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主体性的确立与巩固
2019-12-30万珺
万 珺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思政教研部,福建 漳州 363000)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魂育人,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党的十九大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下,我国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目标有发生了新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时而进”,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大学生“心”与“脑”的同时,积极探索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与思政课堂高度融合,运用新媒体技术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增强其时代感和吸引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生成。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内涵及特征
(一)主体性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否定了唯心史观“抽象的人”,提出“现实的人”的论断。马克思指出了旧哲学在实践问题上的理论错误,否定了唯心主义将人的自由活动理解为精神性活动的说法,阐述了新的哲学实践观:实践是人的现实的、变革世界的活动。马克思指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活动,“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P96),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实践,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主体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社会以一定的目标为指向,有组织、有计划的用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法律规范,社会规范来影响其成员”[2](P4)。目的是使其成员接受并内化一定的思想、观点、规范,并显现于日常行为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客体又是主体: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是客体,但在内化知识并形成自律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着关键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此,高校思想教育主体性指的是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特征
自主性:首先表现为学生能清晰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具备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其次表现为能根据自身爱好及需要选择、摄取政治认识、法律道德、理想价值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能动性:首先表现为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自我思考、自我辨别、自我总结、自主评价、自我控制;其次表现为学生能将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经由一系列的心理机制的加工,形成稳定的思想品德要素。
创造性:首先表现为学生能将所接受的思想政治信息迁移,运用发散性思维,打破局限,举一反三,能在深入分析思考问题之后提出独特见解或者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及方法;其次表现为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指导自身实践,使自身的人格、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得到提升。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培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思政课相融的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高校思政课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新时代坐标下的高校思政课应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流意识形态入大学生头脑,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领会理论精髓,自觉提高理论素养,鼓励大学生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相交融,在成就自身的同时实践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培育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遵循。”[3]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规律具有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主体性是人自为存在的标志,罗杰斯人本主义的“学生观”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他把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性看作是推进教学活动最为宝贵的东西,教师需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成长。爱因斯坦也曾指出学生的好奇心是棵脆弱的幼苗,这棵幼苗需要自由,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的会夭折。忽略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容易使学生感到压迫感,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被动的接受教育容易使学生处于低姿态,丧失自信心,主体性的残缺会导致个体心理发展障碍。从根本上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顺应大学生成长规律,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和主体价值,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培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要求
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被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中,尤其是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民教育相融,与精神文明创建相融,与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相融。”[4](P4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目标,在思想上接纳思想政治内容,在情感上认同思想政治观念,培育学生的认同感、意义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主人翁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促使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培育教学要素评估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个教学要素都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产生重要影响。对教学要素的评估,发现其不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主体性生成。
(一)传统教学方法样态的制约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灌输式教育”,教师是课堂的中心,知识的灌输和成绩考核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唯课本主义”,教师成为课堂中心单向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被“填鸭式”教育,思考的环节被教师的讲授所替代,学生养成思维惰性,不爱思考,也不善于思考。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被束缚,失去学习动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总出现学生低头看书满堂沉默的情况。
(二)教学内容精彩性稍显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修订频率与社会实践的发展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并且教材多使用概括性、抽象化、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学生难以深刻透彻的理解理论,在运用到实践上也存在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一些思政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教学案例一成不变,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教学,没有及时反映国际形势、国情国事,也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三)师生情感相容程度有待提高
“教师与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5](P76)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课堂上教师多被学生视为“权威”,这就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盲目依赖,不敢对教师提出质疑。加之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学生鲜少有独立思考得出答案的机会,师生之间缺乏平等交流,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产生排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法被学生内化,停留在“他律”阶段。
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确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起点。2019年3月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指出,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关注学生主体性生成,促进学生个性成长,最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指出,积极推动教学手段现代化,推动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发生深刻变化,由现实向虚拟和网络延伸。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大量新颖的教学资源,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由度;拉近了师生之间距离,促进了师生之间良性沟通,促进了教学相长;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思考探索,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性。信息化极大的推动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
