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理路探析

2019-12-27章莉娟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融合专业教育

章莉娟

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理路探析

章莉娟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安徽芜湖,241003)

高校创业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定位的交叉契合,体现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在理念上要坚持教与学的统一、学与用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体系构建上,有必要实现方案设计同步,课堂内外、校内外协同,并搭建模拟实训平台、创业实践平台、创业孵化平台,建好创业课程、创业训练计划、创业竞赛、学生创业社团等多个载体;同时应设计一体化课程体系,建构项目化学习模式,实施主体化教学改革有助于实现教学融通。

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

高校创业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历经政府引导、示范带动、普遍探索、特色发展等,取得了显著成效。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都在深化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提高了重视程度,形成了校本做法。但面对新时代、新要求,高校创业教育如何深度融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从常态长效的制度机制构建上加以破解。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目标分析

(一)创业教育的目标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早也相对成熟。早在上世纪80年度,杰拉德-希尔斯(1988)就提出创业教育的目标包括:“增加学生对新创事业创始与管理过程的认知与了解、增加学生创业生涯职业选择的了解、发展与管理功能相互关系的了解、发展对创业者特殊才能的评价、了解新创公司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1]。美国创业教育联盟2004年发布《创业教育内容的国家标准》,“从关键技能、必要技能、商业技能三个方面提出了创业人才培养的十五项主要目标。”[2]

国内学界普遍认为,创业教育致力于培养的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企业家精神。侯锡林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机会意识、创新精神与理性的冒险精神的有机结合”[3]。李亚员认为,“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意识养成、知识内化和经验生成”[4]。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双创精神和能力作为深化高教改革的重要举措。

笔者认为,基于高等教育的论域中,创业不仅仅是指“创办一个新的企业”,而是一种创新型创业,是指创业者对知识、技术和创新成果的市场化,这个市场化的过程不只为企业主,也有所有的参与者、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大众。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创新精神、商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业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属于学校办学的顶层设计范畴,服务于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同专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差异。因此每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一而论,但从学校分类发展的视角可以窥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如综合性高水平大学主要培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主要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专业性高素质人才,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掌握新技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本科层次人才,而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培养具有熟练操作技能和一定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综合以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双创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三)创业教育的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交叉契合

综上所述,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存在内在的交叉契合。从内涵、逻辑上,创业教育目标服务于人才培养定位,而两者各自强化的核心目标又具有重叠性和复合度。两者都把社会责任感作为基本目标,体现重叠性。而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定位上体现复合度,如在创新精神培养上,创业教育强化的是创业创新精神,指向以市场的方式实现创新,即创新的市场化。而人才培养定位所指的创新精神,既包括以技术的方式实现创新即创新的技术化,也包括创新的市场化。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创业教育强化的是商业实践能力,即知识、技术、成果的商业实践,而人才培养定位所指的实践能力既包括商业实践能力,也包括技术实践能力、管理实践能力、服务实践能力等。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是以专业培养的方式实现,因此创业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定位的交叉契合,也就体现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内在逻辑一致性。

二、国外高校实施专创融合教育的经验做法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实践和优化,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各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雄厚,创业教育各具特色,教育教学的模式尽管不尽相同,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具体有普遍性,学科、专业和课程中赋予了大量的创业教育的知识、理念和实践,但同时也考虑到了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差异性。美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磁石模式。这些高校的创业教育一般由商学院、管理学院等设计、组织,有的面向工商管理、商务、工程等部分专业,有的面向全校学生讲授。既有基于专业教育的创业课程设计,也有单独的创业课程,但都是以商管学院为中心组织开展,其他学院参与较少。具有代表性的是麻省理工学院,该校的创业教育主要由管理学院负责实施。磁石模式具有高度的中心化特点,主要传授创业基础知识。

二是辐射模式。辐射模式是去中心化的,各个学院都设有本院的创业项目,成立创业教育中心等运行机构。这些运行机构协同组织教育教学,分配资金资源。不同院系都设有创业资金,支持师生参与创业教育。这种模式下的创业教育实际上已经深入融合到各个学科各个专业之中,需要专业教师能够理解并支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这种模式面向所有学生,时间周期长,投入的师资、经费资源高,需要学校给与更多的投入。辐射模式下的创业教育理念认为,创而教育的内容只有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学生才能理解创业教育的真谛,给予专业的创业也更值得提倡。由于学生专业相近,知识基础相似,学生同质性高,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针对性可以更高,学生接受度更强。

