能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问题。
通过本次研究证实,研究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87.5%,月经调整总有效率100.0%高于参照组的止血总有效率52.5%,月经量总有效率82.5%,两组患者对比存在差异(P<0.05);研究组控制出血的时间和完全止血的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昏头痛等胃肠道反应4例,肝酶变高2例。不良反应率为15.0%;研究组患者肝酶变高1例,不良反应率为2.5%,两组间存在差异(χ2=3.9139,P<0.05)。说明采用雌孕激素联合疗法能够帮助子宫内膜止血,促进卵泡正常排卵,减少不良发应等。
综上所述,对于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采用雌孕激素联合疗法,能够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低。
参考文献
[1] 张素宁.雌孕激素联合疗法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妇幼保健,2017,(19):46834685.
[2] 张晓红.雌孕激素连续联合疗法在青春期功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医药前沿,2017,07(07):269270.
[3] 马新卉,谭丽.安宫黄体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5):100101.
[4] 周旦.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在青春期功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饮食保健,2018,05(44):3435.
[5] 余昌洪,钟娟,吴南燕,等.雌孕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青春期功血子宫内膜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8,15(04):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