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思政”实施策略探索

2019-12-30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课程思政育人

靳 秀 莹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成都 61005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途径之一就是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并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引向深入,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制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即“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该纲要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为长期以来重语言知识及能力培养,轻思政教育的大学英语课程“课程思政”的实施提出了基本要求及行动指南。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发挥其“协同育人”的作用呢?以下,笔者在分析大学英语课程特点及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有效实施策略提出建议。

一、大学英语课程特点及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现状

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学生接受大学教育期间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高校占时最多、影响最大、授面最广的课程[3]。另外,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既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帮助学生对英语语言进行实际应用;又要通过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帮助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英语课程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学习掌握语言这一交流工具;它也可以为大学生未来发展、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做好必要准备,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直接帮助。此外,大学英语课程资源涉及历史、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主题丰富多样,育人元素鲜明,有利于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育人功能。

然而,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长期接触西方文化,对我国国情社情、中华传统文化等了解较少,缺乏开展思政教育的自觉性;部分教师认识片面,觉得英语教学只是进行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思政教育应由思政老师负责,不应在英语课堂中涉及,因此缺乏开展思政教育的主动性。此外,传统英语教学大纲并未涉及思政教育要求,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未被挖掘利用,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教学和育人效果提升,教学评价体系并未与育人要求有效对接。种种原因导致长期以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缺失。

二、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高校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教学设计的各个方面是“课程思政”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实施的主要路径。笔者认为,要确保“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推进,就应从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制定“教学”“育人”双大纲、深化课堂内容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狠下功夫,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全面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一)高校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实施“课程思政”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思政”实施的基础及先决条件是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个性的塑造者,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的获取、素质的提高、价值观的形成。然而如前所述,高校英语教师普遍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且由于部分教师自身思想局限,认识片面,缺乏开展思政教育的自觉性及主动性。因此,高校英语教师不应只是单纯提升自身专业素质,还应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下大功夫。只有高校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德养智,以身作则,才能真正树立“立德树人”意识,自觉主动承担教书、育人责任。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注重政治素质的培养。习近平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要将“课程思政”实施到位,英语教师必须首先加强自身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先进思想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习教育,深化自身对党的理论、国情社情的认知认同。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应重视道德素质的培养及示范。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教师应注重道德学习,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牢记并实践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公平公正等良好德性,并把“立德树人”作为一种教育观念渗透日常教学生活中。再次,大学英语教师不应仅仅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还应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尤其要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文化自信及民族自豪感。

(二)大学英语课程应制定“教学”“育人”双大纲,坚持育人、育才相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纲要,详细描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果等,直接关系到教什么和如何教,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虽然英语教学大纲已经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及融合,不再以追求语言知识为唯一目标,但是关注的仍然是知识与技能等综合语言素养的培养[4]。为使“课程思政”的实施从源头上得到保证,使“立德树人”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在制定教学大纲时,除了结合国家制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及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还应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制定“教学”“育人”双大纲。在明确教学要求的同时,在大纲设计中贯彻育人、育才有机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各个环节体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的育人要求,从源头上渗入“思政元素”,体现思政引领。

(三)大学英语课程应深化课程内容建设,精心融入思政元素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选取的大多是“原汁原味”的英美国家文章,涉及西方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这些教学内容确实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了解西方社会各个方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及交际能力;然而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很容易受西方文化影响,出现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等不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以课程内容建设为重要抓手,集体备课,统一思想,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挖掘其中思政德育元素,使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1》教材为例,第一单元的话题为大学生活。教师可通过课文学习、资料补充等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处理大学生活方方面面,制定计划、目标,把大学时光用于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上,以此来培养学生自我约束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及奋斗精神,帮助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在讲授第二单元家庭话题过程中,教师应在讲解关于西方家庭文章的同时,有机融入中华传统美德的介绍,引导学生善待家人,孝老爱亲,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授课内容建设思政教育教学案例库,开发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优质教学资源,总结并完善“课程思政”实践成果。

另外,高校英语教师应合理增加课程内容难度,扩展课程内容深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真才实学,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四)大学英语课程应创新教学方法,在引人入胜、潜移默化中提升教学、育人效果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实现实施效果最大化,创新教学方法是关键。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应用探究式、参与式、个性化等各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程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积极参与中实现英语学习和思政教育无缝对接,提升课程教学、育人质量。比如,教师通过组织话题讨论来鼓励学生表达观点、了解学生思想。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来观察世界、分析世界,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立场,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如,教师借助线上线下等形式拓展第二课堂,指导学生课外学习。通过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优秀传统文化介绍等知识拓展内容,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实践、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人文素养、文化自信及爱国情怀。

此外,英语课程应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探索实践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采用微信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提升教育、教学效果,落实“三全育人”。

(五)大学英语课程应完善评价机制,推进“课程思政”有效落实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推进离不开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既包括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二者相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检验、改进“课程思政”实施策略,并从制度上推进“课程思政”的有效落实。

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不应遵循传统只重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的单一评价标准,而要转变为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自我管理等情况进行多方面的过程评价,并采用小组评价、学生自评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便教师全面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示出来的个人素养及思想状况。以对学生评价的反馈为依据,教师应对教学、育人内容做出调整与完善,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应从英语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言行、教学及育人效果等多方面开展,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管理部门评价等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教师应通过评价进行反思:设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师言行是否起到积极引导作用,教授内容是否被学生掌握,学生管理是否到位,学生是否全面健康发展等,以此来改进“课程思政”的设计及实施策略。

总之,要确保“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推进,应从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制定“教学” “育人”双大纲、深化课堂内容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狠下功夫,在教学各个环节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为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