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佛三家“天人合一”思想溯源与对比研究
2019-12-29张艺
张 艺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
“天人合一”思想自形成以来就为各个时代所青睐,不仅是因为其体现了天与人和谐共处的生态观与自然观,更是因为它是一种为学之初中国人思想体系的原始价值观念。当扭曲与原貌、分立与统一、部分与整体的思维方式取代了简单的主体与对象二元对立的关系时,成熟的天人合一观便产生了。①由于“天人合一”思想观念对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体系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儒道佛三家对“天人合一”思想在历史中做出的贡献也不容忽视。本文试从儒家、道家、佛家“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历史渊源为出发点,探讨“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在中国哲学、文化中的发展演变。
一、儒道佛三家“天人合一”思想溯源
(一)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演变
早在西周时期,天与人的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就成为古人们关注的热点。在周宣王时期,周宣王的宰相尹吉甫便作《烝民》一诗,诗中就提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经·大雅·荡之什》)这篇文作的目的虽是对尹吉甫美化宣王,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的赞颂,但其开篇却蕴含着古人思维模式中的天人关系,即:庶民百姓为天所生,美好的品德为天所赐。其中的“天”主要指主宰之天、道德之天和自然之天,“人”主要指统治集团和平民百姓。可见,先民们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他们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宗庙祭祀,都是秉着一种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心,去顺应自然的发展。②
《左传》关于郑子太叔(游吉) 的记载中有言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二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春秋之际,儒家思想盛行,在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之下,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与国家秩序,部分学者将“天人合一”的本然意义加以引申,根据社会需要加入了伦理上的道德意义,来维护社会秩序。子太叔认为,世俗间的伦理道德,无不围绕“礼”来展开。君臣礼义,夫妻之纲,甚至“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都以“礼”为“天经地义”。③这种思想观念把社会伦理道德介入到天人关系之中,认为天地本身已经具备了人伦道德,从而把“天地”与“人事”联系起来。
孟子进一步把天的地位提高,认为“天”是万物的最高统帅。他提到“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不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万教上》)人事皆天定,人间是非均由“天”决定。尧舜禹“有天下”,乃天助之,而舜禹之后代的“不贤不肖”也都是天所决定的。孟子还认为人性本善,人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良好品性是与生俱来的,像人的肢体一样,是天赋予的。接着,孟子又从“性天合一”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认为知天的方法在于“知其性”。④由此看来孟子所强调“天人合一”是从伦理德行,从“礼”从“性”的角度出发的,较为明显地将“天人合一”的本然的思想理念道德化。
荀子批判地继承了孟子的观点。他提出“唯圣人为不求知天”,而强调“明于天人之分”(《天论》)。荀子认为天人相分,圣人无需求天相助。继而,荀子在《天论》中谈到圣人的作用时,他认为人的情绪的集合是为“天情”,认为人的眼耳口鼻是为“天官”,认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是为“天君”。荀子在“天人合一”思想伦理化的过程中,对天的价值做了更加现实化的评判,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反驳了以往天人关系中“天”的神秘与不可战胜,为后来的“战胜自然”的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荀子在充分肯定人的能动性、积极性的前提下,继承了孟子的观点,认为无论人如何发挥其主动性,最终都应遵循“天道”的规约,而且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在天道之中受“天”与“道”的束缚,从而在自然主义层面上提出天人本质合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思想观在汉代也有一定的发展。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思想,从理论上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了更好地发挥“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的现实作用,他将人与天和自然的关系神秘化,认为自然界的喜怒哀乐皆是“天”的自然选择,打破了荀子所说的“制天命而用之”,又将“天”看作自然界无法逾越的最高统帅,从而让百姓敬畏自然,敬畏君主。在《举贤良对策》中,董仲舒又提出“道之大原盖出于天”的命题把伦理纲常中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妇的伦理道义归于天的选择,使人们遵守“礼法”,遵守“道义”,为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提供天道的根据。
