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探究

2019-12-27韩凤芝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理论课协同辅导员

韩凤芝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探究

韩凤芝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11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构建两支队伍的管理协同机制,包括二者的工作协同和考核协同,可以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的协同融合和优势互补,实现两支队伍的思想同心、目标同向、队伍共建、资源共享以及双向成长,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协同育人。

前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力量。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学和大学生教育管理仍存在脱节现象。在新形势下,将协同创新与合作思想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理念的实施,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一、思政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内在要求

(一)二者协同育人的可行性分析

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两支队伍更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承担宣讲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发挥其在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 “引路人”作用;辅导员则主要承担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任务,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虽然,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在工作理念和定位上存在差异,但实质上两者的工作对象具有共性,两者的职业特性也十分类似,这就使二者协同育人具备了可行性。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中,笔者认真研究了2018年新修订的教材,对该门课程的逻辑体系和主要目标进行了重新审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法律意识和素养,在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的重点始终围绕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否做到既传授理论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共同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何做到有机融合?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可以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切入,以课程建设为平台,共同谋划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和方法路径。

(二)二者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1]这就为我们指出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发展、协同育人的方向和实现路径。

首先,两者协同育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在实践中,思政理论课教师侧重为学生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方法支持,而学生在现实社会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往往缺少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指导。相对而言,辅导员有更多机会与学生互动,更熟悉学生的情况。因此,思政理论课可拓展为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重要平台,从而实现帮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领悟人生道理的工作目标。

其次,两者协同育人有利于两支队伍的成长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可通过集体备课,拓宽信息来源渠道,相互补充,深化对学生诉求的掌握,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辅导员提高理论素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水平。

再次,两者协同育人有利于实施“三全育人”。如何贯彻落实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理念?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配合、同向同行,才能有效整合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多种育人资源,构建育人合力[2]。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育人目标尚未形成合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供的知识是非常系统的。但在教学时间、空间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仅仅通过课堂来开展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学生参与的热情将受到打击,这对理论教学产生了很大的限制。辅导员可以为思政理论课教学提出建议,协助思政理论课教师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由于高校行政部门存在条块分割现象,教学管理部门对思政课教师的考核侧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这就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并未产生深入性交流,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不具备针对性,很难做到因材施教。随着思政课程改革的推进,实践教学所占的学时逐步增加,思政课教师会在课堂上安排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并记录在学生总成绩中,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但由于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和二级院系,通常也会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在实际中,要么形成“真空”缺位,要么形成多头管理、重复劳动,缺少统筹考虑和综合协调,导致效果不理想。这表明在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教师和辅导员协同作用并未真正实现。

(二)协同育人的机制尚未建立

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尚未建立协调统一的机制,“大思政”体系尚处在建设中。由于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两支队伍往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之间联系较少,没有充分发挥两支队伍的互补优势。思政理论课教师都经历过系统化和专业化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较深厚,对国家政策的敏感性较强,擅于分析热点和重点问题,但对于学生的实际问题,往往难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繁多,工作中通常侧重于班级建设和日常管理,擅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但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上缺少理论底蕴。在实际工作中,两支队伍仍存在体制运行的分轨,协同育人的机制未真正建立。

(三)育人资源未实现有效整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于大学生成长全过程的一项复杂系统工作。当前,很多高校虽然会定期举行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座谈会,但两支队伍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思政课教师侧重讲解和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知识,而辅导员则是侧重分享实际工作经验,没有将解决学生思想情况和实际问题充分结合。例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工作,实现分工合作。思政理论课教师负责组织理论性较强知识的相关教学,辅导员来承担实践性较强内容的教学任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网络平台也相继出现,极大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途径。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未形成明确的协同育人制度

首先,协同育人缺乏制度约束。虽然一些高校制订了两者协同交流过程中的相关政策,但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之间的协同育人存在诸多问题,如职责分工、工作经费、协同方案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没有以制度形式落实下来。合理的制度可为整个思政理论课程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提供依据。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各种政策内容也只能流于形式,让协同育人工作无法落实,教育效果无法展示。其次,缺乏跨部门领导小组和机构。在高校行政条块分割的状态下,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属于不同部门,高校往往未设立跨部门领导机构,对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进行统筹领导。思政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缺乏组织保障和协调机制。

(二)未建立全面的协同育人平台

首先,沟通渠道不畅。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模式主要以 “一竿子插到底”的纵向管理为主,该种管理系统的优点在于有很多管理层,容易发挥决策优势。但该种模式同样存在弊端,思政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隶属于不同管理部门,在工作上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平台,“教管分离”情况普遍存在。其次,交流平台缺乏。当前,网络已成为信息交流传播的主体,受制于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并没有得到深入培养。因此,想要实现网络交流技术的应用,需要提升思政理论教师和辅导员对沟通交流的重视程度[3]。

(三)协同育人意识不强

首先,思政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积极性普遍较低。由于受到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的影响,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往往还是将重心放在各自工作上,缺乏对协同育人机制的深入性探索。其次,协同育人动力不足。思政课教师往往认为自己与学生管理工作无关,缺少主动融入学生实际的热情,辅导员往往参与课题研究工作的信心和动力也不足,这就让协同育人受到了消极影响。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构建路径

