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项羽人格与精神的文化符号
2019-12-27朱枝富
朱 枝 富
(江苏省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南京 210000)
项羽失败了,毫无悬念地失败了!他自刎乌江,赠首故人,结束了年仅31岁的年轻生命,也使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画上了沉重的句号。失败,固然是令人沮丧的,也有着种种的原因。但是,人们并不因为项羽的失败而予以一概否定,抹杀他的人格与精神。相反,人们非常崇拜和仰望项羽,尊其为“战神”。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似乎失败的并不是项羽,项羽载誉归去,长存于天地之间。
司马迁撰著《史记》,将项羽列入“本纪”,前承秦始皇嬴政,后继汉高祖刘邦,其理由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1]428。在总体上对他予以肯定,认为他“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1]428;也有非议,认为他“暴虐”,“天下非之”,“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1]428。司马迁把项羽写得栩栩如生,呈现出一种无上的英雄本色。毫无疑问,项羽是一位失败的英雄,是一种英雄的失败!在他的身上,有着许多的闪光点,甚至散发着熠熠光芒。而历来论者,过多地注重总结项羽失败的教训,而忽略了对其精神层面的深层思考。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以成败论英雄。本文所要论述的,即是项羽生平事迹中人格与精神的本质体现,概括为“嫉恶如仇,横空而出,攻坚克难,恭敬爱人,视死如归”,成为体现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文化符号。
一、亡国之项羽遇上灭楚之暴秦:嫉恶如仇
项羽对于秦朝,具有亡国破家的深仇大恨。公元前223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老将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而楚国抗秦的统帅,即是项羽的爷爷项燕。当时,楚国以项燕为主帅,倾一国兵力迎击秦军,欲与秦军决一死战。可是王翦采用了坚壁固守的战略,避其锋芒,折其锐气。后来,楚军东退,秦军伺机突袭,楚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结果大败,项燕在兵败之下愤然自杀。随即,楚国也灭亡了,并入了秦国的版图。
当时,项羽只有十岁,他的父母双亲也都战死在与秦军决战的沙场上,他成了彻头彻尾的孤儿。那时的他,已经能够记事了,他眼睁睁地看到的,是他的家族的败亡以及楚国的毁灭。这是怎样的一种刻骨铭心、撕心裂肺的记忆!从此,在他的心中种下了誓灭暴秦的种子!“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就是在这个时期楚人发下的誓言,也成为推翻暴秦的魔咒。楚国灭亡了,项羽的家乡也将要遭到满门血洗的灭顶之灾。管家项贵挖来一棵槐树苗,要项羽在项府门前栽下,以表达其眷念之情。项羽亲手栽下这棵槐树,后人称之为“项羽手植槐”。如今,这棵槐树历经二千多年,树貌奇古,枝干苍老,但仍然枝繁叶茂,蓬勃挺秀,被美国的植物学家喻为“天下第一槐”。这棵槐树,刻录了项羽的深仇大恨,见证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项羽一生的雄豪与悲壮。
自此而后,项羽对暴秦有着一种刻骨铭心的仇恨,成为他推翻暴秦的内在动力。项羽离开家乡,跟随叔父项梁到了吴中栖身。当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时,项羽随叔父项梁前往围观,看到秦始皇帝的威仪,恨得牙痒痒,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这句话,不仅仅是项羽雄豪之气的率然外露,也是项羽仇恨暴秦的砰然爆发。当陈胜揭竿起义、登高一呼时,犹如汹涌的潮水有了决堤的缺口,势不可当。项梁与项羽首先响应。在会稽郡府,项羽在项梁示意下,挥剑斩下会稽守殷通的头颅,并连杀数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后来,项羽渡江而西,在灭秦战斗中神勇异常,成为灭秦的主力军。