三是混合式。一般大学的创业教育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混合模式,具有由本院的创业教育中心负责实施,但是师资、课程以商学院或管理学院为主,这样能发挥学院的专业优势,也能充分利用商管学院的资源,能有效缩减时间、人力、师资、经费投入,同时这种交叉融合的教育方式,也能有效提升教学实效。

瑞典创业教育的特点是围绕小企业生成的教学模式,注重现场教学和团队合作下的“做中学”模式,使学生置身于真正的商业环境中[5]。英国沃里克大学希望培养的毕业生不仅能够取得卓越的学术成就,具有卓越的商业能力。以工程学院电子工程为例,其创业人才的培养过程是与科技创新的研发过程、新企业的创办过程交织,第一年以了解企业家精神、培养学生知识产业化的意识为主,第二年是让学生了解真实市场环境以及开办企业所需的流程,第三学年通过项目学习来开展工程师应有的知识、团队精神、项目管理以及研究成果商业化[6]。

三、我国高校实施专创教育融合的实践理路

(一)理念引领

高校的创业教育实质上仍然是一个育人过程,共性上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是在人才的规格上强化了创新创业精神和商业实践能力。创业教育不仅是知识实践化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一种全面教育,它所指向的创新创业意识、思维、能力提升,本身也是新时代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需补足的短板。因此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应在理念引领上实现“三个统一”。

1. 教与学的统一

创业教育目标的达成,是教与学两个方面有机结合。传统教育教学以“教”为中心,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搭建、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重点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如何的问题。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在知识授受、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的便利性方面具有优势,但往往强化了灌输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习得感受和能力生成。因此在发挥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的经验和优势的基础上,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学习体悟和学习效果,树立以“学”为中心的理念,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更加关注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学得如何的问题。

2. 学与用的统一

狭义上所指的创业,也即开办新的公司。公司的形态有服务贸易型、生产制造型以及农林牧渔型等,都是以提供资源、资本、智力、服务等为载体去满足客户需求,解决具体社会问题。尽管创业无高低贵贱之分,但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视角分析,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开展创业,也即在充分发挥所学专业的基础上,凭专业优势开创新的事业,坚持所学和所创的统一,实施创新型创业。仅凭资源、资本和体力服务型的创业,不是高校创业教育的主导方向。

3.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创业教育的鲜明特征是实践性,但创业尤其是创新型创业必需具备的专业技能、创业知识等又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因此创业教育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创业教育在传授创业知识提升创业意识,传授专业技能提升创业能力的同时,需要有足够有效的实践性环节来催生受教育者的创业综合素质。创业教育实践并非真实环境下的开办企业,创业体验活动、模拟实践活动、参与企业运行、参加创业大赛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实践教育。

(二)体系构建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全方面的与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融合,不仅仅是指同专业课堂教学融合。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包括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包括实习实训实践和学科专业竞赛等。创业教育要融合专业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之中,使之融合共生,进而提升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创业教育融合专业教育的体系建设,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 实现“一个同步”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同步设计完善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方案,将创业课程、创业教育实践融入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教育环节等,同时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载入创新创业思维和创业意识、创业能力训练的内容。

2. 推进“两个协同”

即课内课外协同、校内校外协同。课内的课堂教学重理论授受,是主渠道。课外的实践教育重实践养成,是必要补充。课内课外协同方能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校内创业教育具有学院派特征,校外创业实例、真实市场环境、创业资本、创业指导师资等又具有校内无法比拟的经验和实战优势,校内校外协同能有效缩短仿真到实际的过程,同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创业人才培养。

3. 搭建“三个平台”

