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视角
2019-12-28孙一磊吴翠伟
孙一磊,吴翠伟
(山东现代学院,山东济南 250104)
随着电子智能终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现代互联网、高科技电子产品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网上购物、点外卖、玩网络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导致学生运动量锐减,大学生睡眠不足已经成为常态,而导致睡眠不足的原因并不是看书、学习,而是熬夜玩手机或者电脑游戏。这一切都暴露出学生缺乏运动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低的事实,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不能忽视动商训练。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理念,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动商,为学生树立终身运动观,教育学生重视运动、积极运动,健康生活。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成为必然。动商,则是新形势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的新视角。
1 动商的含义
动商是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多年科学研究和实践的结晶,他将其初步界定为“运动的天赋和潜能”。它代表了个体“在体育运动、工作、学习、恋爱、休闲健身、家庭生活、公益事业、宗教活动、解除不良习惯”等活动中的“执行力、保持力、效率、效果”,可以用来“表示个体综合运动能力的高低”[1]。
简言之,动商是指个体的运动商数。可以促使个体克服自身的惰性、客观环境的阻碍进行运动,是一个人能发挥自己的运动天赋,热爱并主动运动,自我挖掘自身潜能的能力,总体来言包括个体运动技能、运动心理状态的保持、身体机能的调节与提升等。
通过以上概述,可以看出。第一,动商是人的本能。运动是生命体征,从婴儿呱呱坠地开始,从爬到走,以及后来的跑、跳、投都是人类最基本的能力,我们不断重复这些简单的动作,这是本能,也是动商的基础。同时,人类不断地发掘自我,向更快、更远、更高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喜悦与满足,这是动商的提高。
动商是可以培养的。每个个体都具有运动能力,但是运动能力水平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动商水平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是受到一个人先天身体条件、后天锻炼影响的。不是每个人跑的能像“飞人”博尔特一样快;不是每个人都能跳的像伊辛巴耶娃一样高;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姚明等,他们除了天赋异禀,还有后天的刻苦、科学的训练。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健康、追求完善的价值追求。通过训练能帮助一个人发掘自身的运动潜能,提高运动能力,从而实现个人健康、娱乐、追求完善的诉求。
根据王宗平教授的定义看出,动商的意义并不局限于运动领域,其外延更广阔,代表了个体在体育运动、学习生活、家庭工作,以及戒除不良习惯等过程中的克制力、执行力、保持力。也就是说它与智商、情商共同作用于个体,共同构建健全的人格。
总之,我们研究动商,是引导人们认识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掌握运动动作技能,引导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帮助学生充分挖掘个人潜能、培育和增强体育兴趣,使之具备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2 动商培养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一个健康的个体应是智商、情商和动商协调发展的个体。因此,培养动商,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
2.1 树立正确的体育观、运动观,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体魄
健康的体魄是我们从事任何活动的根本。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动商,我们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诸如手机等电子产品严重占据了学生的课余时间,运动时间少、运动量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年纪轻轻就步入亚健康的行列。众所周知,合理的、健康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在这紧张的社会环境中缓解压力,改善不良情绪。从生理学角度看运动能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内啡肽等物质,有助于缓解不适、产生愉悦的情绪反应[2]。与他人一起运动又是交际、协作过程,有利于分散注意力,忘掉不快乐,交到更多朋友的过程。因此,大学生亟需改变传统体育观念、从而树立终身体育观。
2.2 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深度学习
毛泽东说过“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也就是身体是我们从事其他学习活动的基础,学习和运动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学习也不是一直保持高效率,我国体育工作者研究表明:运动能促进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因此学校体育活动的科学开展,是提高大学生个人的记忆力、协调力、动手力、锻炼我们的反应速度的保证。都会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因此,要使学生喜欢运动,热爱运动,会运动,能与其他人一起运动,这就是一个人动商的直接体现。因此培养动商,可以成为智商、情商发展的保障。
2.3 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体育塑造健康的体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尚云力,著名的动商研究者指出:“培养动商的过程,就是身体活动过程中心理体验的过程,参与、理解、友谊、团结、拼搏、团队、包容等,都是人文价值的体现”[3]。运动能促进人际沟通与合作,改善人的生活方式,提高社会适应力。人们可以在运动中,欣赏的运动之美,产生愉悦的心情,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提出“有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此外,人们追求自我完美,向往更高更快,更加娴熟的动作技能、更加健壮协调的身体。审美水平的提高,也使人更加自信,提升人的社会认同感,因为娴熟的技能,可以使人很快融入一个集体。在运动,又会产生诸如坚持、拼搏、团结等意志品质的心理体验,以及团结协作、规则意识等良好的品质。总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动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视角
十八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如何遏制大学生体质下滑成为当前体育界专家和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同时,我们也知道,自从2003年开始,课程改革纲要就一直在实施,也被更多的研究者研究,纵观针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中高校体育课程理念、体育教师、课程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因素已经得到充分的研究,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青少年体质鲜有改观的事实,特别是智能电子产品的出现,学生体质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当下针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我们还能从何入手?笔者认为,动商理论的出现,将给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新的动能。
3.1 动商促进我们对体育课程理念的再认识
当前教师对于高校体育课程理念还存在偏差,普遍认为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性是指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然而,课程创新不是一般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简单增减,而更多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高校体育课程创新观念从根本上包含4个方面: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念;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念[4]。通过这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学生是高校体育的参与的主体,高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引导学生树立体育正确的体育观念、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教师应该将动商理论融入新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当中去,动商理论有利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3.2 动商理论指导下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新理解
动商的培养过程,是人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逐步体会参与、理解、友谊、团结、拼搏、团队、包容等心理体验,是我们巧妙处理和协调工作、学习、生活矛盾的能力,能提高戒除不良习惯的效率和效果。体育教育的终极目的不应该是更快、更高、更强的运动成绩,而是培养一代代热爱运动、会科学运动的人。因此,在课程目标上,首先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导向,着重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和高昂的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构建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3.3 动商理论指导下教材内容的再审视
我国体育学者卢元镇先生提出的教材选编原则:(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2)有利于体育文化的继承;(3)有利于学生形成 身体锻炼的习惯;(4)要符合我国学校体育实际;(5)要为学生未来 的生活服务[4]。我们从动商角度分析,教材内容选择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体育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为根本。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因此施教,根据学生的经验、兴趣、个性,来选择和教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与时俱进,体育教材内容与当下社会发展相联系,积极吸纳先进思想或技能、项目优化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积极性。总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时代性、科学性。
3.4 动商理论指导下优化高校体育教学设计
因性别、个性、年龄的差异,高校学生的动商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因而,在整个的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地调研,了解每位学生的动商基础和发展期望;增强趣味性和娱乐性,也就是说以增强体质为主,趣味性为辅,积极引导学生课上课下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多开展集体项目,发挥动商水平高的学生的带动作用,通过搭档的方式潜移默化提高动商水平相对弱的学生,逐步实现学生动商水平的全面的提升。
4 结语
在当下,由于电子产品的绑架大学生生活习惯被改变,由于缺乏运动暴露出来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过低的事实应当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动商理论指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理念,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作为高校的教师应该重视重视学生动商的培养,以动商理论指导高校体育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