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项羽的“暴虐”。项羽被后人诟病的主要是四件事情:一是屠灭襄城;二是坑秦降卒;三是烧秦宫室;四是击杀义帝。这些都是与灭秦有关。对于屠襄城,《项羽本纪》记载:“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1]384对于坑秦降卒,面对秦朝的二十多万降卒,认为“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1]397对于烧秦宫室,项羽进入关中,“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1]402
这些,确实是够“暴虐”了,屠、坑、杀、烧、击,确实是揭示了项羽“残暴”的一面,以致时人以及后人都认为项羽暴虐无道,似乎有些丧心病狂。当时,楚国诸老将认为:“项羽为人僄悍滑贼,诸所过无不残灭。”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刘叔友认为:“项王有吞岳渎意气,咸阳三月火,骸骨乱如麻,哭声惨怛天日,而眉容不敛,是必铁作心肝者。”[2]229蔡东藩认为:“项王之坑降卒,杀子婴,弑义帝,种种不道,死有余辜,彼自以为非战之罪,罪固不在战,而在残暴也!”[3]当然,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得而已的无奈之举。如坑降卒,二十万降卒对于补充项羽的兵力,自然是好事,但如果“其心不服”而反叛,将给项羽的灭秦大业带来不堪设想的严重危害。当断不断,反遭其乱。当时的情势,迫使项羽宁愿选择“坑杀”,而不能让其反叛而使灭秦大业毁于一旦。
固然,项羽的这种种举动,确实是暴虐之举,甚至是惨无人道,是要受到谴责的,但是,如果深究,这种举动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信息密码?难道项羽天生就是这样的残暴吗?显然不是,这是项羽对于破国亡家的一种特殊纪念,是对暴秦怀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愤恨,是仇恨的侧漏,是怒气的宣泄,是怨愤的显露!当我们弄通了项羽屠、坑、杀、烧、击的这些背后的因素,就能理解项羽为什么要这样做了。从项羽一生的行事来看,项羽的本性并不是如此残暴,相反,人们认为他具有仁心,甚至有些“妇人之仁”。当然,我们并不主张项羽采用这种“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对这种做法,是持批评态度的。但是,项羽残暴的表象,不能抹杀其灭秦的历史功绩,“功”大于“过”,当是历史的公论。
世人皆说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其实不是,项羽是志在灭秦矣。他见秦灭诸侯而兼有之,故欲灭秦而复立诸侯,并自为盟主,号为“霸王”。故既分封诸王,建都彭城,以为按甲休兵为天下盟主,就万事大吉了,可以放倒枕头就睡觉了,后来身死垓下,不过欲以善战以自显于世,略无功业不就之悲。在他的心中,只有“嫉恶如仇”四个字,灭秦,而其心愿足矣!
二、抗直之项羽遇上权谋之熊心:横空而出
熊心,是楚怀王熊槐之孙,楚国灭亡后,隐匿民间为人牧羊。项梁起事后,采纳范增的建议,复立楚后,乃求得熊心,立为楚怀王,以从民望。熊心可谓“朝为牧羊郎,暮登天子堂”,因范增的一席话,熊心的命运从此改变。当然,日后熊心的被杀,也是拜范增所赐。否则,熊心或许还在山沟里牧羊,还是生活得悠游自在呢!当然,这是后话而已。
至于范增的谋议是否妥当?可能是一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终究是埋下了隐患。后人自有评判,王鸣盛论道:“六国之亡久矣,起兵诛暴秦不患无名,何必立楚后?制人者变为制于人。……范增谬计,既误项氏,亦误怀王!”[4]凌稚隆评说:“范增劝项氏第一事惟立楚怀王心,不知项世楚将,怀王立,则项当终其身为驱驰,能堪之乎?项之所以失天下,非增之劝立怀王一事误之耶?”[5]二10
项梁自任武信君,主理政事,熊心只是名义上的怀王,没有任何权力,是实际上的傀儡,无所事事,“垂拱”而已。而项梁恃强生骄,兵败定陶后,熊心才舒展了身心,走上反秦的前台,部署固位、反秦诸项事宜。应当说,在项梁主政的一段时期,熊心是非常压抑的,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也都无法做,纯粹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亦是心生怨恨:既然把我立为王,又不让我主持国事,这算是什么事儿!但是,熊心又无可奈何。而当定陶兵败后,怀王才找到了为“王”的感觉。《项羽本纪》载:“楚兵已破于定陶,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1]389他首先要做的事情,一是迁都,将都城从盱台迁到彭城,依托彭城而部署灭秦事宜;二是束缚和架空项羽,合并其部队,由他自己来发号施令,壮大自己的势力。由此,熊心取得了楚国的实际领导权,不再是一个傀儡了。后来,熊心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行救赵;令刘邦率军西进,入关灭秦;并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熊心显示出了自己的政治才能。