(一)构建管理协同机制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大多隶属于不同的部门,思政理论课教师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辅导员归属于学生工作部管理,两支队伍分别在各自的体系内运行。要实现两支队伍协同育人,就必须打破现有的部门界限。要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由一名分管校领导统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生工作部工作,建立相关部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高校定期举行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联席会议,开展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学习、研讨,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情况进行交流和研究,这样更便于两支队伍统一思想,更好地分析研判工作、沟通协调问题,为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提供组织保障。

(二)树立协同育人理念

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两支重要力量,二者协同育人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由之路。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要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努力克服“单兵作战”存在的短板。思政理论课教师要重视参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提高学校思政工作的专业性和思想力。辅导员要积极融入思政理论课堂,注重自身理论提升,充分运用身边鲜活的案例和实践素材,为思政理论课增加亲和力和吸引力。同时,高校要建立协同研究平台,系统研究和解决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两支队伍在协同育人中双向成长。

(三)建立工作协同模式

首先,要在思政理论课教师之间实现工作协同。目前,一门思政理论课由一位思政课教师讲授的教学安排较为普遍,即使有些高校采取了模块化教学,往往也是一位教师负责讲授。要构建思政理论课专题教学制度,让每位教师发挥出自身专长,选择2—3个优势专题作为主要教学模块,对相关模块的课程资源深挖细耕,再由教研室统筹安排、整合优化,做到教师与教学内容有效匹配。在此基础上,为每个班级配置合适的教师团队,做到教师与教学对象有效匹配,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配置优化。

其次,要在思政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实现工作协作。两支队伍可通过集体备课、联合授课、共同参与指导实践教学等方式,增强思政理论课内容和教学形式的亲和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在备课、教学、实践、评价、反馈等教学环节中协同一致,可提高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和教学评价的全面性,有效提升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主阵地的育人效果,同时思政课堂也有效延伸了辅导员的工作界面。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上,每个教学专题可安排2个实践教学课时,增加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经验交流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讨论会、实现中国梦主题演讲、爱国主义经典故事会等实践教学内容,由辅导员组织实施。对理论性较强的弘扬中国精神、法律专题等教学内容,由思政理论课教师讲授。要加强课程改革,增强思政理论课的亲和力,让思政理论课走进学生生活、进入学生思想,让学生在理论教学和实践体验中思考和领悟,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联动育人平台。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利用好社会实践、团学活动等“第二课堂”价值传递的育人功能。[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既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又加强了“第二课堂”育人的专业性,增强育人效果。此外,思政课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求,高校对公共课教师在职称评聘、奖励考核等工作中都提出了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的相关要求。

(四)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

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是思政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基础,有助于两者在工作之中达成共识。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他们所拥有的信息资源是不同的。在与辅导员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思政理论课教师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人特征;通过参与并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辅导员也能更全面地掌握学生发展情况,提升自身理论素养,两支队伍可实现互相弥补、共同发展。例如,一些高校在新生入学时开展新生适应性MOOC教学、形势与政策MOOC教学、法制安全MOOC教学等,这些内容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存在直接联系。如果思政理论课教师对情况不熟悉,在教学设计和安排上没有及时调整,教学效果就会受影响,甚至还会引起学生不满,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做好考核协同保障

高校要改革思政理论课考核方式。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思政课考核方式,往往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试为主,难以有效衡量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难以检验是否做到内化于行、外化于行。思政理论课考核可采取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让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共同参与考核。除理论考核外,注重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情况纳入思政课的实践考核部分,突出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校要完善对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考核。在考核指标制定上,可以将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在协同育人工作中的任务明确出来,制定合理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例如,协同的程度、协同的方式、协同育人的效果等。在考核主体确定上,既要考虑学校职能部门、院系和教研室的考核比重,也要注重吸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要注重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年终考核、职务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进一步激发两支队伍和相关管理部门协同育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新时代赋予思政教育工作更丰富的内涵。思想政治工作是铸魂工程,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各部门通力合作,多措并举,构建系统的育人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为培育时代新人做出积极的贡献。

[1]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

[2]代玉启.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探究——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09):139-142.

[3]赵刚. 高校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的机制构建[J].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8(5):61-64,50.

[4]胡绪明.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功能定位及实施对策[J].学术论坛, 2018,41(4):174-180.

On the Collaborative Cultivation by Counselors and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N Feng-zhi

The collaborative cultivation by counselors and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nd also an important impetus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coordinative management mechanisms of two teams, including work and assessment coordination systems, can push forward their coordinative integration and mutual supplement of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chieve ideological concentricity, identical orientation and team co-construction, resource sharing and two-way development, so as to enhanc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undergradua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nselor; collaborative cultivation.

G641

A

1009-1114(2019)04-0022-04

2019-11-28

韩凤芝(1981.8—),女,安徽合肥人,硕士,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2016年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S2016gxk024)阶段性成果;2016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466)阶段性成果。

文稿责编 承泽恩

猜你喜欢

理论课协同辅导员
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