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综合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2019-12-27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素质干部院校

徐 燕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团委, 南京 211168)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已经成为我国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2]。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学生骨干队伍,有利于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的校风、学风、作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3]。

一、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综合素质存在的突出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排头兵和“领头雁”。高职院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打造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着眼于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够更好发挥朋辈教育的作用,使其成为广大学生群体的榜样。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综合素质还存在许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一)政治素质不过硬

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和基础。但是,有的学生干部并没有把提高政治素养放在首位,虽然组织形式上入了党,但是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入党。有的学生干部单纯地把党员看作一种政治身份、一种政治荣誉,而不是当成一种责任。对于党的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政治认同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没有产生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在政治参与方面,没有真正搞清弄懂“入党为什么、在党做什么”的根本问题,在学生群体中先锋模范作用不够凸显。在政治信仰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还没有把成为一名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自己的信仰追求,政治立场有时候还不够坚定。

(二)道德素质不纯洁

现在对领导干部的要求,讲究德能勤绩、以德为先;对于学生干部而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应该是他们的基本素质。现在的学生干部还不能真正领会到“其身正,无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的内涵,队伍的整体道德素养还不够高。很多学生干部动机不纯,把担任学生干部当作“镀金”,在校表现积极实际目的是为了能够获得加分,给自己晋升更高一级学生干部职位提供便利,而不是发自内心帮助同学解决困难。有的学生干部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炫耀学生干部的身份,在困难面前缺乏奉献精神。还有的同学当选学生干部之后,在个人道德修养上降格以求,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精神存在弱化的情况。

(三)专业素质不拔尖

实践表明,一个学生干部的专业学习成绩突出,更容易得到大家的拥护和尊敬,能让其他同学信服并追随。但是在调研中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干部与一般学生相比,在专业学习成绩方面并不占有绝对优势。在平时,不少学生干部不能把握好学习和工作两者之间的平衡,有的重视自身学业,忽视学生工作;有的锻炼工作能力,弱化专业学习;有的两方面都想兼顾好,但是最终两方面都不行;还有的学生干部认为工作能力是立足社会之本,对于专业知识学习不用心,学习成绩不理想,破坏了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四)能力素质不全面

目前不少学生干部不能完全做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缺乏较为全面的能力素质。从组织能力来看,高职院校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成长的环境不同,形成的性格也不同。学生干部不能找到有效的策略方法把大家团结为一个整体。从协调能力来看,学校的教育管理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还存在难以对接的地方,学生干部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还缺乏协调能力。从决策能力来看,遇到棘手的问题其往往依赖专任教师、辅导员,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着力点、突破口,及时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从创新能力来看,他们在工作方式、工作手段、工作机制等方方面面不能主动求变,习惯因循守旧。从沟通能力来看,与各种群体之间打交道有时候还缺乏艺术性。

(五)身心素质不健康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在2014年专门部署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群众性体育活动,目的就是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升身体素质,并从中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和拼搏精神。在调研中发现,高职院校中相当比例的学生干部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特别是学生会主席、班长和团支部书记等主要干部以及兼职数量较多的学生干部群体,比较容易因为一些工作和学习成绩没有达到预期而产生负面情绪。学生干部心理素质稳定性差,并没有重视自身心理健康建设,面对挫折和干扰缺乏抗压力,不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并紧盯着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二、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是各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又有家庭教育的原因。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既有人才培养制度性不合理的问题,又有学生自身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清晰的问题。

首先,从社会来看,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中还存在“重学历出身、轻职业技能”的现象,最能动摇职业教育根本的是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职业教育虽然辐射范围广,培养的人才社会需求大,但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却始终有低人一等的感觉。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是全国普通高考本科招生结束之后才录取的高中生,还有一部分招录的是职业高中毕业生、技工学校毕业生、中专毕业生,这些生源的综合素质相较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成了“平民教育”的代名词,很多老百姓的孩子上职业院校实属无奈之举。