对于熊心的这些举动,历来的评论,是以褒誉为主,苏轼曰:“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6]755袁了凡曰:“楚怀王孙心,亡国之残孽也。项王徒以名义起牧羊而王之。一日在上,乃独运大柄,挥置诸将若素君臣然。虽羽之慓悍,且有宿德,固亡假也。入关之役,独遣沛公以宽大长者,就此一事,而知人之哲、安民之惠咸具焉。及羽入关,使人致命怀王,王乃曰‘如约’,不以羽动也。可谓有帝王之英略矣。天命不在,卒死于贼,惜夫!”[7]
无可讳言,楚怀王熊心执掌楚国权柄,对推翻暴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由此看出,熊心非常善于权谋,在为傀儡时,被项梁压制,没有机会展现;一旦有了机会,他要为自己打算,运用权谋来算计他人。他所算计的,则是凶悍无比的项羽。这对于项羽来说,却是遭到了灭顶之灾。熊心如果一直掌控楚国,项羽既没有了自己所属的部队,又被他人牵制,将是一无所有、一事无成,或许,反秦斗争的历史也要被改写。
当时,秦朝将领章邯在消灭了项梁的部队后,并没有乘胜猛追,认为楚地只是剩下几条“小泥鳅”,掀不起大浪,不足惧,就转移兵锋,渡河而去,攻打赵国,围攻赵王歇于巨鹿。对此,《项羽本纪》曰:“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巨鹿城。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1]389
这时候,熊心面临着一个重大决策,就是出兵救赵。如果听任秦军围剿赵国,赵国的灭亡只是旦夕之事,而章邯的部队则会更加强大,陈胜、项梁已有前车可鉴,因此,救赵,是楚国上下的一致想法。那么,究竟派谁担任主帅呢?当时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正在楚国,就进见熊心,说:“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1]390熊心即召宋义前来商议军事,一见面聊上几句,便十分喜欢,心想,这是人才啊!便任命为上将军,领兵援救赵国。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这对于熊心来说,就等于是捡到了一块宝贝,将宋义视为心腹,予以重用,将楚国的军事大权掌控在自己人的手中,无须再看权臣的脸色行事了。同时,又压制着项羽,将他置于宋义的管辖之下,任为副将,实际上是有名无实,动弹不得。这可谓是一石二鸟,名利兼收。
但是,这把戏导演得再好,关键是要有人把它演好。可惜的是,精明而不聪明的宋义,本来就是一个“耍嘴皮子”的,没有什么真本事,结果把戏演砸了,使得熊心错投一子,全盘皆输。此时的熊心,想过项羽以及将士们此时的心情吗?楚国的精兵强将,都是项梁一手培植起来的,项梁不在了,他们都心属项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且项羽也是能征善战的猛将,出征以来,从未打过败仗。熊心企图以任命宋义为上将来改变这一现状,人心岂是能够这么容易被糊弄的?穆文熙曰:“楚王拜义为大将,亦甚轻易,羽于此时必有不平之意,故于救赵时竟斩之也,岂独以其迟留哉?”[8]二16其实,熊心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误了卿卿性命。卢舜治曰:“当是时,梁已死,羽乃‘万人敌’也。怀王以上将军将宋义,而以次将将羽,且以‘卿子冠军’号义,而以救赵之别将皆属之于义。羽心之不平,不特无义,且无怀王矣。”[9]580
当赵之巨鹿城被秦将章邯的数十万大军围困得铁桶一般,进入白热化阶段,就是连一只鸟儿也飞不进去,危在旦夕,而宋义则是“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他所打的如意算盘是:“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宋义“久留不行”,甚至“饮酒高会”,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他是要坐山观虎斗,让其两败俱伤,坐收渔翁之利,其心胸狭隘矣。在项羽看来,这种做法,无疑是见死不救。他认为:“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1]390宋义此举,将会助纣为虐,断送义军的大好前程。其说可谓一针见血!对于此举,苏辙论曰:“彼宋义号知兵,殊不达此,屯安阳不进,而曰‘待秦敝’。吾恐秦未敝,而沛公先据关矣。籍与义俱失焉。”[9]蔡东藩评曰:“义知项梁之骄兵必败,而果为其所料,诩诩然自夸先见之明,盖亦骄矣。及怀王召入幕中,宠信日深,更足酿成义之骄态。及擢为上将军,给以美号,畀以重权,而义之骄乃益甚。夫救兵如救火然,岂可中道逗留,月余不进乎?况行兵以锐气为主,锐气一衰,何足御敌?义尝以此讥项梁,而不知自蹈此辙,即使项羽无杀义之举,亦安在而不致败也!”[3]其说诚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宋义于当时的时势一窍不通,只会玩弄点小聪明,结果是害己害人,特别是害苦了熊心,所用非人,结果把自己也赔进去了。
