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成才观与当代德育借鉴
2019-12-30洪亚勇
洪亚勇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南宋是我国历史上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文化较繁荣的王朝之一,史称“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百家争鸣”“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朱熹继承周敦颐和程颢、程颐的新儒学,兼采释道各家思想,构筑了集儒家大成、博大精深的理学思想体系,其成才观契合当时学术与文学艺术高度活跃繁荣和“取士不受出身门第限制”的成才选拔制度,理论体系完整,践行途径明晰,极具传习性、操作性和强有力的约束性,历经八百多年的日经月转,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民族文化精神和社会公序良俗,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禀赋特质和通识遵循。这一富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传统文化,与当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才判断高度契合。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的时代语境下,高校德育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合,创设可不断延展复制的“思接先哲有古韵,怀抱天下勤作为”德育模式,帮助年轻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厚植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民族正统之根,铸造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之魂,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系统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朱熹理学成才观的丰富意蕴
“内圣外王”成才观是朱熹理学的核心要义。它以传统儒学家国天下情怀为基础,吸收了佛学的心持正见、无量包容和道学的顺势而为、张弛有度,有“大而化之之心与理一,浑然无私欲之间而然也”的理想人格,有“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圣贤情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也有“为仁由己”“克己复礼”的修身自律行为范式,关注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超越了孟子的“帝王”局限,是对儒释道思想观点和思维方式的整合提炼,立足于道德与秩序的成圣成贤系列追求[1]。
(一)“内圣”重于“外王”的价值判断
在朱熹的人生价值判断中,“内圣外王”蕴涵思接千载,以接续圣人心传、绍续道统、践行仁义道德的圣贤人格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志士情怀,集真善美为一体,这个观点他在《论语或问》卷二中有专门的阐释[2]。他认为,一个人要有能够独善其身的涵养本事,又要有能够兼济天下的能耐志向,能够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以“绍道统”“继绝学”为己任,胸怀强烈的使命担当,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人生的价值才能圆满得到实现。在“内圣”“外王”的权衡中,朱熹把成就内圣应有的能力储备与道德修养,视为人生首要追求,视为成就外王的先决要务,视为比为政建功更为伟大的开太平之事业。朱熹以三个历史人物为例诠释这一观点,“伊尹之耕于萃也,傅说之筑于岩也,太公之钓于渭滨也,其于天下,非事事而究其利病也,非人人而访其贤否也,明其在己者而已矣。及其得志行乎天下,举而措之而已”[3],用于强调成就外王的抱负,需要机会或平台,自己能够把握的是在自身素质的修养提升上下功夫。只要做好“明其在己”,一旦机缘幸临,便可“举而措之”天下。
朱熹花甲之年任漳州知州仅有短暂的一年,为百姓办了许多实事好事。他在漳州首次刊刻了四经和四子书,改变当地风俗习惯,“土俗崇信释氏,男女聚僧庐为传经会,女不嫁者为庵舍以居,熹悉禁之。”[4](P9972)此外,还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核实田亩,画图造册,试图改变贫者无业而有税、富家有业而无税的不公正局面,极力推行正经界、蠲横赋、敦风俗、播儒教和劾奸吏等施政变革,促使漳州逐渐由“俗未知礼”而成为“礼义之邦”。漳州属地“民无庭警、外户不闭”,社会祥和,百姓安居乐业。后人为表达怀念敬仰之意,称朱熹的办公地点漳州府衙为“紫阳古署”,立“朱文公祠”以祀。
(二)“心与理一”的圣人境界
“心与理一”是朱熹成才观的重要命题和最高境界要求。他认为,“人之所以为学,心与理而已矣”[5](P528),“心与理一”是人应该终生追求的最高学问。其所谓“心”,不是指“如肺肝五脏之心,却是实有一物”[6](P87)的物质之心,而是指观念或精神之心,影响人“操舍存亡”的非物质之心。“理”是朱熹哲学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概念,主要指自然规律和社会伦理法则,“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只是个净洁空阔底世界”[7](P3)。“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5](P512)。这里的“所以然”即人的自然需求和宇宙自然界的自然规律,“所当然”则是人处于世应该遵循的伦理法则。朱熹认为,天地万物各有自身运作变化的规律,人际交往也有其所当然的行为准则,两者是统一的。在《朱子语类》载有这样一段思辨性的对话:“问:‘天地之心,天地之理。理是道理,心是主宰底意否?’曰:‘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有个理,理外别有个心。’”[7](P4)可见,在朱熹的观念里,理与心的关系是不对等的主从关系,而不是对等的并列关系。“心与理一”是朱熹对圣人境界的体认和信仰[8]。