其次,从家庭来看,目前入学的高职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甚至是“00后”。他们大多是在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是典型的独生子女。在有的家庭里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成了长不大的“妈宝”。进入中学阶段,他们当中不少人学习成绩不理想,不能进入普通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学习,丰满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使其产生严重的失落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不足。

再次,从学校来看,“德技并修、育训结合”的育人机制还不够完善,对于学生知识、技能、能力三个核心要素的培养还有所偏颇。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培养面向基层、面向一线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在这一教育目标的主导下,学校对其他方面的素质养成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缺乏目的性、连续性、科学性。另外,高职院校学制较短,有的学生干部刚入职就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缺乏必要的培养、适应过程。一批学生干部刚刚被培养好,就面临人员的调整,又要从头开始培养。学生干部流动过快,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干部之间“传帮带”作用的发挥。

最后,从学生干部自身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中学阶段并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选拔学生干部往往只能“矮子里面挑高个”。有的学生工作热情高,但是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不知道如何当好一名学生干部,对岗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认识不清。对于加强自身建设不知从何下手,不能清晰地制订个人成长提升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分不清主次、轻重和缓急。还有的学生干部没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能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进入学生干部队伍,是个人利己主义的驱动。

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策略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虽然是学生中的排头兵,但是他们依然是一群尚未走向社会、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人,需要结合他们的特点,统筹安排,形成整体工作合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提高学生干部政治素质

要在广大学生干部中唱响永远跟党走的主旋律,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干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干部,用身边榜样影响学生干部,使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实践者、不懈探索者。要全力动员广大学生干部争当学校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引导学生干部紧紧围绕高职院校发展的中心和大局,找准努力的方向,激发智慧,增创优势,实现学校发展与自身成长同频共振。要倾力构建密切联系和竭诚服务学生的主桥梁,坚决克服“官本位”思想,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不当学生“官”,争做学生“友”。不能眼里只盯着老师,要在心里装着同学,联系同学时做到身入、心入、情入,服务同学时精准到位。

(二)以提升高职人才培养水平为根本,转变学生干部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2019年2月份,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狠抓教学、教材、教师,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本质上还是一名学生,成长成才离不开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大背景。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各项改革举措,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完善高职院校学生综合培养体系,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责任感、成就感、获得感,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成才观,争做品质优良、技术精湛的高素质大学生。

(三)以党团组织活动为载体,把学生干部培养成学生的“领头雁”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绝大多数都是团员,有的同学还是党员。党团的组织生活是党团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党团组织对党员团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的重要形式,是党内团内政治生活正常化、规范化的重要保证。党员的党性不是天生的,团员的先进性也不是天生的,只有在严格的党内团内生活中反复锻炼,才能坚强党性、百炼成钢。在从严治党、从严治团的大背景下,可以探索在学生干部群体中成立临时党团支部,党员团员组织关系不转,只负责政治学习、教育、管理、监督等,通过严肃的党团政治生活,执行好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实现培养人才、锻炼队伍和提升能力的目标。学生干部要努力成为广大青年学生信赖依靠的主心骨,在学习中拓眼界,强信念;在工作中开思路,勇担当;在自律中宽胸襟,树正气。教育学生干部珍惜、热爱岗位,扎根在同学中间,行走在同学前列,为学生工作无私奉献。

(四)以建立健全制度为抓手,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结合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内容,根据高职院校实际,从组织建设、选拔机制建设、梯队建设、教育与培养机制建设、考核与监督机制建设、激励机制建设、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出发[4],建立系统完备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同时注重营造有利于学生干部工作开展的舆论氛围,宣传学生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对待技能培训、证书考试、见习实习等问题,把学生干部的岗位当作提素质、增本领、做贡献的平台。通过新媒体宣传、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方式,展示优秀学生干部的风采、学生组织的价值,引领更多学生参与到学生工作中来。

猜你喜欢

素质干部院校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