项羽与宋义,在救赵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项羽认为:“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而宋义,明显地要打压项羽,曰:“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1]390其针对性不言而喻,是叫项羽不要轻举妄动,否则,格杀勿论。史珥曰:“此令明为项羽而设,杀义,势迫之也!”[9]580
既然刺刀已架到项羽的脖子上了,项羽如何打算?是一味地听之任之,忍气吞声,还是冲破束缚,起而反之?如果选择前者,项羽则是被束缚而窒息,从此似乎成了“空气”,没有任何作为;如果选择后者,则是公开决裂,势不两立,从此要独行于世,还有可能要承担“犯上”的罪名。宁可刀尖行,不作屈死鬼!项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抓住宋义不关心士卒生命、贪图享乐的致命弱点,指责宋义以激起民愤,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于是,项羽利用晨朝的机会,即宋义帐中斩其头。此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1]391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上报楚怀王熊心。
在抗击秦军主力的交战前夕,项羽出以公心,以非凡的勇气和巨大的魄力,诛杀了宋义,获得了正式的军事指挥权。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挽救了反秦武装,为巨鹿之战的胜利提供了组织保障。
熊心所重用的宋义被项羽所杀,其权力和地位顿时失去了支撑,顷刻间岌岌可危。他的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都有。心想,如果与项羽闹翻,无异于飞蛾扑火,项羽恐怕会连他也灭了!熊心也算是聪明之人,他才不愿意这样做呢!于是,当项羽派人来请示时,他便顺水推舟,表示同意项羽的所为,任命项羽为上将军,统领诸军以救赵。然而,在他的心中,则是以项羽为非,两人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对于项羽的这一举动,如何评价?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曰:“杀庆救赵,诸侯立之。”[1]4008杀庆,即是指诛杀“卿子冠军”宋义。司马迁对此是持正面肯定态度的。因为项羽有此断然措施,才有后来救赵的巨鹿大捷。司马贞在《索隐述赞》中则认为“卿子无罪”,无罪而被项羽杀之,则是罪在项羽,以项羽为非。其实,项羽此举,一是拯救了赵国,在巨鹿一举歼灭秦军主力,使暴秦大势已去,进入灭亡的“快车道”;二是减少了刘邦西进的阻力,使得刘邦迅速进入咸阳,消灭秦朝;三是使得楚国安然无恙,以避免强大的章邯军队在灭赵后移师而来,遭受灭顶之灾。
由此可见,项羽此举,是正义之举,其意义非常重大。正因为有了此举,才有了后来的灭秦举措,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是“横空而出”,冲决一切束缚的罗网,以比喻人们处于困境之中,敢于挑战困难,甚至是挑战极限,冲破困境,挣断束缚的枷锁,从而奔向未来,获得美好的前途。
三、威猛之项羽遇上凶狠之章邯:攻坚克难
章邯,是秦朝的最后一员大将,可以说是挽救秦朝覆亡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陈胜发难于泽野,诸侯并起,几十万大军逼近函谷关时,章邯临危受命,将骊山囚徒临时组织起来,一败周文之数十万大军,再破齐楚之联军,又击破楚军之统帅项梁,杀之定陶,一时名声大噪,气焰熏天。对此,张燧曾概括曰:“章邯一出,而杀周章、破陈涉、降魏咎、毙田儋,兵锋所至,如猎狐兔,皆不劳而定。后乃与项梁遇,苦战再三,然后破之。”[10]而后,章邯率领二十多万秦军北上攻赵,并急调上郡的王离所部二十万秦军南下,围困赵王歇于巨鹿,而章邯为围赵总指挥,驻扎在巨鹿南面,修筑甬道,为围赵大军输送粮草。如果没有异常情况,章邯的军队何止是攻下巨鹿城?横扫关东,席卷天下,当是不在话下。但是,他遇到了项羽,形势迅速逆转。