(三)葆有“天真”摒弃“物扰”的人性修养
朱熹认为,人性存在“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维的状态,应该加于理性判断和引导。“天命之性”指生发于天理而蕴存于人心的“本性”。他说,“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9](P639)。人的本性是“天理”直接注入初生之人,享受天地之理而形成,其性至善无瑕,能与天理合一。“气质之性”指人受生存环境影响而形成的气量品质。人所生存的环境有清浊之别,因而所形成的特性也就各不相同。他说,“看来吾性既善,何故不能为圣贤,却是被这气禀害”[10](P69)。气质之性因个体环境影响而有正有邪、可善可恶,故不能与天理合一。清正之气造就善的品质,昏浊之气则使人受到物欲利害的转化而呈现出恶性。“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是现实人性成长过程的两个层次,是人性生长顺向贯通的必然历程。要葆有本善的天命之性,实现“心与理一”的自觉,就必须排除气质之性中的“气禀物欲之私”。
(四)以礼为尊、恪尽本分的人际交往范式
朱熹借助“太极理论”阐释其人际交往考量标准。他认为,宇宙是个太极,物物有个太极,人人有个太极,有如“月映万川”,宇宙的平衡有赖于其间所有个体太极的和谐。一是个体间的和谐,即运行有度;二是个体的自我平衡,即内外调和。朱熹认为人际和谐的关键在于对“礼”的持守,他说,“合于礼,便是和”[11](P520)。他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妇朋友各得其位,自然和”[11](P518)。社会所有成员如果都能够谨持其职、恪尽本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让言行与角色要求相匹配,社会就和谐稳定、有序运行,否则就会出现交恶乱象,因为“若君失其所以为君,臣失其所以为臣,如何会和”[11](P518)。他还生动地比喻道:“若天子舞天子之舞,诸侯舞诸侯之舞,大夫舞大夫之舞,此便是和。若诸侯僭天子,大夫僭诸侯,此便是失礼;失礼便是不和。”[11](P520)此番比喻具体地诠释了社会各阶层角色行为范式,强调自我修养[12]。
朱熹的“挈矩之道”要求人际相处,贵在善于换位思考,以己之所思度人之所想,因为人性相通,好恶基本相同,不要把自己所厌恶的强加于人。“挈矩之道”的另一意义是对人心理活动的约束,在尊重他人、为他人利益着想的同时,也要关注自我内心平衡,要坚守个人行为原则,决不可以因遭遇不公待遇或得到过高礼遇,就改变自己行为原则。特别是在受到不公平对待时,要能够做到不迁怒,不让戾气和怨气殃及无辜,“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挈矩之道。”[13](P30)朱熹在《大学》中进行阐发,挈矩之道要点在于情绪调适与约束,贵在人格的平等独立和底线坚守。
(五)“人君”角色定位与德行范式
朱熹之成才观高度遵崇儒家传统道德视天道和人道为一体,认为礼的最基本意义是人的本己属性。朱熹更是认为,“天下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而无一不本于人主之心者,此自然之理也”[10](P590)。这说明“人君”的人性品格对“天下之事”的影响和主导作用,强调“人君”需修符合天理之正向德行的“本真心”,只有君心正了,社会运行才能践行天理,公秩良序才能得以缔造和传承。语中提到的“人君”,可泛指掌握社会主流话语权的人群,即处于主导地位的人群。朱熹主张处于主导地位的人,一要重视自身德行人格修养,以德修已,以民心为心,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才有资格有能力推行“礼”规范,承担社会伦理道德教化的责任;二要具备天理赋予的品质,怀抱日月,以天下为己任。朱熹认为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是人们日常都离不开的五个关系,行为修养也不能离开亲、义、别、序、信这五项指标,“盖民有是身,则必有是五者,而不能以一日离;有是心则必有是五者之理,而不可以一日离也。”[14](P92-93)
二、朱熹理学成才观的当代德育借鉴
朱熹理学成才观有关德行修养的主张和实践,与新时代“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成才培养要求标准有诸多契合点。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加以借鉴和运用,能够引领青年学生慎德慎微,塑造良好作风,养成踏实的习惯,以之应对互联网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带来的快餐式文化浮躁,以之纠正偏重实用技能忽视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成才评价偏差。
(一)弘扬“内圣”之乐,引领青年学生树立志存高远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强调,“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青年学生处在人生的关键期,又正逢国家发展的大好机遇,教育者有责任帮助学生加强人格锤炼,找准目标定位,以抵御成长过程来自少子化家庭全方位包容呵护带来的人格发育不全,克服自我意识强而大局意识弱、独立意识强而决断能力弱、创新意识强而抗挫能力弱等群体缺憾。朱熹的“内圣”标准集儒家理想成才观之大成,在追求自我完善的表述层面,呈现南宋特殊历史时期知识分子建功立业、人格锤炼的时代特征。当代德育借鉴应重点做好两个“弘扬”:一是弘扬“内圣重于外王”的成才判断,重视阐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内圣修炼法则和“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道德行为外化,把“内圣外王”中天下为公、王道仁政的政治理想,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仁爱孝亲、敬天法祖的伦理文化,礼义廉耻、致行良知的行为方式,和而不同、公道正直的处事原则等内涵,融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教学过程,引领学生自觉加强人格修养,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确立与时代发展同步、与民族发展同向的人生目标。二是弘扬“心与理一”人生境界观,重点阐扬朱熹理学对人生达到“真理境界、伦理境界、美学境界”的体认和推崇,阐扬“诚、仁、乐”与“真、善、美”逻辑意义,引导青年学生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树顺天应道的宇宙观、中正公道的世界观、奋发有为的人生观、创业奉献的价值观,自觉修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心志和行为。