儒家从实际意义出发,将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德化。从子产维护“礼”开始,打破了以往的认知方面的单一性,加入了现实主义中的伦理道德的色彩。荀子打破了孟子以来的“天”的最高性,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到汉以后,儒家的“天人合一”更是被注入了伦理色彩。
(二)道家“与天为一”思想观念的演变
与儒家的浓厚的现世观念有着较大的差异,道家对“天人合一”思想有了独特的见解。道家以自然主义为原则,用自然的“道”来解释“与天为一”。道家认为,人与自然本是统一的整体。老子说“天大,地大,道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天地万物与“我”是统一和谐的有机整体。老子曾提出“域中四大”的概念,宣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摒弃了儒家以“仁”为中心的“天人合一”观念,宣扬“见素抱朴”与“回归自然”。
其次,对于道家来说,人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应从自然,在知晓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尊重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庄子将“天”与“人”对立起来,主张“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庄子·大宗师》)。他认为,人不应对自然加以人为的作用,更不能干涉自然的发展,违背自然规律。如果完全放弃人为,就达到“畸于人而作于天”(《大宗师》)的境界,也称之为“与天为一”(《达斗功》)。⑤
在道家看来,天与人均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庄子认为在世界的伊始,人与自然本是和谐发展,然而随着社会制度的确立,典章制度的完善,伦理道德的限制,人的自然属性也随之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人的社会属性。而人们为了重新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的天人关系,必须要做到“绝圣弃智”,使天地人和谐共处,达到“天地与我为一”的状态。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经过了老子、庄子的发展,成为了与儒家伦理观念下天人关系相对立的自然宇宙观。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手段只有“无为”。当人们摒弃了典章制度、道德伦理的限制,在“无为”的情境中顺应自然,才能够达到“与天为一”的境界。
(三)佛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演变
两汉之际,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逐渐与中国风俗习惯、传统道德相融合,佛教中国化程度大大加深。与儒家、道家相似,佛家也将天人关系放到了佛教理念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天人合一律”。佛家的“天人合一”观念认为人与自然、宇宙是一体的,都是从本性里变现出来的。
佛教认为“天”是与人相对的另一个境界,它完全否定了现实世界,认为现实世界是痛苦的,人都是有贪欲的。它所向往的世界是“西方的极乐世界”。认为人若想摆脱现世的痛苦,就应通过修行的手段,达到极乐世界。而这种世界包括“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人们通过修行的程度到达不同的境界。而进入理想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唯一途径便是修行,通过“戒、定、慧” 的修行,积大功德。“戒”包括五戒、八戒、十戒,意为戒律。“定”意为禅定,修佛者要摒除心中的杂念,达到一种专心致志,清心寡欲的状态。通过“戒、定、慧”的苦行,达到一种涅槃的境界。佛教认为人世是苦痛的,根源在于人世间有贪欲,若是人可以勿为三界所困(欲界、色界、无色界)、超越六道(六道轮回),在“超界”与“轮回”中实现佛心,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⑥
佛家认为,修行人要想回归本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成佛得道,应该向内找那个无形无相的“本性”。修行人常犯的错误是迷惑颠倒地心外求法,由于方向的错误,所以找了“无量劫”,导致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那么回归“本性”达到天人合一的秘诀是什么呢?佛家融入了道家的精髓,认为天人合一的方法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既是“道法自然”,佛家继而也借用道家的“无为”思想,认为达到天人合一境界需要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将自己融入宇宙这个整体之中,放弃与天人合一相背的“执着”。⑦
佛教从人类的生死观出发,以“极乐世界”为精神寄托,融入道家道法自然的精髓,幻化出六界轮回与因果报应来使人摒除欲念,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二、儒道佛三家“天人合一”观念的对比
自庄子提出“天人合一”思想,将天人关系升华到哲学高度后,儒家和佛家也从天人和谐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发展与解读。从春秋到明清,再到现今社会,不同思想流派对“天人合一”的探讨中,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着独特的视角。
(一)“天人合一”解读方式的相同点
儒道佛三家对“天人合一”思想观念在“天人关系”“顺从自然”和“天人协调”三个方面都有着相同的解读方式。
第一,都肯定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张载说:“理不在人皆在物,人但物中之一物耳” (《语录》),明确肯定人是一物。在《西铭》中,张载认为天是人类的父亲,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生于天地之中,是大自然的产物。而道家提倡的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的是自然,认为“道”为自然的道,秉承自然主义原则,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产物。⑧而佛教所追求的西方极乐世界也建立在天与人的发展相融合的基础上,承认人在天地之中,是为自然之物。