当时的巨鹿城被围得铁桶一般,形势非常危急,城中食尽兵少,陈余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驻扎在巨鹿北。燕、齐闻赵急,皆发兵来救。张敖亦北收代兵,得万余人,前来救援,都驻扎在陈余的军队旁边,不敢击秦。他们都被章邯的不败神话惊呆了,吓傻了,虽然屯兵巨鹿旁,但没有谁敢触霉头,出兵攻打,都采取了观望的态度。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项羽杀掉宋义后,统领楚军,没有丝毫犹豫、彷徨,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对此,《项羽本纪》载道: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1]393
由此可见,此时的项羽,可以说是威武到了极点。首先,项羽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不是在进攻中消灭敌人,就是在战斗中被敌人消灭。于是,士兵们谁想把生命葬送在巨鹿城下?求生的本能,激发出无穷的战斗力,无不一以当十,像着了魔似的,触者丧,挡者亡,碰者死。秦军哪里见过这样的不要命、不怕死的士兵?两军相斗,狭路相逢勇者胜。清朝名臣李光地评价说:“项羽精采,最是沉船破釜,能断而行,所以成破秦之功。”其次,运用谋计,找准秦军的薄弱点,绝其运粮通道,让后方的粮草无法运送到前方,使其自乱阵脚,丧失战斗力。巨鹿之战,基本上摧毁了秦军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经此一战,暴秦已名存实亡,消灭暴秦之功劳,当属项羽第一,无与伦比。有一幅著名的对联将项羽的破釜沉舟与勾践的卧薪尝胆相并列,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民国学者蔡东藩认为巨鹿之战是秦朝历史上第一大决战,是秦亡楚兴的关键,曰:“章邯为秦之骁将,邯不败,即秦不亡。且山东各国,无敢敌邯,独羽以破釜沉舟之决心,与拔山扛鼎之大力,一往直前,九战皆胜,虏王离,杀苏角,焚涉间,卒使能征善战之章邯,一蹶不振,何其勇也!”[3]郑板桥《巨鹿之战》诗曰:“战酣气盛声喧呼,诸侯壁上惊魂逋。项王何必为天子,只此快战千载无!”[9]581
巨鹿之战,充分体现了项羽的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与其说是战斗而胜,倒不如说是勇气而胜。项羽后来曾有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这种拔山盖世的气概,在这次战斗中得到充分体现。
四、慈仁之项羽遇上狡黠之刘邦:恭敬爱人
项羽与刘邦,在反秦斗争中,几乎同时起兵,相对来说,刘邦在当时比较弱小,项羽则比较强大。当时为刘邦据守根据地丰邑的雍齿被魏国收买而反叛,刘邦率军连续攻打了几次,都没有攻下,还是向项梁借兵才称了心意。
对于项羽的为人,一般人都认为他“暴虐”,但也有人认为他慈仁,两者看似非常矛盾,但都巧妙地融合在项羽的身上。就从时人的评论来说,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1]2497高起、王陵曰:“项羽仁而爱人。”[1]479韩信曰:“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1]3168他们几乎都一致认为,项羽具有“恭敬爱人”的良好品性。当然,项羽恨透了暴秦,有时也非常残忍。对此,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分析道:“项羽‘言语呕呕’与‘喑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11]275项羽具有慈仁的一面,则是无可非议的。
而对于刘邦的为人,则大多认为是“大度”,似乎是仁者的化身。但是,刘邦固然有很多别人所不能有的精神气质,但更多地表现出的是他的狡黠、耍猾,甚至是无赖。刘邦在未发迹前,常呼朋唤友去大嫂家吃饭,大嫂非常讨厌他常来,打乱了她平静的生活秩序,故意敲锅以示“羹尽”。刘邦建汉统一后,分封同姓诸侯王,唯独不封大嫂之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怀着情绪封刘信为“羹颉侯”,谐音为“羹尽侯”,取了这个带有羞辱性质的侯名。这不仅是讽刺其嫂,更是讽刺刘邦的气量狭小,既然已经做了皇帝了,还在计较儿时的一些琐事。再如,刘邦为泗水亭长,对廷中之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沛令请客,别人恭恭敬敬,刘邦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夏侯婴担任了试用的县吏,身为亭长的刘邦因为开玩笑而误伤了他,被别人告发到官府。而刘邦则抵口否认,申诉没有伤害夏侯婴,让夏侯婴吃尽了苦头,等等,这里且不去说他了。而项羽与刘邦相较,则尽显出项羽宽仁的本质特性。