(一)学生成为课堂中心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以思想灌输、理论说教等方式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此种教学模式方式“一刀切”,学生难以发挥自我个性,表达自我需要,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受到阻碍。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动力来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需要、学习动机的强弱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学生接受内化是具有相关性的。一般来说,教育对象的学习需求越强烈,进行学习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就越高,积极性就越大,反之亦然。信息化教学具有信息渠道多元化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网上延伸课堂拓宽了学生获取思想政治信息的渠道,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利益诉求、心理需要选择思想教育信息,学生学习自主性显现,动机被最大的激发出来,学生成为课堂中心。
(二)学生主体性生成效果显著
学生的主体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在信息化教学中,通过“慕课”“微课”“超星”等网络教学资源,高校学生可以不受空间限制,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在自由开放、价值多元的网络教学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利益诉求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自主性。马克思认为:“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需要。”[6](P153)教育心理学认为精神需要决定接受的积极性,需要的满足强化接受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需要表现为自身利益,不仅是物质利益,还有心理幸福感、精神上的满足感、自我成就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培育与学生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7]高校凭借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的网上师生互动活动,从满足学生利益诉求、心理需要出发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使学生在思想上接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情感上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并于日常生活学习中行之,完成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信息化教学运用新技术手段,既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又推动学生实践的发展,促进学生主体性生成。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多把重点放在理论的讲解之上,与学生的交流较少,师生之间缺乏互动,难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师生之间关系不亲近,学生之间情感交流贫乏,无法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也会造成阻碍,学生不敢交往,缺乏相关交流技巧与必要的自信。“‘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运用网络等新媒体平台有意识、目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通过传递、接受与反馈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达到彼此共享、互动、共识的社会行为和过程。”[8]信息化教学中网络教学平台、微博、新媒体通讯技术(QQ、微信)、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载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双向互动的渠道,学生能将自己的需求与心中的困惑与教师同学分享,依靠集体的智慧,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围,发挥群体优势,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培育的建议
2019年5月习近平在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上指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信息化从教学载体,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推动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变革。实现了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及反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
(一)合理利用教学新载体,授人以渔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能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操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相联系,并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一种方式[9](P168)。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两种:一种是以教室、教学材料为主的课堂载体,另一种是以社会实践场所为主的教学实践载体。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载体,如多媒体课件、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网络教学平台、社交网络、新媒体通讯技术等。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善于运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技术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用开放眼光看待教学方式改革,不因循守旧闭门造车。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化网络平台筛选优质教学素材,素材既要反映学生需求,符合学生成长规律,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又要联系社会重点热点,体现国家政策、国际形势。最好能从个人、社会、国家、国际等多个角度来呈现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精神。在授人以鱼的同时做到授人以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帮助学生掌握筛选获得有效信息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抵御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网络素养。
(二)紧跟时代步伐,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常教常新。做到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信息化教学中的各类教学载体凭借其强大的网络资源共享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丰富且具有时效性的教学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根据我国教育目标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在把握主流教育价值观的同时兼顾教学内容的“精细化”。这里的“精细化”指的是教学内容应具备以下特点:吸引力、共情感、可参与性。教学内容富有吸引力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选择某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可事先通过教学平台在班级做小调查,收集学生关于本课程的利益诉求点,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需要、价值理想,再根据学生的利益诉求来确定教学内容的设置,这就确保了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符合学生需求的,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疑惑的,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学内容富有共情感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进行情感目标教育时,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上的歌曲、电影片段、纪录片、采访片段等素材来制造身临其境感,引发学生的共情。共情感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认同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为心理结构、认知方式、生命价值,提升主体意识。教学内容可参与性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教学素材能否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有话可说,有理可循。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可设置带有辩论性质的教学内容,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投票功能组织学生分组,避免过去机械化分组,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辩论,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深学生对所学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
(三)充分利用教学平台与学生心理相容、同频共振
信息化教学平台,开辟了师生交流新渠道,师生之间可以及时交换想法,交流思想动态。课前,教师可上传微课让学生提前学习知识点,发布教学问卷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通过教学平台查看学生掌握情况及意见,及时调整教学重点难点或教学策略,提升课堂的有效性。课中,教师部署任务,提示能力要点,利用信息化平台灵活组织教学,创设情境设置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现场观摩,VR虚拟观摩等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增加与学生的对话,对学生给出的答案及时进行反馈,帮助其理清思路。使学生在第一时间获得启发,锻炼学生思维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上要多设置开放式的题目,指导学生使用信息化平台收集信息,生成答案。由于设置的是开放式的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学生在课上畅所欲言,信息化教学平台还允许学生分享其收集到的相关图片、视频、音频信息,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更“接地气”,学生的个性化获得发展,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促进知识迁移。课后,思想政治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脉络,巩固学习内容。通过教学平台发布检测题目,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有针对性的给学生查缺补漏。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分享优质教学资源给学生,与学生共享彼此的心得体会,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以人为本,培育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资源科学、合理、巧妙的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切实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只有不断推动传统思政课与现代化教育手段相融合,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生成路径,才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终培养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