(二)传承“外王”襟怀,引领青年学生自觉培育责任担当精神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是朱熹所撰经典楹联,生动阐释了他所追求的“外王”意象。上联以仰视的角度看日月,表达儒者两袖清风、肩负社会道义、可昭日月的责任担当;下联以平视的角度看江山,表达儒者身在书斋、心系天下,读万卷、品万物、识时局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讲话用典,告诫党员领导干部要心胸开阔、志存高远,以天下为己任。该楹联创作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至今仍镌刻在漳州城南白云岩朱熹创办的紫阳书院。当代借鉴要重点阐扬肩负社会道义、两袖清风、心系天下的志士情怀,强调知识分子肩负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引导学生坚定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正确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志存高远,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把为人类为民族作奉献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途径。
(三)重视“气质之性”的正向化育,引领青年学生涵养人性正义
朱熹的人性观之“气质之性”说,把人理解为一种理性的存在,认为人性受环境“习染”而形成“气质之性”。由此而论,受教育者的人性禀赋与教育环境的关联性极为密切,人与社会的和谐之要、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策、人际相处的和谐之道,都契合“三全育人”的时代命题,值得重视和研究。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环境对人的“习染”性并加以科学运用,在推进思政课程有效落实的同时,下大力气创设寝室、班级(社团)、校园德育“三维”覆盖,帮助学生摒弃气禀物欲偏差,陶冶人性正义。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要求融入大学生所处的各类环境中,把起居有节、干净整齐的作息文化融入寝室小环境,把积极进取、活泼乐学的团队文化融入班级社团中间系统,把严谨治学、业精德勤的治学文化融入专业集群系统,把爱国守纪、奉献担当的公民意识融入学校社会宏观系统,打造适合学生成长成才的整体生态背景,让大学生德育的大小环境彼此交叠,构成随处可见、无时不在的德育外在环境。教育者应主动拓宽眼界,全面了解大学生与各类各层次环境的互动情况与规律,并理性把握各环境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环境中的偏浊之气,不排斥不遮盖,借以引导青年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增强判断力、提升抵抗力,自觉自主自信地坚持客观辩证的观察与思考。教育者应该引导大学生理解“每个个体即为一个小太极”的理论意蕴,加强自我身心、人际交往以及人与自然等三种沟通能力的提升,增强心理和谐、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大思政”的理念整合校园文化、专业文化、课程文化,建设三全育人文化体系,让教学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焕发潜移默化的德育功能,满足学生人格健康形成的需要,涵养人的正义秉性。
(四)规范交往礼仪、守望至善本真,引领青年学生学会情绪管控
朱熹的人生境界理论的“天命之性”说,肯定了人天真至善的本性,也肯定了人追求至善的本能。当“本能”在现实中得到应和或受到抑制时,情绪波动就在所难免。教育者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情绪管理意识,强化情绪管控能力,适当排解情绪波动。要把“持守节义”和“挈矩之道”等行为规范落实到日常人际交往之中,学会以礼待人、换位思考;要纠正非此即彼、以偏概全、标签式的评价定势观,学会不走极端、不钻牛角尖;要善于厘清问题的表象与真相,形成理性全面的分析能力和穿透力强的洞察能力;要善于感悟“真善美”带来的美好,也善于化解负面情绪的干扰。教育者还应遵循教育规律,重视人性滋养,适时运用“现实教育”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在遭受人性考验时,要坚守向善向上本性,用生命固有的良知和仁性自我省思、辨别善恶、克服困难,自觉抵制外来不良信息的侵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国势之强由于人,成才之成出于学。新时代青年学生处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的时代,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德育工作者应梳理和创新应用先哲智慧,帮助青年学子弘扬中华文明,树立“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价值取向,培养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大格局,淬炼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大气魄,锻造成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担当铁肩和精神气质。这就是时代赋予教育者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