第二,都强调人要服从于自然的选择。张载说:“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运行不息,莫或使之,不日性命之理,谓之何哉? ”(《正蒙参两》)阴阳相互作用相互推移的规律就是性命之理,自然界与人类遵循同一规律。而道家强调“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庄子·大宗师》)、“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 (《秋水》),道家认为顺从自然而不加人力妄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做到“知常曰明”才能“有为”。反之,“不知常,妄作凶”。⑨佛教认为,不仅生活是痛苦的,人生是痛苦的,而且生命或存在本身就是痛苦的,因为人没有随着自然的规律而发展,反而滋生出与自然规律不相符的贪婪与恶念,而人生追求的境界应是随着自然规律而发展人的心境。
第三,都认为人的理想是天人的协调。《易传》提出以“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为理想境界。而道家倡导完全抛却人为,就达到“畸于人而作于天”的境界,也称之为“与天为一”的理想境界。佛教理想中的极乐世界是香料精致充裕,且伴随着清脆的鸟鸣,高雅的莲花池的圣洁之地,是天与人共生共存完美协调的美好境界。
(二)“天人合一”观念的解读方式的差异
然而,儒道佛三家提出“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出发点不同,导致了衍生出的本然意义与精神追求的不同。
首先,儒道佛三家提出“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出发点不同。儒家以伦理主义为原则,道家以自然的道为原则。从子产提出“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伦理纲常为天经地义后,儒家学派学者都开始立足于现实,将神秘的天道现实化与道德化,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形成一种理想中的“礼”的社会。而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和“顺其自然”,追求一种完全理想的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无为”境界。佛家通过“超脱六道轮回,进入极乐世界”为原则通过“戒、定、慧”的修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第二,对“天”本然意义的理解不同。一些儒家学者认为“天”和“人”都是由气构成,天人统一于“气”。而另有一些儒学家认为以“理”为“天人合一” 的基础,认为“天人一理”。二程从“惟理为实” 的观点出发,强调“天下只有一个理”。虽然在理解上有所不同,然儒家对于天的理解的内在理路是相同的。而道家认为天是由自然的“道”形成的,是宇宙的最高统帅。佛教把“天”的层次分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菩萨十地和佛国净土等彼岸世界以及西方极乐世界所构成的不同境界。
第三,对于精神的追求不同。儒家所说“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董仲舒 )、“天人之本无二”、“天人一物” (张载 )、“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王阳明)等。之于道家,老子以“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道”为最高实体,不以“天”为最高实体,因而在老子思想理论中并无提及天为最高实体的问题。与儒道两家不同,佛家认为“天”是独立于现世之外的另一种境界,现世的人应于天合一,而人性的贪欲、色欲、恶念将天人分开,它追求的是一种人超脱世俗与另外的天相融合的境界。
三、结语
“天人合一”思想塑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基本宇宙观,经过儒家、道家、佛家的发展,被赋予了不同的却又更为丰富的天人观念思想,对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当今社会,“毒奶粉”“瘦肉精”“黑心肉”“化学菜”等违背天与人和谐相处的事件越发加增,“天人合一”的理想观念随着历史的推进也逐渐淡化。天人共生、天与人和谐相处等敬畏自然的宇宙观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退出人们心灵的舞台。而如今所提倡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人们审问自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保护生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无疑是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履行了追求天人和谐的职责。由此可见儒道佛三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以及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一种文明或文化的繁荣,必定要根植于它的文化当中。现今社会,应当发挥儒道佛三家共倡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助推作用,来塑造当今社会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品质,使人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思想理念曾是先祖们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它表达了一种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思想,并要求我们探索大自然的规律,在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中进行人类活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践行“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