当刘邦攻下函谷关,进入秦都咸阳,约降秦王子婴,便派人把守关门,不让项羽进关。项羽来到关下,勃然大怒。当时的刘邦,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项羽攻关而后,便定下了第二天攻打刘邦的计划。可是,项伯出卖了项羽,向张良及刘邦通风报信,刘邦第二天便来到鸿门,登门谢罪,于是,便有了千古留名的“鸿门宴”。在鸿门宴上,项羽的亚父范增千方百计要杀掉刘邦,认为刘邦是与项羽争天下的主要竞争对手,甚至请出项庄舞剑,当时只要项羽稍微示意一下,刘邦就要血溅鸿门,一命呜呼了。可是,项羽对范增的多次目视和举起玉玦暗示默然不应,对樊哙多次不恭的言谈举止宽宏大量,对项伯阻挡项庄欲借舞剑之机刺杀刘邦的行为放任不管,他不愿在酒宴上杀掉刘邦,致使刘邦寻机从眼皮子底下溜走了,气得范增仰天长叹:“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1]401
项羽不杀刘邦,这是为什么呢?似乎成了千古谜团,历来议论纷纷。有的认为项羽、刘邦“俱北面受命怀王”并“约为兄弟”,弟杀兄则违背人伦准则;有的认为两人曾同在项梁麾下,互为战友,故友相杀则是不义之举;有的认为项羽在宴会前曾答应叔父项伯之劝,杀刘邦则失信于叔父;有的认为项羽是盖世英雄,应挑战于疆场,宴会谋杀,则是耻辱之举;也有的认为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是他因此失去天下、最终国破身亡的最主要原因,等等。其实,项羽不杀刘邦,有其内在的原因。在当时,项羽有号称四十万的大军,但并不是铁板一块,而自己的铁杆部队也只有几万人,其余也都是一些“蹭饭族”,貌合神离,一旦项羽杀掉刘邦,寒了众将士的心,闹将起来,项羽则是要吃不住兜着走。刘邦在当时并非是项羽最大的敌人,杀掉刘邦,对项羽来说,弊远大于利,会严重损害自己的政治声望,从此成为天下公敌,只能是自取灭亡。而鸿门宴,其实是一场关中地区统治权的政治会谈,刘邦通过服软,获得了生存下去的机会,而项羽则进一步对外确立了其霸主的身份。司马迁在《樊郦滕灌列传》中,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1]3219
以上分析,有些过于理性化。项羽不杀刘邦,未必就是如此考虑,最根本的还是他的一颗慈仁之心起了作用,既然刘邦已经登门请罪,为什么还要杀掉他呢?明人不做暗事,就这样偷偷摸摸地杀掉刘邦,无疑是偷鸡摸狗的行为,将会有损他的一世英名啊!至于杀与不杀刘邦所带来的影响,项羽压根儿就没有考虑到那么多,因为项羽并没有要杀掉刘邦的打算啊!
彭城大战,项羽以三万精锐骑兵打败了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刘邦落荒而逃,将一双儿女踢下车去,幸亏夏侯婴多次将刘邦的一双儿女拾上车来,才顺利地脱逃。而刘邦的父亲则被项羽掳去。在楚汉相持的紧急关头,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便抓了刘邦的父亲,并搭起高台,特地安置了高高的案板,把刘邦的父亲放在上面,随时可以结果其性命,并对刘邦喊话,曰:“现在,你不赶快投降,我就烹了你的父亲。”刘邦却笑嘻嘻地说:“吾与汝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而幸分一杯羹。”[1]416这是什么话?什么“吾翁即若翁”,分明就是无赖之语,活现出刘邦的一副狡黠嘴脸。当时,项王怒,欲杀之。而在项伯的劝说下,放弃了杀掉刘邦父亲的性命。这说明,项羽虽然性格暴烈,但还是有一颗慈仁之心,还是让刘邦的父亲活了下来。否则,项羽根本不吃刘邦的“吾翁即若翁”一套,一刀咔嚓下去,刘邦可能就要后悔终生!对此,明代赵弼曰:“项羽获太公、吕后三年,无淫杀之心,闻‘吾翁即若翁’之言,即舍太公,则笃于朋友之义。”[12]清代沈德潜比较项羽与刘邦的诗时,高看项羽,而不值刘邦,曰:“鸿门之遁,为避祸也;推孝惠、鲁元堕地,乞分太公一杯羹,无复人理矣!此诗抑倒沛公,能为项王吐气。”[13]
在楚汉相争的后期,项羽与刘邦相持未决,丁壮苦于军旅,老弱疲于转运。项羽不忍心再这样下去了,便与刘邦隔空喊话,提出要与刘邦单挑,尽快结束战争。他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而汉王付之一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1]416
“毋徒苦天下之民”出自项羽之口,透露了项羽的一种可贵的思想,反映出项羽更高的思想境界,认为再这样无休止地争斗下去,谁胜谁负倒是小事,最主要的还是害苦了天下的劳苦大众。在这一点上,项羽要比刘邦进步得多。而刘邦所想到的是,要与项羽斗智,决一雌雄,心中就没有想到天下民众这一点。尽管刘邦最后胜利了,而在以天下民众为出发点的这一基点上,还是高下立分,输给了项羽。