即模拟实训平台、创业实践平台、创业孵化平台。模拟实训平台是面向所有学生,仿真真实商业环境和市场场景,让学生在免受创业风险冲击的前提下进行创业实战模拟,创业模拟实训帮助大学生了解创业过程、激发创业热情、充分评估个体作为创业者存在的不足等。而面向具有一定创业想法、创业项目和创业条件的学生,则要搭建助力学生创业的实践平台,包括必要的场地、资源、师资支持,目的是支持学生把创业的想法变成现实。创业孵化平台就是对具有较好市场潜力、产品或服务竞争力的初创公司,通过师资辅导、引入资本支持、指导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等,支持初创企业做大做强。三个进阶式平台分别针对不同受众,全链条地实施创业教育实践,提升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创业人才的创业质量。

4. 建好“四个载体”

开设创业课程、实施创业训练计划、开展创业竞赛、成立学生创业社团。高校创业教育侧重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型创业,因此创业教育的重点既包括创业精神激发、创业过程的基本知识习得,也包括创业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公司运行管理能力的提升等,因此需要面向大规模的学生群体分层分类建设各类吸引学生参加的创业教育载体。创业课程、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业竞赛、创业社团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教育载体,这些载体的功能实现,需要学校、教师给予深度的支持和辅导,通过这些载体激发学生创业激情、组合创业团队,营造创业氛围和创业文化,综合施测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三)教学融通

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主渠道。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融入专业教育,不仅是高质量创业教育的内在需要,也是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教学融通的核心内涵包括以下三个重点:

1. 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设计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要研究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联性以及嵌入点,把创业素质培养列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开发适合各自专业的创业课程以及融入专业课程的创业教育内容,挖掘和丰富各门专业课程的创业教育资源,特别注重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创业思维的训练,从源头上推进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侧重一体化地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能力、和意识,通过课程学习、实践实习、项目运行等提升学生一体化的学习经验。

2. 项目化的学习模式构建

让学生拥有完整系统的创业知识、体验,具备创业能力,是系统化的过程,既需要理论授受,更需要实践训练。项目化的学习模式,就是有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它以创业项目为中心来组织学习,学生通过项目选择和论证、团队招募与组建、市场调研与分析、发展战略和策略制定、资金筹集、模拟公司运行、成果交流与分享等过程,实现对问题的解决,最终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建构创业实践知识。

项目学习和训练应坚持分层分类实施。学习项目分为综合性项目、分系统项目和模块化项目三个类型,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通过三个类型、三个层次的项目学习和训练,将高素质创业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意识以及创业特质深度融入大学四年全程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和强化学生创业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7]。

3. 主体化的教学方式改革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关键是教学方法改革,要真正实现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统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主体间性。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和实践场所,让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的情境下熟悉创业构思、论证、实施和运行的各个环节,面对真实的具体问题建构知识和能力。组建学习团队,分解项目任务和人员角色,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学习,促进学生间的自我教育。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强调主体实践参与。加强创业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开发各学科专业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线上课程、线上线下结合课程等,扩充创业教育资源。为学生营造创业实践的环境和实践平台,通过参加创业大赛等学习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深度参与创业教育的主体作用。

[1]Geald,E.H.,Variation in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ntion:An Empirical Study of an Evolving Field[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88,3(2).

[2]应一也.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 上海:华东示范大学, 2008:25.

[3]侯锡林. 企业家精神: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2).

[4]李亚员.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原则及路径优化[J]. 思想理论教育, 2015(10).

[5]赵观石. 美国、瑞典、印度三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启示[J]. 教育学术月刊, 2009(5).

[6][7]白逸仙.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118,154.

Analysis o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Li-juan

The cross fit between the goal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embodied in the internal logical consistency of the integr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concept and philosophy,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hall adhere to the un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erms of system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synchronization of scheme design, coordinate teaching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as well a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chool. Beside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build simulation training platform,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platform and entrepreneurship incubation platform, and buil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lans,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s,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clubs and other carriers for entrepreneurship. It is conducive to teaching traction to design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 a project-based learning model, and implement a subject-based teaching reform.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usion.

G642.0

A

1009-1114(2019)04-0006-04

2019-12-03

章莉娟(1981.9—),女,安徽芜湖人,硕士,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就业创业管理。

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创新创业双创案例子库建设及应用推广”(2017-02)。

文稿责编 承泽恩

猜你喜欢

融合专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