到了生命的最后,项羽败退到乌江边,乌江船长要送他到对岸,以保存性命,可他却把生的希望让给了乌骓马。他说:“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1]425据传说,当时项羽遂命小卒牵马渡江。那马咆哮跳跃,回顾霸王,恋恋不欲上船,霸王见马留连不舍,遂涕泣不能言。众军士揽辔牵马上船,那马长嘶数声,望大江波心一跃,不知所往。也有传说乌骓马思念主人,长嘶不已,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因此而得名,有“江东第一山”的美誉。诗人郭沫若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来歌颂乌骓马:“传闻有马号乌骓,负箭满身犹急驰,慷慨项王拖首后,不知遗革裹谁尸?”传说毕竟是传说,但也说明项羽不仅爱人,甚至还爱马,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自己心爱的乌骓马。
由此可见,时人所评说项羽“恭敬爱人”“仁而爱人”“恭敬慈爱”,并非虚言。
五、穷途之项羽遇上铁壁之合围:视死如归
人生自古谁无死?面对死亡,反映出各式各样的人生百态。项羽,年仅31岁,就面临着死亡的考验。公元前202年12月,韩信、彭越、英布等会合刘邦后,设置十面埋伏,在垓下将向江南撤退的十万楚军层层包围。项羽临时驻扎在垓下,兵少食尽,夜幕降临,听到四面都是汉军的楚歌声。项羽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耶!”于是,项羽慷慨伤怀,惶惶然不能入睡,深夜在军帐里喝酒,激昂慷慨地唱起歌来,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1]422据说他的爱妾虞姬也起而和唱,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对项羽具有忠贞的爱情,她不愿拖累项羽,使其放开手脚突出重围;她也不愿落入刘邦之手而受辱。于是,唱罢,拔剑自刎而死。霸王别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段缠绵悲壮的英雄美人佳话,让人羡慕与赞叹!《垓下歌》反映出这位叱咤疆场的盖世英雄重情重义的另一方面。
此时此刻,项羽悲惨欲绝,但他不愿就此死去,他要寻找新的生机,便带了八百骑兵,趁着夜色,向南疾驰,打算突破重围。可是,汉军紧追不舍,在途中发生多次战斗,后到了阴陵,迷失道路,误入大泽,被汉军的骑兵追及。于是,项羽引兵而东,到了东城,只剩下28骑,而汉骑追者有数千人。在这种时候,一般人差不多吓都吓呆了,而项羽却是沉着应战,说道:“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1]423多么具有豪迈之气啊!对此,《项羽本纪》写道: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1]423
而后,项羽带着剩下的26骑继续向前。这时候,前有大江阻隔,后有重重追兵,项羽清楚地知道,这是到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了,等待他的,将是生命的终结。而就在此时,似乎又有了希望,乌江亭长似乎知道他的到来,已泊舟待渡,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1]424这是多好的机会啊!一旦登船而渡,就可以生还江东,刘邦的数十万大军只能是隔江而望,无可奈何。似乎老天爷也要成全项羽,脱项羽于厄难。
可是,项羽断然放弃了。他所想到的是和他一同渡江而西的八千子弟,将热血都洒在异乡的土地上了,实在是十分悲催啊!即使是此时此刻,仍然有26个兄弟在身旁,难道就要抛弃他们,自己一人独自逃生吗?如果这样做,实在是耻辱啊!项羽是个血性男儿,并不是一个冷面郎君,他做不到啊!他说:“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于是,面对生的希望,他选择了死。末路英雄的心声与抉择,是于过往的回顾,于尊严的维护,于耻辱的对抗,于死的义无反顾!清代诗人曾说:“千古艰难唯一死。”
项羽既然选择了死,就要死得轰轰烈烈,死得光彩照人!这时候,项羽令骑兵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项羽本身所杀汉军数百人,身上亦有十多处刀剑之伤。当他看到围困他的是昔日的战友,仍然不忘故人情谊,索性再成全他们,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于是,乃自刎而死,抛首赠故人,其处仁、勇,可谓兼之矣!项羽弃生求死,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谓慷慨悲壮,视死如归,虽死犹生,气盖山河!项羽从容自刎,是一种人格的尊严和魅力,是一种献身的精神和气概!宋代曹勋《项王歌》赞曰:“提三尺兮臣诸侯,争天下兮裂九州。时不得兮绝淮流,江虽可渡兮吾何求,宁斗死兮羞汉囚!”[14]钱穆评论说:“项羽临终慷慨,此情此义亦可长留天地间,获后世之同情矣。此亦一成功,非失败。”[15]诚是哉!
六、结语
项羽,是中国古代“勇战派”的代表人物,是气贯长虹、叱咤风云、勇武绝伦、侠骨柔肠的盖世英雄,也是两千多年来广为民间传颂和喜爱的“战神”。项羽最令人伤感的,是他的身上所体现的悲剧色彩,他是政治、军事上失败的悲剧英雄;最令人敬佩的,是他的身上所体现的人格与精神。
历代对项羽予以充分肯定的,当数宋代词人李清照,他的《夏日绝句》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6]797巾帼眼中的项羽,是如此的高大、巍峨!词人盛赞项羽“不肯过江东”,实因感慨时事,借史事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清人李晚芳曰:“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笔,写神勇之人,亦千古无二。迄今正襟读之,犹觉喑呜叱咤之雄,纵横驰骋于数页之间,驱数百万甲兵,如大风卷箨,奇观也。”[17]442当代周恩来,则认为项羽是“造时势之英雄”,是“世界之怪杰”,“具并吞八荒之心,叱咤风云之气;勇冠万夫,智超凡俗;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敌邦闻之而震魄,妇孺思之而寒胆;百世之下,犹懔懔有生气,岂仅一世之雄哉!”[18]259其评说可谓至矣!
项羽24岁起兵反秦,顺应历史潮流,仅用了三年时间,就率领天下反秦武装力量消灭了暴秦,掌握着秦亡汉兴之际的国家命运,成为中国那一段时期的历史主宰,从而改写了中国的历史。如果当年项羽被熊心扼制,反秦斗争没有一个非凡的强有力的领袖,反秦武装能否推翻暴秦亦难以预料,或者变成“持久战”“拉锯战”,于秦末时期形成分裂割据,长久动乱,也是未可知。项羽的横空出现,加速了暴秦的灭亡。这是项羽对中国历史做出的贡献!
项羽的功过是非,一直是历代人们议论的永恒话题。在现代学者中,甚至有人提出要改写《中国历代纪元表》,其理由是刘邦于汉五年才“登位”建立西汉王朝,自秦亡至汉建立的五年期间,是项羽的西楚王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项羽是一位成功者。虽然他的成功是那么的短暂,但他毕竟曾经左右过中国的历史!
项羽虽然失败了,像一颗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一闪而过,但让其瞬间成为永恒,其血性,其柔情,其豪气,其精神,让人叹息,让人感慨,让人伤感,让人敬佩。项羽的人格与精神,即本文所分析的“嫉恶如仇,横空而出,攻坚克难,恭敬爱人,视死如归”这五句话、二十个字,由于历代仁人志士的推崇和发扬,激发出无穷的力量,逐渐演变成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
所谓“文化符号”,是指具有某种特殊内涵或者特殊意义的标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英雄人物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高度凝练。文化符号的创造、运用,在人类文化传播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充当了人们心灵沟通的桥梁、文化交融的媒介,能够产生出巨大的“软实力”,即文化生产力。作为失败的英雄项羽,他的人格与精神,融入到中华民族文化中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激励中华儿女创造更加灿烂的中华文明。
项羽打仗身先士卒,以少胜多,成为全军的灵魂人物,将不惧生死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无力回天之际,为了避免更多的伤害,淡然面对死亡,毫无畏惧!这是真正的武士,真正的英雄。所以,很多日本人都说,武士道精神,就是源自于项羽。日本发起了一个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历史人物调查,调查结果,有三位中国历史人物排名比较靠前,分别是曹操、诸葛亮、项羽。日本崇尚武士道精神,项羽受到他们的崇拜,理所当然。
项羽武功盖世,功业盖世。他从政治权力的巅峰坠入人生的最低谷,其大起大落、重情重义的悲剧人生,千载之下令人敬仰、惋惜与同情。项羽失败了,刘邦得胜了,但历代人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就做人而言,项羽比刘邦成功,因为项羽经常“仁而爱人”,诚信待人,而刘邦有时“慢而侮人”,背信弃义。
后人修建的项羽庙远多于刘邦庙,对项羽的赞扬也远多于对刘邦的赞扬。据《晋书·阮籍传》,阮籍称刘邦为“竖子”:“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唐代宰相李德裕对项羽高度赞扬:“自汤武以干戈创业,后之英雄,莫高项氏。”[19]明代赵弼极力为项羽失败辩护:“论羽之才美,亘古无伦。”[12]在中国古代咏史诗歌中,以歌咏项羽的诗为最多,产生了像杜牧、王安石、李清照等诗人的咏史诗名作,脍炙人口。在中国传统诗歌、绘画、戏剧、散文等领域中,项羽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历代评论项羽的专著和文章层出不穷。项羽和虞姬的故事家喻户晓,形成了独特的项羽文化现象。
项羽人格与精神的文化符号,具有的时代意义,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尤其是中华民族遇到强敌侵略,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更是需要这样的壮烈情怀,以抵御外侮,卫我中华,建成民族大业!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尤其需要项羽的这种人格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